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邢台達活泉郭守敬紀念館的西側的一片空地站立着幾塊石碑,走近一看是劉秉忠的墓碑,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很是惋惜。
劉秉忠是邢州五傑之一,元朝的開國元勳和丞相,郭守敬的老師,元朝國号的拟定者,北京城的修建者,是著名的元代政治家、元曲作家、陰陽風水學家和建築專家。
劉秉忠,字仲晦,初名侃,邢州(今河北邢台縣)人。生于1216年。他自幼博覽群書,,風骨秀異,志氣英爽不羁。八歲入學,日誦數百言。年十三,為質子于帥府。十七,為邢台節度使府令史,以養其親。居常郁郁不樂,一日,投筆歎曰:“吾家累世衣冠,乃汨沒為刀筆吏乎!丈夫不遇于世,當隐居以求志耳。”1238年,辭去吏職,先入全真道教,後在天甯寺(今油機邢台西大寺)出家為僧,拜虛照禅師為師,法名子聰,号藏春散人,後出外雲遊遇海雲禅師,海雲禅師以其"博學多才藝",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秉忠兼通儒官道釋四門,于書無所不讀,尤邃于《易經》及邵氏《經世書》,至于天文、地理、律曆、蔔筮、三式六壬遁甲等各門學問,無不精通。論天下事如指諸掌。受到重用。劉秉忠對當時邢州經濟的恢複和發展十分關心。他曾多次向忽必烈介紹邢州的情況,并推薦劉肅等“良吏”前來治理。劉肅在邢州招撫流民,獎勵農桑,興鐵冶,“邢乃大治”。忽必烈于中統三年(一二六二年)升邢州“為順德府,立安撫司”,并曾多次來過邢台,兩度莅臨邢台開元寺禮佛,開元寺成為皇家寺院,忽必烈并多次“會諸王于邢州”。時,木華黎的元帥府也設在邢台。
劉秉忠長於詩詞,沉郁豪邁,在元代文學中别具一格。其作品有《藏春集》六卷傳世。他楷書功底深厚,行書更高一籌。内邱縣神頭村原鵲山神應廟舊址的《國朝重修鵲山神應王廟之碑》,就是由劉秉忠書丹的,它是迄今發現的劉秉忠惟一存世墨寶。
劉秉忠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同時也是優秀的學者。他“鑿開三室,混為一家”,熔儒、釋、道三者為一身,亦釋亦道亦儒亦官,心中始終懷有“士以天下為己任”的人文精神。他以出世的身份做入世的事業,名利不渉,無欲則剛,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本色。
劉秉忠出身于亂世,但心憂天下。他做官始終胸懷全局。他以僧人身份縱橫于蒙元之際的混亂政治鬥争中,輔佐忽必烈建立不世之功,為元朝的建立和社會穩定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