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如何用數據分析思維成為超級學習者?附上高效學習的 36 種思維

最近,我看了《超級學習者》這本書,作者是加拿大的斯科特·H. 揚,他曾經用 10 天搞定線性代數,1 年完成麻省理工 4 年 33 門課程并順利畢業,1 年遊曆 4 國并分别學習了 4 種當地語言。

下面我用數據分析的 9 種思維,來解讀超級學習的 9 大原則,分成 3 大模塊(理解現狀、分析原因、預測未來),希望能給你帶來思維升級,對應「三見客」(看見差距、洞見可能、預見指數),希望能給你帶來認知升級,它們層層放大,希望能給你帶來系統升級。

一、理解現狀,看見差距

1.目标思維:元學習

所謂元學習,就是關于學習的學習,讓我們做好學習之前的準備工作。

比如,繪制一張學習的導圖,就像拿着一張地圖,能幫你到達目的地而不會迷路。

明确自己的目标,了解自身的學習動機和能力,你就可以更好地安排時間,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習慣,從而集中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

在學習領域,我的目标是成為一個超級學習者。

高效學習的 36 種思維,下面是一張思維導圖。

2.對比思維:直接

對比各種學習方法,我認為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直接沖到第一現場,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學習。比如,通過寫作來學習寫作。

在數據分析的工作中,我會直接應用所學的思維模型和工具,掌握與工作崗位密切相關的技能,去解決現實中遇到的難題,而不是埋頭研究那些高深莫測的理論、概念和公式。

如果你想掌握一門語言,那就去直接說話,而不是背單詞和語法。如果你想學會演講,那就直接當衆去練習演講,而不看一本關于演講技巧的書。如果你想學會講故事,那就直接講一個故事。

從實踐中獲得相應的反饋,再與書中學到的理論進行對比分析,看看有什麼不同,這樣學習的效果比直接看書會好得多。

很多時候,我們隻有直接出去走一走,才能找到正确的路。

3.細分思維:訓練

運用細分思維,把一項複雜的技能,細分成很多小的模塊,逐一進行訓練,各個擊破。

比如,把寫作的各個要素進行分解,包括:标題、開頭句、過渡句、故事、案例,等等。然後,逐一訓練寫好各個要素的能力。找到自己的薄弱環節,因為這些環節可能會決定你的整體學習表現,所以要想辦法攻克它們。

富蘭克林曾經在印刷廠長時間工作,把僅有的一點閑暇時間,用來訓練自己的寫作技能,他模仿成功作家的寫作方法,通過細分拆解和對比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改正,進而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這對他一生的成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運用數據分析思維解讀自己看過的好書,也是在刻意訓練自己的思維,經過反複的刻意練習,以便提升自己化解難題的能力。

二、分析原因,看見可能

4.溯源思維:直覺

運用溯源思維,如果你能理解更深層次的原理,抓住問題的核心,而不是糾結于問題的表面特征,那麼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确方法,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質。

如果你不對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就無法抓住問題的本質,也就難以做出正确的決策。隻有不斷解決實際問題,積累足夠多的經驗,你才能建立起一個深層的思維模型。

一個能夠化解難題的數據分析師,不在于學曆的高低,而在于運用多元思維模型的能力。

像費曼這樣的超級學習者,之所以能直接抓住問題的核心,是因為他在大腦中有着非常豐富的模式存儲庫。

當你面對難題的時候,請不要輕易放棄,而要有一種刨根問底的精神,化繁為簡,勇于探索事物的本質。

5.相關思維:檢索

在學習之前,先自我測試一下,讓自己積極地檢索相關信息,建立問題式的詞條系統,而不是概念式的詞條系統。

在自我測試的過程中,帶着問題去學習,帶着目的從腦海中去檢索相關信息,喚起回憶,不僅能提高專注力,還能促進思考,獲得反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讀一本書,如果隻是走馬觀花一般浏覽一遍,可能過不了多久,書中的内容就忘光了。

但是,如果你一開始就明确目标,要求自己寫一篇文章,用輸出倒逼輸入,這是自我測試的一種方法,通過檢索相關信息,對這本書做延展思考,與已有的知識建立關聯,那麼就能更好地掌握書中的内容。

你可能會覺得,寫一篇文章比較困難,但正是因為困難,所以學習效果才更好。如果這件事做起來太輕松了,比如,隻是簡單地複制原文,那麼反而學習的收獲不大。

有一種「前向測試效應」表明,檢索不僅有助于鞏固以前學過的知識,而且還能幫你為未來的學習做好準備。

比如,心中想着一個難題,盡管你現在還沒有答案,但是能幫你加強檢索,一旦遇到相關的知識,就可以拿來使用。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

所以,不要想着掌握一切知識,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你隻需要有一定知識儲備,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掌握檢索的方法,在需要的時候馬上能查到,「哪裡不會點哪裡」,這樣就足夠了。

6.假設思維:試驗

運用假設思維,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走出舒适區,探索各種可能性,這是精通的關鍵。随着人們越來越重視創造力,試驗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梵高在繪畫領域大膽嘗試了許多不同的方法,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讓他成為一名熟練的畫家,畫出的《星夜》等作品具有獨創性,令人印象深刻。

假設有兩種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方法 A 更有效,但方法 B 也能解決。如果你隻知道方法 B,不知道方法 A,即使方法 B 的效果不好,也隻能采用方法 B。

一個優秀的數據分析師,通常心中會裝着很多種不同的分析思維模型,知道有很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且能為每種情況選擇最優的解決方法,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

學習一項新的技能,前期主要是靠大量的積累,當你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有可能會遇到瓶頸,此時需要摒棄急功近利的心态,訓練自己的專注力,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更狹窄的範圍内,通過在一個細分領域内持續深耕,積累足夠多的數據量之後,才會有厚積薄發的效果。

通過謹慎的試驗,不僅能激發你的潛能,還能在實踐中及時檢驗學習的成果,戒除一些不好的習慣。

三、預測未來,預見指數

7.逆向思維:反饋

在《刻意練習》這本書中,「反饋」一個是被經常提到的詞,要想提高學習效率,務必要有反饋。

當你學習之後,在實踐中應用起來,或者在公衆平台上分享出來。比如,用自己的語言講出來,發一條感想,寫一篇摘要,都是獲得反饋的好方法。

雖然收到有些負面的反饋,會讓人感到不舒服,但運用逆向思維,反過來想一想,「忠言逆耳利于行」,從負面反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就知道下一步應該注意什麼。

事實上,有多少人閱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及時制造了反饋,目的是提高寫作能力。關注點不同,反饋的效果也不同。如果隻關注文章的閱讀量,就容易向「标題黨」靠攏,當數據持續不佳的時候,就容易放棄。

為什麼很多人都愛玩遊戲呢?

因為在遊戲中,人的行動很快就會獲得反饋。如果遊戲缺少合适的反饋,就會讓人失去興趣。

在生活中,很多人發完朋友圈之後,都會忍不住想要看看,有多少人給自己點贊?如果一直沒人點贊,缺少積極的反饋,很多人就不想再繼續做下去了。

反過來想一想,經常給别人點贊的人,其實是對别人的行動給個正向的反饋,也是在傳遞一種積極的善意。

8.演繹思維:專注

一般來講,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

一種是分心的人——任由他人控制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

另一種是專注的人——能夠自由掌控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

很顯然,後一種人更容易實現自己的目标,做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生活會過得更加幸福。

為了提升專注力,我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為深度學習留出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因為我知道,早起的時間沒有人打擾,而且自己的精力更好,特别适合用來做一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按照《不可打擾》這本書中提出的專注力管理模型,提升專注力有四個步驟:

第一步:記錄分心的内部觸發因素,獲得自主性、控制力和歸屬感。

第二步:為改變留出時間,特别是要為重要的人留出時間。如果你不掌控自己的時間,别人就會偷走你的時間。

第三步:解決分心的外部觸發因素,控制外部的幹擾。比如,關掉手機 App 推送的通知,減少收發電子郵件,減少微信群聊,等等。

第四步:簽訂專注力協議,比如,代價協議、身份協議,預先做出相應的承諾,分心之後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并嚴格執行。

9.歸納思維:記憶

學會運用歸納思維,總結所學的知識,将知識融入到理解事物的深刻記憶中,就能夠加深記憶、理解和應用,做到知行合一。

記憶是有規律的,如果你想建立長期記憶,就不要死記硬背,而要适當運用記憶的策略,将學習時間劃分為小段。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學習整塊的知識,這是适合忙碌上班族的一種學習方式。

比如,如果你計劃用 9 小時來學習數據分析的 9 種思維,那麼在 9 天時間裡,每天學習 1 個小時,這樣比一天内學習 9 個小時的效果更好。

為了更好地記憶和應用數據分析的 9 種思維,我用「三字經」的方式來進行輔助記憶:目對細、溯相假、逆演歸,并用英文首字母組成 3 個模型作為線索:GAP、ORS、BDI,再用一個公式把它們串聯起來:

DAT = GAP + ORS + BDI

當運用這些思維的次數足夠多之後,就會變成一種長期記憶,随時可以按需調用。這就好比打字,剛開始的時候,你必須記住字母所在的位置。然而,當你打字足夠多之後,甚至連想都不用想,很快就能把字打出來。

最後的話

最後,我用一張思維導圖,來總結超級學習的 9 個原則:

希望借助數據分析思維,能夠幫你成為超級學習者。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