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個大概是在中國中晚唐時期傳入的習俗,每年一月七日要喝七草粥。所謂七草粥,就是将繁縷、芹、荠、母子草、佛之座、崧、蘿蔔切碎煮成的粥。日本園藝家柳宗民在他的《雜草記》提到,喝七草粥,寄寓了日本人一年無病無災的心願。母子草是誰?稱呼它為母子草,是因為草莖上有很多的莖節,一節便發出一棵芽,成為子草。而子草又如是。沒幾天,一棵草就變成很大很大的一團了。像極了母與子,團聚一堂。也許你沒聽過母子草這個名字,但它在我國可是大名鼎鼎——鼠曲草,就是清明前後大江南北喜歡采之做成青團的田間野草。幾天前,爸媽從老家來了,我們給媽媽吃的早餐就是用鼠曲草做的青團。
在這個日子,不用甜言蜜語,不用貴重禮物,跟媽媽一起采上一把鼠曲草( ),一起做個鼠曲草青團,這種溫馨大概就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了。
鼠曲草,菊科、鼠曲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
因為其葉子形狀像老鼠的耳朵,故而得名。舊稱鼠麴[qū]草,草的全草。因清明前後生長,又叫清明菜,别名黃花曲草田艾、絨毛草、佛耳草、酒曲絨等。
鼠曲草的學名 (D.Don) .,其屬名由詞根-(拟,類似)+(一種軟墊餡的白葉植物),說它像一種植物,因此也有拟鼠麹草這種叫法,總加詞是意為“類似的”,感覺是一種強調?!不懂。
由于植物分類系統更叠等諸多因素,鼠麴草屬與拟鼠麴草屬已合并為同一屬,鼠曲草的學名 與 都可。可以這麼說,鼠曲草、鼠麹草、拟鼠曲草、拟鼠麴草,指的都是一個物種。
鼠曲草适生于濕潤的丘陵和山坡草地、溪溝岸邊、田埂,多星散分布,但也常常形成優勢群落,它原産于非洲南部,現分布于中國、日本、朝鮮、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及印度;在我國分布于台灣、華東、華南、華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區。
近兩年,時不時會帶孩子班或親子團走進大自然看植物,好奇的大小朋友問最多的問題當然是“這東西能吃麼”,當得到肯定回答後,接着一定是“好吃麼?怎麼吃”……
我是特别理解的,因為自己本身就是吃貨,當遇上植物美食,也是兩眼放光的。
那天,當車走過諸暨斯宅的村道,路邊一大株滿樹白花的小喬木引起我的興趣,趕緊叫曉貞停下車來看,原來那叫刺槐,華東的大路貨,超媽更是跟我們聊起它的吃,還變戲法般從背包裡掏出她剛做好的槐花餅給我們吃,真的是無所不能的超媽。
在華南地區,能做糍粑(也叫粉團、青團)的植物好多,野外随時能采的艾草、三桠苦、雞屎藤、栾樨等等都能做出各種味道多樣的美食。
當然,還有大江南北的鼠曲草,更是大家做糍粑的優選植物之一,在滴水岩恰恰遇到長在岩石上的它們,那就說說它的吃。
作為大江南北随遇而生的鼠曲草,早就認識了,隻是一直沒把它放在眼裡,倒是今年,家人做了幾次青團,我最初不很在意,以為是艾草做的,認真嚼下感覺不太對勁,等再看到原材料,才知道來自大名鼎鼎的鼠曲草。
鼠曲草跟艾草一樣是菊科植物,它們顔值并不高,可它們的确不靠顔值吃飯,它們的食療價值是獲得大家認證的。
早在西漢時期,劉向編撰的《别錄》裡就有鼠曲草的記載,那時人們已經知道它有止咳的功效。明朝醫藥學家汪機在著作裡提到過鼠曲草:“佛耳草,徽人謂之黃蒿。二三月苗長尺許,葉似馬齒苋而細,有微白毛,花黃。土人采莖葉和米粉,搗作粑果食。”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提到:“北方寒食采茸母草和粉食”,這裡的茸母草同鼠曲草。人們用鼠曲草和粉做粿的習俗曆史久遠。
在我認知裡,鼠曲草常生于低海拔幹地或濕潤草地上,尤以稻田最常見。可是,在我上個月的浙江之行中,改變了我的認知,因為它随時可見呀,在林間、路邊,甚至花盆裡都見到它的身影,甚至在小丸子老師的滴水岩裡,在岩石上也能長成一片,形成了花海的壯觀景象。
▼滴水岩的鼠尾草。
▼ 花盆裡長出的鼠曲草。
很多地方用鼠曲草做青團的,隻是做法和名稱略有不同罷了。
鼠曲草也叫清明菜,是時令野菜,就在清明的時候采。它的莖葉柔軟而多汁,飽滿且肥厚,散發着淡淡的清香。它的顔色是淺淺的玉色,渾身上下都披着一層短短的白色絨毛,就連枝頭的一簇小黃花都被絨毛包裹着。
清明前後采其嫩苗,煮熟切碎,再揉進糯米粉裡,做成大大的粉團,有些地方直接蒸熟吃,有些地方裹上或甜或鹹的餡兒。有些地方揉成圓圓的一團,也有地方喜歡把揉好的粉團塞進模具裡,壓緊實,印上花紋後再倒出來。這樣做出來的餅一個個兒大小均勻,十分好看。然後像蒸青團一樣,把糕放進蒸籠裡,蒸熟了吃。
在廣東的潮汕地區,他們喜歡取“鼠曲草”熬成湯汁,調入豬油及糯米粉制成粿皮,包上豆沙或糯米、花生仁、蝦仁、豬肉調成的餡料,鹹甜随意,再用圓形或桃形印模壓印成形,放新鮮竹葉上或香蕉樹的葉子上面,然後上鍋蒸熟,這也是鼠粬粿不同與其他粿的一點。
為了證明我真的做過鼠曲草的青團,下面厚着臉皮放一些手機拍的照片,并簡單說下流程。
▼首先是準備材料,上面就是清明前後野外炒的鼠曲草,焯水後放入冰箱,随時想做随時拿出來。下面兩個是準備做餡的花生與芝麻,都是炒熟的。
▼ 等鼠曲草解凍後,切碎,然後攪拌器打碎(打碎時加少量飲用水)。
▼把花生、芝麻打碎後加上白糖就是鼠曲草的餡了。
▼把打碎的鼠曲草加入糯米粉中揉成粉團,再分成一個個小粉團,加入餡後,包裹好,蒸熟就行了。不過我做的面相很差,估計放上來會影響你的食欲,反正味道還是杠杠的,還是不放照片了。
▼這是心靈手巧的超媽做的青團,就是用鼠曲草做的,在她手裡,什麼都能變成可口的美食。
鼠曲草營養成分很高,可以說它是一種維生素含量特别高的野生蔬菜,人們食用鼠曲草功能吸收豐富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a,還能吸收一定數量的維生素c,它可以滿足人體正常代謝時對多種維生素的需要。
鼠曲草不僅可以食用,還可以藥用。
鼠曲草味甘、性平,能止咳祛痰、平喘、祛風濕,可用于感冒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高血壓、蠶豆病、風濕腰腿痛、痰喘、風濕痹痛等的治療。鼠曲草外用還可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等。
鼠曲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莖直立或基部發出的枝下部斜升,上部不分枝,有溝紋,被白色厚棉毛。
它的葉無柄,匙狀倒披針形或倒卵狀匙形,基部漸狹,稍下延,頂端圓,具刺尖頭,兩面被白色棉毛,上面常較薄,葉脈1條,在下面不明顯。
它的花的确并不出衆,頭狀花序徑,近無柄,在枝頂密集成傘房狀,花黃或淡黃色;總苞鐘形,金黃或檸檬,黃色,膜質,有光澤,外層倒卵形或匙狀倒卵形,背面基部被棉毛,内層長匙形,背面無毛。
它的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狀圓柱形,有乳突;冠毛粗糙,污白色,易脫落,基部聯合成2束。
以下文字來自植物志,僅供備查。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或基部發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40厘米或更高,基部徑約3毫米,上部不分枝,有溝紋,被白色厚棉毛,節間長8-20毫米,上部節間罕有達5厘米。葉無柄,匙狀倒披針形或倒卵狀匙形,長5-7厘米,寬11-14毫米,上部葉長15-20毫米,寬2-5毫米,基部漸狹,稍下延,頂端圓,具刺尖頭,兩面被白色棉毛,上面常較薄,葉脈1條,在下面不明顯。頭狀花序較多或較少數,徑2-3毫米,近無柄,在枝頂密集成傘房花序,花黃色至淡黃色;總苞鐘形,徑約2-3毫米;總苞片2-3層,金黃色或檸檬黃色,膜質,有光澤,外層倒卵形或匙狀倒卵形,背面基部被棉毛,頂端圓,基部漸狹,長約2毫米,内層長匙形,背面通常無毛,頂端鈍,長2.5-3毫米;花托中央稍凹入,無毛。雌花多數,花冠細管狀,長約2毫米,花冠頂端擴大,3齒裂,裂片無毛。兩性花較少,管狀,長約3毫米,向上漸擴大,檐部5淺裂,裂片三角狀漸尖,無毛。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狀圓柱形,長約0.5毫米,有乳頭狀突起。冠毛粗糙,污白色,易脫落,長約1.5毫米,基部聯合成2束。花期1-4月,8-11月。
中文正名鼠曲草拉丁學名 (D.Don) .别名鼠麴草、清明菜界植物界門被子植物門綱木蘭綱目菊目科菊科屬鼠曲草屬草鼠曲草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