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的五個注意
起居規律
在春天到來之時,皮膚舒展,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體各器官負荷加大,而中樞神經系統卻發生一種鎮靜、催眠作用,肢體感覺困倦。這時千萬不可貪圖睡懶覺,因為這不利于陽氣升發。為了适應這種氣候轉變,在起居上應早睡早起,經常到室外、林蔭小道、樹林中去散步,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春天氣候多變,時寒時暖,同時人體皮表疏松,對外界的抵抗能力減弱,所以春天到來之時不要一下子就脫去厚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和體質虛弱者。
飲食調養
春季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飲食宜選用辛、甘、微溫之品。
春季飲食應避免吃油膩生冷之物,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和新鮮蔬菜。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飲食過量、缺少維生素B是引起春天發困的原因之一。
春天是肝旺之時,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更旺,損傷脾胃。應多吃一些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鮮蔬菜、水果等。
養足精神
人的精神活動必須順應氣候的變化。人體受季節影響最大的時候是季節更替期間,尤其是冬春之交。有些人對春天氣候的變化無法适應,易引發精神疾病。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易導緻肝氣郁滞不暢,使神經内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應注意情緻養生,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以使肝氣順達,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陽春三月是萬物始生的季節,此時要力戒動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寬闊,豁達樂觀;身體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滿生機。
運動養護
入春以後要适應陽氣升發的特點,加強運動鍛煉春季養生,可以到空氣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風筝,讓機體吐故納新,使筋骨得到舒展,為一年的工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實踐證明,春季經常參加鍛煉的人,抗病能力強、思維敏捷、不易疲勞、辦事效率高。
保暖防病
春天到來,天氣轉暖,緻病的細菌、病毒等也繁殖迅速,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腦膜炎、猩紅熱、肺炎等傳染病最容易發生。“春捂秋凍”就是順應氣候的養生保健經驗。因為春季氣候變化無常,忽冷忽熱,加上人們用棉衣“捂”了一冬,代謝功能較弱,不能迅速調節體溫。如果衣着單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壓、心髒病的中老年人,更應注意防寒保暖,以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發生。
此外,春天百花争豔,花粉随風飛揚,過敏性哮喘患者最容易發病。其預防方法首先是堅持身體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其次要講究衛生,消除病蟲害以杜絕病源,要保持室内空氣新鮮,多開窗戶。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這句話也适合于人的養生活動。春季是萬物勃發的季節,适宜的起居作息、飲食調養對一年的精氣神的充足、身體的健康、病痛的減輕都至關重要,換言之,春季是養生的關鍵季節,那麼,春季養生要注意什麼呢?
《黃帝内經》中有針對四季養生的專有篇章,《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對春季的養生是這樣描述的: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根據《黃帝内經》思想,我們把春季的'養生歸結為以下五要素:
春季養生要少睡多動
一、睡眠要減少
《内經》要我們在春季應“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過了冬季,白天時間延長,夜晚縮短,按照《内經》的理論,我們也應該順應這種晝夜的變動規律,适度減少睡眠,增加活動時間。
因為春季養生,人體陽氣的生發和閉藏的狀态,是與睡眠密切相關的,當我們清醒時,陽氣行于表、行于外;當我們入睡時,陽氣行于内、行于髒。因此,要想使人體的陽氣像自然界的陽氣一樣能夠生發,就要減少睡眠時間,睡眠過多,極易使人體的陽氣郁滞體内,不利于“春夏養陽”。但古代醫家也強調,雖然春季要“晚睡早起”,早起也不要早于雞鳴的時段,即不要在5點前起床;晚睡不要晚于半夜子時,即不要在晚上11點後再睡,否則,也會對人體健康不利。
二、運動要增加
雖然《黃帝内經》對運動并不像西方文化那樣重視,但對于春季,提出了“廣步于庭”,即要在庭院内大步流星地散步。因為一則可以通過運
動長養人體的陽氣,因為陽氣主動,運動可以産生陽熱之氣,适度的運動對人體的陽氣有長養的作用,運動本身也符合“春者,蠢也,動也”的本意;二則通過觀賞自然環境中的新綠,達到疏達肝氣的目的,這是春季養生氣的一項重要内容。因為《内經》認為,自然界的各種不同的聲色氣味均可以入通于人體的五髒,與不同的髒腑存在着不同的入通關系,青綠色是可以入養肝髒的。多看綠色,多運動,可以舒肝養肝。
當然,這句經文的出現有其相應的曆史背景。古代大戶人家,往往有很大的庭院或花園。在交通不便利,人們普遍穿着寬衣長袍的情況下,郊外踏青與晨起跑步的鍛煉計劃可能難以實行,所以在庭院裡散步,是一種最為可行的運動方式。清代畫家高桐軒寫的《養生十樂》中有“漫步之樂”,說“起身靜步于中庭,或漫遊于柳岸花畦,心神煥然爽朗,胸懷為之一暢。”就是說的春季養生方法。其精神實質,都是強調在春天内應有适度的戶外運動。我們現代人,自然不必拘泥于庭院散步的方式,晨起跑步、郊外踏青、周末放風筝、爬山等,均是極好的運動方式,這對陽氣的生發、肝氣的疏達,皆有良好的促益作用,可以有效地預防春季的一種多發病——抑郁症的發生。
“趁熱吃”一向是中國人待客的一句客套話,不過,這種禮節似乎應該改改了。
近日,據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的一項報告指出,吃得過冷過熱都會有損腸道和身體機能,平時多吃和體溫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緩腸胃老化,助人延年益壽。
中國人的飲食一直離不開“熱”字
從冒着熱氣的面條,到餡料熱乎的包子餃子,以及滾燙的火鍋,中國人的飲食一直離不開“熱”這個字。中國烹饪協會副秘書長邊疆表示,這是因為,亞洲人體質相對較弱,吃熱食可以為身體提供更多的能量,幫助人們禦寒保持體溫。相比之下,歐美等地的人體格更壯,平時吃得食物本身熱量更高,因此對食物溫度沒有特别的要求,所以他們的飲食結構中冷食較多。
“當然,中國人愛吃熱還有一個原因是,許多食物的美味需要溫度來‘激發’,而中國人的味覺和嗅覺早已适應了這種被溫度激發出的香味,所以熱食成為國人千百年來不變的飲食習慣。”邊疆說。
盡管如此,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飲食過熱和食道癌等多種消化道疾病息息相關。這是因為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組成的,非常嬌嫩,隻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食道的黏膜就會被燙傷。過燙的食物溫度在70—80℃左右,像剛沏好的茶水,溫度可達80—90℃,很容易燙傷食道壁。如果經常吃燙的食物,黏膜損傷尚未修複又受到燙傷,可形成淺表潰瘍。反複地燙傷、修複,就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進一步發展變成腫瘤。
中醫也不主張飲食過熱中國中醫科學院東直門醫院内科教授姜良铎說:“在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過程适宜在接近體溫的溫度下進行。過熱的食物會導緻氣血過度活躍,胃腸道血管擴張,對腸胃産生刺激。”
因此,最合适的食物溫度是“不涼也不熱”。“許多家長在給小寶寶喂飯時,都會吹至微溫後再喂,其實,這個溫度對成人來說同樣是最合适的。用嘴唇感覺有一點點溫,也不燙口,就是最适宜的。”姜良铎說。
同樣,人們在飲水時也應該講究溫度。日常最好飲用溫水,水溫在18—45℃之間。過燙的水不僅會損傷牙齒的琺琅質,還會強烈刺激咽喉、消化道和胃黏膜。即使在冬天,喝的水也不宜超過50℃。如果實在怕冷,可以多吃些姜、胡椒、肉桂、辣椒等有“産熱”作用的食物,既不會損傷食道,還有額外的保健功效。
【春季養生的五個注意】相關文章:
人生最大的貴人,是努力的自己04-11
打架的作文04-16
懊悔的作文04-14
家風的故事04-12
腳印的作文04-11
我家的故事04-11
彈琴的作文04-10
新年的故事04-10
睡蓮的作文04-10
我的書屋我的夢作文(合集10篇)04-10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