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着鼻子說話
——“自”字趣釋
不少人萬萬沒有想到,一個“自己”的“自”原來就是人的鼻子。這裡我們得先看“自”字的古文字。“自”的甲骨文作“”或“”。讀者隻要細心觀察一下這兩個形體,即使我們不先告訴你,讓你猜一猜這是一個什麼字,我想你也會猜得八九不離十,它多麼像一個人的鼻子形狀啊!你看,它的上面一豎就是人高高的鼻梁,最下面為鼻孔,中間還将鼻紋和兩旁的鼻翼也描繪出來了。“自”指鼻子在甲骨文中也可找到證據。如“疾自”(乙六三八五),其意思是鼻子生了病。
“自”的金文和小篆仍然像鼻子的模樣,隻是到了楷書,将一道鼻梁變成了一撇。但我們仍然認為“自”字為象形字,并不是“目”字上加一撇而構成。《說文解字·自部》:“自,鼻也。象鼻形。”
“自”字既是“鼻子”,那麼為什麼古人又造一個“鼻”字呢?這是因為“自”被用作第一人稱代詞“自己”後,古人在“自”字下另加一畀(bì)字,表音,造出了“鼻”,專指人的鼻子,而讓“自”專作自稱代詞“自己”用,以便将兩者明顯區别開來。
“自”字又是怎樣引申出“自己”的意思來的呢?對此學者們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自”用作自稱代詞,表示“自己”的意思,是一個借音字。第二種說法是,因為古人在和别人談話時,如果談到自己,常常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所以“自”就引申出“自己”的意思。也有人說指着自己的鼻子說話是中國人的習慣,這種說法比較可信,現在我們在一些農村仍然可以看到,人們講話為了突出自己時,同樣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因而有的學者認為“自”指“自己”,是古人萬事以我為中心的一種理念的具體反映。如《老子》中有:“知人者知(智),自知者明。”其意思是一個既了解别人,又了解自己的人才算一個聰明的人。
“自”字又是怎樣引申出“始”、“開始”的意思的呢?似乎人們對此沒有作過探讨。在這裡,筆者有一個看法以供讀者參考。前面說過,古人講話為了突出自己時愛指着自己的鼻子。在他們看來,鼻子是人最重要的器官,隻有它才可以代替自己。這種習慣也反映了古人以我為中心的理念。這種理念說具體些就是一切從自己做起,一切從自己開始。因此,“自”才引申出“始”、“開始”的意思。如《韓非子·心度》:“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愛之自也。”所謂“愛之自”就是“愛之始”。須知“自”的“始”義也轉嫁給“鼻”了。如“鼻祖”就是始祖。“鼻子”的古義就是始生之子。《說文解字》中說:“今俗以始生子為鼻子。”這裡我們必須強調一下,古漢語中的“鼻子”與現代漢語中的“鼻子”是不同的。從前面的解釋可知“子”讀為”zǐ,實有其義,指孩子。而現代漢語的“鼻子”就是“鼻”,“子”是一個詞綴,沒有實際意義,并且隻能讀輕音“zi”。
戰國時,魏王為了與楚國結交,特意給楚懷王送去一美女,這美女果然取得了懷王的歡心。大臣鄭袖在一旁看見後也垂涎三尺,也想占她的便宜。鄭袖的舉動遭到了美女的拒絕,于是鄭袖懷恨在心。一天,鄭袖又對那美女假惺惺地說道:“大王非常喜歡你,可就是有點讨厭你的鼻子,你以後見到大王時一定要用袖子将鼻子捂住,大王就會更喜歡你,天天都會和你在一起的。”
那美女信以為真,每次去見懷王時,都用袖子将鼻子捂住,此舉引起了懷王的不滿。此時,鄭袖趁機在懷王面前挑撥說:“那美女認為大王身上有股難聞的氣味,所以将鼻子捂住。”昏庸的懷王一聽,暴跳如雷,終于上了鄭袖的當,立即下令把美人的鼻子割掉了。這位善良的女子,中了鄭袖的奸計,竟然失去了自己十分漂亮的鼻子。
慶賀豐收
——“年”字趣釋
“年”對于中華民族來說是一個人人慶賀的傳統節日,是什麼原因使人們年年都要慶賀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年”的曆史演變說起。
“年”的甲骨文為“”或“”,其上部是“禾”字。“禾”為谷物的總稱,年成的好壞,由“禾”的生長及收成情況來決定,所以“禾”對于先民來說太重要了,而“年”中的“禾”看上去已被沉甸甸的穗壓彎了腰,以此象征着禾谷豐收了。“年”的下部分是一個“人”。從甲骨文來看,好像是人頭上頂着豐收的“禾”的樣子。
有的學者認為“年”所描繪的是古代的豐收舞。當禾谷豐收後,人們頭上插着禾谷以為裝飾,翩翩起舞,以此慶賀當年的豐收。也有人認為“年”是由“千”和“人”組成的會意字,“年”字中的“人”有表聲的作用。如果此說成立,那麼“年”應為形聲兼會意字。總之,“年”的本義是“禾谷豐收”。
金文的“年”也與甲骨文形體相同,也從“禾”、從“人”。小篆的“年”為“”。《說文解字·禾部》:“年,谷孰(熟)也。從禾,千聲。”小篆将“年”字下面的“人”訛變成“千”,并将“千”作為聲符,因而許慎采用了此說。其實甲骨文中的“”加點為飾作“”,點演變為短橫則為“千”,而“千”本為有飾的人。(陳初生《金文常用詞典》第718頁)
古代中原地區大都一年收獲一次,即禾谷一年成熟一次。而禾谷從播種到成熟之時,先民們視為一年。這樣,“年”由禾谷豐收引申指時間“年”。人們收割完莊稼後,常常要慶賀一番,過一個豐收的節,這個節日就叫“年”。“年”的确定,正是農業社會先民的一種文化心理的顯現。這裡的“年”就是我們所說的“春節”。傳統習俗,人們通常把春節說成“過年”。這個習俗從何而來呢?
據民間傳說,很久以前,有頭十分兇猛的野獸叫“年”,它比駱駝還要大,跑起來比風還快,叫聲比雷聲還要響。它經常騷擾人類,見人就吃,見牲畜就傷害,天神得知此事後,就把“年”鎖進深山,隻允許它一年出山一次。
有一次,“年”剛到村口,看到一個小牧童在噼噼啪啪地放鞭炮。“年”很驚恐,吓得趕緊躲開。沒跑多遠,它又看到一件随風而動的紅衣裳,那鮮紅的顔色又使它掉頭就逃。氣喘籲籲、驚魂未定的“年”,企圖在一戶人家的屋檐下休息,但那門縫裡露出來的蠟燭光又刺得它頭昏眼花,無可奈何之際,“年”終于跑回山裡再也不敢露面了。
人們從此發現了“年”有三怕:一怕聲響,二怕紅色,三怕火光。這樣,每到“年”要出山的時候,家家戶戶就放鞭炮,貼紅紙寫成的春聯,點起堆堆篝火,将“年”趕跑了之後,大家互道:“新年好!”“恭賀新禧!”這些傳說慢慢演化,就成了今天的習俗。
當然,這不過是些民間的傳說,其實“年”的正式稱謂是在周朝,而将“年”正式定為歲之首是在漢朝。到了南朝,則開始有了關于年俗的記載。
從前有個人姓古名久,識得不少文墨,在鄉間很受人尊敬,人稱古久先生。古久先生家裡很窮,常年吃了上頓沒了下頓。到了過年的時候(即我們現在所說的春節),他大發感慨,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前。對聯的字寫得很好,可是有兩個明顯的錯誤,一是将“年”字貼倒了,二是他寫的一個“家”字頭上差一點。村裡人看後都恥笑他,因此古先生便出來向鄉親們解釋說:“這是我故意這樣寫的,意思是,新年已到,家中一點東西也沒有。”聽了古先生的解釋,鄉民對他更是佩服不已,并為他送來了各種過年的禮品。
(《漢字的故事》作者:吳東平)
上一篇
祝福語(十三)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