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信樂、清水、有田……日本那些傻傻分不清的燒

在日本,“燒”是一個非常好用的詞:它既可以跟大阪、章魚、文字,組成各色日系美食、東方披薩餅;也可以當漢語裡的“陶瓷”用,什麼信樂燒、清水燒、有田燒,都是島國聞名的陶瓷大戶,以緻于這年頭,瓷國(china)人民也會跑日本買瓷器了。

所以,為了讓大家更愉快地買買買,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島國最容易弄混的那些燒。

信樂VS伊賀

說到島國最容易混淆的燒,信樂和伊賀算是第一對,它二位從地理到曆史都十分相近。

從地理上來說,雖然信樂燒出生在滋賀縣,而伊賀燒誕生于三重縣,聽起來蠻遠的,但實際上,它二位的中心産區隻有區區12公裡的路程,這年頭開車不到15分鐘,就是擱幾百年前,交流也非常方便,所以相互影響是必然的。

但最根本的,還是曆史問題:信樂燒和伊賀燒的創始年代差不多,也都繁榮于室町時期,尤其是到之後的戰國——16世紀,織田信雄讨伐伊賀的時候,伊賀燒的陶工們幾乎都跑到了信樂,這麼一來,兩邊的工藝自然高度相近。

信樂燒

當然,長得再像的雙胞胎,也還是有區别的,由于地方土質差異,信樂燒和伊賀燒呈現出下面五點不同:

第一,信樂燒肌理相對較粗,而伊賀燒則會細一些;

第二,信樂燒陶土所含砂石顆粒多,但顆粒本身較小,而伊賀燒顆粒雖少,體積卻大;

第三,信樂燒和伊賀燒的胎色雖然都是紅的,但前者偏深,後者略淺;

第四,信樂燒的胎骨比較輕,而伊賀燒的相對重一些;

第五,當它們倆都用灰釉的時候,信樂燒呈現暗綠色,而伊賀燒會更鮮亮些。

伊賀燒土鍋,

清水VS九谷

跟信樂燒和伊賀燒以陶器見長,整體風格偏日常生活不同,清水燒和九谷燒都是比較不接地氣的存在。它們一同從江戶時代,在深受明朝彩繪的影響下發展起來,因此盡管地理關系比較遠——清水燒起源于京都清水寺參道的五條坂,而九谷燒的大本營則在“工藝之鄉”石川縣——但并不妨礙它們之間高度相似,比如色彩豐富,技藝高超,且都無限趨近于工藝品等。至于個中區别嘛,主要是下面兩個:

第一,顔色問題。雖然整體來說,清水燒和九谷燒用色都比較華麗,但相比之下,九谷燒更青睐綠色、绀青、紫色等冷色調,而對紅色的使用,進行嚴格控制;而這些顔色限制,在清水燒上是沒有的。

九谷燒

第二,筆法問題。作為彩繪派陶瓷,畫法也是區别清水燒和九谷燒的重要特征:清水燒落筆比較細膩,而九谷燒走的卻是濃重風,它就像一滴水滴在一幅畫上,把原先的墨暈染開了那樣,有一種朦胧美。

清水燒

有田VS波佐見

同上面兩組陶瓷正好相反,有田燒和波佐見燒不要太容易區分——這個容易區分,有兩層意思:一是它們跟别的瓷器很容易區分,相比于日本其他陶瓷産地,這兩個地方的陶瓷風格和圖案都融入了更多的日本元素;二是有田燒和波佐見燒也很容易區分,在産品定位上,有田為土豪服務,而波佐見更傾向平民。

既然這麼容易區分,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單獨挑出來說一說呢?

原因是,它倆除了風格不同,其他全都差不多。

接地氣的波佐見燒

還記得前文我們說過,信樂燒和伊賀燒的中心窯區隻有12公裡路程,而有田燒跟波佐見燒連12公裡都沒有——在日本長崎縣和佐賀縣的交界處,有一個高速出口,叫波佐見有田,在這個路口,左轉就進入有田燒的産地,而右轉則是波佐見燒的地盤,真是近到不能再近的鄰居了!

而住得這麼近,兩邊的風格自然也近:它們一同起源于大約400年前,工藝手法幾乎一樣,貼商标的時候也經常混着貼,比如在中國認知度很高的有田燒清秀商标産品,其實都是在波佐見産的,要不是兩邊說好了做不同階層的生意,恐怕真沒人分得出來!

高大上的有田燒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