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浪地球2》熱映,
從技術落後到領先全球,國内網友們在讨論中驚歎:
“中國的逆襲太瘋狂了,
我感覺自己的每個毛孔都是炸裂的!”
國外網友怎麼看?
他們說:“中國也許不是崛起,
而是她回來了。”
國家影響力,
一定是建立在綜合硬實力基礎上的,
如何能“瘋狂”逆襲?
在《流浪地球2》中,
有一種貫穿全劇的“黑科技”:
量子計算機550W,
備受觀衆矚目。
在極少有人工參與的情況下,
利用量子計算機,
建成了3座衛星發動機,
和近7000座行星發動機,
但這不是科幻,而是現實。
一位網友說:
“如果中國沒有量子計算機,
你看到《流浪地球2》中,
劉德華研究數字生命時會覺得假,
膩歪,尴尬,可是中國量子計算全球領先,這時你感覺電影裡這樣演很正常。”在全球率先提出量子避錯編碼,
在量子信息理論領域,
這一成就被世界稱為“段—郭”界限,
他的名字,排在導師前面。
27歲,
他就是世界物理學頂級學術周刊:
《物理評論快報》特邀審稿人,
28歲,成為中科大最年輕的教授。
美國斯隆研究獎,
被稱為“諾貝爾獎的敲門磚”,
段路明是中國本土培養的博士當中,
第一位獲得斯隆研究獎的科學家。
美國的終身教職通常是年過半百、
著作等身的教授才有機會獲得,
段路明在美學習四年,年僅35歲,
就能成為别人窮極一生無法成為的,
美國終身正教授,
為什麼?
因為他在國際上,
掀起了量子領域的狂瀾,
完成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
拿下了多個世界第一:
他的研究,
使現有的原子鐘精度提升1000倍,
(原子鐘,一種達到每兩千萬年,
隻誤差1秒的計時裝置);
他刷新了量子存儲容量的國際記錄,
第一次提出量子機器學習生成算法。
他已經是世界級科學家,
美國為了留住他,
給他以教職人員的最高榮譽:
講席教授稱号,
可清華一通電話,
段路明還是選擇回了國。
2022年5月,段路明研究組,
在離子阱量子模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突破了兩個世界第一,
讓我國邁出了,
通向未來大規模離子阱量子計算、
量子模拟的重要一步。
如今,研究理論的他,
和研究實驗的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
都是公認的業内領軍人物。
20年前,
中國的量子實驗室簡陋到隻有一張桌子,
一把椅子,椅子還壞了,
大家都是站着做研究。
20年後,中國量子,
因為有段路明這樣赤血報國的人才, 而“瘋狂逆襲”, 傲視群雄,屹立世界。我國首個包括月球在内的多目标探測任務,
“嫦娥三号”讓中國成為,
首個一次登月就成功的國家。
2019年1月3日,
“嫦娥四号”探測器,
在人類曆史上首次實現了,
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軟着陸和巡視勘察,
首次實現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繼通信,
人類探月史上,
五星紅旗成為唯一一面,
飄揚在月球背面的旗幟。
2020年12月,
“嫦娥五号”成功采回1.7公斤月球樣品。
作為牽頭人,
吳偉仁榮光滿身:
被評為錢學森最高成就獎,
獲得世界航天最高獎,
這是國際宇航成立70年來,
第一次把該獎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
英國皇家航空學會,
授予他2019年度唯一團隊金獎,
這是該學會成立153年來,
第一次給中國項目頒發該獎項。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将一顆小行星命名為 “吳偉仁星”。月球基地隻是開始,
2024年嫦娥六号,2028年嫦娥八号,
吳偉仁這樣描繪2030年:
中國人會在月球上刷視頻,玩手機。
“嫦娥”“鵲橋”“天宮”,
這些承載了,
中華民族浪漫期望的太空夢想,
才剛剛啟航!
實行單艙56隻元器件國産化。
中國航天工程分“三步走”,他當過載人飛船副總設計師、
天宮一号總設計師;
參加了神舟一号至神舟六号的,
載人飛船設計、試驗和發射任務;
主持了天宮一号研制技術攻關,
天宮空間站研制,
研制成功天和核心艙......
如今所有的技術是我們中國自己的,如今,夢天實驗艙順利發射,
國家太空實驗室建設即将大功告成,
并且随着國際空間站的退役,
中國“天宮”很有可能成為,
世界上唯一在役的空間站。
“如果現實中中國沒有大規模基建能力,
你去拍一萬個行星發動機建設、
月球發動機建設那就很假。”
當《流浪地球》系列,
問世震驚衆人,未來改變世界,
所有基于現實的科幻鏡頭,
都因為背後有一個強大的中國,
而強大中國的背後,
是一群仰望星空,奔向宇宙的,
時代奮鬥者。
身臨碧海,心栖蒼梧,
腳踏大地,逐夢世界,
以勇往直前的鬥志,量子領軍段路明,
追星逐月吳偉仁,
載人航天楊宏,
中華民族,
正因有無數這樣熱血的科研領路人,
才能從遍地荒蕪中奔向星辰大海!
今天,
讓我們一起向這些托舉者,
緻以深深的敬意!
未來的華夏兒女,
必将用星星之火,
點燃一個屬于中華民族的偉大時代!
END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