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職場,最累的不是幹工作,而是被小人算計。他們就如同嗡嗡嘤嘤的蒼蠅,總在尋找機會,要“惡心”别人,以此擡高自己的地位。
對于這種人,一言不發隻會被當成懦弱無能,一言不合就開撕往往會被“越描越黑”。因此,與“小人”周旋,必須得鬥智鬥勇,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01
先下手為強,故意制造“矛盾”,讓所有人都認定其“懷恨在心”。
職場中,小人污蔑、陷害他人最常用的伎倆就是“告黑狀”,由于心生嫉妒,常常給競争對手找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從而讓主要領導對其形成“不可信、不可用”的印象。
如果一味聽之任之,堅信“身正不怕影子歪”,絲毫不“自證清白”,往往會讓小人愈發猖狂,甚至主要領導也被其左右,最後落得個“費力不讨好”。
對此,真正厲害的人,懂得先下手為強,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西漢時,大臣袁盎極有才幹、個性耿直,漢文帝很是賞識他。
同朝的宦官趙同也深得漢文帝寵信,但他心地狹隘,很是看不慣袁盎,就時時處處在漢文帝面前說袁盎的壞話。
對此,袁盎憤然不已,也在找機會“反擊”。
一天,漢文帝坐車出行,趙同在車上服侍。袁盎見狀,就大聲呵斥趙同,一個閹人怎可與天子同乘一輛車,這是公然地破壞禮法。
文帝聽後,隻得讓趙同下車。
趙同當衆“受辱”,自然對袁盎愈發恨之入骨,在文帝面前“黑”袁盎就更頻繁了。
但漢文帝已經認定,趙同就是因為被袁盎當衆趕下車,而心存記恨,所言所行自然是對袁盎的“報複”了,他自然是不聽的。
從此,不管趙同在漢文帝面前如何诋毀抹黑袁盎,漢文帝都不為所動了。
在這場較量中,袁盎之所以實現“反殺”,就在于找準了時機,果斷反擊,又準又狠地撕破臉,将“矛盾”公開化,從而赢得了“一把手”的信任。
在職場中,我們也可以學習袁盎,要麼不動聲色,要麼“先下手為強”,一擊制勝,奠定勝局。
02
一騎絕塵,能力水平能夠“碾壓”他人,讓小人的算計無從下手。
我們身邊常有這樣的現象:對于遠在他鄉的熟人,聽聞他們名利雙收,總是遙寄祝福,而對于身邊的熟人,若是他們升職加薪,日子越過越紅火,心裡就滿是不平衡,甚至巴不得他們能出個意外,跌落到比自己更慘的境地。
由此可見,一個人如果沒有達到特别“優秀”的高度,身邊總還有一兩個與其不相上下的人,注定遭受的嫉妒會比真心佩服和羨慕要多,遭到的算計和排擠也會比真心擁戴要多得多。
想要跳出“小人包圍圈”,最根本的出路,在于逼着自己實現華麗蛻變,從“可有可無”的人成長為“無可替代”的人。
如同電視劇《大長今》中的女主角,從最底層宮女,靠着日漸成熟的廚藝和精湛的藝術,最終成長為了深得皇帝其中的女醫官。一路走來,她也時常被小人算計、陷害,輕則被誣陷,成為“背鍋俠”、“替罪羊”,重則性命堪憂。
但不論遭遇怎樣的委屈、羞辱和打壓,她始終在精進自己,從外在看,就是她的技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無人能出其右。而更重要的,是她的内在,有了更寬廣的胸懷和格局,由内而外散發出一種強大的氣場,不怒自威。
人在職場,與小人“争鬥”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強大自我的過程,何妨将他們當成警醒自己必須不斷前進的鞭子呢。
如同一首歌詞所寫:“謝謝你們曾經看輕我,讓我不低頭,更精彩地活。”
03
視若無睹,打心底裡将他們“删除”,讓“自建屏障”成為無堅不摧的“铠甲”。
小人最得意的,就是成功激怒他人;最失望的,就是對方徹頭徹尾不與自己“纏鬥”,如同一個拳頭打在棉花上,無處着力,反倒讓自己“吃了個空”。
職場上,領導自然需要“吹捧”他的人,以便偶爾滿足虛榮心,但更需要的,是腳踏實地幹出業績的人。
如果一個領導成功地被小人包圍,距離“垮台”也就不遠了。
如同春秋時期的霸主齊桓公,早年不計前嫌,選賢任能,在鮑叔牙的推薦下,重用“仇人”管仲,勵精圖治成就霸業;到了晚年,卻聽信小人豎刁、易牙、開方的讒言,最後,被他們合謀餓死,導緻家國大亂。
作為個人,如果被“小人”左右,不管是領導,還是最基層的員工,都隻會如同齊桓公一樣,在“沒落”的路途上越走越遠,最終不可收拾。
最為正确的做法,就是對小人視若無睹,對他們的挑釁滿不在乎,對他們的算計嗤之以鼻,時時處處展現出一副“不為所動”的樣子,讓他們找不到任何可以攻擊的地方,久而久之,自讨沒趣,也就不得不“井水不犯河水”了。
04
結束語:
人在職場,小人之所以常在,就在于每一個人都想要在激烈的競争中赢得一席立足之地,有人靠本事出圈,有人卻隻能藏在暗處,靠“搞小動作”得以苟且。
對此,大家都心知肚明,隻是各人謀生的方式不同罷了。
若能在各自邊界内活動,倒也相安無事;若是找上門來,就必然會有争鬥。
不要怕,不要躲,當該來的來臨時,勇敢地“戰鬥”一次,才能真正地戰勝他人,也戰勝自己。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