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山西省三重教育2022-2023學年高三2月聯考語文試題

山西省三重教育2022-2023學年高三2月聯考語文試題

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作為人類法律文化三種類型之一的古代中國的法律文化,其典型特征是:道德倫理教條等同于國家法律,家族首長代行部分國家司法職能,國家政治和法律生活帶有家族的溫情色彩,法律充滿了倫理身份上的不平等精神。簡而言之,中國古代法律文化的特點是以家族倫理道德為基本内容,倫理道德借助于“法”這一形式來體現并加以強制實施。中國古代法律思想的核心是“德”。“明德慎行”、“親親尊尊”、“為國以禮”等諸如此類以德為主的思想貫穿于古代司法過程之始終。

中國古代的法律可以說完全依附于“禮”,因而始終不能獲得自己的獨立生命(相對于近代意義上的法律來講),其實質是“法”為載體,“德”為内容。法要服務于德,如“法家不别親疏,不分貴賤,一斷于法,則親親尊尊之思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常用也。”(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可見,用法可以,但不能動搖或危及封建社會的親情等級、倫理道德的統治基礎地位。

傳統的“德治”是封建社會統治者為鞏固專制統治,将“禮”的等級差别規範轉化為倫理綱常,如中國封建社會的“三綱五常”便是典範。法律并以此對臣民進行教化統治,使人心悅誠服地接受“禮”的統治。由此,道德生活成為人性的最高體現。

當然,一定時代的主流的法律核心内容通常由那個時代占統治地位的經濟關系決定的,中國古代道德化的法律,是中國古代社會存在的一種反映,其社會成因主要有四個方面:

其一,自給自足的農耕生産方式。這種生産方式在中國古代社會一直居于重心地位,雖經遊牧部落的侵擾但從未衰敗。這種穩定、内向、封閉性的生産方式,造成了宗法家族的頑強存在,并構成了集權專制政體的社會基礎。其二,宗法家族的社會組織機構。宗法家族是古代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們生存的基本單位,它的社會職能之一是把個人束縛在家族裡。其三,以權勢為核心的政治模式。這種模式可以溯及國家法律起源中戰争和實力的作用。其四,農耕宗法性的意識形态。從農耕生産方式和宗法家族的社會組織結構中,産生了平均和集權專制的思想,以及宗法道德倫理觀念。以上四方面決定了中國傳統道德法律文化的内容、性質和發展方向,并構成了區别于其他法系法律文化的一系列特征。

(節選自劉來雙《論中國古代法律之特性——倫理道德性》)

材料二:

儒家思想倡導和諧觀,和諧社會的構建依賴對“禮”的遵循和對禮治的推崇。“禮”作為一種“法”,有其内在合目的性與合自然性,但在懲戒、預警機制的效能方面尚不能發揮法治的作用。如何将禮的和諧因子與當下法治的人文關懷相融合,這是新時期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法治社會是個“有常”的社會,有固定運作程式與運作範圍,有穩定的核心價值理念與主流意識形态,民衆的心理健康、心态平和,社會和睦昌盛,這是法治社會的應有之義。所以,法治是和諧社會的必須亦是必然。“禮”作為一種“法”,從古至今具有規制人們行為的約束力;但“禮”又不同于“法”,法側重于外在的衡量與施加力,禮更多的是關注内在的道德意識和自覺性。

在這一層面上,我們可以肯定地得出結論:中西方法治理念并非沖突與不可調和,而是有着本質上的協同性。西方法治注重人本、人心;中國儒家禮治關注道德感和自律意識,注重民本思想,強調君權行使的合理有度。如《論語·鄉黨》中記載,“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展現了孔子對人生命的珍視。《孟子·盡心下》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從君民關系層面談及以民為本。

由此可見,二者均極為看重人之為人的本質特性與内在規律性,差别在于西方從人權角度界定,而中國儒家則從道德方面予以權衡。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新時期禮治的轉型應側重于關注人的内在道德性意識的培養,回歸到先秦儒家和諧觀中加以考察,從與己和、與人和、與天和的不同層次中探尋出“禮”的重要性。新時期的禮治本質即在于“以德治國”,德行的樹立不僅需要全社會的重視與積極響應,更要落實到個體自身方面。在以人為本的社會中,個體德性的挖掘是最為關鍵和迫切的方面,“禮”的重塑有助于個體德性的恢複與完善。

自從我國确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伊始,“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的思潮便席卷開來。市場經濟關注物質性利益的權衡與分配,這一過程中,法治的參與必不可少,否則,市場便是無序而混亂的。但這隻是其中一方面,物質性的觀念占據主導地位,人的物質财富激增,人的精神層面遠遠滞後,德性在物質性利益的驅使下正逐步喪失,人的信仰缺失、法治觀念淡薄,這一切反而不利于法治社會、和諧社會的構建。

如此,對“禮”的挖掘和重塑就顯得尤為必要而迫切。新時期禮治不同于以往之處在于,禮治融入了西方法治的要素。以法治為核心,以禮治為關鍵。在注重個體性權益維護的同時,不忘道德戒律的制約;不觸犯法律底線是基本,更需注重對道德底線的維護;以法治、以人權為信念,更需以道德、以良知為信仰。“善”是人心所向,沒有國界、社會、種族、風俗之分。法治與禮治,作為人類文明傳承下來的“善”的理念,這二者不僅不相沖突,反而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新時期和諧社會的構建。

(節選自劉田田《“禮”、“法”合一的現代诠釋》)

1 .下列對材料相關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 .中國古代法律文化以“德”為核心,其法律充滿了倫理身份上的不平等精神,家族首長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行國家司法職能。

B .相較于近代意義上的法律,中國古代法律缺少自身的獨立性,它依附并服務于“禮”,是統治者對臣民進行教化統治的工具。

C .自給自足的農耕生産方式在古代中國有着頑強的生命力,它具有穩定、内向等特征,是形成古代中國的法律文化的重要因素。

D .“法”側重于外在的衡量與施加力;而“禮”更多的關注人的内在的道德意識和自覺性,對人的行為具有規範、制約的作用。

2 .根據材料内容,下列說法不正确的一項是()

A .古代中國的法律文化可以說是一種倫理道德型的法律文化,其中“法”為載體,“德”為内容。

B .中國儒家禮治關注道德感和自律意識,這與西方法治不同,但在本質上它們是相同而非沖突的。

C .人們若過多關注自身物質利益,可能會帶來信仰缺失、法治觀念淡薄,因此,德治是不可缺的。

D .對待古代中國的法律文化應持揚棄的态度,注重對“禮”的挖掘和重塑,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

3 .下列選項,最适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中古代中國法律文化的作用的一項是()

A .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慎子·君臣》)

B .專任刑法而欲以緻治,至于殘害至親,傷恩薄厚。(《漢書·藝文志》)

C .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商君書·更法》)

D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

4 .請簡要分析材料二的論證思路。

5 .《水浒傳》52回中有以下記載:李逵在柴進的莊園打死了殷天錫,柴進一面要求李逵快快走人,一面安慰放心不下的李逵:“我自有誓書鐵券護身,你便快走。”柴進之言反映了宋代法律怎樣的特征?請結合材料一簡要分析、評價。

二、文學類閱讀-單文本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浔陽江頭那一夜

林那北

馬蹄敲擊着地面,晚風在馬車卷簾外拂過,那是一種濕潤的、夾帶着很多水汽的風,與車内男人早已習慣的長安城完全不同。

從二十八歲進京應試起,這十幾年,他都是在又幹又燥的天穹下晨起暮眠,可是去年秋天他突然卷起行囊一步步離開自己熟悉的皇城,蹚過黃河,涉着長江,來到此,竟一下子滿眼是水了——北面是長江,南面是鄱陽湖,江與湖以及縱橫的支流此一條撥一條劃開大地,波光粼粼,濤聲起伏。江州,原來是一個到處水光潋滟的地方啊。

現在他就是去水邊,去西門外一個叫湓浦口的地方,送一位即将遠行的友人。

這是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大唐離李淵在晉陽起兵後一統中原稱帝,已經過去近兩百年。天下還是李家的,隻是在經過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後,王朝已不可遏止地由盛轉衰。一年多前,他還在宮中,悠哉地當着太子左贊善大夫。此時藩鎮割據,戰事四起,朝廷平藩讨叛讓地方勢力極為不滿,便派刺客入京當街殺了宰相武元衡。依唐制,東宮官員不得參谏朝政,但他還是奮筆疾書,要求緝拿兇手,雪恥立威。沒想到他被扣上一個“傷名教”的罪名趕出宮門,趕往千裡迢迢的江州。

真是無妄之災。之前他詩名鼎盛,也自覺才情彌天,便話鋒犀利,針對時弊常出言不遜,其實不過是“濟天下”的一腔熱血,也以為是忠谏護君,不料卻早已讓朝中很多人暗生嫉恨。貶,這個詞殺傷力太大了,把他内心揚得千瘡百孔倒不在話下,關鍵是外界投來的冷漠與鄙夷的目光,炎涼的世态更讓他萬箭穿心。四十四歲,正是男人最好的年紀,他卻已兩鬓白發。讀過“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人都知道他姓白,名居易,這個名字源于《禮記·中庸》中的詞句:“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祖父替他取此名,大約隻是希望他一生都處于平易而無危險的境地,放平常心,素位而行以待天命。另外他字“樂天”,就是樂天知命的意思。他做到了嗎?顯然沒有,否則宰相被殺這麼大的事,哪輪得上他說什麼呢?

但委曲求全地苟活又有什麼意思呢?人生在世,說該說的話,做應做的事,才不枉痛快走一遭。此處不留爺,爺去千裡外,他立即孤身離京。“樹木凋疏山雨後,人家低濕水煙中”,這是他初到江州時寫下的。除了水之外,山也擡頭可見。這座别名又叫“浔陽”的小城,其實也不失為一塊讓智者仁者皆能樂享的寶地啊。

何況還有酒有詩有朋友,更有那麼多令他一贊三歎的美景。

且不論江上的帆、湖上的鳥,單單往東三十二裡,那座俊朗秀麗的廬山,就百看不厭。穿行其間,煩惱蕩盡,詩意萬千。“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僅僅覓得這妙不可言的短短二十八字,他也可以快慰自己了。京城無限遠,那就在此獨善其身吧。“從此萬緣都擺落,欲攜妻子買山居”,在香爐峰北面、遺愛寺南邊,他很快給自己建起一座草堂,以使呼朋喚友大醉幾場。甚好甚好,十五年前他初入仕途時,在秦嶺下、渭水邊的盩厔屋當着小小的縣尉,不也正是在山中與朋友縱酒歡歌之後,才詩意噴湧,揮毫寫下那首八方争頌的《長恨歌》嗎?

他最好的朋友是遠在巴蜀的元稹,就是那個用“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詩句悼念妻子的元稹。作為同科進士,他們性情相似,才情相當,竟也同因不畏強權、恃才放曠而前後腳遭遇貶斥,他到江州做司馬,元稹則到西南的通州,最初做的也是司馬。相見難,相思苦,隻能互寄詩詞慰藉,唱和不斷。世象污濁,前程黯淡,生命間的情誼此時如此珍貴,它是一簇光,溫暖并照亮了彼此。

所以他連夜趕到江邊。即使要離去的不是元稹,他仍然不舍,心有戚戚。

突然想起兩個人: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和曾任江州刺史、前些年已在蘇州去世的韋應物。都是曠世奇才,詩情蓬勃。“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還有李白,是的,李太白!李前輩多麼偏愛廬山啊,甚至不吝把香爐峰瀑布,誇張成“疑似銀河落九天”。如果他們仍活着,仍長衣寬衫行走在江州,那麼,一起在山水間飲酒把歡,詩來歌去,将會怎樣地寬慰被冷落于江湖中的惶恐與疼痛啊。

天已完全暗透,江面零星的漁火螢火蟲般孱弱地跳動。青衫太薄了,風過,他緊了緊身子。冷,猶如直面自己身世和當下朝政時的涼意。友人船正待出發,他急步上前,一腔愁緒,把盞話别。

接下來發生的,都寫在《琵琶行》裡了。《霓裳羽衣曲》。從長安城流落到此的女伶,大珠小珠落玉盤般的弦音……絲樂如夢,身世飄零,淪落天涯,他涕淚橫飛,辛酸往事如一場突如其來的瓢潑大雨,無邊無際地當頭淋下,令他無法自已。之後他又去北門外的浔陽樓,看到的是“……大江寒見底,匡山青倚天。深夜湓浦月,平旦爐峰煙……”萬千感慨湧起,于是提筆揮就一首《題浔陽樓》。

2022年9月我登上浔陽樓時,是個陰天,江水依舊執着東流。一場大旱之下,江面瘦了許多,但衆多貨運巨輪仍匆忙來去,幾隻白鹭或上下翻飛或泊在岸邊,遠處,紅牆烏瓦檐角依稀可見,很恍惚,時空在忽遠忽近間跳動。迎着風,倚欄眺望,今夕何夕?猶抱琵琶的歌女一閃而過,大弦小弦的樂音似隐似現。

年輕時我背誦過《琵琶行》,在歲月的磨損下,許多句子都已模糊殘缺了。那時曾懷疑隻是為賦新詩,江州司馬才強說愁,淚無論如何都不至于那麼滂沱而下濕了青衫。從九江市回來後,我買了兩本《白居易傳》來讀,竟在某個瞬間也蓦然為之傷感了。

當初被迫離開長安,白居易内心一定沮喪、忿恨、恐懼相織,如果可以選擇,他想必舍不下天子腳下的富麗繁華。一去千裡,命運急轉直下,竟也給了他另一個意想不到的饋贈。江水,秋月,歌女,樂曲,一場突如其來的邂逅,刹時把他磅礴才華撞擊出奪目的火花。一首不朽的千古絕唱,于是在那個夢一般的南方夜晚徐徐鋪陳,應和着天上的星辰,在人間永駐。

(有删改)

6 .下列對本文相關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

A .宰相武元衡被當街刺殺,足見當時藩鎮勢力極其嚣張,朝廷平藩讨叛任重而道遠。

B .白居易為送别遠赴西南通州任職的元稹,乘車趕往湓浦口,可見他們的情意深厚。

C .“詩窮而後工”,千古名篇白居易的《琵琶行》的創作成功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D .文章思接千載,視通萬裡,字裡行間充溢着對白居易品行、才華的無上贊美之情。

7 .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确的一項是()

A .文章構思頗有特色,作者打破常規,開頭不從自己登臨寫起,而從白居易送别友人寫起,匠心獨運。

B .文章運用補叙的方式,交代白居易在京城的遭遇,展示了當時社會環境,突出了其正直敢言的性格。

C .文章大量引用白居易的詩詞,既豐富了文章内容,有助于刻畫其形象特點,也強化了文章詩化色彩。

D .文章綜合運用記叙、描寫、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叙事寫人,狀景達意,語言明白曉暢又典雅形象。

8 .按照要求回答下面兩個問題。

(1 )簡要分析首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 )文章在刻畫白居易的形象時,運用第三人稱,有什麼好處?

9 .白居易被貶江州,其《琵琶行》中所描寫的江州地理環境與該文所描寫的江州地理環境有什麼不同的特點?為什麼?請結合相關内容簡要分析。

三、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臣光言:先奉敕編集曆代君臣事迹,又奉聖旨賜名資治通鑒,今已了畢者。

伏念臣性識愚魯,學術荒疏,凡百事為,皆出人下。獨于前史,粗嘗盡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厭。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于人主,日有萬機,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使先後有倫,精粗不雜,私家力薄,無由可成。

伏遇英宗皇帝,資睿智之性,敷文明之治,思曆覽古事,用恢張大猷,爰诏下臣,俾之編集。臣夙昔所願,一朝獲伸,踴躍奉承,惟懼不稱。先帝仍命自選辟官屬,于崇文院置局,許借龍圖、天章閣、三館、秘閣書籍,以内臣為承受①,眷遇之榮,近臣莫及。不幸書未進禦,先帝違棄群臣。陛下紹膺大統,欽承先志,寵以冠序,錫之嘉名,每開經筵,常令進讀。臣雖頑愚,荷兩朝知待如此其厚,隕身喪元,未足報塞,苟智力所及,豈敢有遺!會差知永興軍以衰疾不任治劇乞就冗官陛下俯從所欲曲賜容養差判西京留司禦史台及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前後六任,仍聽以書局自随,給之祿秩,不責職業。臣既無他事,得以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日力不足,繼之以夜。遍閱舊史,旁采小說,簡牍盈積,浩如煙海,抉擿幽隐,校計豪厘。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又略舉事目,年經國緯,以備檢尋,為目錄三十卷。又參考群書,評其同異,俾歸一塗,為《考異》三十卷。合三百五十四卷。自治平開局,迨今始成,歲月淹久,其間抵牾,不敢自保,罪負之重,固無所逃。臣光誠惶誠懼,頓首頓首。

元豐七年十一月進呈

(節選自司馬光《進書表》)

朕②惟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故能剛健笃實,輝光日新。《書》亦曰:“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詩》《書》《春秋》皆所以明乎得失之迹,垂鑒于後世者也。

《詩》雲:“商鑒不遠,在夏後之世。”故賜其書名曰《資治通鑒》,以著朕之志焉耳。

(節選自《資治通鑒》序禦制)

【注】①承受,聯絡官。②朕,文中為宋神宗自稱。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确的一項是()

A .會差知永興軍/以衰疾不任/治劇乞就冗官/陛下俯從/所欲曲賜容養/差判西京留司禦史台及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

B .會差知永興軍/以衰疾不任/治劇乞就冗官/陛下俯從所欲/曲賜容養/差判西京留司禦史台及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

C .會差知永興軍/以衰疾不任治劇/乞就冗官/陛下俯從/所欲曲賜容養/差判西京留司禦史台及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

D .會差知永興軍/以衰疾不任治劇/乞就冗官/陛下俯從所欲/曲賜容養/差判西京留司禦史台及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内容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

A .“臣常不自揆”與“皇覽揆餘初度兮”(屈原《離騷》)兩句中的“揆”字含義不同。

B .經筵,文中指宋神宗聽講經籍之地。古代經筵講官常由朝廷大臣等官員充任或兼任。

C .頓首,即磕頭。古代跪拜禮之一,以頭叩地即舉;舊時常用于書信、表奏中的首尾。

D .禦制,指皇帝創作或制作。禦,封建社會與皇帝有關的,如,禦賜、禦前、告禦狀。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項是()

A .司馬光認為,盡管自己對曆代史書情有獨鐘,但若沒有兩代皇上全力支持,僅憑一己之力,《資治通鑒》是無法編成的。

B .司馬光認為,即使作為沒有公務的文人學士,閱讀前史尚且不能遍及,更何況日理萬機的君王,哪有空閑去全部浏覽。

C .雖然司馬光竭盡心志編撰《資治通鑒》,但其中仍有許多前後抵觸、矛盾之處,文章将司馬光誠惶誠恐的心态表露無疑。

D .《資治通鑒》一書卷帙浩繁,曆時多年編成。共有三百多卷,從治平年間始撰,至元豐年間完成,是一部編年體史書。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思曆覽古事,用恢張大猷,爰诏下臣,俾之編集。

(2 )《詩》《書》《春秋》皆所以明乎得失之迹,垂鑒于後世者也。

14 .文中說“臣雖頑愚,荷兩朝知待如此其厚”,那麼,在編撰《資治通鑒》的過程中,先帝英宗為司馬光提供了哪些便利條件?請簡要概括。

四、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滿庭芳·促織兒

張镃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寶钗樓外秋深。土花①沿翠,螢火墜牆陰。靜聽寒聲斷續,微韻轉、凄咽悲沉。争求侶,殷勤勸織,促破曉機心。

兒時曾記得,呼燈灌穴,斂步随音。任滿身花影,猶自追尋。攜向華堂戲鬥,亭台小、籠巧妝金。今休說,從渠床下,涼夜伴孤吟。

【注】①土花,苔藓。

15 .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 .“月洗”句刻畫了庭院秋夜的優美環境。夜空澄明,高大的梧桐沐浴在月光之中。一個“洗”字,傳達出秋月明淨之美。

B .“沿”字化靜為動,形象地表現了苔藓順着牆腳鋪去的狀态;而一點螢火突然飄墜牆根,自然引出了吟詠對象“蟋蟀”。

C .“争求侶”三句,言蟋蟀整夜獻殷勤以求對方歡心,寫出了詞人對蟋蟀聲的理解和想象,與下片“涼夜”句相照應。

D .下片追憶兒時捕蟋蟀、鬥蟋蟀的情趣,反襯了今日孤獨悲苦的情懷。“今休說”三句,與兒時形成對比,感慨遙深。

16 .清代詞人賀裳在《皺水軒詞筌》中評“兒時曾記得……猶自追尋”五句時說:“形容處,心細入絲發”,請結合相關詞句簡要分析。

五、情景默寫

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以生活中的“求木”與“欲流”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治國關鍵。

(2 )陶淵明的《移居二首》有詩雲:“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

(3 )古典詩文中的“美人”時常用作聖主賢君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簡答題組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2015年的大地震,讓杜巴廣場的九層神廟嚴重受損。九層神廟是尼泊爾一座以磚木結構建設的呈回字形的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的地标性建築之一。其修複工程是中國在尼泊爾開展的首個大規模文物援外項目。

地震後的神廟,①,險象環生,為了避免更多二次傷害,中方團隊先對建築體進行加固和防漏水處理:無論是底基還是塔樓,全部是裡二三層防護架、外二三層支撐架,封得②。

搶險階段結束後,中方團隊盡最大可能搜集、甄别、整理神廟的舊構件,分門别類做好标記,能保留的盡量保留,能利用的盡量利用。然而,中方的修複理念最初并不為尼方接受,尼方堅持所有受損部分的修複要達到“煥然一新”“③”的效果。中方團隊發現,盡管神廟外牆坑坑窪注,看似破敗不堪,其實牆體依然結實,強行拆掉重砌,不僅會使文物價值大打折扣,也會影響到整個建築的結構安全。為了說服尼方,中方團隊趕制了一個實驗牆,據結果顯示,牆面的修複不失曆史感且美觀,見到這樣的效果,尼方欣然同意了中方方案。

18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19 .請以“九層神廟的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作為開頭,将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四個語意連貫的短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删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九層神廟的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中面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确流暢。可少量增删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戴眼鏡會讓近視度數越來越深嗎?

這是一個認識誤區。光學矯正不會額外促使近視的發展。正确配戴眼鏡的情況下,近視度數增高主要和近視的發展有關,在兒童青少年時期,人的視功能正處于迅速發展的階段,如果用眼不當,①,而及時配戴合适度數的眼鏡,可以獲得清晰的視覺,延緩近視的發展速度。

形成近視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遺傳因素,二是環境因素。遺傳因素主要影響有高度近視家族史的兒童青少年。而環境因素主要是高強度的近距離用眼,這是造成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高發的主要原因。當今社會,家長對電子設備的管控不足,孩子自控能力又弱,往往一看就很長時間,這促使了近視的發生發展。

近視“可防、可控、可矯正,不可治愈”。近視之後,眼軸會變長,這個改變是不可逆的。目前的醫學治療手段,隻能通過光學矯正(配戴眼鏡等)讓孩子獲得良好的視力,但卻不能改變眼球已經發生的結構變化。因此,家長一定要樹立“預防為先”的理念,定期帶孩子檢查眼睛。

(來源:人民網)

21 .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内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6個字。

22 .小明是某中學一名學生,因沉溺于手機,導緻近期視力急劇下降,但小明媽媽聽信戴眼鏡會越戴越近視的傳言,堅持不讓小明配戴眼鏡。你作為小明的班主任,請結合上面材料,給小明媽媽發一個微信,提出合理化建議。(要求:語言簡明得體,格式正确,不超過120字)

七、材料作文

2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同樣一隻鞋,并不是所有的人穿了都會合腳。

(緒儒斯)

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魯迅)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費孝通)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體,自拟标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參考答案:

1 .A2.B 3.D 4.①首先提出“如何将禮的和諧因子與當下法治的人文關懷相融合是新時期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這一觀點;②接着分析法治與禮治的特點,推導出它們在本質上有着協同性的觀點;③進而指出如今禮治的轉型的側重點;④最後針對我國市場經濟可能出現的問題,闡明現今應對“禮”進行挖掘和重塑,使法治與禮治互相補充才能構建和諧社會的觀點。5.①反映了宋代法律重“禮治”,充滿了倫理身份上的不平等精神這一特征;②作為後周皇族後裔,柴進手握太祖皇帝禦賜誓書鐵券這一免死金牌,而李逵作為一介平民,隻能殺人償命;③這種倫理身份上的不平等屬于古代禮治中的糟粕;④在以法治國、以德治國的今天,應予剔除。

【解析】1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 家族首長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行國家司法職能”曲解文意。原文為“家族首長代行部分國家司法職能”。“一定程度上”與“部分”的内涵、外延均不同。

故選A 。

2 .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

B.“ 但在本質上它們是相同而非沖突的”曲解文意,應為“但在本質上它們有着協同性而非沖突”。

故選B 。

3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古代中國法律文化強調“禮治”“德治”,認為德化人心。

A. 官職不施與自己的親人,法網不遺漏自己喜愛的人,上下相安無事,--切依據法律來辦。強調公平執法。不能做材料一的論據。

B. 單純憑借刑法而想達到治理好國家的目的,以緻傷害自己關系最親近的親屬,傷害親屬間的恩愛關系,疏遠親友間的感情。談法治的負面作用。不能做材料一的論據。

C. 聖人治國,隻要能使國家強盛,就無需沿用舊的法度;隻要有利于百姓,就無需遵守舊的禮制。強調法律、禮制應與時俱進。不能做材料一的論據。

D. 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百姓隻求不犯罪免受懲罰,卻沒有廉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同化他們,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有歸服之意。強調“禮治”“德治”,能做材料一的論據。

故選D 。

4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首先分析了儒家的“禮”的作用和缺陷,然後提出“如何将禮的和諧因子與當下法治的人文關懷相融合,這是新時期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這一觀點;

接着分析法治與禮治的特點,“法治社會是個‘有常’的社會,有固定運作程式與運作範圍……”“‘禮’作為一種‘法’,從古至今具有規制人們行為的約束力……”,進而指出“在這一層面上,我們可以肯定地得出結論:中西方法治理念并非沖突與不可調和,而是有着本質上的協同性”,推導出它們在本質上有着協同性的觀點;

進而指出“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新時期禮治的轉型應側重于關注人的内在道德性意識的培養,回歸到先秦儒家和諧觀中加以考察,從與己和、與人和、與天和的不同層次中探尋出‘禮’的重要性”,指出如今禮治的轉型的側重點;

最後針對我國市場經濟可能出現的問題,闡明“如此,對‘禮’的挖掘和重塑就顯得尤為必要而迫切”,強調現今應對“禮”進行挖掘和重塑,“法治與禮治,作為人類文明傳承下來的‘善’的理念,這二者不僅不相沖突,反而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新時期和諧社會的構建”,提出使法治與禮治互相補充才能構建和諧社會的觀點。

5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首先依據材料一的内容判斷宋朝法律的特征:

誓書鐵券,又稱丹書鐵券,類似于“免死牌”,是天子頒發給功臣、重臣的一種帶有獎賞和盟約性質的憑證,類似于現代普遍流行的勳章獎章,隻不過其形制稍有不同,内涵較為寬泛。柴進手持誓書鐵券,打死了人也沒事,這與材料一中“中國古代的法律可以說完全依附于‘禮’,因而始終不能獲得自己的獨立生命(相對于近代意義上的法律來講),其實質是‘法’為載體,‘德’為内容”“法律充滿了倫理身份上的不平等精神”相一緻,反映了宋代法律重“禮治”,充滿了倫理身份上的不平等精神這一特征;

其次分析在題幹所給的事件中有哪些“不平等”:

柴進說“我自有誓書鐵券護身,你便快走”,表明李逵需要為殷天錫而負責,而柴進因為是後周皇族後裔,手握太祖皇帝禦賜誓書鐵券這一免死金牌而可以逃脫懲處,這是因為李逵作為一介平民,隻能殺人償命;

再對這種法律特征的本質加以分析評判:

材料一介紹中國古代法律文化時說,“道德倫理教條等同于國家法律,家族首長代行部分國家司法職能,國家政治和法律生活帶有家族的溫情色彩,法律充滿了倫理身份上的不平等精神”,這種倫理身份上的不平等屬于古代禮治中的糟粕;

最後明确自己的看法:

而今天的中國既需要以德治國,更需要依法治國,這樣的不平等必須予以剔除。

6 .B7.B 8.(1)①渲染送别時的環境氣氛;②并與下文“送一位即将遠行的友人”“風過,他緊了緊身子”形成呼應,點明中心事件“送别”;③引出白居易在京城的生活片段。

(2 )①運用第三人稱,有助于客觀地叙事寫人;②可以深入白居易的内心,将其被貶前後的心路曆程更好地呈現在讀者面前,突出其形象;③給人以身臨其境的閱讀感受。9.不同特點:《琵琶行》中的江州,低濕、荒蕪、凄涼;而該文中則水光潋滟,濤聲起伏,無論是江上的帆、湖上的鳥,還是不遠處的廬山,都讓他百看不厭。

原因:這與寫作背景、目的不同有關。《琵琶行》寫和與自己有着相似命運的琵琶女的相逢,抒發的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悲歎,故眼中的江州低濕、荒蕪、凄涼;而該文重在突出白居易被貶後精神并不頹廢,他從江州自然風物和曆代先賢留下的文化印迹中獲得了精神慰藉,故而其景呈現出明朗、開闊、秀麗的特點。

【解析】6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相關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B.“ 為送别遠赴西南通州任職的元稹”說法錯誤。由原文“現在他就是去水邊,去西門外一個叫湓浦口的地方,送一位即将遠行的友人”“他最好的朋友是遠在巴蜀的元稹”“所以他連夜趕到江邊。即使要離去的不是元稹,他仍然不舍,心有戚戚”可知,遠赴西南通州任職的不是元稹。

故選B 。

7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能力。

B.“ 文章運用補叙的方式”說法錯誤,交代白居易在京城的遭遇,展示了當時社會環境的部分是插叙,不是補叙。

故選B 。

8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重要文段和人稱作用的能力。

(1 )首段作用:

結合“晚風在馬車卷簾外拂過,那是一種濕潤的、夾帶着很多水汽的風”可知,文中通過對濕潤的、夾帶着水汽的晚風的描寫,渲染了送别時的凄清的環境。

“馬蹄敲擊着地面,晚風在馬車卷簾外拂過”與下文“送一位即将遠行的友人”“青衫太薄了,風過,他緊了緊身子”在結構上形成呼應,是結構更加嚴謹;同時點明了夜晚在湓浦口送别友人這一中心事件,突出了主題。

“與車内男人早已習慣的長安城完全不同”一句,在結構上引出了下文,引出白居易在京城的生活片段。

(2 )運用第三人稱的好處:

本文在刻畫白居易的形象時用了第三人稱,如“他還是奮筆疾書,要求緝拿兇手,雪恥立威”“一年多前,他還在宮中,悠哉地當着太子左贊善大夫”,這一叙述人稱比第一人稱更客觀,是對事實的客觀描述,更直白,更真實,更具有說服力。

結合文中“之前他詩名鼎盛,也自覺才情彌天,便話鋒犀利,針對時弊常出言不遜……”“貶,這個詞殺傷力太大了,把他内心揚得千瘡百孔倒不在話下,關鍵是外界投來的冷漠與鄙夷的目光,炎涼的世态更讓他萬箭穿心”等句可知,用第三人稱叙述可以更好的展開文章的叙述,能更加深入白居易的内心,将其被貶前後的心路曆程更好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

以第三人稱叙述可以更加突顯文章的中心,使讀者産生共鳴,給人以身臨其境的閱讀感受。

9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環境描寫的特點及個性化解讀的能力。

環境特點的不同:

《琵琶行》中描寫江州地理環境的句子是“浔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可概括為低濕、荒蕪、凄涼。

本文中描寫江州地理環境的句子是“北面是長江,南面是鄱陽湖,江與湖以及縱橫的支流此一條撥一條劃開大地,波光粼粼,濤聲起伏。江州,原來是一個到處水光潋滟的地方啊”“且不論江上的帆、湖上的鳥,單單往東三十二裡,那座俊朗秀麗的廬山,就百看不厭。穿行其間,煩惱蕩盡,詩意萬千”,其特點是水光潋滟,濤聲起伏,無論是江上的帆、湖上的鳥,還是不遠處的廬山,都讓他百看不厭。

原因:

寫作背景、目的不同:

《琵琶行》交代的寫作背景是: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已兩年,在浔陽江頭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藝技紅極一時,年老被人抛棄的歌女,心情抑郁,結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體裁,創作出了這首著名的《琵琶行》。詩歌抒發的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悲歎,所以他眼中的江州是低濕、荒蕪、凄涼的。

本文避開了琵琶女這一人物形象,将寫作的側重點放在展現白居易的内心精神世界上,寫作目的是突出白居易被貶後精神并不頹廢,“除了水之外,山也擡頭可見。這座别名又叫‘浔陽’的小城,其實也不失為一塊讓智者仁者皆能樂享的寶地啊”“‘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僅僅覓得這妙不可言的短短二十八字,他也可以快慰自己了”等句子表明,他從江州自然風物和曆代先賢留下的文化印迹中獲得了精神慰藉,所以景物特征更加明快,呈現出明朗、開闊、秀麗的特點。

10 .D11.A 12.C 13.(1)他想要縱覽古代事迹,以便拓展宏圖大略,于是頒下诏令,教臣編纂成集。

(2 )《詩經》《尚書》《春秋》,都是用來闡明得失的規律,給後代留下借鑒和訓誡的作品。14.讓司馬光自行選擇設置官屬,在崇文院開置書局,允許借用龍圖閣、天章閣、三館和秘閣的書籍,派遣宮内侍臣擔任承受(官職)。

【解析】10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正值陛下派我去掌管永興軍,因為年老體弱不能勝任處理繁重的政務,所以請求就任閑官。陛下便依從了我的私願,并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以閑官養老。還曾被派遣去任職通判西京、留司、禦史台,及提舉嵩山崇福宮。

“治劇”在句中是動詞“任”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B;

“所欲”是動詞“俯從”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C。

故選D 。

11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一詞多義,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

A.“ 揆”:含義相同,都表示估量,揣測。我經常不自度量/父親仔細揣測我的生辰。

故選A 。

12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但其中仍有許多前後抵觸、矛盾之處”說法有誤。原文“自治平開局,迨今始成,歲月淹久,其間抵牾,不敢自保,罪負之重,固無所逃”意思是其間(我)言語頂撞、冒犯聖上,不敢自保,罪孽之重,也沒有地方可以逃跑,并非說的是文章的前後矛盾之處。

故選C 。

13 .本題考查學生準确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1 )“古事”,古代事迹;“用”,以便;“恢張”,拓展;“爰”,于是;“俾”,教,讓。

(2 )“所以”,用來……的;“迹”,規律;“垂鑒”,留下借鑒和訓誡;“垂鑒于後世”,狀語後置句,應為“于後世垂鑒”。

14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歸納内容要點的能力。

試題要求歸納的是先帝英宗為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提供的便利條件。相關信息位于原文“先帝仍命自選辟官屬,于崇文院置局,許借龍圖、天章閣、三館、秘閣書籍,以内臣為承受,眷遇之榮,近臣莫及”。由此可知:讓司馬光自行選擇設置官屬,在崇文院開置書局,允許借用龍圖閣、天章閣、三館和秘閣的書籍,派遣宮内侍臣擔任承受(官職)。

參考譯文:

臣司馬光上言:先前奉受敕命編纂曆代君臣事迹,以後又接奉聖旨賜予書名《資治通鑒》,如今已經完成。

我認為我的性情和才識愚蠢、遲鈍、學術上荒廢不精,大凡做各種事情,都在他人之下。隻對于前代的史書,曾粗略地盡心研讀,自幼年至老年,都非常喜好,不知厭倦。(我)時常擔心,自司馬遷和班固以來,記載曆史的文字繁多,即使是平民也不能完全讀遍,更何況對于作為萬民之主的皇帝,日理萬機,哪有閑暇去全部閱覽呢!我經常不自度量,想要把其中的一些多餘而不适用的文字加以删削,集中列舉那些最重要的曆史事實,專門選擇有關國家盛衰存亡,情系百姓喜怒哀樂,善良可以成為楷模,邪惡可以作為警戒的材料,按年代先後編集成一書,使得先後有序,精華糟粕不相混雜,但是我個人的力量太單薄,沒辦法完成。

我幸好遇到英宗皇帝,靠着他通達聰明的天性,施行文化昌明的政治,他想要縱覽古代事迹,以便拓展宏圖大略,于是頒下诏令,教臣編纂成集。我長期以來的心願,一朝之内獲得了伸展,欣喜雀躍接受诏命,唯恐不能稱職。先帝還讓我自行選擇設置官屬,在崇文院開置書局,允許借用龍圖閣、天章閣、三館和秘閣的書籍,派遣宮内侍臣擔任承受(官職),我受到的眷愛知遇的榮耀,連近臣都比不上。不幸的是書還沒有完成,未能向皇帝進獻,而先帝卻抛下群臣(先自去了)。陛下繼承皇位,同時也繼承了先帝的遺志,恩寵有加,親撰冠首之序,又賜予了嘉名,每逢開設研讨經史的講席,常讓我前往講讀。我雖愚蠢遲鈍,但蒙受兩朝知待如此之厚恩,即使完全貢獻出自己的生命,也不足以報答兩朝皇帝的大恩大德,隻要是心智和力量能夠達到的,又怎敢有所保留呢!正值陛下派我去掌管永興軍,因為年老體弱不能勝任處理繁重的政務,所以請求就任閑官。陛下便依從了我的私願,并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以閑官養老。還曾被派遣去任職通判西京、留司、禦史台,及提舉嵩山崇福宮,前後六任,還主管書局,讓我自主處理書局的事物,給我祿位、俸祿,不要求承擔做事的結果好與差。我既然沒有其他事務,所以能夠集中精力,盡力思考,使出所有的知識和精力來編集此書,白天時間不夠,就在晚上繼續工作。看遍以前的史書,旁采小說,對于浩如煙海、堆積如山的曆代簡牍圖書,總是認真篩選,從中揭示那些隐含着的事情,并對其中細小的差誤進行校訂。上從戰國開始,下至五代終結,總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修訂成二百九十四卷。又大概地列舉事件,以年為經,以國為緯,用來作為檢索方便的參考,編成目錄三十卷。我又參考了各種書目,品評分析其中的異同,最終彙總成一種說法,編成《考異》三十卷。最終全書合計三百五十四卷。自治平(1064年—1067年)設立編寫書籍機構開始,如今始成,歲月長久。其間(我)言語頂撞、冒犯聖上,不敢自保,罪孽之重,也沒有地方可以逃跑。臣司馬光小心謹慎惶恐不安地向您叩首。

元豐七年十一月進獻呈上此文。

(節選自司馬光《進書表》)

朕認為,君子應多聽取前賢的言論,往聖的事迹,用來畜聚美好的品德,所以能夠剛健有力,笃行實在,天天有長進。《尚書》也說:“作為君王,應個個力求博學多聞,時刻想到有所建樹。”《詩經》《尚書》《春秋》,都是用來闡明得失的規律,給後代留下借鑒和訓誡的作品。

《詩經》說:“商朝的借鑒不遠,就是夏朝的滅亡。”所以賜此書名為《資治通鑒》,用來表明朕的心志。

(節選自《資治通鑒》序禦制)

15 .C16.①“兒時”五句,追憶小時候捕蟋蟀的情景:呼朋喚友,提燈搜尋,灌水入洞,斂步尋音,花影滿身,獨自覓蹤。

②詞句純用白描手法,通過一連串動作描寫将兒童的天真活潑以及帶有稚氣的小心緊張、淘氣任性細細寫出,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解析】15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内容的理解和賞析能力。

C.“‘ 争求侶’三句,言蟋蟀整夜獻殷勤以求對方歡心”以偏概全。“争求侶”三句,是詞人對蟋蟀聲的理解和想象:蟋蟀鳴,一是為了求侶,二是為了促織。其中,“殷勤勸織,促破曉機心”是說蟋蟀的鳴聲伴随和推動着織女紡織到天明。

故選C 。

16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内容的能力。

詞中“兒時曾記得,呼燈灌穴,斂步随音。任滿身花影,猶自追尋”的意思是:記得兒時捉促織的經曆,到了夜晚,招呼小夥伴們,提着燈籠,用水來灌促織的巢穴,蹑手蹑腳的走路,追尋着促織的聲音,任那花影滿身,還在獨自覓蹤促織的蹤迹。這幾句是在追憶小時候捕蟋蟀的情景。

作者此處用白描手法,通過對自己捉促織的經曆中的動作描寫,如“呼燈灌穴”“斂步随音”,非常形象地寫出了作者兒時捉促織的過程中的小心緊張、淘氣任性,充滿童趣,也給讀者以身臨其境之感。作者這細緻的描寫,體現了作者對兒時生活的懷念,也體現出評論者所說的“形容處,心細入絲發”的特點。

17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遲暮)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準确默寫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錯字詞有:“義”“籬”“渺”“暮”。

18 .① 斷壁殘垣②嚴嚴實實③返老還童19.極高,整個建築呈回字形,它是磚木結構,是尼泊爾地标性建築之一。20.為了說服尼方,中方團隊趕制了一面實驗牆,結果顯示,修複的牆面美觀且不失曆史感。

【解析】18 .本題考查學生正确使用成語的能力。

①此處指神廟地震後的破敗景象,可填“斷壁殘垣”。殘垣斷壁:殘缺不全的牆壁。形容房屋遭受破壞後的凄涼景象。

②根據“無論是底基還是塔樓,全部是裡二三層防護架、外二三層支撐架”可知,此處是說把神廟封得很嚴實,可填“嚴嚴實實”。嚴嚴實實:形容非常嚴密整齊。

③此處“煥然一新”連用,表示神廟修後應該是恢複活力,可填“返老還童”。返老還童:老年人又恢複青春。形容老人充滿了活力。

19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變換句式的能力。

首先對應“九層神廟的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應接“極高”;接着把修飾成分單獨成句,“以磚木結構建設”“呈回字形”“地标性建築之一”改為“是磚木結構”“整個建築呈回字形”“是尼泊爾地标性建築之一”,分别單獨成句即可。

最後整合為:(九層神廟的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極高,整個建築呈回字形,它是磚木結構,是尼泊爾地标性建築之一。

20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畫線句之有四處語病:

一是“一個實驗牆”搭配不當,改為“一面實驗牆”;

二是“據結果顯示”句式雜糅,可去掉“據”;

三是“牆面的修複”和後文搭配不當,改為“修複的牆面”。

四是“不失曆史感且美觀”語序不當,改為“美觀且不失曆史感”。

21 .① 近視會不斷加深②兒童青少年患上近視的原因是什麼③近視可以被治愈嗎22.示例:

小明媽媽:

(空兩格)您好!我是小明的班主任,小明近期視力急劇下降,可能與他沉溺于手機有關,建議他少玩手機,并帶他到醫院檢查,及時配戴合适度數的眼鏡。戴眼鏡會越戴越近視的說法是錯誤的,人民網上有過說明。

【解析】21 .本題考查學生情境補寫的能力。

①,語段的話題是“近視”,前文說“如果用眼不當”,所以這裡可填“近視會不斷加深”。

②,這裡是要提出一個問題,依據下文“形成近視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遺傳因素,二是環境因素……這是造成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高發的主要原因”可知,這裡是問我國兒童青少年患上近視的原因。所以這裡可填“兒童、青少年患上近視的原因是什麼”。

③,這裡仍然是提問,結合後文“可防、可控、可矯正,不可治愈”“近視之後,眼軸會變長,這個改變是不可逆的……”可知,這裡是強調近視不可被治愈。所以可填“近視可以被治愈嗎”。

22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簡明得體的能力。

建議的關鍵在于找到小明患上近視的原因,以及媽媽的顧慮是什麼。所以結合“因沉溺于手機,導緻近期視力急劇下降”可建議媽媽監督小明,少玩手機;結合“小明媽媽聽信戴眼鏡會越戴越近視的傳言,堅持不讓小明配戴眼鏡”,可以用材料中的信息“及時配戴合适度數的眼鏡,可以獲得清晰的視覺,延緩近視的發展速度”打消小明媽媽的顧慮,同時建議她即時帶小明到醫院檢查,及時配戴合适度數的眼鏡。

此外還要特别注意:表達要簡明得體,格式正确,不超過120 字。

23 .略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引語類材料作文題。

材料“鞋”“腳”為喻,指出無論是個人的選擇,還是國家、民族發展道路的制定,都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本民族的文化規定,切不可盲目照搬照抄。像中國這樣的大國,更應走中國式的現代化發展道路。材料二認為應借鑒、吸收外來一切優秀的文化,以發展、壯大自己。材料三意即人們要懂得各自欣賞自己創造的美,還要以包容的心态欣賞别人創造的美,進而取長補短,将各自之美融合在一起,才能實現理想中的大同美。綜上,材料在談如何面對自己和外來的關系問題,不能脫離自己的實際,照搬照抄,同時不能盲目排外,應以包容闊達的心胸去汲取吸收新事物,終能達成“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大美結局。

行文構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觀點,如:文化發展,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接下來從怎麼辦的角度展開論述。一、正确認識自己的文明。對于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講,民族文化是魂,是根。從自身發展角度來講,繼承和弘揚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必然。二、正确看待外來文明。是平等的,是尊重的,是和諧的,比鄰而居,美美其美。是開放包容的,允許多樣共存,可以相互欣賞,不傲慢,不偏見,不仇視。世界因多樣文明才豐富多彩,才美麗多姿。三、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以開放的胸懷擁抱世界,世界因文化的多樣性而精彩,文化因交融而更具生命力。

立意:

1. 找準自己的位置,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照搬照抄要不得。

2. 取彼之長,補己之短,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3. 相信自己,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增強個人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

4. 遵循人與人、民族與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則,尊重它們之間的差異,以寬容的心态欣賞别人創造的美。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