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科技進步難道真被封鎖了?大規模數據調查發現,近幾十年颠覆性重大科學技術創新越來越稀少。
科學和技術變革理論認為,重大進步的科學技術通常以颠覆以往的研究成果的形式出現,它們以發現與創新為内生動力和支撐。在這個過程中,以往積累的知識使得
研究人員能夠完成最終的突破,用牛頓的話說,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而,近幾十年來,這種重大科學和技術進步越來越少。明尼蘇達大學的科學家對科學數據庫
中1945年至2010年間發表的4500萬篇論文以及390萬篇專利進行了分析、統計和研究,結果得出了一個令人沮喪的結論:人類發表的論文與專利越來越不具備颠覆性。
盡管這幾十年來新的科學和技術的數量呈現指數級的增長,但它們越來越不可能推動科學和技術朝颠覆性的新方向上去發展。
有3個原因可能造成了這一現象的發生:首先是科學領域當中那些“唾手可得的果實”已經被摘光,科學理論似乎越來越接近最終的“正确點”。其次,人類積累的科學與技術知識已經堆積如山,汗牛充棟。就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來講,現在科研人員比前輩更深和更狹,他們需要花費更長的學習與培訓時間才能觸及其研究領域的邊界。這意味着創新會被抑制,因為,創新通常需要建立跨領域,跨學科的聯系。第三,科學界盛行的“不發表論文就被淘汰”文化可能阻礙了科學家們展開風險更大、時間更長的研究項目。
研究人員建議:大學、學術機構以及資助者應該給科學家們更多的時間來擴展其知識的廣度,而不是隻去關心論文或專利發表的數量。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