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方劑大全》3、麻黃附子甘草湯

[方劑名]麻黃附子甘草湯

[出處]《傷寒論》

[類别]溫裡劑

[組成]麻黃去節,二兩(6g),甘草炙,二兩(6g),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5g)。

[用法]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歌]麻黃附子甘草湯,溫補陽氣能解表,太陽傷寒陽虛證,心腎水氣亦能調。

[功效]溫補陽氣,解表散邪。

[主治]主治少陰病,惡寒身疼,無汗,微發熱,脈沉微者。本方可用于治療西醫臨床中的心動過緩、心肌缺血、風濕性心髒病等。隻要符合其主治病變證機,也可加減運用,輔助治療如坐骨神經痛、神經性頭痛等。藥理研究本方具有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環、增強機體免疫能力、鎮痛等作用。

[病機]風寒乘機侵襲太陽營衛,心腎陽氣不足而寒氣内生,以此而演變為衛閉營郁,心腎陽虛,或水氣内生。

[思路]本方既是主治太陽傷寒證與心腎陽氣不足證相兼的基礎方,又是治療心腎陽虛水氣證(身重而少氣,心煩,心悸,甚則身躁,不得卧,或喘,或陰腫,舌淡苔薄白,脈沉或脈遲)的基礎方,并能主治心陽虛證。

[方解]麻黃、附子一散一補,固本通陽,則病去而不傷陽氣。風寒乘機侵襲營衛,營衛受邪,正邪鬥争,則發熱;衛氣固護不及,則惡風寒;腠理因寒凝而閉塞,則無汗;心陽虛弱而不能溫煦,則心悸;陽虛而寒氣浸淫于胸,則胸滿;陽虛而不能溫暖于下,則腰酸腿軟;陽虛氣化不及,則小便清長;舌淡,苔薄白,脈沉,均為陽虛陰寒之征。其治當溫補陽氣,解表散邪。方中麻黃發汗解表,溫陽散寒,行水散水;附子溫煦陽氣,溫化水氣;甘草益氣和陽,辛甘化陽補陽。

[要點]太陽傷寒證與陽氣不足證相兼,發熱,惡風寒,無汗,或心悸,或胸滿,或腰酸腿軟,或小便清長,舌淡,苔薄白,脈沉。

[加減]若心悸者,加人參、茯苓,以益氣止悸;若頭痛者,加桂枝、白芷,以通經散寒止痛;若心煩不安,加龍骨、牡蛎,以重鎮安神。

[經驗]張仲景設麻黃附子甘草湯是主治表裡兼證,但在臨床中合理運用本方則能主治陽虛證。如用麻黃附子甘草湯主治心動過緩屬心陽虛證,方中甘草用量要大于麻黃,或加益氣助陽藥,則能使麻黃發散通陽而不損傷陽氣。

[禁忌]太陽中風證與陽虛證相兼者慎用本方。

[文獻]

①《準繩·傷寒》:“麻黃、甘草之甘以散表寒,附子之辛以溫寒氣。”

②《金鑒》:“此少陰脈而表反熱,便于表劑中加附子以預固其陽,是表熱陽衰也。夫發熱無汗太陽之表,脈沉但欲寐少陰之裡,設用麻黃開腠理,細辛散浮熱,而無附子以固元陽,則太陽之微陽外亡。惟附子與麻黃并用,則寒邪散而陽不亡,此裡病及表,脈沉而當發汗者,與病在表脈浮而發汗者徑庭也。”

③《古方選注》:“以熟附固腎,不使麻黃深入腎經劫液為汗,更妙在甘草緩麻黃,于中焦取水谷之津為汗,則内不傷陰,邪從表散,必無過汗亡陽之慮矣。”

[選方]

①女65歲,10年前因心悸、胸悶、氣短而做心電圖檢查,脈搏52次/分鐘,診斷為心動過緩。近因心悸、胸悶加重而前來診治。刻診:胸中畏寒,心悸,氣短,乏力,胸悶,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脈遲弱。辨為心陽虛弱證。方用麻黃附子甘草湯加味:麻黃6g,炙甘草6g,附子5g,龍骨12g,牡蛎12g,紅參10g。6劑,1日1劑,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診:胸中畏寒好轉,心悸減輕,又以前方30餘劑治療,諸證悉除,脈搏65次/分鐘。随訪2年,一切尚好。診治提示:根據胸中畏寒辨為陽虛,又因心悸、胸悶、脈遲弱辨為心陽虛。以此選用麻黃附子甘草湯溫補心陽,加龍骨、牡蛎重鎮安神,紅參益心氣、安心神。方藥相互為用,以溫陽益氣安神。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