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慶文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資源生态與生物資源研究室主任、九三學社中央資源環境專委會副主任
黃河流域是中華農業文明的發祥地。其悠久燦爛的農業文化曆史,加上不同地區自然與人文的巨大差異,創造了種類繁多、經濟與生态價值高度統一的農業文化遺産。這些農業文化遺産保育了生物多樣性,發揮着重要的生态系統服務功能。發掘、保護、利用和傳承農業文化遺産,對于改善黃河流域生态環境、促進流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黃河流域主要農業文化遺産類型及其現實意義
草原遊牧系統
在黃河流經的青海、甘肅、甯夏和内蒙古等區域,草原遊牧系統是以北方少數民族為主體的産業與文化表達,包括内蒙古烏審草原遊牧系統、内蒙古伊金霍洛草原遊牧系統等。
傳統的草原遊牧系統具有提高草地生物多樣性及群落穩定性的重要作用。對内蒙古草原遊牧系統不同放牧方式的定量研究表明,遊牧的多樣性指數、豐富度指數均高于兩季輪牧和定居,群落内種群數量結構關系較定居放牧更為複雜和穩定。這說明,農業文化遺産中的遊牧方式不僅可以增加草地的生物多樣性,還可以提高群落的穩定性。
近幾十年來,由于全球氣候變化、人類活動加劇、自然災害頻發、草地超載過牧等的影響,黃河上遊存在不同程度的草地退化問題,而傳統的草原遊牧系統有助于黃河上遊草地退化問題的解決。
山地盛夏
旱作梯田系統
旱作梯田系統是在幹旱少雨的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線方向修築的條狀階台式或波浪式斷面的田地。比如山西壺關旱作梯田系統、陝西黃土高原旱作梯田系統等,都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産作用十分顯著。同時,旱作梯田的通風透光條件較好,也有利于作物生長和營養物質的積累。
黃河流域土質疏松、坡度陡峭、植被破壞嚴重,加之風蝕、水蝕等強力搬移作用,緻使流域内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尤其是黃河中遊的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旱作梯田系統為黃土高原在開展農業生産的同時,解決水土流失問題提供了借鑒。
傳統水利工程
黃河中上遊的西北幹旱地區,年均降水量稀少,水資源非常缺乏。為解決農業生産的缺水問題,勞動人民建造了許多引黃灌溉水利工程,包括甯夏黃河引水灌溉系統等。甯夏引黃灌溉始于秦代,盛于漢代。秦渠、漢渠等12條引黃古渠系曆經2000多年,仍發揮着滋潤沃土的作用。如今,甯夏平原引黃古渠縱橫交錯,渠道總長1284公裡,引黃灌溉面積約551萬畝。
黃河中遊地區,為攔截泥沙、保持水土,勞動人民創造了淤地壩灌溉系統。淤地壩水利灌溉系統已有幾百年的發展曆史,在黃河流域的山西、陝西、内蒙古、甘肅等省(區)分布最多,是在水土流失地區的各級溝道中,以攔泥淤地為目的而修建的壩工建築物,其攔泥淤成的地叫壩地。在流域溝道中,用于淤地生産的壩叫淤地壩或生産壩。“溝裡築道牆,攔泥又收糧”,這是黃土高原地區群衆對淤地壩作用的高度概括。研究表明,淤地壩在攔截泥沙、蓄洪滞洪、減蝕固溝、增地增收、促進農村生産條件和生态環境改善等方面可以發揮顯著的生态、社會和經濟效益。
林農牧複合系統
黃河中下遊地區,部分地區自然條件相對惡劣,立地條件較差,勞動人民通過種植适應性較強的喬木改變局地氣候和土壤條件,使得在林下或林邊種植農作物成為可能,發展了多種多樣的林農牧複合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甘肅叠部紮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陝西佳縣古棗園、山東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以及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山東樂陵棗林複合系統等,就是典型代表。
曆史上黃河泛濫,形成了黃河故道的沙地地貌。為在惡劣的生态條件和貧瘠的沙土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協調防風治沙的生态需求與發展農業的生産需求,山東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利用桑樹抗低溫、耐高溫、耐鹽堿、在幹旱半幹旱荒漠也能生長發育的特點及其強大的防風固沙保土功能,發展了“以桑治沙”模式,成為中國魯西北平原黃泛區防沙治沙的典範,不僅保障了區域生态安全,而且為當地人民的生計安全提供了食、衣、藥、用等多方位産品。
溝壟耕作系統
黃河下遊的華北平原地區,春季幹旱多風沙,夏季降水集中。溝壟耕作系統是在等高耕作基礎上的一種耕作措施,即在坡面上沿等高線開犁,形成溝和壟,在溝内和壟上種植作物或者牧草,用以蓄水攔泥、保水、保土和增産。溝壟耕作是一種水土保持複合耕作法,有改變地形、攔蓄部分徑流、相對增加土壤蓄水、提高水分利用率、減少土壤流失的作用。同時有利于作物通風透光,充分發揮邊行優勢,提高光能利用率,達到增産目的。溝壟耕作具有投資少、操作簡便、易于推廣、攔蓄水土效益顯著等特點,是解決幹旱低産地區緩坡地水土流失的一項主要措施。
旱地節水保墒技術體系
起源于甘肅蘭州一帶的砂田生産系統,是用不同粒徑的礫石和粗砂覆蓋在土壤表面而成,是我國西北幹旱地區經過長期生産實踐形成的一種世界獨有的旱地節水保墒技術體系。
黃河上遊的青海、甘肅和甯夏等區域,海拔較高,屬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冬春幹旱,夏秋多暴雨,年蒸發量遠大于降水量。而砂田生産系統由于地面有砂石層覆蓋,既能滲納雨水又可減少蒸發,從而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另外,砂田生産系統對于防止土壤的風蝕和水蝕,降低鹽堿,減少病蟲、雜草危害,也發揮着重要作用,為黃河上遊幹旱地區的種植業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的路徑。
間套輪作農耕技術體系
間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長期内,分行或分帶相間種植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物的種植方式。早在公元前 1世紀,我國就有關于瓜豆間作的記載。黃河流域的間作農耕技術體系包括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綠肥作物、飼料作物的間作等,林糧間作則以耐受性較強的桑樹、棗樹或泡桐等與一年生作物間作較多。套種是在前季作物生長後期的株行間播種或移栽後季作物的種植方式。
深秋紅枝頭 (符永昊攝)
間套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由間作形成的作物複合群體可增加對陽光的截取與吸收,減少光能的浪費;同時,兩種作物間作還可産生互補作用,如寬窄行間作或帶狀間作中的高稈作物有一定的邊行優勢,豆科與禾本科間作有利于補充土壤氮元素的消耗等。黃河流域的旱地、低産地、用人畜力耕作的田地可以廣泛采用間套作技術。
輪作是在同一塊田地上有順序地在季節間或年際間輪換種植不同的作物或複種組合的一種種植方式,是用地養地相結合的一種生态農業措施。黃河流域的旱地多采用以禾谷類為主或禾谷類作物、經濟作物與豆類作物、綠肥作物的輪換,有的水稻田實行與旱作物輪換種植的水旱輪作。輪作可以消滅或減少病菌在土壤中的數量,減輕病害,是綜合防除雜草的重要途徑;兩類作物輪換種植,還可保證土壤養分的均衡利用,避免其片面消耗。此外,輪作還可改變土壤的生态環境,調節土壤肥力。
特殊物種資源保護與利用技術體系
物種資源是物種進化的基礎,也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甘肅岷縣當歸種植系統、甘肅永登苦水玫瑰農作系統、甯夏中甯枸杞種植系統、河南靈寶川塬古棗林、山西稷山闆棗生産系統等,已被認定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如陝西佳縣古棗園,其中棗屬植物有兩種:棗和酸棗。因其分布範圍、生态條件、品種用途、栽培方式、繁殖管理辦法等差别較大,現存8個棗的品種群共30個地方品種。包含着從野生型酸棗、半栽培型酸棗、栽培型酸棗到栽培棗的完整馴化過程,不但為我國作為棗樹原産地、馴化和規模化種植發源地提供了有力證據,也是未來棗産業發展的重要種質資源庫。
農業文化遺産蘊含豐富的物種資源,也形成了多樣的特種物種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技術體系,這些無論是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還是對于培育新的抗病品種、為人類提供食物源、為醫療衛生保健提供藥用生物及生物生存環境資源、為工業提供原料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黃河流域農業文化遺産保護措施
加強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發掘與保護
盡管甘肅叠部紮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陝西佳縣古棗園和山東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等被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錄,甘肅岷縣當歸種植系統、甘肅永登苦水玫瑰農作系統、甯夏中甯枸杞種植系統、山西稷山闆棗生産系統和河南靈寶川塬古棗林等也被列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但黃河流域豐富的農業文化遺産目前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掘與保護。例如,迄今為止,青海省尚沒有一項中國或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這與青海深厚的農業曆史及學者的認知都不相符。
建議盡快開展黃河流域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普查工作,并在全面評價其多功能價值、瀕危性與保護緊迫性的基礎上,做好中國甚至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申報工作。、
做好農業文化遺産保護的示範與推廣
與一般意義上的自然與文化遺産不同,農業文化遺産是一類“活着的”遺産,具有活态性、适應性、複合性、戰略性、多功能性、瀕危性等特點。盡管在黃河流域已有多項農業文化遺産得到認定,但與其他地區相比,農業文化遺産潛在的生态、經濟與文化價值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基于多重價值的多功能農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
建議以流域内全球與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為基礎,開展農業文化遺産動态保護與适應性管理的示範工作,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戰略、美麗鄉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背景下的農業文化遺産保護與發展途徑。通過“有文化内涵的生态農産品”的開發,提高農産品價值;通過功能農業、文化農業、休閑農業、農産品加工等的發展,促進三産融合發展,促進農業文化遺産地潛在生态與文化價值向現實經濟價值的轉化。
與此同時,系統梳理和總結黃河流域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技術體系,包括農業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農業生态保育技術、農業環境治理技術、自然災害防禦與氣候變化适應技術等,并與現代農業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結合,探索現代生态農業發展模式,并在流域範圍内進行推廣,以促進流域生态環境改善和現代生态農業的發展。
(劉某承:九三學社北京市委人資環專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楊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