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龍門二十品|《牛橛造像記》

《龍門二十品》造像記是典型的“魏碑體”,從筆勢上看,入筆露鋒,橫畫的書寫先豎向下方按再橫向右上方運行。平其凡先生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欲橫先豎,欲豎先橫”的現象,歸根結底是由于人們右手執筆書寫的緣故。右手執筆,最佳的線條是從上到下,從左至右的直線和呈“S”型的曲線,将這種最适宜右手執筆書寫的“S”型曲線壓縮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欲橫先豎,欲豎先橫”的筆形。在造像記中随處可見方頭方尾、呈平行四邊形的橫畫,這應該是受當時刊刻工具的影響。

另外,龍門造像題記中,經常出現橫畫向右上方明顯的欹斜,且波磔明顯,帶有明顯的隸意,表現為收筆時按筆并上挑出鋒,在“二十品”造像題記中的“點”畫大多呈三角形,這是受刻刀影響的緣故。刀在石上運行較為遲鈍、生澀,不如筆在紙上運行流暢、快捷,同時,由于受隸書的影響,魏碑點畫有向上挑的波腳;還有些點畫為橫的寫法,把并列的點畫橫向連為一體。魏碑中長撇的典型特征是頭部下筆處斜刻一筆,大約呈45度角,尾部較粗,收尾時末梢微微上揚或沿水平方向運行。捺畫多有波磔,微露鋒或不露鋒,保留隸意。有的捺畫下端水平如直線,完全是刀刻的工藝效果,如《始平公造像記》、《魏靈造像記》中的大部分捺筆方正峻厲,如刀刻一般,更顯得鋒芒畢露,雄健非凡。

折畫的典型特點是右折筆的外輪廓呈三角形,外方内圓。還有的方折筆表現為斜刻刀法,突出右折筆,如《馬振拜造像記》、《元祥造像記》、《高太妃造像記》等方圓皆備;《候太妃造像記》已近乎楷書,圓筆占主導地位。而《慈香造像記》中有圓轉一路的折筆,用筆趨向行書,圓筆變得俊爽。豎畫多表現為起筆處為方形,收筆處為左邊缺失或右邊缺失。提筆在魏書中表現比較突然,明顯不同于其它楷書中的提畫,“橫”的筆意盡失,來得比較直接。這種方法縮短了運筆時間,增加了點畫之間的呼應。勾筆也是楷書特有的筆形。甲骨文、金文中均無勾筆,隸書中隻有“長彎勾”,到楷體中才出現了真正的“硬勾”,魏碑中的“勾”已與今天楷書的勾形無别。

龍門二十品|《牛橛造像記》

龍門二十品,是指選自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二十方造像題記,該稱号始自清代。其中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僅有一品在位于老龍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窯)。這些造像記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貴族、高級官吏和有道高僧。他們為孝文帝歌功頌德或為祈福禳災而開龛造像。他們的名字多在史書上有所記載。這些造像記中往往涉及當年的史實,因此,龍門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時期書法藝術的精華之作、魏碑書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究價值的史料。

龍門二十品|《牛橛造像記》

《牛橛造像記》,全稱《太和十九年十一月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為亡息牛橛造彌勒像記 》,龍門二十品之一。高100厘米,寬34厘米,是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氏為亡去的兒子牛橛所造,過去曾有牛橛龛之稱。造像碑座中間雕刻蓮花一朵,左右二力士擡手作托舉狀,形象生動逼真。碑文字體端莊整肅。

龍門二十品|《牛橛造像記》

佛教僧尼的墓志,多稱塔銘(幢),或嵌于塔上,或置于塔内。由于其文體、内容、埋設目的與墓志相近,金石家也将其列入墓志一類。葉昌熾撰《語石》卷四塔銘條雲:“釋氏之葬,起塔而系以銘,猶世法之有墓志也。然不盡埋于土中,或建碑、或樹幢。”名稱有塔銘、卵塔記、幢記、實行錄等。宋遼金元塔銘,多呈六角或八角形,除銘文外,間刻有咒文或經文、佛像等。如《金大安山龍泉峪西石堂尼院第二代山主(善)超師塔銘》塔身高76厘米,身為八棱幢,棱寬16厘米。銘文28行,滿行17字。正書。餘為梵文七俱胝佛母心大尊那真言。從現有材料看,塔銘的出現,始于北朝,隋朝不多見,最盛之期亦在唐代,其次為金元。目前出版的《隋代墓志彙編》《唐代墓志彙編》《新中國出土墓志》等書均有塔銘收錄。如《新中國出土墓志·北京》[壹],收有佛教僧尼塔銘16件,最早為遼天慶十年(1120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最晚為民國三十年(1941年)秋,堪稱洋洋大觀。哀冊專用于皇帝﹑皇後、太子墓葬,其死後,于遣葬之日舉行“遣奠”,命文臣撰文,贊頌其功德,并将此祭文刻于冊上,平置在陵内柩前。多書于玉石木竹之上,由于其文體、内容、埋設目的也與墓志相近,研究者亦将其列入墓志一類。考古發現的唐代哀冊,字口多有描金,材質均為漢白玉,長條形,長度不超過30厘米,寬度約3厘米,厚度除皇帝的較厚外,一般為1厘米。兩側面的上下端各有一穿孔,以便聯綴。五代前蜀永陵出土皇帝《王建哀冊》和南唐二陵中的南唐烈祖《李弁哀冊》,皆作玉石冊的形狀,字亦填金。遼慶陵出土的聖宗、興宗、道宗三代帝、後的哀冊,則作石墓志狀,分冊蓋、冊石,盝頂盒式。均體大厚重,漢白玉質,正方形,邊長130厘米左右,厚約30厘米,每石重約1.5噸,刻契丹文及漢文。其中道宗《宣懿皇後哀冊》(漢文和契丹文書寫)是國家一級甲等文物。明定陵的哀冊為木質闆狀,用絲繩編綴成冊。均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

(作者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龍門二十品|《牛橛造像記》

《龍門二十品》造像記是典型的“魏碑體”,從筆勢上看,入筆露鋒,橫畫的書寫先豎向下方按再橫向右上方運行。平其凡先生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欲橫先豎,欲豎先橫”的現象,歸根結底是由于人們右手執筆書寫的緣故。右手執筆,最佳的線條是從上到下,從左至右的直線和呈“S”型的曲線,将這種最适宜右手執筆書寫的“S”型曲線壓縮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欲橫先豎,欲豎先橫”的筆形。在造像記中随處可見方頭方尾、呈平行四邊形的橫畫,這應該是受當時刊刻工具的影響。

另外,龍門造像題記中,經常出現橫畫向右上方明顯的欹斜,且波磔明顯,帶有明顯的隸意,表現為收筆時按筆并上挑出鋒,在“二十品”造像題記中的“點”畫大多呈三角形,這是受刻刀影響的緣故。刀在石上運行較為遲鈍、生澀,不如筆在紙上運行流暢、快捷,同時,由于受隸書的影響,魏碑點畫有向上挑的波腳;還有些點畫為橫的寫法,把并列的點畫橫向連為一體。魏碑中長撇的典型特征是頭部下筆處斜刻一筆,大約呈45度角,尾部較粗,收尾時末梢微微上揚或沿水平方向運行。捺畫多有波磔,微露鋒或不露鋒,保留隸意。有的捺畫下端水平如直線,完全是刀刻的工藝效果,如《始平公造像記》、《魏靈造像記》中的大部分捺筆方正峻厲,如刀刻一般,更顯得鋒芒畢露,雄健非凡。

折畫的典型特點是右折筆的外輪廓呈三角形,外方内圓。還有的方折筆表現為斜刻刀法,突出右折筆,如《馬振拜造像記》、《元祥造像記》、《高太妃造像記》等方圓皆備;《候太妃造像記》已近乎楷書,圓筆占主導地位。而《慈香造像記》中有圓轉一路的折筆,用筆趨向行書,圓筆變得俊爽。豎畫多表現為起筆處為方形,收筆處為左邊缺失或右邊缺失。提筆在魏書中表現比較突然,明顯不同于其它楷書中的提畫,“橫”的筆意盡失,來得比較直接。這種方法縮短了運筆時間,增加了點畫之間的呼應。勾筆也是楷書特有的筆形。甲骨文、金文中均無勾筆,隸書中隻有“長彎勾”,到楷體中才出現了真正的“硬勾”,魏碑中的“勾”已與今天楷書的勾形無别。

龍門二十品|《牛橛造像記》

龍門二十品|《牛橛造像記》

龍門二十品,是指選自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二十方造像題記,該稱号始自清代。其中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僅有一品在位于老龍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窯)。這些造像記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貴族、高級官吏和有道高僧。他們為孝文帝歌功頌德或為祈福禳災而開龛造像。他們的名字多在史書上有所記載。這些造像記中往往涉及當年的史實,因此,龍門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時期書法藝術的精華之作、魏碑書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究價值的史料。

龍門二十品|《牛橛造像記》

造像又作造象。古時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有于僧寺或崖壁間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屬鑄造佛像者,稱之為造像。以石刻者,今存有北魏時龍門造像及雲岡石窟造像等;以銅等金屬鑄造者,如陶齋吉金錄所載宋韓謙造像及北魏徐常樂造像等。造像功德經并謂造像與寫經、造寺、造塔等,同具種種功德。

大體在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之後。魏晉以來,在北方盛行的石窟造像的影響下,小型可移動的石造像也趨于流行。它們的風格特征與同時代的石窟造像和金銅佛像基本一緻,可用石窟造像和金銅佛像作參照。如北魏早期,佛像的頭部出現水波紋發譬,多是身着廣袖通肩大衣,其中年代較早的紋摺稀疏,線條較硬;稍晚的則紋摺密而柔軟。許多僞刻的石造像,很難與相應的時代風格特征相符。

龍門二十品|《牛橛造像記》

摩崖石刻,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摩崖石刻是指人們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類文字石刻、石刻造像,還有一種特殊的石刻———岩畫也可歸入摩崖石刻。狹義的摩崖石刻則專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記事。摩崖石刻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石刻藝術,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書法、造像或者岩畫。摩崖石刻起源于遠古時代的一種記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時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後連綿不斷。摩崖石刻有着豐富的曆史内涵和史料價值 。摩崖石刻,是直接雕刻在山崖石壁上的文字或圖像。

喜歡請點在看分享朋友圈也是一種贊賞

The more ,The more we have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