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内經》關于“瘕”和“聚”的論述
(一)瘕
“瘦”作為病證名稱,在古代亦是指腹中有結塊之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已載有“遺積瘕”、“蛲瘕”等病。《内經》對“瘕”病雖然每有言及,但多數未明确述及其病狀,如:
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三陽急為瘕。(《素問·大奇論》)(赤色由)頰下逆顴為大瘕。(《素問·刺熱》)小腸移于大腸為慮(伏)痕。(《素問·氣厥論》)心下急痛、溏痕洩。(《靈樞·經脈》)
肝脈……微緩為水瘕,痹也。(《靈樞·邪氣髒腑病形》)陰不過陽,陽不能止陰,陰陽并絕,浮為血痕。(《素問·陰陽類論》)
石瘕生于胞中,寒氣客于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蝦以留止,日以益大,狀若懷子,月事不以時下。(《靈樞·水脹》)
從所言病證看,不少與後世所言“虛假可動”(《諸病源候論》)同,如“溏痕洩”(《難經》稱為“大瘕洩”)、“虛(伏)瘕”,即為後世所稱的痢疾(結腸炎)所呈現的腹中流竄攻痛病候。但《靈樞·水脹》所述之“石瘕”,則明确指出為惡血凝結而成,形狀部位固定不移,按後世之例則當稱為瘾積而不得稱為“瘕”。可見“瘕”之與“積”,于《内經》亦無明确區别,既可指腹中因氣機結聚、時聚時散的虛假結塊,亦可指痰血凝結而成、固定不移的有形腫塊。
(二)聚
"聚",有臨時集合,時聚時散之義。《内經》把"聚"作為一種病證加以專門論述者較少,主要有如下兩處:
其氣散,駒駒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氣痛,聚未成也。……女子(色)在于面王,為膀胱子處病,散為痛,抟為聚。(《靈樞·五色》)
任脈為病,男子内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素問·骨空論》)
所言之"聚",與後世基本相同,均指腹中聚散無常而形狀不定的腫塊。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