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是一種常見的損傷。兒童股骨幹骨折的年發生率為 20/。兒童股骨骨折的年齡呈雙峰分布,高峰位于2歲和 17 歲。在各年齡組男孩骨折發生率高于女孩。骨折的發生機制因年齡而異:6歲以下兒童為墜落傷,6~9歲為機動車碰撞行人事故,青少年為機動車輛事故。
股骨骨折按照骨折部位分類通常分為轉子下骨折、股骨幹 (近端1/3、中段 1/3、遠端 1/3) 骨折、股骨踝上骨折和股骨遠端骨骨折。此外,股骨骨折可分為開放性或閉合性骨折、粉碎性或非粉碎性骨折;根據骨折的形态分為橫行、螺旋形和斜形骨折。骨折最常見于股骨幹中 1/3,多為閉合、非粉碎性、橫行骨折。
長久以來,兒童股骨骨折多數為閉合性損傷傳統上采用非手術治療即可治愈。然而,由于渴望早日康複以恢複正常生活,以及認識到長期固定可能對兒童造成各種負面影響,使兒童股骨骨折的治療逐漸朝向手術治療的方向發展。外固定架、肌肉下接骨闆技術及髓内針都是目前提倡的治療方法
除了常見的損傷機制外,股骨骨折也可發生于分娩性損傷,也可由虐待兒童或病理性骨折所緻。1歲以下的兒童,70%的股骨骨折與虐待兒童有關若出現以下任一情況,應懷疑有虐待兒童性損傷1病史不切實際 ,2骨折後未及時送往醫院就醫;3曾有受虐待史 ;4有其他處于不同愈合時期的骨折;5多處急性骨折,6特征性的骨折類型。筆者所在單位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橫行骨折與虐待更密切相關,應更加懷疑虐待的可能。
在處置股骨骨折時,應進行徹底的評估,并排除各種複合傷。如果兒童遭受嚴重損傷造成股骨骨折時,有可能掩蓋腹部或其他部位的損傷。應進行仔細的二次查體。據報道,4% 的股骨骨折合并膝關節不穩定,在受傷當時可能難以評估。
股骨幹骨折
了解股骨周圍各組肌肉群不同的牽拉力,有助于選擇合适的股骨骨折治療方法。發生在股骨幹近端和轉子下的骨折,因失去對骼腰肌、外展肌和短外旋肌群的牽拉對抗,骨折近端通常呈屈曲、外展及外旋畸形。發生在股骨中斷的骨折,因内收肌群和伸直肌群完整,骨折遠端通常除有某種程度的外旋畸形外,骨折對線滿意。發生在股骨踝上骨折時,因腓腸肌過度牽拉,骨折遠端呈過伸位畸形。無論采用閉合複位還是切開複位,恢複骨折斷端對位對線關系時,應高度重視這些肌肉的牽拉因素。
明确指出,兒童股骨幹骨折的理想治療方法是控制對線及長度,使兒童舒适、家人便利,并盡可能降低骨折造成的消極心理影響。對每一個兒童而言,理想的治療方法取決于患兒的年齡、骨折部位及類型、家庭環境、醫師的知識和能力,此外還需要兼顧經濟問題。 等回顧研究了6~17歲兒童股骨幹骨折患者,其數據來源于住院兒童數據庫 1997~2000 年的住院患兒,該數據庫為國家性的、覆蓋了美國約半數州的所有住院患兒。在該段時期,對于股骨幹骨折的外科治療(通常包括内固定的使用率) 明顯增加;而人字形石膏的使用率下降。這一變化在兒童醫院中比在普通醫院中更為明顯。 等調查了北美小兒骨科學會的成員,了解他們當前對 4 個年齡組的兒童股骨幹骨折的首選治療方式。随着患兒年齡的增長.對于每個骨折類型,與非手術治療相比,選擇手術治療的概率相應增加;而手術與非手術的治療方案選擇也随着年齡增長而顯著改變。兒童骨科醫師一般對于年齡較大的患兒采取手術治療方式,對于年齡較小的患兒采取非手術治療方式。依據年齡選擇治療方案已形成共識。美國骨科醫師學會在複習大量文獻後,針對兒童股骨骨折的治療制訂了14條基于循證醫學證據的推薦方案。框 36-4 列出了其中有足夠證據支持達到推薦等級的5個推薦治療方法。
幾位學者曾對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費用做過比較,費用包括住院費和醫生的費用(小兒骨科醫師放射科醫師和麻醉科醫師)。表 36-5 列出了患者不同治療方式的費用支出情況。由于存在多種變量,表中不同治療方式費用之間的差異無可比性。不過綜合來看,立即或早期人字形石膏固定(牽引後人字形石膏固定)的費用低于長時間牽引後人字形石膏固定、髓内針及外固定架固定的費用。長期骨牽引後人字形石膏固定、髓内針及外固定架固定的費用通常相當,接受此三種治療方法的患者因旋轉畸形、取髓内針或外固定架而再次手術的費用相近。出生至6個月的患兒,可以使用連衣挽具替代髓人字形石膏固定進行治療 ;連衣挽具具有以下優點 :操作方便、無須麻醉,住院時間短 (< 24h).容易複位、能夠調節挽具、費用低,并便于更換尿布、護理及托抱。筆者醫院最近報道了使用連衣挽具治療 6個月以下兒童股骨骨折,發現療效很好并且很少并發症。然而,在選擇連衣挽具治療前,應認真考慮患兒家長的可信賴度。
許多學者推薦兒童股骨幹骨折即刻應用觥人字形石膏固定,此法用于治療嬰幼兒低能量、無短縮無成角的骨折效果更好。盡管罕見,但繼發于髋人字形石膏固定的骨筋膜室綜合征也時有發生。即刻髋人字形石膏固定治療高能量股骨幹骨折主要的問題是骨折處短縮和成角畸形。在幼兒中,能接受較高程度的骨折處短縮和成角畸形;随着年齡增長越來越嚴格。
(一)人字形石膏固定
對 6歲以下低能量創傷引起的閉合性股骨幹骨折患兒,有學者推薦在雙 90° (屈、屈膝 90°)位上進行早期髓人字形石膏固定,以避免短縮和成角畸形。另外,對于低能量股骨骨折,可以使用一種髓關節和膝關節屈曲 45°的行走石膏固定或髓人字石膏固定,石膏固定至踝關節。Flynn等人進行了一項前瞻性研究,發現行走石膏和傳統石膏固定相比有類似結果,能明顯減輕家庭照護負擔。然而,在門診病人中,行走石膏早期複位的丢失發生率高。
已報道雙90°骨骼牽引和人字石膏取得好結果,雖然筆者醫院目前使用該技術的指征是長度 -不穩定性骨折,或者同時損傷導緻患者不能使用髓人字石膏,或者不能安全麻醉。如果選擇這個治療過程,骨骼牽引的穿針應該與膝關節中軸平行。
青少年不如年幼兒童能耐受長時間的固定。據報道,10 歲以上兒童采用雙 90°牽引治療時,會發生膝關節疼痛、骨折處成角畸形及維持肢體長度困難;還會發生肢體短縮、下肢不等長、畸形愈合牽引處感染、關節活動減少及肌肉萎縮等不良結果。因此,在該年齡組中首選内固定治療。
筆者所在研究所對 6歲以下兒童采用骨牽引或皮膚牽引治療。推薦縱向牽引或 45°牽引,牽引重量51b(11b= 0.454kg) 以上。對這一年齡組的股骨幹骨折,不應使用懸吊位皮膚牽引,因其會增加神經血管損傷的風險。患兒在牽引期間,應密切監測神經血管和皮膚狀況。當骨折的長度和力線達到要求時,患兒病情穩定并且骨癡開始形成,予以人字形石膏固定。6~10 歲是兒童股骨幹骨折的高發年齡,通常适用骨牽引治療,牽引2~ 3周後再用髓人字形石膏固定。
年長或體型較大的患兒,需要骨牽引時,可在股骨遠端或胫骨近端置入1枚 5/64-inch 斯氏針做骨牽引。如果采用胫骨骨牽引,斯氏針應位于胫骨結節、胫骨近端骨的遠端,以減少生長素亂和膝反屈畸形的危險。以下兩種情況可能需要股骨遠端骨牽引:股骨遠端踝上骨折因其會繼發成角畸形或股骨近端骨折采用雙90°牽引導緻骨折近端向前移位。如果在治療過程中要考慮髓内針固定,通常不能采用股骨針牽引。
腓神經麻痹是皮牽引或骨牽引及石膏固定的少見并發症。我們采用皮牽引和髋人字形石膏固定治療的 2歲以下患兒中,2 例發生腓神經麻痹。但大多數患兒會自發恢複。
等描述了應用小腿固定牽引以降低雙90°人字形石膏固定期間的股骨骨折短縮畸形從而發生了小腿骨筋膜室綜合征。他們列舉了緻病因素,如牽引力、高度及壓力 (圖 36-126)。由于存在發生這一破壞性并發症的可能,在使用雙90°人字形石膏固定期間,應避免使用小腿固定牽引,應當使用其他替代方法固定。
(二)外固定架
有學者推薦使用單臂及環形框的外固定架治療兒童和青少年股骨幹骨折。據報道該方法對 3 歲至骨成熟的患者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然而,該固定方法也經常會引起多種并發症。 等比較了4 種固定方法 (彈性穩定髓内針、絞鎖髓内針、鋼闆及外固定架) 後,發現由外固定架引起的并發症最多。外固定架治療兒童和青少年股骨骨折引起的主要并發症有複位失敗、再骨折和深度感染。最常見的輕微并發症是針孔或針道處感染。文獻報道外固定架治療患者引起的再骨折發生率為 2%~33%。再骨折被認為是外固定架長期固定的有害作用所引起。取外固定架時,骨皮質上橋狀骨癡的數量(正側位X 線片上)和再骨折率兩者之間具有顯著相關性。 等報道了閉合性股骨幹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患者再骨折率為 1.8%,而開放性骨折或切開複位後外固定再骨折率為 20%,他們得出結論認為外固定架本身不是再骨折的危險因素其他被提出的再骨折危險因素包括開放性骨折、雙側骨折長時間使用固定架。導緻再次骨折尚不明确的危險因素包括骨折類型、活動狀态、固定器類型固定針的型号及數量。
使用外固定架固定是治療股骨開放性骨折的常規方法。最近一篇關于外固定架和髓内針(包括鋼性和彈性髓内針)治療效果的對比研究發現,髓内針治療後的并發症較少,尤其是較少發生内翻畸形和再骨折。兩種治療方法的感染發生率相同。應考慮應用髓内針固定,特别是 I級開放性骨折。若選擇外固定架治療兒童股骨骨折,操作中要小心謹慎.術後處理也要精心,以減少并發症的發生。
(三) 髓内針
有報道稱,應用彈性不鏽鋼或軟髓内針治療兒童股骨骨折具有減少對家庭生活的幹擾、縮短住院時間、早期獨立行走及返回學校的優點。由于人們更頻繁地應用内固定治療股骨骨折該方法已成為普遍流行趨勢,其适應證擴大到更年幼的兒童不足為奇。應用彈性髓内針的年齡下限還沒有确立(見AAOS 指南,框 36-4),但是每種固定方法(如連衣挽具、人字形石膏固定) 均有獲得良好治療效果的最适年齡段,該方法在該年齡段無手術并發症的風險。等人研究總結了215 例2~6歲的患兒,他們分别用彈性針或憤人字形石膏固定,具有相同的并發症和愈合率,應用彈性針能更早進行活動和行走。他們認為彈性針是這個年齡階段應當采用的合理治療方案,特别是存在高能量損傷機制時。推薦長期随訪 (至少24 個月),以監督過度生長,并密切監視兒童的活動。力線不良和下肢不等長是應用彈性髓内針治療兒童股骨骨折常見的并發症,但很少會引起功能障礙。有報道稱,不穩定性骨折和年齡較大患兒應用軟彈性針并發症的發生率較高。有一個研究發現,使用軟彈性針治療穩定性骨折引起并發症的概率由52%降至23%。另外的研究發現,使用不鏽鋼彈性髓内針比軟彈性針可以顯著降低骨折畸形愈合率、主要并發症發生率和總治療費用。
有報道稱,彈性帶鎖髓内針可以更好地控制中軸和旋轉不穩定性,可以降低手術并發症、改善預後、減少愈合時間及負重時間。該髓内針由鐵合金構成,能通過外側轉子進入股骨管腔允許塑性變形,其近端和遠端分别用 4mm的螺釘鎖定。該治療方法最常見的并發症為轉子異位骨化(約 14%);沒有關于病人使用彈性帶鎖髓内針發生主要并發症 (畸形愈合、再骨折及骨壞死) 的報道;而其他固定方法(标準彈性髓内針、外固定架鎖定加壓接骨闆和鋼性髓内針) 與之相比,11% 的患者發生主要并發症。推薦小轉子遠端骨折和股骨遠端闆至少4cm以上的近端骨折使用彈性帶鎖髓内針治療。
據報道,鋼性髓内固定治療青少年股骨幹骨折愈合率較高,住院時間及固定周期較短,因而比非手術療法具有更好的心理、社會、教育及一定的經濟優勢。筆者對 30例年齡在 10~15歲(平均年齡 12.3歲)的青少年其 31處股骨骨折使用髓内針治療的結果進行了回顧研究,發現 31 處骨折全部愈合,且無轉子過度生長、外翻畸形或股骨頸狹窄;其中 2例患者發生股骨過度生長,超過 2cm (分别為 2.5cm和2.8cm):其他并發症包括1例切口遠端表面感染,靜脈給予抗生素治療後愈合 ;1 例腓深神經分布處、1例陰部神經分布處皮膚感覺減退2 例患者神經問題均自發恢複 ;3 例惠者内針近端有輕度異位骨化 ;1 例惠者發生無症狀的股骨節段性缺血性壞死,直至骨折後 15 個月X 線片上才表現出來。筆者所在研究所在治療 12 歲及以下的兒童股骨幹骨折的研究中,從大轉子尖部順行插入絞鎖髓内針治療,并且證明骨折無畸形愈合,無雙下肢長度差異,無股骨頭缺血壞死。 等人後續報告.治療兒童和青少年股骨骨折20 年的經驗表明從大轉子尖部插入的順行鋼性絞鎖髓内針治療股骨骨折,并發症發生率低,沒有股骨頭缺血壞死。由于筆者治療的患者并發症較少且愈合率較高。結合其他研究報告,因此筆者相信絞鎖髓内針是治療青少年 (12~16歲)股骨幹骨折和具有畸形愈合高風險患兒(比如肥胖或不穩定骨折) 的合理選擇。
為了降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風險,重要的是在進針和去除髓内針過程中減少剝離大轉子尖部,且不能向大轉子内側延伸,注意避免向關節囊或梨狀肌窩剝離。青少年大轉子的尖端或年齡較小兒童的大粗隆尖的側方應作為髓内針的入點。大轉子尖部作為入路時,僅有 1 例報道發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并且側方入點沒有任何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報告大轉子尖部作為入路避免了分離梨狀肌窩周邊和外側頸升動脈的起點,該動脈位于梨狀肌窩的内側。髓内針的近端應留有一定長度 (不超過1cm),以便日後取出。髓内針可在術後9~18個月,經X線證實骨折愈合後将其取出防止骨過度生長覆蓋髓内針近端頂部。髓内針的長度和直徑會限制該技術用于治療兒童股骨骨折,但小型兒童型髓内針 (直徑7mm)的問世擴大了該方法的應用範圍。我們使用的兒童型髓内針在近端有橫向内鎖式螺釘,能夠減張;避開大轉子,且針的遠端有較多的針孔,以避開遠端闆。直徑最小的髓内針很堅固,通過骨折處時會很困難。
(四) 接骨闆固定
幾位學者曾報道應用加壓接骨闆治療兒童和青少年股骨骨折,主要指股骨骨折伴發嚴重顱腦損傷多發性損傷、股骨近端骨折、遠端骨折及粉碎性不穩定骨折。與過去使用的切開接骨闆技術相比,肌肉下接骨闆技術較少進行肌肉下剝離,已被許多人所主張,可減少手術時間、失血、難看的瘀痕以及對骨折生物學的破壞。幾項研究表明.鎖定加壓接骨闆比彈性針在治療轉子下骨折、股骨遠端骨折、或長度不穩定的股骨骨折具有相同或更優異的結果,可減少愈合時間,降低主要或次要并發症發生率,可盡早恢複活動。有報道的并發症包括下肢不等長、再骨折、鋼闆斷裂、增生性癱痕和旋轉力線不良。另外,總結鎖定加壓接骨闆固定治療85 例骨骼未成熟股骨幹骨折,30%的遠端骨折和 12%的所有骨折後期發展為股骨遠端外翻畸形筆者主張要密切随訪,一旦骨折愈合就拆除鋼闆。
(五)并發症
兒童股骨幹骨折後最常見的并發症是下肢不等長,通常由損傷的股骨過度生長所緻。過度生長的确切原因仍不清楚,但與患者的年齡、性别、骨折類型、骨折位置、手的優勢側别及其骨折端重疊程度等有關。年齡似乎是最恒定的因素,但股骨近端1/3 骨折及斜形粉碎性骨折也與較大高過度生長速率有關。根據 的經驗,年齡>10 歲的患兒更可能發生短縮畸形;而年齡在210 歲的患兒更可能發生過度生長,特别是使用牽引治療更易發生。采用牽引或沒有牽引的髓人字形石膏固定治療可導緻顯著的短縮畸形。若牽引時間不夠長,在石膏固定期間發生>2cm 的短縮是可以接受的。盡管兒童股骨幹骨折後會發生成角畸形,但通常會随着生長再塑形。可被接受的成角畸形角度尚有争議:表 36-6列出了各年齡段通常可接受的成角畸形範圍。已有報道骨牽引針靠近或穿過胫骨近端砺闆、過度牽引、牽引針孔感染及長時間石膏固定後,可導緻胫骨近端的膝反屈變形。此種畸形如無膝關節功能障礙,則通常推遲到1年後行截骨矯形。文獻報道有1/3 ~ 2/3 的股骨幹骨折患兒并發旋轉畸形,但大多數為輕度旋轉畸形 (°),且無症狀,故極少需要治療。
兒童股骨幹骨折的延遲愈合及不愈合較罕見.但開放性骨折、骨折伴有節段性骨缺損或軟組織嵌入骨折端及轉子下骨折牽引複位不良者,往往會發生延遲愈合和不愈合。石膏固定治療的年幼兒童股骨骨折所發生的延遲愈合,應繼續石膏固定直到形成連續性骨癡。偶有少數年長兒童的骨折不愈合可能需要植骨和内固定治療,而 10~ 12 歲以上的兒童更适合内鎖式髓内針固定。筆者注意到,随着彈性髓内針的廣泛應用,其相應的并發症也增多。除了常見的并發症如延遲愈合、畸形愈合、下肢不等長外,還有手術并發症,包括内植物失敗導緻内翻畸形、髓内針脫出合并或不合并皮膚破損、膝關節僵直及化膿性骨關節炎等報道應用彈性髓内針治療78例兒童股骨骨折患者後有 45例發生并發症,多數并發症較輕,且未引起嚴重後遺症。
彈性髓内針治療股骨骨折引起并發症的相關危險因素包括 :
年齡在10歲或11歲以上,體重超過 49kg。肥胖與創傷位置的并發症或骨折處的複位失敗有關 (肥胖患者發生并發症的概率為 40%)
钛合金髓内針 :鐵彈性髓内針發生畸形愈合的概率高于不鏽鋼髓内針。
轉子下骨折。
25%以上的股骨幹粉碎性骨折
開放性骨折。
多發性損傷:彈性髓内針引起的并發症,多數可通過小心謹慎的手術技術及精心的随訪預防
髓内針插入點的疼痛可通過不彎曲髓内針而避免 。要靠近骨組織剪斷針尾,留出但又足夠的長度形成突起,以便于取出如果針的遠端發生明顯移位,可通過在連接處取出髓内針或再次手術将髓内針向骨髓腔繼續推進。
使用鋼材質的髓内針及型号匹配的髓内針可避免骨折畸形愈合,骨折所占骨幹長度在 25% 以下的粉碎性骨折術後必須進行外固定,應細心留意骨折部位和髓内針的最終位置 (治療轉子下骨折時髓内針可更多地插入到近端)。
複位丢失是嚴重的并發症,需要考慮再次手術及其他固定方法。
神經損傷可以通過謹慎使用牽引,尤其是骨折手術台來避免。
表淺切口感染的預防可通過手術期間使用抗生素,并避免髓内針過量露出插入位。
股骨遠端骺闆骨折
股骨遠端骺闆骨折比其他部位闆損傷少見隻占下肢闆損傷的 7%。在股骨遠端,- I型骺闆骨折引起的闆早閉比其他部位更為嚴重。隐匿性- I型骺闆壓縮性骨折導緻骺闆早閉也多見于股骨遠端。
股骨遠端- I型骺闆骨折除非發生移位,一般幾乎不需要手術治療。這些骨折更多地是由機動車事故或體育活動中遭受内翻或外翻應力損傷所緻,其中多數骨折并無移位。張力位 X 線片有助于鑒别側副韌帶撕裂與I型骨骺分離。- I型骺闆骨折最為常見,多發于年長兒童。盡管可以發生前後位的移位,但側方移位更為多見。股骨遠端骺闆I型骺闆骨折引起的闆早閉比其他部位的I型骺闆骨折更為常見。
等用兔子進行實驗研究發現,股骨遠端骺闆橫斷面積的 7%遭到破壞,可導緻永久性生長障礙和股骨短縮畸形。幹骺端三角形骨折塊 (-征)下方的那部分闆通常無損傷。如果幹端三角形骨折塊位于内側,由于外側骺闆損傷閉合可發生膝外翻畸形;如果三角形骨折塊位于外側,則可發生膝内翻畸形。
-型骨折很少見。移位的程度是影響預後的重要因素,因為如果未恢複解剖力線可導緻關節不協調;若骺闆未獲得完全複位,則會形成骨橋。- V型骨折更是少見,但也要求準确複位。伴有幹骺端三角形骨片的此種骨折,因為骨橋形成增加了骺闆早閉的可能,治療更加麻煩。隻有當晚期出現骺闆早閉時,才回顧性地做出- V型壓縮性骺闆損傷的診斷 和 對這種股骨遠端骺闆均勻緻的提早閉合是否是真正的壓縮性損傷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這種均勻的骺闆早閉可能是其他機制,如長時間的固定或一些未認識的機制所緻。骺闆的邊緣可發生撕脫性損傷,尤其以内側多見。當側副韌帶近端附着處撕脫時,一個包括軟骨膜及其深層骨組織在内的碎片可從股骨上撕脫。雖然此種損傷不常見,且無危險,但可導緻局限性骺闆早閉。如果骨橋引起的骺闆早閉發生在骨生長闆的最外邊緣,可發生嚴重的成角畸形。
-分類法作為股骨遠端骺闆損傷機制和預後的指征,其指示價值尚有争議。許多學者注意到,其對多數I型和亞型骨折的指示作用較好;然而有學者報道,在某些I型和I型骨折中其提示結果不夠滿意,多次引起可測性生長障礙等研究了73 例股骨遠端骺闆骨折患者發現- 分類法及骨折移位均是最終預後的重要預測指标,
通常在全身麻醉下對 I型和I型骨折進行複位,并用大腿石膏固定及骨盆帶維持複位不穩定骨折用鋼針固定。應注意骨折複位後可能發生再移位特别是發病時向前移位的骨折 (圖36-139)。使用胫骨近端克氏針和牽引弓可使閉合複位更加容易複位應 90% 依靠牽引或反牽引,僅 10% 依靠杠杆作用或手法。除股骨遠端 - I型和I型骨折外,多數I型和I型骺闆骨折不需要解剖複位,因為骨折發生時穿過骺闆臨時鈣化帶,保留骺闆細胞能與骨髓一起生長。如果骨折未完全解剖複位,但達到了可接受的力線和位置,可期望骨折能夠愈合,肢體将生長滿意,并可以獲得塑形,特别是 10歲以下伴有 20°向後成角畸形的兒童,将經過塑形而矯正。在接近骨骼發育成熟的年長兒童隻有輕度的前後位移和 5°以内的内外翻畸形可被接受。按照 的經驗,接近解剖複位,即使晚期可能需要截骨矯形,也比使用粗暴或反複手法複位更能接受。對年長兒童也可進行閉合複位,但由于其固有不穩定性,可能需要X線透視下經皮交叉克氏針固定來維持固定 (圖 36-140)。針應交叉固定幹骺端以防止骨旋轉。在極少的情況下.-型或I型骨折因軟組織入,閉合複位則不能獲得滿意結果,需要切開複位和内固定在青少年,較大的幹骺端骨片 (骨片)可用2枚空心螺絲針固定- I型和V型骨折要求解剖複位,如果閉合複位不能達到解剖複位,則是切開複位和内固定的适應證。
對于亞型骨折可接受的移位程度尚未形成一緻意見,但多數學者報道認為 2mm及以下是閉合複位可接受的移位程度。筆者相信,如果外科醫師認為切開複位能實現減少移位的程度,則有理由切開複位。CT 掃描和 MRI對沒有移位的關節内骨折有助于做出判斷,及評估進一步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型骨折發生生長障礙。52%的患兒下肢不等長超過 1.5cm。盡管固定治療生長障礙的發生率 (58%) 高于不固定 (63%),但臨床上固定治療下肢顯著不等長的發生率 (27%) 低于不固定治療(37%)。所有股骨遠端闆骨折的兒童都應定期複查,直至骨骼發育成熟。由于闆早閉伴有短縮畸形、成角畸形或兩者兼具,所以有必要進行對側肢體骨阻滞術。骨橋形成引起的成角畸形在股骨遠端闆骨折中常見。需要采取骨橋切除、對側肢體骨骺阻滞及截骨術,矯正肢體不等長和成角畸形。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