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無心插柳柳成蔭?調脾胃卻治好了高血壓

昨天來複診的一位患者中,主訴不是治療高血壓,結果經過兩個周的治療,血壓出現了下降,已經趨于正常。

所以這真的是蠻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治療高血壓就必須被血壓牽着鼻子走嗎?

門診情景再現:

患者,男性,56歲,他的問題就一個,總是想嘔,控制不住的那種。

郎中腦袋裡出現了幾個候選——吳茱萸湯、烏梅丸、苓桂術甘湯。

再問患者其他症狀,手足冷啊、吐涎沫啊、煩躁不安啊,都沒有。

郎中再問,口渴嗎?喜不喜歡喝水?

答曰:不口渴,平時想不大起來喝水。

再看舌苔,水滑欲滴

把脈,雙脈滑湧,用人迎氣口脈定六經為太陰脈。

這樣治療的思路基本就出來了。

這是一個水飲上沖所緻的欲嘔,舌苔水滑,是水飲的明證,這個很直接也很好理解,但是如果隻用化濕利水的藥物,會有效嗎?

郎中認為,效果不大。即使有效果,最多能稍有緩解。

脈象是湧滑,定經為太陰脈。

請大家記住患者此時的狀态:氣血争先恐後往外跑,是一種外洩的狀态。

出現這種外洩的狀态,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厥陰肝上沖太過,總是把氣血(夾帶着水氣)在往上頂,圖中的柴火就是肝的作用

第二,太陰脾不足,不能把氣血守住,這個鍋是沒有蓋的,所以不能阻止熱氣往上跑

苓桂術甘湯就能完美解決這兩個問題。

桂枝是直接針對于厥陰肝的,肝氣不是上沖太過嗎,我給你疏導疏導,上沖之氣就會減弱。可以把桂枝想象成一個滅火器。

問題又來了,為什麼桂枝能緩解肝氣的上沖呢?桂枝不是溫熱的嗎,用上以後難道不會加重肝氣的上沖?

在我們教科書裡,認為桂枝是解表的,溫陽化氣的。如果用這個思路去思考,無論如何都想不出答案。

《呂氏春秋》雲“桂枝之下無雜木”。

《雷公炮炙論》雲“以桂為丁,以釘木中,其木即死”。兩處皆說明,桂枝木性極強,甚則可克制他木。

《傷寒論》中,桂枝是疏肝的要藥,桂枝能把肝經梳理的服服帖帖的

理解了這層意義,對《傷寒論》的理解大有裨益。

所以桂枝,就能搞定患者的欲嘔的主訴。

茯苓,可以減緩氣上逆的速度,并把水濕往下拉,讓它們通過小便排出去。

白術,健脾胃守中焦,是看大門的。氣血不是總想往外跑嗎,白術直接給加個蓋子,哪裡也跑不了。

桂枝作用于鍋外,茯苓作用于鍋中,白術作用于鍋口。

這就是苓桂術甘湯的整體思路。在此基礎上,郎中又加了一些陳皮、白扁豆、砂仁、枳殼等。

如果隻用茯苓、桂枝、白術、甘草四位藥會特别帥,特别有成就感,但是加上上面這幾個藥效果會更好。

每次開方都是對醫生的考驗,效果好患者回來複診,效果不好可能就不來了。

所以盡可能考慮周全,不僅僅是讓患者來複診,也是為了能盡快解決患者的痛苦。

用經方的思維打好基礎,再結合時方的精華,這是如虎添翼。

有更快的辦法,為什麼不用呢?

血壓的解決,其實也不完全是無心插柳。

患者之前也吃過降壓藥,但是服用毫無規律。就診前一兩個月,又沒吃藥。

平時血壓在160+/90+。

所以郎中直接讓患者服用中藥期間不用降壓藥,自行測量血壓,觀察效果。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長期規律服用降壓藥,在服用中藥的期間,降壓藥不宜停服。

治療初期該怎麼吃怎麼吃,後面血壓穩定了再逐漸減量。

很多中醫大夫為了凸顯自己的技術,直接讓患者停服降壓藥,這樣是不可取的。

患者的血壓在服用降壓藥的情況下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的平衡狀态,如果貿然去掉,很有可能會因為身體不适應而出現問題。

所以,醫生在治病過程中,一切要以患者的病情為本,切勿因為炫技而延誤了病情。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