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一個概念,首先要理解它的本質和作用。
伏筆:本質是暗示,暗示下文人物或情節的發展,要往下文找。是暗示下文,而不是前文,所以判斷是不是伏筆,你一定要往下文找。
比如在魯迅的《故鄉》中,母親告訴我,閏土總問起你,我告訴了他你什麼時候回來,他也許就要來了。
這就是一種暗示,為下文閏土和魯迅的見面埋下伏筆,使得閏土的出場非常自然。
伏筆這種表現手法,有個非常明顯的作用:為下文的要出現的人物和情節做出暗示,使得後面的情節發展不突兀,内容更嚴謹合理。
懸念:本質是好奇,透露一部分情節内容來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不需要分析上下文,就分析段落本身,你就能确定是不是懸念。
比如《背影》這篇課文,開第一段就說:“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為什麼最不能忘記?這個背影有什麼特殊意義呢?這讓讀者心理有了懸念,并想閱讀下文,探尋這個懸念。
懸念有兩個作用:第一、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第二、使文章情節更曲折生動。
鋪墊:本質是邏輯,判斷和下文有沒有邏輯關系,要往下文找。不需要看上文,而是看下文,判斷和下文有沒有邏輯關系。
如果沒有鋪墊的内容,下文的人物和情節就會顯得很突然,所以鋪墊的前後内容之間暗含一定的邏輯,而且鋪墊的内容會重點描寫。
比如《皇帝的新裝》第一段大量文章描述皇帝如何喜愛新衣服,這就為後面皇帝被騙做好了鋪墊。
所以鋪墊的最大作用,就是使文章情節更合理,人物形象更鮮明突出。
上一篇
直腸癌切除化療後骨轉移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