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進程中,中國的思想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曆史上各個時期各個流派的特色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構成了思想文化發展史的多元化特征。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和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精神财富,儒家思想對我國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産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那麼,在悠久的中國曆史長河中,影響了國人近三千年的儒家思想經曆了怎樣的演進,對社會産生了哪些影響,又具有哪些曆史價值呢?
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
儒家思想又被人們稱為儒教或儒學,是由至聖先師孔子創立的。
儒學最初隻是指的司儀,後來逐步發展成為了一種思想體系,并且将尊卑等級的“仁”作為該體系的核心。
儒家學派對中國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也成為了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甚至對全世界都産生過深遠的影響。
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是儒家學派的思想家所追求的價值目标或價值取向,是他們看待、處理問題的基本态度和立場。
歸納起來,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至少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内容。
第一,肯定人的現實價值,尊重人的生命。
在近代人文社會科學出現之前,對人的現實價值持完全肯定态度的隻有我們中國的文化。
在作為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中,人生存在現實世界的意義得到了充分肯定,儒學認為在天、地、人三者之中,人處于最重要的位置,是中心。
中國古代的“天命論”,認為包括人在内的世間萬物都是上天安排的結果,體現了上天意志。
這種說法雖然與宗教的“上帝創世論”相似,但是也存在着重要的區别。
儒家思想中的“天”主要指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也就是現在所講的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雖然也有神的含意和成分,但不是主要的。
而最為重要和根本的一點是,中國古代“天命論”的出發點和歸宿并不是要求人們為“天”獻身和殉道,或者去追求“天國世界”,而是借助“天”來證明在現實世界行為的合理性和按照天的意志(即客觀規律)辦事,以達到天為人服務的目的。
第二,主張順應和合理滿足人的欲望。
不同的文化流派中,對人類本性的看法和處理方法都不一樣,甚至差别巨大。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對人類的本性給予了肯定和承認,提出應該對人的欲望予以合理的滿足,而不是采取詛咒式的态度。
如對人類“性”的理解,儒家認為“食、色,性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們的這種本能的欲望應該得到合理的滿足。
對于這一點,孟子與齊宣王之間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對話。
孟子勸齊宣王推行王政、王道,但齊宣王卻擔心自己有好色的毛病,不能施行王政、王道。
孟子認為,如果齊宣王能在滿足自己欲望的同時,也讓老百姓的欲望得到滿足,做到“内無怨女,外無曠夫”,那就是王道的表現。
第三,“仁者愛人”,充分承認和尊重人們的基本權利。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礎,“仁”的基本會歸納起來就是人們要有友善、寬容、助人之心,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
“仁”是儒家思想家所倡導的一種價值原則或取向,在不同條件下,這種價值原則或取向的具體形式也不相同。
作為人類的一種價值原則或取向,儒家關于“仁”的這些思想,不管是從道德層面來理解,還是從近現代人道主義、人權思想或者政治學的角度來看,其價值和意義都很大。
現代文明社會提倡和鼓勵人們要有愛心,要關愛社會,關愛他人,幫助他人,雖然人們話語表達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在精神實質上卻與儒家所倡導的“仁者愛人”、“泛愛衆”等思想觀點是一緻和相通的。
另外,儒家所主張的“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思想中,也承認和肯定了人們的基本權利,而現代人要求和争取的種種權利平等、權利保障都可以從這裡找到邏輯起點。
直至今日,這些思想仍然閃耀着人性、正義和公正的光芒,人類社會的成員之間、社會成員與社會管理系統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賴,關系更加密切,人們相互之間在權利、利益上的碰撞、摩擦、矛盾和沖突遠非古代社會可比。
因此,無論是在個人的立身處世方面,還是涉及社會管理者的施政立法,我們在行為過程中,都應該學會推己及人,從他人的角度設身處地看待和思考問題。
第四,“天意”即民意、“民貴君輕”蘊涵着“人民主體”的思想。
“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
這是大家所共知的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的一段名言。
對于孟子的這段話,不同時期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
有的人認為,孟子這段話充分表現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民本主義思想;而也有人認為,孟子還是維護君主統治的,根本不會把“民”的地位放在“君”之上。
其實,要讨論這一問題,我們必須明确“君”這一概念的真正含義。
從社會分工的角度來講,“君”是古代社會必不可少的角色,其職責是掌握和行使社會的最高管理權;另外,“君”還指位居“君”這個角色位置的人,即具體的君主。
孟子思想是很注重“君道”的,他主張和強調君臣都應該各盡其“道”,君臣都必須各司其職、恪盡其職。對于遵守或實施“君道”的“君”,孟子确實是竭力維護的。
不過,他同時也明确指出,如果君主的所作所為違背“君道”,大家就可以将其更換或者推翻。
由此可見,在孟子的思想中,根本就沒有對君主盲目忠誠的愚忠思想。
第五,積極面對人生和社會,砥砺奮發,努力進取的人生态度和價值觀念。
自古以來,自然災害、困難挫折和人類的生老病死等都不可避免地不斷發生着,面對這樣一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許多人就表現得十分消極,他們選擇逃離或回避現實世界。
儒家思想卻從對人的現實價值持肯定态度的前提出發,主張人們應該積極面對現實世界,奮發向上,去努力消除世界的痛苦和災難,因為混亂、痛苦和災難等是任何一個時期的人類都不可避免的。
也正因為此,他們一方面主張和提倡人們應該以“治國、平天下”為努力方向,要有貢獻精神;另一方面,他們又鼓勵人們不要害怕艱難險阻,而應該培養自己堅忍不拔、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頑強意志和精神。
孟子所倡導的這種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價值觀念不但是曆代儒家思想信奉者和追求者的精神支柱,也是當今社會以及将來人們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
秦儒家思想不但對中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的發展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世界文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産生過重要的影響。
早在公元1世紀,孔子儒家思想就傳到了東亞地區,先後在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産生了廣泛影響。
到17、18世紀後,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響到歐洲,曾掀起了一股“孔子熱”,當時人們就尊稱法國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為“歐洲的孔夫子”。
21世紀,人類在經過了三次工業革命的大變革和兩次世界大戰血的洗禮後,在思想上進入了一個迷茫時期。
伴随着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人類社會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和高度的物質文明,而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的價值取向開始趨于複雜和多元。
其中,有不少人經不起誘惑開始物欲膨脹,他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開始走下坡路。
這時,孔子的儒家思想就變成了一劑良藥,對喚醒這些人起到了關鍵作用。
儒家思想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精髓和精神财富,同時它對現代社會也有很多借鑒意義。
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是“和平與發展”,我們不僅要解決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要保護生态平衡,解決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其實,任何宗教和哲學家的終極理想境界,都是無殺人(戰争)、無偷盜、無說謊、無奸淫的和平、幸福、快樂的世界,而儒家所倡導的“仁學”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正好與此不謀而合。
這便是儒家思想近3000年來常新不衰、世代傳承的原因所在,同時也凸顯出它的現代價值。
“仁”是儒學最高的道德原則。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在第一位的。
目前,人們在感受發達的物質文明的同時,更渴望人性的回歸,精神得到慰藉。因而,強調“仁愛”的儒家思想,對于善待他人、扶殘助弱、扶危濟困等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推動作用和借鑒意義。
作為君子德行的“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觀念,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法論原則,它有着廣泛的适用領域。
在政治領域,它主要表現為寬猛相濟、德刑并用的治國方略。在法律領域,它從維護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與整體利益出發,指出應當在立法上适當考慮民衆的利益。
用今天的标準看,一種以公正和人道精神為主宰的立法與司法,才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力保障。
在文化領域,中庸之道則表現為一種理性與溫和的文化發展觀。它反對“不破不立”,反對橫掃一切文化傳統,提倡文化的“損益”式發展。
孔子明确提出,對傳統文化要有繼承、有創新,批判地繼承。在經濟領域,中庸之道表現為經濟政策上的“富民”措施。
儒家思想反對将社會不同階層間的貧富差距拉得過大,提倡縮小貧富差距,建設和諧社會,實現共同富裕。
其實,儒家思想文化不僅從倫理道德、行為準則、價值取向等方面為現代人提供了有益的養分。
古代儒家學說中,還包括其他方面精辟的論述,如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的“各取所長,當盡其才”的用人之道;“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的幹部考察方法;“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的市場價值規律;“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經營策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費”的理财之道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預測觀點等,這些都值得我們認真地學習、研究和挖掘。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