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六祖惠能:人在江湖,笑着低頭

有位小說家說:“這個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誠然,人隻要活着,與人打交道,就是置身在江湖之中。

可是,我們在江湖中,如何立足?如何立業?

唐朝時,出生在新州的惠能,輾轉南北,成就了禅宗大業,還被後人敬仰。其混迹江湖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01

初出茅廬,笑着請教。

惠能小時候,父親早亡,和母親相依為命,靠砍柴為生。

在賣柴回家的路上,他聽到有人誦經,于是有了學習佛法的想法。

有一天,他和一個尼姑聊天,尼姑說到關于涅槃的知識。他能給出自己的解釋,令人刮目相看。

尼姑問:“你可以讀懂這本書嗎?”

惠能說:“不認得字。”

尼姑感覺遺憾,又心生疼愛。

事實上,惠能是認識字的。他和五祖弘忍聊天的時候,說了一句:“早舂好了,隻等一篩(什麼都準備好了,就等一個師傅)。”他用“篩”來暗示五祖弘忍,自己要拜師。可見,他對字是有研究的。

之所以要假裝自己不認識字,其實是笑着低頭的智慧。畢竟自己還處于起步階段,不能炫耀自己,還要避免“樹大招風”的難題。

我們在小時候,受到了父母和老師的保護,因而不會感受到江湖險惡,但是離開學校,需要獨自闖蕩的時候,就會體會到了。

初出茅廬的人,雖然才學不少,但是實踐能力很差,并且難以應對爾虞我詐的社會亂象,就是在單位上,也要防備勾心鬥角的同事。

多一些時間,低頭請教,那麼你的“無知”,會襯托出自己的态度,從而得到别人的關愛。

“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告訴我們,不要因為自己喝了幾瓶墨水,就高傲地去找工作。你的低頭,走萬裡路,才能把書本知識,融會貫通;你笑着面對周圍的人,才有機會遇到貴人。

02

遇到高人,及時回避。

惠能慕名來到黃梅東山寺,想要拜弘忍為師。

當時,寺裡有一個非常優秀的禅師——神秀。大家都認為,神秀就是接替弘忍的位置的最佳人選。

弘忍年邁時,開始找接班人,擺下了擂台。

神秀當仁不讓,揮筆寫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佛家講究的是“實相無相”,而神秀講的是“人在菩提下,心中有高台,還常常有灰塵,要多去擦一擦”,顯然悟道不深。

惠能想了想,寫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直接得到了弘忍的認可。

問題是,惠能隻是寺裡的一個勤雜工,怎麼能和正規的弟子一較高下呢?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惠能成為了接班人,但是他迅速做出“隐姓埋名”的決定,遠離了神秀的視線。

他告訴師傅弘忍,人生的路,迷時師度,悟了自度。

俗話說:“兩虎相争,必有一傷;一山不容二虎。”

一個人遇到比自己更強的對手,不要急着對抗,而是主動低頭,笑一笑,表示自己輸了。

認輸,一方面表示自己的友善态度,一方面躲過對方的鋒芒。從而促進人際關系的改善,也為自己找到喘息的機會。

真正能赢到最後的人,就像水一樣。對方若高,自己就退去,還能圍着高人轉動;對方若低,自己就主動湧來,給對方更多的幫助。

利他的想法,随時在心中,就從來不會害人了,從而自己得到了保全。在任何一個江湖,都能如魚得水。真的遇到了惡劣的江湖,還能另覓歸途。

03

出人頭地,謙卑為懷。

唐儀鳳元年正月初八,惠能到法性寺聽課。

忽然,門口的幡被風吹着,噼噼啪啪作響。

有人說:“風吹,幡動。”

有人說:“幡動,風來。”

惠能說:“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

法性寺的印宗禅師驚訝不已,把惠能請到内屋,恭恭敬敬地說:“您是六祖惠能吧。”

印宗要拜惠能為師。

惠能笑着說:“别急,我還沒有剃度呢。”

印宗為惠能剃去頭發,然後拜師。惠能再次低頭——向弟子低頭。

鬼谷子說過這樣一句話:“欲高反下,欲取反與。”

很多人希望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人,殊不知這樣的想法會害了自己。唯有謙卑,把自己當成一名群衆,才能得到群衆的口碑,從而被人擡舉。

謙虛使人進步。這樣的道理,在任何人身上,都管用。

作為讀書很厲害的人,把自己成績歸功于老師、同學的幫助;創業的人,學會感激周圍的顧客;單位的上司,關愛下屬;有錢的人,悶聲發财,不嘲諷别人的貧寒;作為父母,把兒女當成朋友。

強中自有強中手,你永遠不要把自己當成“第一人”。甘心做第二人,周圍的人,都是第一人,你從而有了進取不止的姿态。

04

《菜根香》有言:“建功立業者,多虛圓之士;偾事失機者,必執拗之人。”

能夠在江湖立足的人,不是武功第一,而是德行第一,在任何人生階段,都會虛懷若谷,聽大家的意見,為大家服務。

惠能說:“讓則尊卑和睦,忍則衆惡無喧。”

在成長的路上,讓一讓,以和為貴;忍一忍,心寬如海。

既然江湖逃不過,那就管好自己,把日子好好過。

笑裡藏乾坤,低頭顯德智。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參考資料《六祖壇經》《五燈會元》等。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