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橫窦和窦彙的位置是後顱窩開顱最重要的步驟之一,損傷靜脈窦可能會發生災難性的後果;盡管無框架立體定向可以在術前準确的定位靜脈窦,但臨床中不可能被廣泛應用;如果能通過顱外的骨性标志對靜脈窦進行準确的定位,對臨床将會有重要的價值。
近期,芬蘭圖爾庫大學中心醫院 博士等,在 World 雜志上,介紹了枕骨表面肌肉附着線的解剖标志對定位靜脈窦的意義。
研究中納入了 100 例成人患者,既往無後顱窩及頸部手術史,通過 MRI 掃描獲得 T1 或 T2 矢狀位圖像,在中線和瞳孔中線(分别代表了後正中和旁正中開顱手術切口部位)的部位确認肌肉附着的部位,記錄肌肉附着線與靜脈窦的關系。
在矢狀位上,畫一條經肌肉附着點并垂直于顱骨表面的線(本文圖像中的白色箭頭),然後測定這條線距靜脈窦上下緣的距離。
從 MRI 圖像上可以看出,所有患者均可以辨認出肌肉附着點,很容易确定肌肉附着區與靜脈窦的關系;所有患者的窦彙均見顯示,而 4 例患者橫窦未見,1 例患者右側橫窦未見。
在中線部位,肌肉附着線常與靜脈窦相交者(圖 1A)占(78%);右側旁正中部位,肌肉附着線與靜脈窦相交者(圖 1B)占 48%,左側為 63%;
圖 1 A:中線部位肌肉附着線與窦彙相交;B:旁中線部位,肌肉附着線與橫窦相交
中線部位上,肌肉附着線位于靜脈窦下緣者(圖 2)占 14%,右側為 44%,左側為 19%;
圖 2 肌肉附着線位于靜脈窦的下緣
中線部位,肌肉附着線位于靜脈窦上緣者(圖 3)占 8%,右側為 7%,左側為 19%。
圖 3 肌肉附着線位于靜脈窦的上緣
研究還發現,中線和旁中線部位肌肉附着線與靜脈窦的關系具有相關性,即如果中線部位,肌肉附着線位于靜脈窦的下緣,則右側或左側其不會越過靜脈窦的上緣,反之亦然。
圖 4 A,皮膚切口之前,标記肌肉附着線的位置;B,中線部位,肌肉附着線在窦彙的下緣;C,旁中線位置,肌肉附着線位于橫窦的下緣
另外,性别和年齡并不是影響肌肉附着線與靜脈窦關系的因素。
因此認為,枕骨肌肉附着線是确定靜脈窦的可靠解剖标志,具有個體化的意義:
平常我們主要是通過星點、枕外隆凸、頂乳縫等确定靜脈窦的位置,但是,由于個體之間的差異,常會發生誤差,并且在手術操作的過程中,也會出現辨認顱骨标志的錯誤,這些都會影響手術的進程。
而枕骨肌肉附着線在所有患者的 MRI 上均可清楚的辨認,并且研究結果表明,其與靜脈窦的關系有規律可循,隻要在術前認真的閱讀患者的 MRI 片,就可以制定出個體化的開顱方案,極大的降低了損傷靜脈窦的可能。
查看信源地址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