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才華有限
上一文,我們解讀了《書譜》中孫過庭論述寫不好書法和寫好書法的五種因素。他認為,雜務纏身、違反己願、惡劣天氣、紙墨不協和神情疲憊乃寫不好書法的五個因素;與之相反的,則是寫好書法的五種優良條件。沿着這個話題,開始今天的文章——《書譜》第十二講:老師,究竟怎樣才能寫好書法?我憑什麼告訴你?
《書譜》:「當仁者得意忘言,罕陳其要。」大意是說,有書法功底的人,常常是得其意而忘言,不願對人講授要領。孫過庭這句話很有意思,再一次提及了書法界的“保守派”——很懂書法,但就是不告訴你的人。
老師,究竟怎樣才能寫好書法?我沒有義務告訴你。若是交了學費的學生,老師則會說“主要還是臨帖,多臨臨帖”,就是不說具體的内容。
為啥不願告訴别人呢?試想,他人勞神費力幾年,甚至幾十年才探索而來的知識,你說要,對方就給,似乎不合理吧?再者說,人家也沒有義務和你說。
自己知道不告訴别人,這也忒小氣了吧?不是小氣。舉個例子,你花費了數年時間終于還完了房貸,這時一個素昧平生的人找到你,讓你把房子借給他結婚或借他住幾年,你願意不?當然不願意!所以嘛,就不要要求别人會告訴你。
老子說“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在這個世界上越是不容易得到的東西,越是有人不辭辛苦前往尋求。孫過庭也熟知這個道理,他說:「企學者希風叙妙,雖述猶疏。」大意是說,學書者每每慕名前來詢其奧妙,對方顧及面子與之叙述了一些,不過都是些不太重要的東西,聽者雖能悟得一二,但難中要點,最終徒勞無功。因而孫過庭又說:「徒立其工,未敷厥旨。空費精力,難中要旨。」
為什麼難中要點?因為被詢者“意違勢屈”,不情願說,但迫于形勢又不得不說;所以,不會說重點,更不會告訴來者書法的真谛。搪塞、打發來詢者趕緊走人,用腳趾想一想也能知道。
難道就沒有一個願意說真話的老師嗎?孫過庭:「不揆庸昧,辄效所明;庶欲弘既往之風規,導将來之器識,除繁去濫,睹迹明心者焉。」沒錯,俺老孫就是一個願意說真話的書法老師——我(孫過庭)不居守個人平庸昧見,将所知的全盤貢獻出來,望能光大書法的風範規則,開導後學者的知識才能,除去繁冗雜濫,使人見到論述即可心領神會。
無論是書法本身還是《書譜》論述,的确,孫過庭是一個說真話的老師——他用實踐告訴我們啥是好書法,又論述了如何能寫出好書法。不但讓我們知其然,也讓我們知其所以然。
圖為:《書譜》局部
幾年前,我曾讀過餘秋雨先生的一篇文章,名叫《信客》。文中介紹了舊社會的一個群體,為了别人的安甯,割舍自己家庭,大概和今天的快遞員差不多。當時的中國,還不存在郵政業務,因而出現了一批行腳匆匆的人物,他們就是“信客”——我覺得,孫過庭很像文中的“信客”。
但是,他與信客又有别——信客是受人所托,忠人之事罷了;他則是自發性的、義務性的、毫無保留地将正确的書法知識傳遞給後人。由此可見,孫過庭的胸襟很大,而不做保守派,隻為書法得到更好發展的思想,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認為,與其花費重金拜師,讓困惑之上再加一層迷茫,倒不如尊孫過庭為師,深入研讀《書譜》更為現實。
圖為:《書譜》局部
在解讀《書譜》系列文章中,我不止一次說過,孫過庭為了指導後世學書者,可謂煞費苦心。然而,隻有很少的人在研讀,多數人還在茫然,甚至質疑,認為是“紙上談兵”。最後,送各位書友一句話:信、解者當有所得,而不信、誤解者必有所失。
本講話題:學習書法,你認為是花重金拜師學的快,還是學習古人字帖、書論學的快?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