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左傳劄記春秋時期的女子稱謂--兼述姓、氏、名、字、谥

[概述]

先秦時期人物稱謂與今不同,而女子稱謂又與男子不同。春秋時期的女子稱謂一般由姓、氏、排行、谥号等因素構成,其中姓為父姓;氏包括父氏、夫氏;排行為家中排行;谥号包括丈夫谥号、自己谥号。女子的稱謂能反映其出生、背景、血緣、婚姻、德行等情況。

[注釋]

◆姓

姓是具有統一遠祖的血緣集團的名稱。據記載,黃帝時期即有姓,“黃帝十二姓”有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等。

《國語·晉語四》:“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陽與夷鼓皆為己姓。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魚氏之甥也。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别為十二姓。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唯青陽與蒼林氏同于黃帝,故皆為姬姓。”

又有“祝融八姓”,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

(見于《國語·鄭語》《大戴禮記·帝系》《世本》《史記·楚世家》等)

夏為姒姓,商為子姓,周為姬姓。

春秋時期,有姬姓、姜姓、子姓、姒姓、風姓、祁姓、妫姓、姞姓、任姓、嬴姓、己姓、偃姓、妘姓、芈姓、熊姓、曼姓等。

姬姓國有魯、蔡、曹、衛、滕、晉、鄭、吳、虞、虢、北燕、祭、極、邢、郕、凡、息、巴、荀、賈、滑、耿、霍、密、頓、管、毛、聃、雍、畢、原、酆、郇、邗、應、韓、蔣、茅、胙、沈、焦、揚大戎、骊戎、鮮虞等。

姜姓國有齊、許、申、紀、向、州、萊、姜戎等。

子姓國有宋、蕭、權等。

姒姓國有杞、鄫、越等。

風姓國有宿、任、須、句、颛臾等。

祁姓國有唐、杜。

妫姓國有陳、遂。

姞姓國有南燕、偪。

任姓國有薛。

嬴姓國有秦、黃、梁、葛、江、徐等。

己姓國有莒、郯、溫。

偃姓國有舒、英、六、蓼、舒蓼等。

妘姓國有鄅、偪陽。

曹姓國有邾、小邾。

芈姓國有楚、夔。

熊姓國有羅。

曼姓國有鄧。

歸姓國有胡。

隗姓國有狄、白狄、赤狄等。

允姓國有小戎、陸渾。

漆姓國有鄋瞞。

(參見顧棟高《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國姓氏表》,中華書局,1993年版)

從西周時代開始,因為政治、生育等原因實行“同姓不婚”的婚姻制度。

《魏書·高祖紀》:“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絕同姓之娶。”

《禮記·郊特牲》:“夫婚禮萬世之始也。取于異姓,所以附遠厚别也。”

《國語·晉語》:“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姓不婚,惡不殖也。”

《左傳·昭元年年》:“内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

“姓所以别婚姻”,國君、卿大夫娶婦,必須知道女子的姓。因此,姓氏中姓對于先秦以前的女子更為重要。

◆氏

氏是姓的分支,宗族的稱号。

諸侯以國為氏,如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

天子之子稱“王子”,天子之孫稱“王孫”。諸侯之子、諸侯之孫與諸侯同氏。諸侯之子稱“公子”、諸侯之孫稱“公孫”。

卿大夫有以祖父之字為氏者,如魯國衆氏、臧氏,以祖父之字為氏主要用于公族;有以官職為氏者,如晉國中行氏、宋國司城氏;有以采邑為氏者,如晉國範氏、韓氏、趙氏、魏氏等。

春秋時期,姬姓所分之氏,周有周氏、召氏、祭氏、原氏、毛氏、成氏、單氏、王叔氏、甘氏、劉氏、儋氏、黨氏、王氏等;魯國有衆氏、展氏、柳氏、臧氏、郈氏、施氏、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仲孫氏、子服氏、南宮氏、公鉏氏、公父氏、東門氏、仲氏、子家氏、叔氏、顔氏、鬷氏、公儀氏等;衛國有甯氏、孫氏、世叔氏、北宮氏、子叔氏、公孟氏、南氏、文氏、司寇氏、司徒氏等;晉國有栾氏、祁氏、韓氏、遊氏、羊舌氏、楊氏、郤氏、狐氏、賈氏、續氏、魏氏、令狐氏、呂氏等;鄭國有祭氏、原氏、子人氏、罕氏、良氏、遊氏、國氏、驷氏、丘氏、豐氏、孔氏、然氏、羽氏等;蔡國有朝氏;齊國有管氏;楚國有堂谿氏。

姜姓所分之氏,齊國有高氏(出齊惠公)、國氏、隰氏、崔氏、晏氏、慶氏、東郭氏、盧蒲氏、栾氏、高氏(出齊文公,“天子之二守國高”的高氏)等。

子姓所分之氏,宋國有孔氏、華氏、樂氏、司城氏、皇氏、老氏、仲氏、魚氏、蕩氏、鱗氏、向氏、靈氏、石氏、邊氏、戴氏等。

姒姓所分之氏,齊國有鮑氏;晉國有辛氏、董氏;魯國有曾氏;越國有歐陽氏。

祁姓所分之氏,晉國有士氏、範氏、劉氏等。

左傳劄記春秋時期的女子稱謂--兼述姓、氏、名、字、谥

妫姓所分之氏,陳國有轅氏、夏氏、孔氏等;齊國有陳氏、田氏、孫氏等。

姞姓所分之氏,衛國有孔氏;宋國有雍氏。

任姓所分之氏,魯國有黨氏。

嬴姓所分之氏,晉國有趙氏、耿氏、邯鄲氏等,徐國有徐氏。

己姓所分之氏,周有蘇氏。

曹姓所分之氏,邾國有曹氏。

芈姓所分之氏,楚國有鬥氏、成氏、寪氏(薳氏)、孫氏、屈氏、陽氏、囊氏、沈氏等。

有氏無姓者,周有武氏、尹氏、南氏、渠氏、仍氏、家氏、榮氏、叔氏、石氏、樊氏、詹氏、鞏氏、南宮氏等;魯國有尹氏、寪氏、秦氏、梁氏、夏父氏、富父氏、南氏、陽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等;衛國有石氏、齊氏、趙氏、褚師氏、王孫氏、公文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饑氏、終葵氏等;晉國有荀氏、程氏、中行氏、知氏、輔氏、胥氏、先氏、慶氏、伯氏、箕氏、籍氏、呂氏、瑕氏、張氏、右行氏等;鄭國有洩氏、孔氏、皇氏等;齊國有闾丘氏、北郭氏;陳國有女氏、原氏、鍼氏、懿氏、慶氏等;楚國有熊氏、申氏、潘氏、伍氏、王孫氏、養氏、彭氏、觀氏等;秦國有百裡氏、子車氏;遂國有因氏、颔氏、工婁氏、須遂氏等。

(參見顧棟高《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國姓氏表》,中華書局,1993年版)

“氏所以别貴賤”,因此,姓氏中氏對于先秦以前的男子更為重要。

◆排行

春秋時期,對子女的排行有兩種形式,“伯、仲、叔、季“和”孟、仲、叔、季”。

《禮緯》:“嫡長曰伯,庶長曰孟。”

◆谥

谥是古時之人去世後,由後人按其生平事迹進行評定給予或褒或貶的稱謂。據《逸周書·谥法解》,谥法始于西周。據王國維等根據金文考釋,谥法始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時期。

西周初期,除天子有谥外,諸侯也有谥,但卿大夫無谥。

春秋時期除天子、諸侯有谥外,卿大夫也有谥。據崔述,晉文公以前,僅見栾共叔有谥,狐偃、先轸等無谥;至晉襄公時,趙衰、栾枝等始有谥,而先且居、胥臣等以字為谥;晉成公、晉景公以後,卿始以谥為常,而先縠、三郤以最誅,無谥;至晉平公、晉頃公時,則作亂之栾盈,出奔之荀寅、士吉射等皆有谥。

春秋時期男子有谥,女子亦有谥。

《逸周書·谥法解》中的谥号約一百多個。見于西周時期的谥号約30個,如文、武、成、康、穆、共、孝、宣、魏、獻、真、慎、胡、莊、惠、僖、頃、平、靖、貞、戴、桓,懿、夷、厲、幽、炀、哀、愍、殇、昭等。惡谥最早開始于周厲王,谥法“殺戮無辜曰厲”。

見于春秋時期的谥号約40個,其中平、桓、莊、僖、惠、襄、頃、匡、定、簡、景、敬、慎、武、孝、文、宣、成、靖、獻、穆、德、康、共、戴、元、缪(穆)等為美谥,靈、懿、隐、愍、昭、哀、厲、悼、殇、出、幽、夷、懷、聲等為惡谥。

如魯惠公之“惠”,谥法“愛民好與曰惠”;宋武公之“武”,谥法“克定禍亂曰武”;齊桓公之“桓”,谥法“辟土服遠曰桓”;魯隐公之“隐”,谥法“隐拂不成曰隐”。

◆名、字

春秋時期,國君、卿大夫不僅有姓、氏,還有名、字,即出生三月後舉行命名禮,由其父命的“名”,以及成年後舉行加冠禮由貴賓命的“字”。

春秋時期女子亦有名、字,十五歲或二十歲舉行及笄禮有字,而後能許嫁。

《禮記·檀弓》:“始生三月而加名,故去幼名;年二十,有為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複呼其名,故冠頂加字。”

《儀禮.士婚禮》:“女子許嫁,笄而禮之,稱字。”

《禮記·内則》:“十有五年而笄。”鄭玄注:“謂應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

命名有五個原則和六條禁忌。五個原則為信、義、象、假、類,即以其出生、德行、類似的事物、借用萬物的名稱、用與父親有關的字等命名;六條禁忌為不用本國國名、官名、山川名命名,不用疾病命名,不用六畜及祭祀用的動物命名,不用禮器、饋贈人的禮物命名,避諱五世之内親人的名字。

《左傳·桓公六年》:“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于物為假,取于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将諱之。”

春秋時期,《左傳》中記載的女子之名的有棄(宋平公夫人、宋元公之母)、簡璧(秦穆公與秦穆夫人之女)、季芈畀我(楚昭王同母妹,季為排行,芈為姓,畀我為名)等。

[女子稱謂]

◆[排行+姓]

如秦穆公夫人伯姬(晉獻公之女,晉國姬姓)、魯莊公之妾孟任(其父為魯國大夫,黨氏任姓)、魯惠公夫人仲子(宋武公之女,宋國子姓)、趙盾之母叔隗(來自赤狄·廧咎如,隗姓)、季公鳥之妻季姒(齊國大夫鮑國之女,鮑氏姒姓)等。

◆[氏+姓]

包括[父氏+姓]和[夫氏+姓]。

[父氏+姓]如魯成公夫人齊姜、陳哀公夫人鄭姬、楚武王夫人鄧曼、叔孫豹之妻國姜(其父為齊國大夫)等。

[夫氏+姓]如晉國大夫趙衰之妻趙姬(晉文公之女)、晉國卿大夫栾黡之妻栾祁(晉國卿大夫士匄之女,範氏祁姓),陳國大夫夏征舒之妻(?)夏姬(鄭穆公之女)等。

◆[谥+姓]

包括[丈夫谥号+姓]和[自己谥号+姓]。

[丈夫谥号+姓]如衛莊公夫人莊姜(齊莊公之女)、晉文公夫人文嬴(秦穆公之女)、衛宣公夫人宣姜(齊僖公之女)。

[自己谥号+姓]如魯惠公繼室聲子(宋國人)、魯桓公夫人文姜(齊僖公之女)、衛莊公夫人厲妫(陳國人)。

◆其它組合

女子稱謂中[姓]最為重要,可以[排行+姓][氏+姓][谥+姓]等兩兩組合,也可以[氏+排行+姓][氏+谥+姓]多因素組合,還可以在前面加“長”“少”、在後加“子”等。

[氏+排行+姓]如紀侯夫人紀伯姬(魯惠公之女);[氏+谥+姓]如趙朔之妻趙莊姬(晉成公之姊,趙朔谥号為莊);加“長”“少”如齊桓公如夫人長衛姬、少衛姬、晉平公繼室夫人少齊;加“子”如齊桓公如夫人宋華子、齊靈公之妾戎子、季孫斯之妾南孺子。

◆特殊情況

稱某氏,如姬氏(晉獻公之子申生稱呼晉獻公之妻骊姬),姜氏(鄭莊公及鄭國大夫稱呼武姜)。

稱某夫人,如秦穆夫人、宋桓夫人、許穆夫人。

稱某君,如晉獻公夫人賈君;稱某後(特指天子妻妾),如周惠王之妻陳後。

“王姬”指周天子之女。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