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你發現了嗎?在我國24個節氣之中,清明是唯一一個放假的。同為節氣,為什麼清明可以“升級”為節假日呢?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清明節是一個很糾結的節日。很多人還說,清明節互相問候時,不要說:清明節愉快,要說:清明節安康!但你看人家清明節假期郊遊、踏青、品美食,不是應該祝人家愉快、高興嗎?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造成清明節如此的矛盾,是因為現在的清明節不是一個節日,而是由清明節、寒食節和上祀節一起組成的。因為它們日期很接近,人們便逐漸把三者合一慢慢演化而來的。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本是一個農事節氣,冬至後105天,春分後15天,所以清明節古時又稱“一百五節”(為什麼從冬至開始呢?因為冬至是我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的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清明節正值仲春暮春之交,一般在每年公曆的4月5日左右,這時天氣清澈,萬物皆潔、生氣旺盛、吐故納新、氣溫升高,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所以古人稱之為清明。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兩天。起源是古人在這一天大家要把舊火種換成新火種。因此,這一天沒法做飯,隻能吃提前準備好的冷食,逐漸形成寒食節的習俗。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來源于重耳和介子推典故。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随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隐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綿山,修祠立廟,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是“寒食節”另一個由來。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上祀節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一個古老的節日,但是 上祀節淵源要上溯至周朝。周朝巫術、迷信盛行,每年三月的“上巳”(上旬的“巳”日)日,女巫都要在河邊為人們舉行除災祛病的儀式,謂之“祓禊”。祓,意思是祓除病氣,使之清潔;禊,則是指修潔淨身,除去積穢。古人認為水是至潔之物,在水邊“祓禊”,洗濯身體,就可以祛災禳福,确保一年平安。因農曆三月上巳日的具體日期每年都不固定,為了便于記憶和統一,從漢朝開始,農曆三月上旬的巳日便被定為“上巳”,魏晉時期,幹脆就把三月初三明确固定為上祀節。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在我國古籍中,上祀節“祓禊”習俗多見記載。《風俗通·祀典》:“周禮,女巫掌歲時以祓禊與浴故于水上輿潔也。”《後漢書·禮儀志》:“三月上巳,官民皆潔于東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疚,為大潔。”據認為,《論語·先進》“暮春者,春服既成,冠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說的就是孔子和弟子們“祓禊”時的情景。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由于三月三正是春暖花開、風和日麗的大好時節,此時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極易引起人們愉快和振奮的情緒,到魏晉以後,由于當時社會中崇尚自然、縱情山水的風尚,對人們而言,上巳節祓除的意義大大減弱,而迎春賞遊之意越發增強。故上祀節時人們除了在水邊舉行“祓禊”儀式,還把它當成了宴飲遊玩的好時機。而且随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宴飲遊玩,還衍生出我國著名的傳統文化娛樂形式——流觞曲水。所謂流觞曲水,就是文人墨客按秩序坐于流波曲水邊,一人置酒于杯使其順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某人即取而飲之,然後作詩,作詩不成便罰酒。流觞曲水盛于魏晉,彼時文人雅士縱情山水,清談老莊,整日飲酒作樂,因此這種把飲酒和作詩融合一體的“高雅”。有了曲水流觞,才有了蘭亭集會,才有了著名的《蘭亭集序》。到了唐朝,上巳成為當時隆重的節日之一。節日的内容除了修禊(臨水洗濯,借以祓除不祥)之外,主要是春遊踏青、臨水宴飲。上巳當日,長安城内男女老少盛服而出,在曲江畔宴飲、郊遊。杜甫的《麗人行》 對此盛況亦有描寫:“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在上祀節活動中,最主要的活動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又稱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人們通過這種巫教活動,除災避邪,祈求生育。因此,上巳節又是一個求偶節、求育節。當時人們認為婦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利用上巳節的沐浴治療不育症。這樣久而久之,相沿成習,把沐浴變成上巳節的重要内容。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上祀還是中國最早的情人節。上巳節的主要活動之一就是男女相會,即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情人節”。《詩經》:“溱與洧,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将谑,贈之以勺藥。” 先秦以後,三月三情人節在各代延傳開來。自宋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三月三情人節風俗在中國文化中漸漸衰微。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上祀又是女兒節。三月三為什麼又叫女兒節呢?因為古代一般在這個日子舉行成人禮“笄[jī]禮”。笄,就是女子的發飾,束發用的簪子。是特指女性的成人之禮。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另有一種觀點認為上巳節是起源于紀念軒轅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有“二月二,龍擡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因為清明節吸收了上祀節、寒食節的祭祀祖先的傳統,由農事節氣演變為一個敬天法祖、慎終追遠的節日了。除了掃墓祭祖以外,踏青、蕩秋千、放風筝、植樹、折柳、蹴鞠、甚至鬥雞等等,都是清明節的傳統習俗。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鹌,三候虹始見。純白的桐花初綻,喜陰的田鼠躲回洞穴,鴽鳥開始出來活動,雨過春深,七彩霓虹架橋,定格春日最美的瞬間。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清明也有花信,“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榴花”。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春光明媚,看滿山花開,集節氣、節日屬性于一身的清明,有着“複合型”的習俗,人們祭奠過去,也催護新生。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為什麼清明節既有高高興興踏青郊遊,又有寄托哀思的祭祖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