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感謝貧窮嗎
當年高考取得707分、被北大中文系錄取的女生王心儀寫下了一篇名為《感謝貧窮》的文章,她在文中寫道:“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紮與迷茫。盡管它狹窄了我的事業,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近日,這名女孩子去參軍了,成為一名海軍士兵,再一次出現成為熱播人物。
王心儀當年的文章帶來一些争論:貧窮是否值得感謝,貧窮是否需要感謝。她說“土氣的穿着遭到人們的白眼”、“貧窮刺傷了我的自尊”,但後來發現這些大可不必。“何必糾結于俗人的評論,那不過是基于你的外表和穿着;無法看到内心的自我,不睬也罷”,“人生的路畢竟不是做給他人看的”。從王心怡對貧窮的認識曆程來看,看得出她是強者——一個内心強大的女性,真正的強者從來不會逃避生活遇到的一切問題,也隻有知難而上的人才能成為強者。從表面上看,王心儀加深對貧窮的認識,而實際上她是加深了對生活和自身認識。貧窮主要體現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匮乏,而物質和精神這面鏡子,從中折射出的是一個人對待生活和對待自己的态度,而這就是人生。人生的改變從觀念的改變開始,從如何對待生活開始。從這個角度看,貧窮和富裕都不是根本原因,而對待貧窮或富裕的态度或心态才是決定人生的關鍵。
有網友支持王心儀的看法:“正是這種隻以物質為标準的價值觀,這種對貧窮的鄙夷與冷嘲熱諷,才使社會上形成不健康的輿論氛圍,似乎貧窮是多麼可恥,甚至貧窮的人多麼沒有尊嚴!也正是這種價值觀,促使人們難以正視貧窮,遠離艱難困苦,一味貪圖享受,不願意到艱苦的地方奮鬥。”這位網友為王心怡點贊,同時也毫不客氣地批評一些人:“你們的格局,遠沒有這個小姑娘大!”
也有網友不認可王心儀的看法:“那些掙紮出貧窮泥淖的人,要感謝的不是貧窮,而是那些讓他/她在貧窮環境中還能奮發向上挑戰貧窮的力量,包括個人和家庭的,還有來自社會的各種力量。個人,不應放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社會要給窮人改變命運的希望和機會。所以我們需要的,不是勸導人們去感謝貧窮,而是竭力克服家庭背景對于孩子成功的頑固影響。這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社會的事。如果不能克服這種頑固的影響,社會階層就會更加固化。階層更加固化的社會中,貧窮的家庭更難看到希望——就算感謝貧窮,也改變不了深陷貧困泥沼的宿命。”所以同樣是來自貧窮家庭的林萬東,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了種種困難,考上了清華大學,他說:我不感謝貧窮,但我要感謝我的母親。
更多網友對王心儀持肯定的态度,因為王心儀帶給我們的是讓人奮發有為的正能量:“值得慶幸的是,貧困中沒有迷失自我的王心儀,通過努力改變了命運,未來難免仍有諸多不期而遇的困難,但那一份樂觀向上的心态、自強不息的精神是成長的禮物。”其實,對于大部分貧家子弟來說:“不論時代如何變遷,一條不變的真理是:夢想成真,最終靠的還是每一個人的奮鬥和努力。”
我們再回到《了凡四訓》的第一段:“餘童年喪父,老母命棄舉業學醫,謂可以養生,可以濟人”。了凡童年的艱辛可想而知,當然家庭的貧窮限制不了一個人的悟道,反而可以成為悟道的重要契機。貧窮意味着是弱小,如果你不努力、不奮鬥,上天如何救你呢?所謂天助自助者,天代表種種機緣,自助者代表自強,所以了凡人生出現了諸多貴人相助,并不是什麼意外的事情。不過我有一些學生,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需要比别人更加努力才有機會立足社會的人,但他們當中很大一部分人并不珍惜讀書的機會,并不珍惜父母血汗換來的金錢,而是更加放縱自我。一開始讓我有點郁悶:家庭條件既然不好,為什麼不努力呢?因為我本身的家庭也不好,是經曆了饑餓的人(當然和父輩以及很多人相比,還是不值一提),所以我比很多人更加努力,所以才勉強在這個城市立足。對于那些不明白貧窮的學生來說,我的解析是他們還沒有到明白的點,或許到了某個時間節點,他們才能夠明白,當然希望不要太遲。
羅曼·羅蘭有一句名言:世界上隻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對待貧窮或者富裕,對待窮人或者富人,都應該有感恩的心。因為這都是我們經曆的真實的生活,也唯有親身經曆才能明白:貧窮不一定能夠讓人奮起,不一定能夠讓人強大,實現先苦後甜的是德,因為有德才有能量,才有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命運的能量,積德便是積累能量。了凡之所以能夠改變他的命運,其實根本一條就是他明白了,隻有通過積德行善,才能凝聚改變人生的力量。一個人越是在艱難的時候,越是要替他人着想,越是要懂得感恩和回饋社會。
所以,一個人不一定需要感謝貧窮,但一定要感謝在貧窮時期遇到的每一個人,尤其是父母和家人,因為感恩本身就是積德。唯有不斷積德,才有超越貧窮、超越自己的機會。
但願世人時時懷感恩之心,謙卑、祥和、寬容地對待身邊的一切人和一切物。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