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原因很簡單,所謂的“紙上談兵”屬于事後概括了,譬如前幾年特别流行一個網絡詞彙叫做“不明覺厲”,它的意思就是指: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是看起來很厲害的樣子。所以大家就把這種現象簡單概括為“不明覺厲”。
紙上談兵的出處而“紙上談兵”也是這個道理,在《史記》中司馬遷是沒有使用“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它是根據當時蔺相如對趙括的評價演化而來的。
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将之——《史記》
這是西漢時代司馬遷的記載,那北宋時代的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又是怎麼記載這件事的呢?
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王不聽。初,趙括自少時學兵法,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将括則已;若必将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可以看到,兩部正史中對這件事的記載都沒有使用“紙上談兵”這個典故。因此并不存在所謂的紙張還未發明時,司馬遷就已經創造出“紙上談兵”這個典故了。
紙上談兵說法的形成這個說法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形成的,現在已經沒有辦法去考證了。就像“不明覺厲”這個雖然隻是前幾年的新興互聯網詞彙,但是誰也說不清楚它最早出現在哪裡。
趙括的典故以“紙上談兵”的成語形式出現應該是在明清之際,如《紅樓夢》第七十六回中就寫得有:現有這樣詩人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
清代曾樸在《孽湖花》第二十五回中也寫得有:京朝士大夫企慕曾左功業,人人歡喜紙上談兵,成了一時風尚。清代李寶嘉在《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中也寫有:新近有個大挑知縣上了一個條陳,其中有些話都是窒礙難行,畢竟書生之見,全是紙上談兵。
由此可見紙上談兵大緻應該是在明清時代由于古典小說這一文學體裁的出現,在文學家的概括和傳播下,這個成語才逐漸傳播開來。
其實可以從“紙張”的應用程度來大緻推斷這個詞語的形成過程,大家都知道紙張最早是在東漢時期,由宦官蔡倫發明的。
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缣帛者謂之為紙……缣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後漢書》
蔡倫發明紙張以後,雖然擺脫了以前用竹簡、帛布之類的工具,但是那時的紙張應該還是屬于比較前沿的發明,中下層無法普遍的使用這種新的紙張。魏晉時代,紙張的使用稍稍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考慮到中間有一段長達數百年的“五胡十六國時代”,恐怕這并不有助于紙張的傳播。
因此直到唐宋之際,随着社會局勢趨于穩定,制紙業才得到迅速發展,在社會中被廣泛的進行運用。這時期出現了大量在紙張上進行題詩和繪畫的藝術作品,一時半會想不起佐證,歡迎有知道的同學在此補充。
紙張的廣泛運用以及唐宋之際文學詩歌的興起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紙上談兵”這個詞彙的形成,因此到了明清小說體裁出現後,就形成一個曆史典故。
親,如果對這個答案滿意,點贊關注鼓勵喲~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