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第一時間解讀:部編高一語文必修上目錄及新教材、新課程變化分析

2017年12月,教育部組織修訂并頒布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标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程),目前正在組織編寫修訂普通高中各學科教材(以下簡稱新教材)。2019年秋季學期起,全國各省(區、市)将分步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2022年秋季開學,全國各省(區、市)均啟動實施新課程新教材。

根據課程标準,“高中語文新課标”設置了18個學習任務群(“整本書閱讀與研讨”“當代文化參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文學閱讀與寫作”“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中國革命傳統作品研習”“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習”“外國作家作品研習”“科學與文化論著研習”“漢字漢語專題研讨”“中華傳統文化專題研讨”“中國革命傳統作品專題研讨”“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專題研讨”“跨文化專題研讨”“學術著作專題研讨”),其中3個學習任務群(“整本書閱讀與研讨”“當代文化參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在選擇性必修和選修階段不設學分,穿插在其他學習任務群中。課程分為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每類課程開設2個學期。其中必修共設8學分,包含7個學習任務群;選擇性必修共設6學分,包含6個學習任務群;選修共設12學分,包括6個學習任務群,學生自由選擇。高一學習必修上、下冊,高二學習選擇性必修上、下冊,高三學習選修上、下冊。

高中語文

必修 上冊

第一單元文學閱讀與寫作

1 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2 天狗/郭沫若

紅燭/聞一多

*峨日朵雪峰之側/昌耀

*緻雲雀/雪萊

3百合花/茹志娟

*哦,香雪/鐵凝

單元學習任務

第二單元文學閱讀與寫作

4 短歌行/曹操

*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

5 夢遊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高/杜甫

*琵琶行/白居易

6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轼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

單元學習任務

第三單元實用性閱讀與交流

7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恩格斯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蔡元培

8 别了,”不列颠尼亞”/周婷 楊興

9 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穆青馮健周原

*心有一團火,溫暖衆人心/林為民

*“探界者”锺揚/葉雨婷

單元學習任務

第四單元當代文化參與

參與家鄉文化生活

學習活動

一 記錄家鄉的人和物

二 家鄉文化生活現狀調查

三 參與家鄉文化建設

第五單元整本書閱讀

《鄉土中國》

第六單元思辨性閱讀與表達

10 勸學/荀子

*師說/韓愈

11反對黨八股/毛澤東

12拿來主義/魯迅

13讀書目的和前提/黑塞

*上圖書館/王佐良

單元學習任務

第七單元

14故都的秋/郁達夫

*荷塘月色/朱自清

15 我與地壇(節選)/史鐵生

16 赤壁賦/蘇轼

*登泰山記/姚鼐

單元學習任務

第八單元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

學習活動

一 豐富詞語積累

二 把握古今詞義的聯系與區别

三 詞義的辨析和詞語的使用

古詩詞誦讀

靜女/《詩經·邶風》

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鵲橋仙(纖雲弄巧)/秦觀

注:篇名前标有*的為自讀課文

高中語文新教材和課程變化

五大變化

變化一:提出四大學科核心素養。新課标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構建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

變化二:由五大課程目标變為十二大課程目标。

2003版的課程标準中,設置五大課程目标,分别為: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

2017版課标則變為十二大課程目标,分别為:語言積累與構建、語言表達與交流、語言梳理與整合、增強形象思維能力、發展邏輯思維、提升思維品質、增進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美感體驗、鑒賞文學作品、美的表達與創造、傳承中華文化、理解多樣文化。

變化三:新增選擇性必修課程。

相較于2003年版的必修課程+選修課程的課程結構,新版課程标準新課程結構調整為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選修課程

三類課程分别安排7-9個學習任務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終貫串這三類課程。

必修課程,每名高中學生必須修習,開設2個學期,8學分;

選擇性必修課程,學生根據個人需求與升學考試要求選擇修習,開設2個學期,6學分;

選修課程,學生可自由選擇學習,開設2個學期,設計12學分課程,供學生自由選擇。

變化四:設置十八個學習任務群。這十八個任務群被歸置于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課程中。(見下表)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結構及學分

必修(8學分)

選擇性必修(6學分)

選修(任選)

整本書閱讀與研讨

1學分)

(整本書閱讀與研讨、當代文化參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在選擇性必修和選修階段不設學分,穿插在其他學習任務群中)

當代文化參與

0.5學分)

跨媒介閱讀與交流

0,5學分)

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1學分)

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1學分)

漢字漢語專題研讨

2學分)

文學閱讀與寫作

2.5學分)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2學分)

中華傳統文化專題研讨(2學分)

中國革命傳統作品研習(0.5學分)

中國革命傳統作品專題研讨(2學分)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

1.5學分)

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習(0.5學分)

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專題研讨(2學分)

外國作家作品研習

1學分)

跨文化專題研讨

2學分)

實用類閱讀與交流

1學分)

科學與文化論著研習

1學分)

學術論著專題研讨

2學分)

變化五:明确學業質量。新課标增加了“學業質量”部分,明确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本學科課程學習後的學業成就表現,學業質量标準是以學科核心素養及其表現水平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内容,對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的總體刻畫。

其中,學生的學習結果劃分為五個級别的水平。水平一和水平二是必修課程的要求,水平三和水平四是選擇性必修課程學習的要求,水平五是選修課程學習的要求。水平二是語文學科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依據,水平四是高校考試招生錄取的依據,水平五則是為對語文課程更有興趣的學生所設的較高要求,修習情況可供高校或用人單位參考。

兩大熱點

熱點一: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這次課标修訂的重點之一,語文課标最突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内容貫穿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各個部分:

一是内容更全。在“課内外讀物建議”部分,除保留原有《論語》《孟子》《莊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記》等文化經典著作,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類古詩文,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

二是分量更多。明确規定“課内閱讀篇目中,中國古代優秀作品應占1/2”。

三是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強的同時,還設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專題,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品深入學習研讨。将原标準“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推薦篇目數量也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學習要求。

熱點二:革命傳統教育。

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是本次課标修訂的又一個重點。語文課标在革命傳統教育方面做到了“兩個結合”:

一是全面加強與專題學習相結合,在将革命傳統教育内容要求貫穿在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各部分的同時,還設立專門的“革命傳統作品”專題,集中學習研讨。

二是廣泛閱讀與深入精讀相結合,要求學生在課内外廣泛閱讀革命先輩的名篇詩作,闡發革命精神的優秀論文與雜文,以及關于革命傳統的新聞、通訊、演講、述評等,課内外讀物推薦篇目涉及毛澤東詩詞,以及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艾青、臧克家、賀敬之、郭小川、周立波等一批作家反映革命傳統的作品,讓學生充分體會崇高的革命情懷。

同時,鼓勵有興趣的學生精讀“一部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的詩文專集”和“一部反映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偉大曆程的長篇文學作品”,撰寫研究報告或文學評論,“深入體會革命志士以及廣大人民群衆為民族解放事業英勇奮鬥、百折不饒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

學生如何應對?

舉措一: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情感、能力、審美情趣同步發展。學生應着眼于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和語文學習興趣的提高,要敢于“跳出”語文看語文。

舉措二: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與寫相結合。要用“以讀為主、自悟自得、讀法滲透”為特色的現代閱讀新模式代替以“内容分析、煩瑣提問、寫法分析”為特征的閱讀舊模式,使閱讀返璞歸真。要從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出發,注重誦讀、感悟和積累,用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獨特理解。

舉措三:培養閱讀興趣。不能因此把發展閱讀能力的希望全部寄托于課堂,把閱讀視線限制在課本上。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語文資源,跳出教材,放大閱讀範圍。讀書報雜志、“電子書”(電腦、網絡、光盤)和“無字書”(自然萬物、人情世故等),在廣闊的空間裡學習閱讀、積累感悟、提高能力。

舉措四:恰當地運用現代技術,使音像材料和文字材料互相補充,實現超文本閱讀,提高閱讀效率。

來源:清微語文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