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聖母殿為宋太平興國九年(公元984年)創建,初名正殿,内奉唐叔虞。不久,山體滑坡,殿宇折損,又于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1年)重建,殿内改奉聖母。此後又遇地震損壞,與崇甯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現存殿宇上的各種構件規格不甚一緻,技術手法也略有差異,應為三次興工時期不同匠師的技法所指。”——《山西古建築文化綜述》柴澤俊先生
山西太原晉祠,位于太原西南懸甕山下,原來侍奉春秋時晉侯的始祖叔虞,故稱晉祠。始建于北宋天聖間(公元1023年—1031年),崇甯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現有建築除聖母殿、飛梁是北宋,獻殿是金代以外,都建于明清。晉祠内的聖母殿為祠内主要建築,坐西向東,位于中軸線終端。是為奉祀姜子牙的女兒,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親邑姜所建。
晉祠的總體布局
從山門進入晉祠,選中軸線來看,第一座建築便是水鏡台,是古代為神唱戲的地方。繞過水鏡台,前方就是一座會仙橋,可以說它是一個分界點,劃分了入口區域(外側、開敞)與禮儀區域(内側、幽靜)。越過會仙橋後,依次經過“對越”牌坊(兩側分别為鐘樓和鼓樓)、金人台,進入獻殿。從獻殿走出來,踏上台階,漫步于魚沼飛梁,最終到達聖母殿。
晉祠堪稱北方的“小西湖”
整個晉祠際山枕水、鳥語花香,加上亭台樓榭、古木奇泉,所以《晉祠志》便有了“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的說法。
卧龍柏,距今3000多年曆史,樹身傾斜于屋頂上,形似卧龍。
晉祠上千年的古樹,共26株。魚沼飛梁邊的擎天巨楊,智伯渠旁的婀娜翠柳,王瓊祠畔的古銀杏樹,以及遍布祠内的蒼松翠柏,讓古老的晉祠更顯古樸、優雅,充滿詩情畫意。而其中的周柏唐槐更是家喻戶曉。
晉水的主要源頭“難老泉”,盡管在寒冷的冬日,泉水還依然汩汩流淌(泉水常年保持在17攝氏度)。
《山海經》有:“懸甕之水,晉水出焉”的記載。泉水清澈見底,長流不息,北齊時撷取《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命名為“難老泉”。晉水源頭特有長生萍,濃翠如玉,四季常青。唐代大詩人李白曾贊歎:“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
聖母殿5個中國之最
1、大殿“副階周匝”的做法是我國現存古建築殿宇中的最早實例;2、進深兩間的前廊也是現存古建築的孤例;3、殿前檐柱上8條宋代木雕盤龍,是唐宋古建築中僅存的實例;4、殿内43尊宋代彩塑是不可多得的中國宋代雕塑精品;5、殿前的魚沼飛梁也是中國現存古建築的僅存實例。
晉祠聖母殿剖面圖
殿身面闊五間,進深四間,殿堂結構為單槽形式,即有一排内柱,殿四周有深一間的回廊,構成下檐,即《營造法式》所載“副階周匝”的做法。正面朝東,面闊七間,進深六間(實際是殿身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加副階周匝)。重檐九脊殿頂。平面中減去殿身的前檐柱,使前廊深達二間;内柱除前金柱外全部不用。
富有彈性的屋頂曲線
聖母殿屋檐生起顯著;檐口線從次間上翹,形成富有彈性的檐口曲線。
屋頂曲線
不僅是屋面下凹的曲線(舉折),連正脊、屋檐也出現了從中間向兩邊微微升起的、自然過渡的優美弧度(因“升起”而造成)。
向裝飾性過渡
鸱吻頭部變出龍形象,尾部則各種變化不拘泥;垂脊上末端出現不同的脊獸;琉璃瓦使用面積增大(聖母殿還是以剪邊為主)。需要指出的是,聖母殿的鸱吻(明)、琉璃瓦并非北宋原物,但相關風格确實出現在北宋時期。
屋頂瓦作
瓦作應是明清更換之作,更換瓦作時正脊曲線有可能修小了。
琉璃鸱吻
雖然鸱吻是明代之物,琉璃瓦也很大可能是後世重修的,但還是能比較明晰的表現那個時代建築物屋頂以琉璃瓦剪邊的特征。
脊獸,很可能也是後世重置。不過,脊獸的運用及等級規定确實也始于宋代。
側腳出現
晉祠聖母殿應該是中國最早運用側腳做法的古建築之一。宋代以前,都僅有升起的做法,而沒有出現側腳(所謂“側腳”是指大殿檐柱的柱子均向内傾,形成側角)。
側腳的出現
鬥拱比例變小、假昂出現
現存殿宇上的各種構件規格不甚一緻,技術手法也略有差異,應為三次興工時期不同匠師的技法所緻。大殿副階鬥出兩跳,華頭外延為假昂頭,殿身鬥出三跳,為兩華一下昂,上加昂形耍頭。補間鋪作僅正面每間一朵,側面及背面不用。
下檐柱頭用雙直昂 螞蚱耍頭;下檐補間用單抄單下昂 昂形耍頭;
上檐柱頭雙抄單下昂 昂形耍頭;上檐補間為單抄雙直昂 螞蚱耍頭。
直昂形态與後世常見的假昂有所不同,也稱之為假昂雛形,但本質上是相同的,均為昂形華拱。
1:3的鬥拱與柱高比
不難發現晉祠鬥拱與柱高的比例較佛光寺大殿的減小了。(看過上篇推送的應該還記得佛光寺大殿那雄大的鬥拱吧~)
平(假)昂的初現
觀察聖母殿下檐柱頭鋪作可以發現,柱頭鋪作的昂并非斜向下的真昂,也非後世明清故作斜向下的假昂,而是華栱繼續水平伸出作”昂“狀的平昂。
稱之為假昂也無不妥,它确實有别于”真昂“,而且這種做法極有可能開啟了後世明清假昂做法的先河。參考祁英濤先生的觀點“聖母殿鬥拱中的平昂,與後代斜垂向下的假昂不同,它實際上是華拱的水平延伸,仍是一根杭木”。此處,用平昂,既區别于真昂,又區别于明清之假昂。
下檐柱頭鋪作的平昂。
假昂還隐刻華頭子(昂的底部靠裡凸出的小木塊兒即為華頭子),比後世的昂嘴更平直,昂頭呈琴面。
用材偏小
值得注意的是聖母殿作為一座7開間的大殿,根據後世《營造法式》之規定,應該用二等材或三等材,但聖母殿其鬥拱用材卻僅相當于五等材。
宋《營造法式》規定的八等材
普柏枋的出現
及至遼、北宋,闌額之上開始出現普柏枋,與闌額共同組成截面為“T”型的構件,但闌額仍不出頭。
無論是上下檐,角柱都是闌額不出頭,普柏枋出頭。
不同于金、元的“減柱造”
晉祠聖母殿大木結構有一特色之處,前檐明次間四根老檐柱(老檐柱和小檐柱分别為金柱和檐柱的另一種叫法)不直接落地,落腳于三椽袱背上,形成減柱造布局,造成前檐副階與殿身第一進間合并為進深達四架椽的寬闊前廊。
聖母殿平面圖,前檐部分減掉四根柱子
前檐明次間四根老檐柱不直接落地,落腳于三椽袱背上,形成寬敞的前檐空間。
一樣是減柱造,隻是減柱的部位比較特殊,減的是殿身上檐檐柱,由于少見,就是特色之處。金元時期的減柱造一般在殿内空間減柱,所以感覺很不相同。金元以後還有另一種減柱造做法,用抹角梁、遞角梁來構造殿内無柱空間。
3D效果的木雕蟠龍
“殿前8根廊柱上風别纏繞着木雕蟠龍8條,盤曲自如,鱗爪有力,昂首豎角,張口向前,極盡其莊嚴威儀。蟠龍之制曾見于唐代及其以前石塔門龛倚柱和造像碑佛龛倚柱上。木構建築上飾木雕蟠龍柱者,晉祠聖母殿是全國最早也是僅存的實例。”——柴澤俊先生《山西古建築文化綜述》
大殿正面八根下檐柱上有木制雕龍纏繞,即 《營造法式》所載的纏龍柱,是現存宋代這種柱的孤例。
可看出龍首那種獨立于天地的神氣,此龍與明清的龍頭明顯有區别。
魚沼飛梁
魚沼飛梁指在方形水池上架設的十字形橋,為石柱(共34根)木構梁式橋,交搭處用鬥,其淵源可追溯到北朝,但現存的為宋代遺物。魚沼飛梁之制最早出現可能在北魏,而流傳至今的實物,僅在晉祠。
魚沼飛梁的永定柱和鬥拱保持了解放前的形态,石構欄杆是解放後複原的,解放前隻有簡單的磚砌護欄。
魚沼,古代圓形為池,方形為沼,再加上沼内多魚,故為魚沼。
飛梁,“架虛為橋,若飛也”。實際做法是柱上交以着柏枋,上置大鬥,鬥上是十字相交,以承接梁、額。
宋代塑像41尊
殿内尚存43尊彩繪塑像,除聖母像兩側小像是後補者外,其餘都是宋初原塑。其一為居中的神龛内為泥塑的聖母像,其餘40尊為泥塑宦官、女官、侍女像,分立于龛前和大殿3側牆内。
大殿正中神龛内的聖母像和侍女像
四十二個侍從像,其中宦官像五尊,著男服的女官像四尊,侍女像共三十三尊。他們手中各有所奉,為帝後服種種勞役,例如侍奉文印翰墨,灑掃梳妝,奉飲食,侍起居以至奏樂歌舞等等。
聖母邑姜像,是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親,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兒。
她曲膝盤坐在飾鳳頭的木靠椅上,鳳冠蟒袍,霞帔珠璎,面目端莊,顯示了統治者的尊貴和奢華。
大殿右側的侍女像。
這些侍女像的肢體身材适度,服飾美觀大方,衣紋明快流暢。她們的年齡或大或小,身段或豐滿或苗條,面龐或圓潤或清秀,神态或幽怨或天真,一個個性格鮮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與真人相仿,更顯得栩栩如生。
聖母殿的前奏——獻殿
獻殿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是祭祀聖母的殿堂,香案前供奉、陳設犧牲和錢物供品,每逢重大廟會,尤其農曆七月初二,這裡便是舉行隆重祭祀活動的重要場所。
獻殿外觀
獻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四椽,平面布局為長方形。屋頂平緩,單檐九脊式,梁架簡潔,鬥拱疏朗,前後檐明間敞門。殿身四周無壁,寬厚的檻牆上設栅欄圍護,很象一座涼亭,但整體結構輕巧穩固。
獻殿内部鬥拱
此殿雖未金代作品,但做工也十分精美。梁架用前後檐通梁,單檐歇山頂,兩山構造簡潔。明間前後設門,其餘都裝透空的栅欄,是四面開敞的小殿。
聖母殿堪稱中國古建承上啟下之作
晉祠聖母殿為承上啟下之作,主要是因為其大木作架構,一部分繼承了前代的建築特征,另一部分則開創了許多後世做法的先河。無論是屋頂的瓦作,還是鬥拱,抑或是梁柱的彩畫等方面,都更加注重裝飾性。
而這些構件上的變化,也進一步影響了建築的整體美學感受,梁先生在《圖像中國建築史》中指出,中國古建築從唐、遼的豪勁時期,走到了北宋始創的醇和時期。至此,大唐的雄健大氣褪去,呈現出大宋的優美典雅,卻也在某種程度上,也提前預告了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演變。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