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病情頑固而易發,嚴重影響婦女的身心健康。1998~2004年,筆者采用中藥外敷内服治療慢性盆腔炎35例,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部35例均為本院門診患者,年齡最小20歲,最大48歲;未婚6例,已婚29例;病程最長5年,最短6個月。
1.2 診斷标準
參照《中醫婦産科學》的診斷标準确定診斷。
1.3 治療方法
外敷藥物組成:透骨草100 g,三棱12 g,白芷10 g,花椒10 g,路路通15 g。上藥研粗末,裝布袋,水浸後隔水蒸30 min,敷于下腹部病側,每次20 min,15日為1個療程,連用3個療程。經期及皮膚過敏者勿用。
内服藥物組成:鹿角片10 g,熟地黃30 g,白芥子6 g,桂枝10 g,炮姜10 g,生黃芪30 g,麻黃5 g,昆布15 g,海藻15 g,皂角刺6 g。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
1.4 療效标準
參照《中醫婦産科學》的療效标準判定療效。治愈:白帶減少或消失,腹痛、腰痛等症狀消失;顯效:臨床症狀基本消失;有效:臨床症狀好轉;無效:臨床症狀無明顯改善。
2 結 果
本組35例,治愈15例,占42.8%;顯效13例,占37.2%;好轉5例,占14.3%;無效2例,占5.7%。總有效率94.3%。
典型病例
錢某,女,34歲。2003-06-25初診。患者3年前行人工流産術後出現下腹隐痛,腰痛,白帶增多,遇勞即發,面色晦黯,畏寒怕冷,腹痛喜按,白帶清稀,月經稀發,量少色黯,舌淡苔薄,脈沉細。左下腹可觸及條索狀物,壓痛不明顯,偶可伴有輕度低熱。婦科檢查:子宮後位,活動受阻,左側附件增粗、壓痛。B超提示:左側附件有一3 cm×3 cm×2 cm低回聲區,提示炎性包塊。西醫診斷:慢性盆腔炎。中醫診斷:婦人腹痛,證屬陽虛寒凝。治宜溫陽散結。
外敷藥組成:透骨草100 g,三棱12 g,白芷10 g,花椒10 g,路路通15 g。外敷下腹病側。
内服藥組成:鹿角片10 g,熟地黃30 g,白芥子6 g,桂枝10 g,炮姜10 g,生黃芪30 g,麻黃5 g,昆布15 g,海藻15 g,皂角刺6 g。水煎服,日1劑。1個療程後形暖痛減,效不更方,守方稍加減繼服2個療程,諸症悉除,B超提示包塊消失。
體會
慢性盆腔炎是指婦女内生殖器及周圍結締組織和盆腔腹膜發生的慢性炎症,多發于已婚婦女。處理分娩、流産、刮宮時消毒不嚴,在月經期、産褥期不注意衛生,或經期不禁房事均可引起感染而發病。證見腹痛、腰痛、白帶增多等,屬中醫學帶下、婦人腹痛、疒徵瘕等範疇,今人多從濕熱瘀滞論治。
筆者認為,慢性盆腔炎遷延日久,臨床除見“不通則痛”外,還常夾有“不榮則痛”的病理過程,根據“久病多虛”、“久病多瘀”的理論思想,内服藥用白芥子配鹿膠片、桂枝、炮姜、熟地黃、昆布、海藻、皂角刺共奏溫陽通滞,消痰散結之功。外敷溫經散寒止痛藥物,可通過局部皮膚相關穴位直接滲透和吸收,可循經入絡,改善盆腔内血液循環,抑制組織增生,促進炎症消散。兩者結合能提高治愈率。該病病程遷延,非短時可以取效,用藥一般需1~2個療程。[岐黃民間傳承(微信号:)編校發表]
為了增加大家對中醫中藥的興趣和記憶,特安排了下面的小遊戲“看圖識藥”,希望大家踴躍參加哦!(圖片可以點擊放大看)
I來源出處:本文摘自《河北中醫》2006年第6期。
I版權聲明: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平台所發布内容的版權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随時與我們聯系協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