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一消化科萬榮主任順利為一位食管巨大憩室90歲高齡患者實施内鏡經粘膜下隧道憩室中隔離斷術( STESD ),解除了10餘年進食梗咽的病痛,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
患者因進食梗咽10餘年加重1月餘入院。患者既往因進食梗咽不适多次行胃鏡檢查,均提示食管憩室,未予重視。1月餘前患者哽咽加重,進食困難,同時伴有反流、燒心不适,1月餘來體重下降了約6kg,患者痛苦萬分,慕名找到萬榮主任。萬主任看過患者後立即安排完善術前準備,并行 STESD ,術中示食管距門齒約22cm見一大小約1.5*2.5 cm 憩室,網籃取除憩室内宿食,反複沖洗幹淨後予食管憩室上方粘膜下注射生理鹽水﹣靛胭脂水溶液,擡舉良好後,予海博刀建立隧道至憩室下緣,在隧道内離斷憩室間脊肌層後,再于隧道外切開憩室食管粘膜,最後予钛夾封閉創面及憩室。術後内鏡下觀察可見食管通暢,未見明顯憩室。術後患者體溫正常,術後第2天既可進食流質,無不适,精神、睡眠均良好,術後第6天既可進食半流食,進食後無不适,病人體力及精神較前明顯好轉,患者及家屬對治療效果十分滿意,同時表達了對上海市一萬榮主任及消化内科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
“手術操作的目的就是打開憩室形成的‘口 袋’,以便進入憩室的食物漏出來”萬榮主任解釋說。
食管壁的一層或全層局限性膨出,形成與食管腔相同的囊袋,稱為食管憩室。按發生部位通常分為咽食管憩室(即 Zenker 憩室)、食管中段憩室和膈上憩室(隔上遠端4~10cm食管)。食管憩室可以出現食物反流、嗆咳、吞咽困難等症狀,甚至并發食管膿腫和食管氣管瘘等嚴重情況。
較小的無症狀的憩室可不需治療。症狀輕微的可行内科保守治療。症狀明顯的較大憩室,應手術治療。既往的手術方法主要有外科開放性手術(憩室切除)、硬鏡下或軟鏡下手術治療。傳統開放手術創傷大,特别是中段或隔上憩室需要開胸處理,手術并發症發生率高,部分患者難以接受。傳統内鏡治療方法需要将形成食管憩室中隔的黏膜層和肌層全層切開,形成醫源性穿孔,術後食管瘘風險較高,臨床應用較少。
内鏡經黏膜下隧道憩室中隔離斷( 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septum division , STESD )是目前治療食管憩室最先進的微創手術方式。相對于傳統的内鏡治療技術,最大的優勢在于在保留黏膜層完整性的基礎上切斷憩室中隔,有助于降低術後穿孔、感染的發生,大大降低并發症風險,患者術後恢複快,生活質量高。另一個潛在優勢是可以充分暴露食管壁和憩室之間的中隔肌層,以便完全切開直至正常的食管肌肉,提高臨床治愈率,減少複發。
患有食管憩室的朋友們,如果複查憩室逐漸增大或不适症狀明顯建議及早來上海市一萬主任專家門診進一步診治。
胃鏡檢查診療報告單
STESD治療食管憩室操作示例
本次手術STESD操作過程
萬榮主任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