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會考知識點總結
一、認識生物
1、生物:是有生命的個體。區分:生物和非生物:“活的”
2、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應激性、生長、繁殖、新陳代謝(最基本的特征)除此外還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都能進行呼吸(3)生物都能排出體内産生的廢物(4)生物都能生長和繁殖(5)有遺傳和變異;(6)能生病、老化和死亡;(7)能适應環境和影響環境;(8)有嚴整有序的結構。(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細胞構成。)
3、認識生物的多樣性: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态系統多樣性
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 、生物圈(舉例說出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
這些條件包括: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還有适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環境)。
2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生态因素: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
(2)生态因素分為兩 類:一類是非生物因素:陽光、溫度、水分、空氣、土壤等。另一類是生物因素:(植物、動物、微生物)或(競争關系、捕食關系、互助關系等)或(生産者、消費者、分解者)
3 、生物對環境的适應和影響(能舉例說明生物對環境的适應和影響)
(1)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可以理解成變得環境怎麼樣啦):①有利的一面: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淨化空氣。②有害的一面:蝗蟲啃食莊稼,蚊蠅傳播疾病
(2)生物對環境的适應(可以理解成生物為了适應環境它怎麼樣啦):例如:青蛙冬眠(溫度);仙人掌的葉退化為刺(水分)等。
适應方式:保護色、拟态、警戒色、假死或自殘等
三、生物學
1、生物學探究的基本方法:觀察、調查、實驗、分析等,但主要方法是實驗法。
2 、實驗法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和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其中①制定計劃要注意變量和設置對照組,②任何探究活動的開始都是提出問題的。
3、生物學發展曆程:(略)
四、光學顯微鏡
Ⅰ生物和細胞
一、觀察細胞的結構(說出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區别植物和動物細胞的結構,學會繪圖)
1 、說出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 目鏡的倍數×物鏡的倍數=放大倍數 。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
(2)顯微鏡下呈現的像為 倒像,所以像在視野的哪一方,要将像移到中央,玻片就繼續往哪一方移。
(3)當光線強時,使用 小光圈和平面鏡;當光線弱時,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鏡。
(4)從低倍鏡轉向高倍鏡,視野 變暗,細胞數目減少。
(5 )當鏡頭有污點時,使用擦鏡紙擦鏡頭。
(6 )先使用低倍鏡,再使用高倍鏡;先使用粗準焦螺旋,再使用細準焦螺旋。顯微鏡對光完後,視野是雪白色的。
(7 )粗準焦螺旋還可以調節鏡筒的高度。在轉動粗準焦螺旋時,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鏡。
(8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①擦淨載玻片和蓋玻片②滴一滴生理鹽水在載玻片中央③ 取口腔細胞④将口腔細胞 塗抹在生理鹽水中⑤ 蓋上蓋玻片⑥ 染色
(9 )制作洋蔥臨時裝片的步驟:①擦淨載玻片和蓋玻片②滴一滴清水在載玻片中央③ 取洋蔥表皮細胞④将表皮細胞 放在清水中⑤ 蓋上蓋玻片⑥ 染色(生理鹽水的作用:①保持細胞正常形态;②維持細胞正常生理功能)
2、區别植物和動物細胞的結構,學會繪圖
(1 )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共同擁有三個基本結構是: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
(2 )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區别:植物細胞比動物細胞多了細胞壁、葉綠體、液泡
注意:動物和植物細胞都有線粒體,但是上圖中沒有畫線粒體。
(3 )細胞結構的功能:
細胞壁:保護和支持作用(使植物細胞呈現方形)
細胞膜:保護作用和控制物質進出(物質交換)
細胞質: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包括
線粒體,葉綠體,液泡等
細胞核:是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并且含有遺傳物質
線粒體:呼吸作用的場所,能進行能量轉換
液泡:含有細胞液,各種色素,糖分等
葉綠體:光合作用的場所,含有葉綠素,使葉子呈綠色。
(3 )繪圖注意事項:①圖的大小适當,位置一般稍偏左上方;②一般使用 3H或2H的鉛筆③圖由點線組成, 較暗的地方用細點表示,不能塗;④字盡量注在圖的右側,用尺引出 水平的指示線,然後注字;⑤在圖的下方 寫上所畫圖的名稱。
二、細胞的生活
1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1 )細胞中含有的物質包括:無機物和有機物。①有機物:糖類、脂肪、蛋白質等;②無機物: 水、無機鹽、氧等。
(2)植物細胞含有 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兩種能量轉換器,動物細胞隻含有線粒體一種能量轉換器。葉綠體能夠将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而線粒體則将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把其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
(3)除 病毒外,絕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2 、細胞核的功能
細胞核:是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并且含有遺傳物質。細胞核内含有染色體,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遺傳的主要物質。
3 、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
(1)動物細胞分裂過程: 細胞核分裂為二→細胞膜向四周凹陷→細胞質分裂為二→形成兩個新細胞。
(2)植物細胞分裂過程: 細胞核分裂為二→兩個新核之間形成細胞膜→形成細胞壁→形成兩個新細胞。
(3) 細胞核最先分裂;植物和動物細胞分裂的細胞膜分裂不同。
(4)細胞分裂的特點:細胞核裡的遺傳物質經過 複制而平均分配,保證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也就是原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經過分裂形成的2個新細胞也有23對染色體)
三、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1 、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
(1 )人體的生長發育是從受精卵開始的,經過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細胞群,相同的細胞群就形成了組織。
(2 )人體和動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或動物體
(3 )人體的四大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八大系統:消化、呼吸、運動、神經、泌尿、生殖、循環、内分泌系統
2 、描述綠色開花植物的結構層次
(1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2 )植物的組織主要有:保護組織、輸導組織、分生組織、營養組織等
(3)共有六大器官: 根、莖、葉(這三者是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三者是生殖器官)
3 、細胞的分化
在發育過程中,受精卵分裂形成的細胞在功能、形态、結構上逐漸發生變化的過程,這就是細胞分化。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三、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1 、概述植物有哪些類群,并能區分這些類群
生物圈中已知的綠色植物有30多萬種,它們可以分成四大類群: 藻類、苔藓、蕨類和種子植物(前面三種屬于孢子植物)(孢子植物的受精過程離不開水,而種子植物可以)
藻類植物
苔藓植物
蕨類植物
種子植物
裸子
被子(綠色開花植物)
生活環境
絕大部分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陰濕的環境
生活在潮濕的環境
生活在潮濕的環境
特點
沒有根莖葉的分化,全身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和吸收無機鹽
有莖和葉,但沒有真正的根,是假根,隻起固定作用
有根莖葉的分化,其内有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
裸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沒有果皮包被
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受精方式為雙受精)
代表例子
水綿、海帶、紫菜、衣藻、
葫蘆藓、地錢、小牆藓
鐵線蕨、卷柏、滿江紅
松樹、杉樹、銀杏、蘇鐵
小麥、玉米、白菜
被子植物又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單子葉:一片子葉、須根系、平行葉脈;(代表植物:蔥、蒜、竹子、水稻、小麥等)雙子葉:兩片子葉、直根系、網狀葉脈。(代表植物:白菜、桃樹、花生、大豆等)。我國是裸子植物的故鄉。
2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1 )說明綠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
①植物生活需要水:a水是生物體重要組成原料;b水是 光合作用的原料;c水是植物體内物質吸收和運輸的 溶劑;d水能保持植物 挺立的狀态;e水能調節植物體 溫度。
②植物生活需要最多的三種無機鹽:氮、磷、鉀
氮:使植物枝葉繁茂;磷:促進幼苗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提前成熟;鉀:使莖杆健壯抗倒伏,促進澱粉形成。
(2 )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舉例說明蒸騰作用原理在生産實踐上的應用 )
①定義:在溫暖、有陽光照射的條件下,植物體體内的水分以水蒸汽形式散失到體外,這種生理過程叫蒸騰作用。②場所: 葉片的氣孔
③蒸騰作用的意義:a蒸騰作用是植物散失體内水分的主要方式;b它可以降低葉面的溫度,防止葉片被陽光灼傷;c它可以 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d促進根從土壤中不斷 吸收水分,并促進水和無機鹽的運輸;e蒸騰作用使得水能從根向上流向莖,相當于 一個拉力。
④農業上的應用:移栽幼苗時,為了提高成活率,可采取以下措施:在陰天或傍晚移栽植物;菜苗和花草移栽後遮陽:剪去一部分枝葉等。
3 、被子植物的一生
(1 )描述種子的結構和萌發的條件、過程
①種子的結構:
胚是種子的主要結構;種子萌發時,首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如果往縱切的玉米上滴碘液,變藍的部分是胚乳。
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種子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相同點
不同點
雙子葉植物(如大豆、花生)
都有種皮和胚
有 2片子葉
沒有胚乳
子葉儲存和提供營養
單子葉植物(如玉米)
有 1片子葉
有胚乳
胚乳儲存和提供營養
②種子萌發的條件:A 自身條件:a、發育成熟;b、結構完整;c、具有生活力;d、有充分營養;e、不出于休眠狀态。B外界條件:适宜的溫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③種子萌發過程:種子吸水→将營養物質轉運到胚根、胚軸、胚芽→胚根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形成根和莖的連接部位→形成莖和葉→胚乳和子葉萎縮
(2 )描述根尖的生長過程和根尖的結構
(1 )結構
(2 )根能不斷地長長是由分生區和伸長區作用
的結果。
(3 )概述開花和結果的過程,花、果的結構
花蕊是一朵花的最重要的結構。含有雌蕊才能結果,因為子房發育成果實,所以雌花和兩性花才能結果。
②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作用兩個過程。
A 花藥裡散發出的花粉以一定方式傳送到雌蕊的柱頭上,叫做傳粉。
B 花粉落在柱頭上,在柱頭黏液的刺激下,長出花粉管,花粉管到達胚珠 ,花粉裡的精子和胚珠裡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這叫做受精作用。( 兩個精子分别與卵細胞和極核融合的現象叫雙受精,被子植物特有)
4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1 )認識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并例舉說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過程、原理、應用)
①定義: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澱粉),并且釋放氧氣的過程,就叫做光合作用。
②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
③原料:二氧化碳、水④産物:有機物、氧氣
⑤實質: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⑥時間:白天進行
⑦場所:主要在葉綠體内進行(含有葉綠體的細胞才能進行光合作用)
⑧意義:A是動物和人的食物來源;B是植物、動物和人生命活動的 能量來源;C維持大氣中 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對穩定。
⑨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增加農作物産量:A合理密植(不密不稀)B 立體高效種植(空間和時間上進行最優化組合)C增加二氧化碳濃度D延長光照時間
(2 )認識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并舉例說出綠色植物呼吸作用原理在生産上的應用)
①定義:綠色植物吸收氧氣,将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②公式:有機物(儲存能量)+ 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③原料:有機物、氧氣④産物:二氧化碳、水
⑤實質: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⑥時間:時時刻刻都在進行(白天和晚上)
⑦場所:主要線粒體内進行(植物細胞都能進行呼吸作用,但必須是活細胞)
⑧意義: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能量)
⑨應用:A保存蔬菜水果和糧食的方法:低溫(抑制呼吸作用)、幹燥、通風;
B促進呼吸作用的例子:a花盆低下有洞;b經常松土;c及時排澇。
C晝夜溫差大,能夠增加農作物的産量。
5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說明綠色植物有助于維持碳氧平衡)
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且釋放出大量的氧氣, 起到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平衡的作用,從而為人類和一切需氧生物的生存創造了必要條件。
四、生物圈中的人
1 、人體的營養
(1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及這些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了解維生素的作用)
營養物質
類别
主要作用
主要來源
糖類 三
有機物
最主要的供能物質
米飯、面、饅頭等(谷類、薯類)
脂肪 大
有機物
作為備用的能源物質、保溫、保護的作用
植物油、動物脂肪
蛋白質 能源
物質
有機物
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
奶類、豆類、廋肉、魚肉、蛋等
維生素(不含能量)
有機物
含量少,作用大
蔬菜、水果等
無機鹽
無機物
種類多,作用大。
奶類、豆類、肉類、魚類、海帶、紫菜、蝦、蛋等
水
無機物
構成人體細胞的主要物質,也可作為溶劑
名稱
來源
缺乏症
維生素A
肝髒、玉米、胡蘿蔔、魚肝油
皮膚粗糙、夜盲症
維生素B1
牛肉、腎髒、豆角、谷物
神經炎、腳氣病
維生素C
蔬菜、水果
壞血病、皮下和牙龈的血管出血、抵抗力下降
維生素D
肝髒、雞蛋、魚肝油
佝偻病(幼年)、骨質疏松症(成年人)通常補鈣的同時要補充維生素D
(2 )消化和吸收(概述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①消化:将大分子有機物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吸收:指食物中的水、無機鹽、維生素,以及消化後形成的小分子物質被吸收進入血液的過程。
②消化系統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腺、肝髒(最大的消化腺,肝髒産生膽汁,膽囊儲存膽汁,膽汁不含消化酶,隻起到乳化作用)
③食物的消化的大緻過程:
澱粉在口腔開始消化,被消化成麥芽糖;蛋白質在胃開始消化;脂肪在小腸開始消化,這三種物質要到小腸才徹底消化完全。
澱粉最後被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質最後被消化成氨基酸;脂肪最後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④營養物質的吸收:胃主要吸收水和酒精;小腸吸收各種小分子營養物質;大腸吸收水、無機鹽、維生素。
⑤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A有5-6米長,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消化和吸收)
B表面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吸收)C小腸内有胰液、腸液、膽汁等多種消化液;(消化)D小腸絨毛内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而且壁很薄。(吸收)
(3 )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能把合理營養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說明飲食與健康的關系)
①合理膳食:能滿足人體對營養物質和能量需要的膳食。
②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每日的早、中、晚餐能量比例合理,為3:4:3,并按時進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預防食物中毒
③“平衡膳食寶塔”中的五類食物從塔底到塔頂依次為:提供能量的谷類為主;多吃補充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常吃提供蛋白質和無機鹽的瘦肉類、魚類、奶類等;少吃提供脂肪的油類。
2 、人體内物質運輸
(1)流動的組織 ----------血液(描述血液的組成)
血紅蛋白:紅細胞中含有鐵元素的一種蛋白質。
貧血:紅細胞數目或血紅蛋白過少。
(2 )血流的管道---------血管(認識三種血管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血管名稱
管壁
管腔
彈性
血流速度
功能
動脈
厚
小
大
快
将血液從心髒輸送到身體各處
靜脈
薄
大
小
慢
将全身的血液送回心髒
毛細血管
極薄(隻有一層細胞
極小(細胞單行通過
極小
很慢
利于血液與細胞充分進行物質交換
(3 )簡述血液循環過程、血壓、脈搏、心率的概念
①心髒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由心肌
組成,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②左心室---主動脈(動脈血)
左心房---肺靜脈(動脈血)
右心室---肺動脈(靜脈血)
右心房--上下腔靜脈相連(靜脈血 )
③靜脈瓣(在靜脈裡);動脈瓣(心室與動脈之間);房室瓣(心房與心室之間)。瓣膜是用來防止血液倒流的,血液流動的方向是血液隻能從心房→心室→動脈
④血液循環包括肺循環和體循環:(同時進行)
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毛細血管→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
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⑤動脈血:含氧豐富,呈鮮紅色;靜脈血:
含氧少,呈暗紅色
⑥血壓:通常的血壓是指體循環的動脈壓。
表示方法:收縮壓∕舒張壓。成人安靜時的
正常血壓值是90-130∕60-90mmHg 或
12.0-17.3∕8.0-12.0kpa ,高于正常值就是高血壓,低于正常值就是低血壓。
⑦脈搏:主動脈壁一張一縮搏動,像波浪一樣沿着動脈壁向離心的方向傳播,叫脈搏。正常人脈搏的次數與心率的次數相同。
⑧心率:心髒每分鐘跳動的次數。成年人正常情況下平均值為75。
(4 )輸血與血型(說出輸血的原則)
人類最基本的血型系統是ABO血型系統,分為A型、B型、AB型、O型。輸血時應以 輸同型血為原則。
3 、人體的能量供應
(1 )概述食物中的能量釋放(新增)
①糖類、脂肪、蛋白質可産生能量,通常被稱為“三大産熱營養素”。
②熱量價:糖類 17kj/g 蛋白質 23kj/g 脂肪38kj/g
(2 )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功能
呼吸系統的組成呼吸道:包括鼻(使氣體溫暖、濕潤、清潔)、咽(食物和氣體的共同通道) 、喉、氣管、支氣管(呼吸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
肺:主要由肺泡組成,是氣體交換的場所,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
肺泡的特點:①薄;②多;③面積大;④含有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
(3 )概述發生在肺部和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過程
(1)肺部的氣體交換是肺泡與血液之間
進行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這個過程是通過
氣體擴散實現的。使靜脈血轉變為動脈血。
(2) 組織氣體交換是血液與細胞之間進行氧氣
和二氧化碳的交換。也是通過氣體擴散實現的。
使動脈血變為靜脈血。
(4 )描述氣體運輸
氣體的運輸:氧氣與血紅蛋白結合而運輸,二氧化碳主要靠血漿運輸。
4 、人體内廢物的排出
(1 )人體代謝廢物
①種類:二氧化碳、尿素、多餘的水和無機鹽
②途徑:泌尿系統(尿液)、呼吸系統(氣體)、皮膚(汗液)
③意義:A将代謝廢物排出體外;B調節體内水與無機鹽的含量平衡;C維持細胞生活環境的穩定。
(2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過程
(1)尿的形成包括兩個過程:一是 腎小球的
濾過作用:過濾血液,形成原尿(其中大分子
的蛋白質和血細胞不能濾過;一部分水、無機
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由腎小球濾過到腎小
囊腔中形成原尿。);二是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形成尿液,重吸收大部分的水,全部葡萄糖,
部分無機鹽
(2)泌尿系統的組成: 腎髒(形成尿液)、輸尿管(輸送尿液)、膀胱(貯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3)尿排出的過程:腎髒形成的尿液,由腎盂流經輸尿管,進入膀胱,在膀胱暫時貯存。當膀胱尿液達到一定量時,就會産生尿意,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尿液經尿道排到體外。
(3 )概述汗液的分泌(新增)
汗液是在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導管)中形成,汗腺分泌部細胞從血管中吸收水、無機鹽和尿素等物質形成汗液,汗液通過導管到達體表排出。(汗液能排出廢物,同時調節體溫)
5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1 )描述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
①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組成。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腦又包括大腦、小腦、腦幹;周圍神經系統有12對腦神經和31對脊神經組成
②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A神經元由 胞體和突起組成,突起分為樹突和軸突。B神經元功能: 接受刺激,産生和傳導興奮。
(2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并說出反射弧組成
①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條件反射是高級神經
活動的基本方式。
②反射弧是完成反射過程的結構。反射弧包括感受器、
傳入神經元、神經中樞、效應器。
③反射分為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A非條件反射: 先天、由大腦皮層控制、固定不可改變
B條件反射:後天、由大腦皮層以下的中樞控制、暫時的可以消退
④大腦皮層:是神經系統的最高級中樞。語言中樞是人類特有的中樞,語言和文字是人類特有的,由語言中樞控制的條件反射是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
(3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③視覺的形成: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發生反射)→玻璃體→視網膜(形成物像)→視覺神經→大腦(大腦皮層視覺中樞)(産生視覺)
④聽覺的形成:外界聲波→外耳道→骨膜(産生振動)→聽小骨→耳蝸(感受聲音信息)→聽覺神經→大腦(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産生聽覺)
⑤近視:眼球前後徑過長,晶狀體曲度過大,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戴凹透鏡矯正。
遠視:眼球前後徑過短,晶狀體曲度過小,像落在視網膜的後方,戴凸透鏡矯正。
⑥鼻:鼻腔上端的鼻黏膜是嗅覺感受器。舌:味覺感受器叫味蕾,主要分布舌的背。皮膚:皮膚的溫度感受器分為冷感受器和溫感受器。
(4 )激素調節的特點(激素含量少,但作用顯著)
①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促進生長),幼年分泌少得侏儒症,幼年分泌過多得巨人症,成人分泌過多得肢端肥大症
②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促進生長發育、新陳代謝),幼年分泌過少得呆小症;缺碘: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狀腺腫大)
③胰島: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濃度),缺乏得糖尿病,一般可以注射胰島素試劑治療。
④性腺:分泌性激素(包括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能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并維持第二性征。
Ⅲ 健康的生活
一、健康的生活
1 、理解健康及其條件
①健康是指一種身體、心理上和社會适應方面的良好狀态。
②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堅持體育鍛煉、按時作息、不吸煙、不喝酒、拒絕毒品等。
③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轉移注意力、傾訴或宣洩,安慰自己。
④心理健康核心是:心情愉快
2 、概述用藥安全的常識
(1)安全用藥:是指 根據病情需要,在選擇藥物的品種、劑量和服用時間等方面都恰到好處,充分發揮藥物的最佳效果,盡量避免藥物對人體所産生的不良反應或危害。
(2)藥物可以分為 處方藥(開處方才能購買的藥)和非處方藥(OTC) 。
(3)用藥安全的常識: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在使用之前,都應該仔細閱讀使用說明,了解藥物的主要成分、适應症、用法與用量、藥品規格、注意事項、生産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藥安全。
3 、了解環境毒物和防毒措施
(1)環境毒物:
鉛;汞(水銀)及及無機化合物;錳及其化合物的煙霧和粉塵經呼吸道進入人體,主要引起慢性錳中毒。五氧化二釩等。
(2)防毒措施:(以下僅供參考)
1 . 在生産過程中盡量不用或少用工業毒物,以無毒物代替有毒物,以低毒物代替高毒物。 2 . 凡使用、生産有毒物質,設備均應密閉,以防止毒物對環境的污染。 3 . 檢查、維修生産設備,防止跑、冒、滴、漏。 4 . 加強對生産車間的空氣監測,控制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不超過國家标準。 5 . 在生産環境中,安裝足夠、有效的通風設備,保持良好通風。
4 、知道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毒品
二、傳染病和免疫
1 、理解傳染病的三個環節
(1)傳染病的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 傳染源(得傳染病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易感人群(沒生病健康的人或動物)。
(2)傳播途徑:傳染源→健康人。如空氣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蚊子蒼蠅)傳播、血液傳播等。
2 、知道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
預防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主要措施)、保護易感人群。(解題關鍵:先判斷題幹中講的是哪種環節,答案就是它所對應的措施)
注射疫苗(抗原保護易感人群)注射血清(抗體控制傳染源)
3 、列舉常見的傳染病和預防
常見的傳染病有:寄生蟲病、細菌性傳染病、病毒性傳染病等
寄生蟲病:蛔蟲病、鈎蟲病、血吸蟲病等。
細菌性傳染病:細菌性痢疾、肺結核、淋病、流腦等。
病毒性傳染病:流感、病毒性肝炎、狂犬病、艾滋病、SARS(“非典”)等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
4 、理解免疫的概念,知道人體免疫三道防線
1)免疫的概念: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别“自己”和“非己 ”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進入體内的抗原物質,或人體本身所産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的健康。
(2)免疫的功能:①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産生;②清除體内衰老的細胞;③監視、識别和清除體内産生的異常細胞(如腫瘤細胞)。
(3)人體免疫三道防線:
5 、理解計劃免疫以及意義
計劃免疫---指有計劃地進行預防接種,可使人體産生相應的抗體,提高對特定傳染病的抵抗力。 (疫苗是殺死或減毒了的病毒,注射疫苗屬于注射抗原)
IV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
一、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1 、理解基因控制性狀,認識染色體、DNA和基因
(1 )性狀:生物的所有特征,如:頭發的顔色。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如:有酒窩和無酒窩;狗的黑毛和狗的黃毛
(2 )遺傳:親代與子代之間的相似性。變異: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與子代之間的差異。
(3 )染色體=DNA+ 蛋白質,染色體分為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X 、Y)
DNA 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 分子小片段,是基本的遺傳單位。
(4 )每個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是一定的(如人:23 對)
1 個染色體上有1個DNA,一個DNA上有無數
個基因。一個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
(5 )體細胞:染色體成對存在,基因也成對
存在,如人:22 對+XX/XY
性細胞:染色體減半而成單,基因也成單,如人:22 條+X/Y
注意:不管是體細胞還是性細胞,都含有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
(6 )等位基因:用字母表示,如:A 、a表示。
(7 )顯性基因:起主導地位的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會被顯性基因掩蓋的基因,用a表示。顯性性狀:由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可能是AA 或Aa);隐性性狀: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狀(一定是aa )(注意:顯性基因存在,隐性基因就表現不出來,但不等于消失)
(8 )基因型:有AA、Aa、aa三種可能性。表現型:指性狀的表現,如有耳垂或無耳垂。
2 、基因通過生殖細胞傳遞
(1 )精子和卵細胞(生殖細胞或配子)是遺傳物質傳遞的唯一媒介,是親子代之間的“橋梁”。如圖:
當控制性狀的一對基因都是顯性基因(AA ),
或一顯一隐(Aa )時,表現出的都是顯性性
狀;當控制性狀的一對基因都是隐性基因
(aa )時,表現出的形狀是隐性性狀。
注意:當兩個性狀一樣的父母生出來一個
性狀不一樣的小孩,那麼父母的基因型肯定是
Aa ,小孩的基因型肯定是aa (25%的幾率)
3 、理解男女性别染色體組成差異以及形成過程
(1 )男性體細胞染色體組成:22 對常染色體+XY;
女性體細胞染色體組成:22 對常染色體+XX;
男性精子染色體組成:22 條常染色體+X;或22條常染色體+Y
女性卵細胞染色體組成:22 條常染色體+X
(2 )女性的生殖細胞隻有一種(22條常染色體+X),男性的生殖細胞有兩種(22條常染色體+X或22條常染色體+Y)。 當含有X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就生女孩,當含有Y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就生男孩。生男生女的幾率為1:1.
4、理解禁止近親結婚的意義,說明優生的重要性:
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親”的男女結婚。
(1)禁止近親結婚的意義:某些遺傳病基因是隐性基因。近親結婚時,大大提高了隐性遺傳病的發病率。所以,禁止近親結婚 能夠大大減少遺傳病的發病率。
(2)優生的重要性:優生有助于提高下一代的素質;有利于家庭幸福;有利于民族興旺;有利于祖國繁榮昌盛。
5 、人類基因組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啟動于1990年,目的是在測定人類23對染色體的DNA分子中的全部基因,解讀它們包含的遺傳信息,造福人類。 (中國也參加)
二、生物的生殖與發育
1 、描述青春期的發育特點和保健
(1)身高、體重突增;(2)腦和内髒的功能趨于完善;(但腦的質量和數量不變)(3)性發育和性成熟(第二性征出現)
第一性征:出生具有的生殖器官;第二性征:進入青春期後所出現的生理特征
(2)卵巢:産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睾丸:産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輸卵管: 受精卵形成的場所;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
(3) 受精卵分裂以及胚胎發育初期由卵黃提供營養;以後就通過胚盤和臍帶由母體供應。
2 、認識植物、昆蟲、兩栖類、鳥類的生殖方式:
(1 )植物的生殖方式:①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本直接産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②有性生殖: 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如:
③營養生殖:由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産生新個體的方式,包括:扡插、嫁接、壓條等,它們都屬于無性生殖。嫁接:蘋果、棗等;扡插:葡萄、月季、菊花等;壓條:夾竹桃、桂花等。
④組織培養:在無菌的條件下,把花藥、子房、莖等的一部分接種到人工培養基上,發育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利用原理:細胞全能性
(2 )昆蟲的生殖方式:
①所有的昆蟲的生殖都是有性生殖、體内受精、變态發育。
②變态發育又分為完全變态發育和不完全變态發育。
A完全變态發育:(家蠶、蝴蝶、蜜蜂、蚊子蒼蠅)卵→幼蟲(蠶)→蛹→成蟲(蛾)
B不完全變态發育:(蝗蟲、螳螂、蟋蟀、蟑螂、蟬)受精卵→若蟲→成蟲
(3)兩栖類的生殖和發育: (生殖和發育都離不開水)
①都是有性生殖、體外受精和變态發育。
②青蛙的變态發育過程:受精卵→蝌蚪→
幼蛙→成蛙
(4)鳥類的生殖和發育:
①都是有性生殖、體内受精。
②鳥類的發育過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
築巢、産卵、孵卵和育雛幾個階段。
Ⅴ、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一、各種環境中的動物
1、水中生活的動物與水中生活相适應的特點:
魚類的主要特征:(1)生活在水中(2)用鰓呼吸(3)用鳍遊泳
2、說明陸地生活的動物對環境的适應:
陸地動物與陸地環境相适應的特征:(1) 體表被鱗、甲或體表有外骨骼---防止體内水分散失。 (2)體表被毛 ---保溫。(3)有發達的氣管和肺---吸入氣态氧。(4)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發達---對刺激反應靈敏。(5)有發達的肌肉和四肢---支撐體重、迅速奔跑。
3、理解鳥适于飛行的特點:
(1) 體形為流線型---可減少飛行阻力。(2)體表被覆羽毛---保溫和飛行。(3)前肢變成翼---展開呈扇形,适于扇動空氣。(4)胸肌、龍骨突發達---适于完成飛行動作。(5)體溫高而恒定---釋放大量能量,适于飛翔。(6)骨骼中空---可減輕身體比重,适于飛翔。(7)身體有氣囊。(雙重呼吸)(8)直腸很短。(減輕重量)
4、認識動物運動的形成(新增)
(1) 人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連接、骨骼肌三部分組成。在神經系統的調節和其他系統的配合下,運動系統起着支持、保護、運動的作用。
(2) 骨是一個器官,一塊骨骼肌也是一個器官。
(3 )
長骨
短骨
扁骨
不規則骨
股骨、肱骨
腕骨
肩胛骨、肋骨
椎骨
(4 )、右圖為長骨的結構圖:
(5 )、骨的長粗和骨折後的修複與成骨細胞有關;骨的長長與骺端軟骨層細胞有關。
(6 )、将鮮骨經過鹽酸浸泡後,失去的是無機鹽(鈣鹽),餘下的是有機物(骨膠蛋白),此實驗證明骨含有有機物(骨膠蛋白),它與骨的韌性有關。新鮮骨經過徹底燃燒後失去的是有機物(骨膠蛋白),餘下的是無機鹽(鈣鹽),此實驗證明骨含有無機鹽(鈣鹽),與骨的硬性有關。
(7 )、成人:有機物約占1/3,無機物約占2/3,骨既堅硬又有彈性。
兒童和少年:有機物>1/3,無機物<2/3 ,骨的彈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容易變形。
老人:有機物<1/3,無機物>2/3 ,骨的彈性小,硬度大,易骨折。
(8 )、右圖為關節結構圖:
脫臼是關節頭從關節窩裡滑脫出來。
與關節的靈活性有關的是:(1 )關節由關節頭和關節窩構成;(2 )關節腔内有滑液;(3)關節面表面有一層關節軟骨。
與關節的牢固性有關的是:(1 )關節囊;(2)韌帶。
(9 )、人體有206 塊骨;人體的骨骼可分成中軸骨和四肢骨兩大部分。胸骨、胸椎和肋骨共同圍成胸廓;髋骨。骶骨、尾骨共同構成骨盆。
(10 )、人體有600多塊骨骼肌,每塊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人體骨骼肌可以分為頭頸肌、軀幹肌、四肢肌三大類群。
(11 )、右圖為人體上肢肌肉與骨、關節的關系示意圖:
A骨骼肌收縮時,牽引着骨繞着關節活動,從而産生軀體運動。
B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前臂上提;
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前臂下垂;當手臂自然下垂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舒張。
C運動是以骨為杠杆,以關節為支點,以骨骼肌收縮為動力。
D一個動作的完成,至少需要兩組的肌群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二、動物的行為(類型和研究):
1、行為可以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後天學習行為。
2、類型:取食行為、領域行為(姿态、氣味、鳴叫)、繁殖行為、攻擊行為(同種動物之間,不發生緻命的傷害)、防禦行為、社群行為(蜜蜂、螞蟻、非洲獅等動物之間有等級分化、分工合作)、節律行為
3、研究方法(新增):有觀察法和實驗法,單純的觀察法可以沒有實驗法,但實驗法離不開觀察法。
三、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掌握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動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動物是食物鍊和食物網中的重要組成成分, 對于維持生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動物能 促進生态系統的物質循環。(3)動物能 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2、認識動物與人類的生活關系
(1)動物與 生物反應器:利用動物做“生産車間” 生産人類所需要的某些物質,這種生物就是生物反應器。
(2)動物與 仿生:模仿動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就是仿生。如:飛機、潛水艇、飛魚導彈、熒光燈、照相機都屬于仿生學的傑作。
(3)動物還可以為人類提供皮毛、肉類;有些動物還可以為人類看家護院等。
3、認識我國的動物資源和保護(新增)
(1)我國的珍惜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大熊貓、扭角羚、褐馬雞、揚子鳄
長江中的白鳍豚已經成為我國最稀少的瀕危動物之一。
(2)動物多樣性保護措施: 就地保護、易地保護、法制教育和管理。就地保護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如:四川的卧龍保護大熊貓;王朗保護金絲猴;陝西的洋縣保護朱鹮;青海湖鳥島保護斑頭雁等鳥類。
四、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認識細菌和真菌的主要區别和類型
細菌:(1)細菌的形态: 單細胞,個體十分微小,有球狀、杆狀、螺旋狀三種形态。
(2)細菌的營養方式:隻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作為營養。
(3)細菌的結構: 細菌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4)細菌的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
真菌:(1)真菌的主要特征:單細胞或多細胞, 有成形的細胞核,細胞内沒有葉綠素。
(2)真菌的營養方式:以現成的有機物為食。
(3)真菌的生殖方式: 出芽生殖(酵母菌)、孢子生殖(黴菌、蘑菇)。
(4)常見的真菌類型: 單細胞真菌(酵母菌等);多細胞真菌(青黴、曲黴、蘑菇、木耳等)。
2、列舉人類在不同領域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情況
(1)食品應用:A酵母菌:在 無氧的條件下可将有機物分解成酒精,所以可以釀酒;同時也能在分解有機物時産生二氧化碳,用于發酵面包、饅頭。B乳酸菌:在 無氧的條件下将有機物分解成乳酸,由于制酸奶、泡菜。C醋酸菌:用于釀醋。D曲黴:用于制作醬和醬油。
(2)食品保存:殺死或抑制食品内的細菌和真菌的方法( 冷凍、真空包裝、巴式消毒法)
(3)醫藥應用:青黴:制作青黴素。放線菌:制作抗生素。大腸杆菌:利用轉基因技術生産胰島素。
(4)環境應用:利用 甲烷細菌處理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産生沼氣。
五、生态系統及其穩定性(新增)
1、認識生态系統
生态系統式指一定的領域内,生物和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生物+環境) 最大的生态系統是生物圈。
2、描述生态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B功能:a能量流動:單項流動、不循環、逐漸遞減。b 物質循環:非生命物質在生命與環境之間往返循環。
3、食物鍊和食物網
(1)食物鍊是指在一定區域内,各種生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
(2)多條食物鍊交叉在一起就構成了食物網。
4 、認識生态系統的穩定性
在生态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系統的具有自我調節能力,但這種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過這種限度,生态系統就會被破壞。
六、人與環境(新增)
1 、認識人口與計劃生育
(1 )人口的增長的狀況:人口的增長呈快速增長的趨勢,給生物圈帶來巨大的壓力。目前全世界的人口已經超過60億,我國的人口超過30億
(2 )控制人口增長最有效的方法是計劃生育,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其中心内容是: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素質;具體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的關鍵,優生有利于提高我國人口的素質。
2 、了解家居環境和健康
家居環境存在的問題:(1 )廚房内的空氣污染;(2)家庭裝修污染;(3)居室内綠化不合理;(4)生活垃圾;(5)寵物
VI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
一、了解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和我國相關的措施
1、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我國的相關措施:就地保護、易地保護、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就地保護的主要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法制教育和管理: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等法律文件。《中國自然保護綱要》中規定:“對于珍稀瀕危物種,要嚴格保護,除特殊需要經過批準,禁止一切形式的獵采和買賣”
2、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的意義:一方面,每種生物都是由一定數量的個體組成的,這些個體的基因組成是有差别的,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基因庫;每種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統中,并且與其他的生物種類相聯系。另一方面,某種生物的數量減少或絕滅,必然會影響它所在的生态系統;當生态系統發生劇烈變化時,也會加速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的喪失。因此,保護生物的栖息環境,保護生态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
二、了解生态環境保護的意義
保護環境實際上就是保護人類自身。
三、認識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義務
VII生物技術(新增)
1、 發酵技術
(1 )發酵技術:是利用微生物在無氧條件下對物質原料進行加工,從而獲得人們所需要的技術。
(2 )實例:用酵母菌釀酒和做面包;用乳酸菌制作酸奶和泡菜。
2 、現代生物技術
包括克隆技術和轉基因技術
(1) 克隆技術
A 克隆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克隆羊多利長得像提供細胞核的羊
B 意義:克隆技術對拯救瀕危動物、防止家禽家畜良種的退化,以及醫療上器官移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轉基因技術(是現代生物技術的核心)
A 轉基因技術是指利用分子生物技術,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轉到其他物種中,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遺傳物質向人類需要的方向轉變。
B 轉基因技術與制藥:利用大腸杆菌生産胰島素、生物反應器等。
C 引發的社會問題:a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b克隆技術的倫理問題。
生物好教師彙聚國内一線初高中生物教師,每天提供生物知識總結、學習技巧、中高考資訊、學科資源。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