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城市的命名上“陽”字頗受青睐,全國有上百個以“陽”字命名的城市,而以“陰”命名的城市卻寥寥無幾!
我國古代在判定方位時,以“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則為“陰”。即山嶺南邊、河水北邊的地名為陽,山嶺北邊、河水南邊的地名為陰。無論陰和陽往往都帶着山水的名字,表示這地區與附近山水相對應。
因此,一些曆史悠久、且以方位命名的城市很多都有“陰、陽”兩字,這也是古地名漢文化的顯著印記。
我國古代先民往往選擇依山傍水的地方居住,而山南水北的區域往往是光照充足雨水豐沛之地,有利于人類的繁衍生息,因而多選擇居住山南水北、也就是“陽面”,因而以陽命名的城市非常多!
如洛陽,因居洛水之北而得名;鹹陽,居渭河之北、九嵕山之南,皆為陽面,故稱鹹陽。衡陽因位于南嶽衡山之南而得名,此種類型多不勝數!光是在河南省,帶“陽”字的城市名稱就有18個,而在全國有多達117個城市以“陽”字命名!
但與之相對的陰字,用做城市名卻少之又少,不僅數量少,名氣比之以陽為名的城市也是遜色的多。“山北水南”是為陰,按此條件,帶“陰”的城市一般都在大河以南大山以北!
但若考慮地理因素,在古代,“陰”地的環境條件相對沒那麼适宜生産,形成的大型聚居地相對較少,保留下來的地名自然不多,盤點全國,僅有9個以陰為名的城市。如河南省北部的湯陰縣,便是地處湯水之南而得名,陝西省的華陰市,則立于華山之北,最有名的當屬江蘇省的江陰市,多年位居全國縣域經濟頭把交椅!
有意思的是,我國還有3對兒“陰陽相對”的城市。
淮陰和淮陽
這裡的淮指淮河,淮河發源于河南省的桐柏山,向東流向安徽、江蘇,在揚州市三江營入長江,全長約為1000公裡。古淮河與長江、黃河和濟水并稱“四渎”,是中國七大河之一。而在淮河兩岸,我國以“淮”命名的城市就有六個,淮南、淮北、淮陰、淮陽、淮濱和淮安!
淮南和淮陰都是以淮河之南方位命名,“淮南”之名最早出現在漢高祖四年,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封地在淮水上遊之南,故得名“淮南”。
而淮陰之名則更早些,公元前223年秦滅楚,設淮陰縣,治所甘羅城因在淮河以南,按照中國古代的“山北水南為陰”,所以命名為“淮陰”。不過今天的淮陰卻在淮河以北,這是怎麼回事?因為淮河改道了。
曆史上的淮河是獨自入海的河流,從淮陰北側經漣水注入黃海!而淮河北面的黃河千百年來桀骜不馴,曆史上曾經多次奪淮入海,黃河挾帶的巨量泥沙堵塞了淮河下遊,導緻淮陰以下入海河道被泥沙填平,從此淮河不能再直接入海,被迫從洪澤湖以下的三河彙入長江!
因淮河改道,本在南岸的淮陰已“名不副實”,不過作為千年古縣名卻一直保留了下來,如今的淮陰是淮安市的市轄區。
淮陽并不在淮陰附近,而是遠在千裡之外的河南省,淮陽如今是周口市市轄區。淮陽最早稱陳,是春秋時期陳國封地,公元前479年陳為楚所滅。
戰國時期,秦國攻破楚國的都城郢,楚襄王戰敗逃至陳城,以陳作都邑,因楚國的都城名“郢”,史稱陳城為“陳郢”。秦朝末年,陳勝、吳廣發動農民大起義,曾以陳為國都,建立“張楚”農民政權。漢高祖十一年,劉邦封子劉友為淮陽王,封地為淮水之北,故稱淮陽!淮陽之名自此始!
淮陽曆史悠久,文化淵源流長、博大精深,是一座當之無愧的曆史文化名城,是伏羲文化、農耕文化、八卦和龍圖騰的發源地!太昊伏羲氏和炎帝神農氏均建都于此。伏羲在這裡“正姓氏,制嫁娶”,開創了中華姓氏6000多年曆史。中華一脈,源自伏羲;萬姓同根,根在淮陽。
淮陽是中華姓氏起源地,是100多個大姓直接或者間接起源地;是陳姓的始祖地,天下陳姓出淮陽!
漢陰和漢陽
漢陽在曆史上就已聲名遠揚,千百年來留下了衆多脍炙人口的詩句;曆代詩人懷着各自的情懷登臨漢陽!
李白對漢陽情有獨鐘,在這裡留有多首詩句:“鹦鹉洲橫漢陽渡、水引寒煙沒江樹”。“我似鹧鸪鳥,南遷懶北飛。時尋漢陽令,取醉月中歸“。
黃庭堅的“宵征江夏縣,睡起漢陽城“。楊徽之的“傍橋吟望漢陽城,山遍樓台徹上層”。等等多不勝數!
唐朝崔颢《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是詩人一首吊古懷鄉千古佳作,意境高遠,讓人心生無限遐想!
漢陽得名于漢水,也就是今天的漢江,發源于陝西省的秦嶺南麓的漢中市甯強縣嶓冢山,幹流流經陝西、湖北兩省,在武漢彙入長江,全長1577千米,是長江最大的支流!
三國時代劉表部将黃祖在龜山北麓築了卻月城,被孫權擊破。于是劉表之子劉琦又在龜山南麓建了魯山城。隋文帝開皇九年,置漢津縣。隋炀帝大業二年,因地處漢水以北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漢陽名稱自此開始。
漢水以北不是漢口地盤麼?漢陽應該叫“漢陰”才對呀?過去的漢陽與漢口是連成一片的,漢口隸屬漢陽!漢水一直是從龜山之南流入長江的,河口大緻就在今天的鹦鹉洲頭漢陽汽車渡口!
明代成化年間,漢水改道,由原來龜山之南改為龜山之北流入長江,漢水改道後,把如今的漢陽和漢口隔離開來,漢陽移位到漢水之南!而漢口一帶由于交通便利,逐漸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帶動了當地快速發展,最早到達的陝西客商,見此地位于漢水彙入長江的交口,于是将其命名為漢口。漢陽雖然已經“名不副實”,但作為古地名依舊保留了下來!
清朝時将漢口從漢陽分離出來,設立夏口廳,從此,漢口與漢陽開始在區劃上并列。
1949年5月,武漢解放,原漢口市、武昌市和漢陽縣城區合并為武漢市。如今的漢陽是武漢的市轄區,是大武漢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
相比于大名鼎鼎的漢陽,漢陰要遜色多了!漢陰是陝西省安康市下轄縣,位于陝南秦巴山區。漢陰縣名始于唐至德二年,當時縣城設在漢江南岸,以水南為陰取名漢陰。南宋紹興二年把縣城遷于月河北岸,也就是今天的漢陰縣城所在地。雖然縣城已遷離漢江南岸,但已經叫了四百多年的漢陰并未因遷移而改名,直到今天依然叫漢陰!
漢陰縣地處中國南北過渡地帶,縣城居民多是明、清兩代的湘鄂粵閩贛皖移民,各種地域文化在這裡碰撞融合,形成了獨特的風俗習慣和地方特色小吃。
漢陰雖小,但街頭特色餐館林立,遍布大街小巷,單是那些小吃攤,就足以令人眼花缭亂。油炸米餃、油炸果子、蒸面、抄手、炕炕馍、米糕馍、甜酒、糍粑、米面皮、涼粉等等東西南北風味小吃應有盡有,有葷有素、有米有面、甜鹹酸辣,樣樣俱全;
如今的漢陰小吃已逐漸走向全國,落戶各大城市,很多媒體都曾詳細介紹過漢陰地方特色小吃。
山陰縣,隸屬于山西省朔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金朝大定年間,因位于恒山餘支翠微山的陰坡而得名山陰!
山陰地處雁門關外,素有“北方鎖鑰”之稱,自古就是一個多事之地,曆史上兵家為争奪雁門關,常常在這裡短兵相接!宋、 遼時的“金沙灘大戰”就發生在山陰縣境内。縣境内遺留有衆多古迹和遺址。其中廣武漢墓群、舊廣武古城、廣武明長城等古迹均頗負盛名。
除了山陰縣,另一個“山陰”名氣則要大的多,是浙江紹興的古縣名,如今是越城區和柯橋區!山陰曆史悠久,是古越國都城。秦始皇二十五年置山陰縣,屬會稽郡,因在會稽山之北而得名!六朝時期,五胡亂華,随着中原人口大量南遷,山陰縣人口衆多,經濟繁盛。南陳永定年間,山陰縣和會稽縣二縣同城而治,同為會稽郡首縣。此後曆朝曆代又同為越州、紹興府的首縣,和會稽共同繁盛了一千多年!
一直到中華民國元年,山陰、會稽兩縣合并稱紹興縣,從此“山陰”作為一個兩千多年的古縣名至此告一段落!
山陽縣是陝西省商洛市轄縣,地處秦嶺南麓,山陽雖雖與山陰名字相對,但兩者沒有絲毫關系,山陰得名于恒山,而山陽得名于秦嶺!山陽曆史也很悠久,西晉置豐陽縣,距今已1700多年,北宋時因縣城地處商山之南定名山陽縣!
山陽地處中國南北結合地帶,南北文化相互交融,曾是秦楚和宋金的國界,是一個秦風楚韻之地,“朝秦暮楚”“南遷北調”兩個成語誕生于此。
悠悠中華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繁衍至今,每個地名都蘊含着深厚的底蘊,幾處看似平平無奇的地名,細細品位之下,亦是古漢文化的厚重和深邃!
上一篇
企業微信如何按标簽群發
下一篇
飛信如何群發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