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财經 > 正文

“賤議”的專家,滾遠點!

作者:羽逸塵

天下苦專家久矣。

不得不習慣996的年輕人,哼哧哼哧努力搬磚,好不容易離個人的“小目标”近了一點時,總會有一個“專家”從别的世界跳出來,像是埋伏已久,隻為了給人一個痛擊,把他打趴下。

這不,00後剛湧入職場,還沒站穩腳跟,就受到專家的“伏擊”。

專家建議,可以給00後增加工作強度。

理由滿是陰陽怪氣的味:

“00後的工作能力不可小觑,他們大多接受過良好教育,具備豐富的實習經驗和獨立思考能力,對工作有着清晰的自我認知和目标,樂于實現個人價值,因此,對于00後,可以給他們的工作強度适當可以加碼。

聽聽這話,正常人說得出嗎?

“能者多勞”,一個多好的詞,在專家這全變味了。

更恰當的表述是,能者皆牛馬,“耕”壞了後果自負。

年輕人熬壞了身體,實現的“個人價值”都跑哪去了,我都不好意思點破。

有網友切中要害:

“看到能力強的人,第一反應不是好好保護他們,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而是想怎麼能更高效地壓榨他們。”

為什麼?

因為專家希望世界如他們“建議”的那般運轉,這樣子他們才能高枕無憂,不怕丢了飯碗。

怪不得,專家口中的“人”,像是被剝奪了感受的棋子。

在“運籌帷幄”間,專家肆意享受着下“大棋”的快感,苦全給“棋子”咽下了。

于是,當專家聽說中國經濟遇到了兩大難題時,瞬間生出一股莫名其妙的雄心壯志,桌子一拍,就想到了一個“絕妙”的答案:

“可以讓大學生付費上班,然後企業加強培訓,讓員工付費獲得的經驗物超所值。這樣企業就有現金流度過難關了,大學生也都就業了,兩全其美。”

明白了!

敢情大學生就業難是因為拿錢了,他們就應該自覺點,主動燃燒自己青春,去各企業充當免費勞動力。

聽到這話的父母們,不得吐出一口老血。

我甚至能想象出該專家的“配套建議”:建議父母們主動給孩子啃老,好讓孩子在“付費上班”的路上能越走越遠,以貧帶富......

畢竟,“低工資是我們的優勢”,怎麼能輕易放棄?

至于那些讀書就是為了拿高薪的年輕人,顯然“格局”不夠大。

但專家總能一眼就看出問題所在,就問你服不服。

有專家看到物流需要人,機械性的制造業需要人時,滿是憂慮,她“痛心疾首”地說:

“年輕人在選擇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放棄所謂享受型高工資或者福利型的這種想法。艱苦奮鬥的這種想法在年輕人當中還是要重新反思一下。”

簡而言之,這屆年輕人,當韭菜的“覺悟”不夠。

要不,這點“小事”,還用得着專家操心?

畢竟,年輕人再不“努力”,專家的孩子就得努力了。

孰輕孰重,專家看得很透徹。

一言不合就提建議的專家,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卻總能精準擊打到年輕人的痛點。

看似憂國憂民,實則冷嘲熱諷,讓年輕人無地自容,增添無窮的精神内耗。

這是“天賦異禀”嗎?還是單純的壞?

冥冥之中,專家的形象,和王小波提到的“哲人王”的形象,幾乎重合在一起。

王小波在雜文《理想國與哲人王》中說,他哥哥有一位同學,翻了幾本哲學書就自以為掌握了真理,突發奇想要當“哲人王”。

他煞有介事地穿上藍布大褂,托着紅藍鉛筆,在世界地圖前晃來晃去,“考慮起世界革命的戰略問題”:

“設計一整套制度、價值觀、生活方式,讓大家在其中幸福地生活......”

美名其曰,烏托邦。

至于每一個具體的人,都是“哲人王”手中的一個“行貨”,可以随意騰挪。

在王小波看來:

“哲人王藐視人類,比牢頭禁子有過之無不及。主張信任哲人王的人會說:隻有藐視人類的人才能給人類帶來更大利益。我又要說:隻有這種人才能給人類帶來最大的禍害。從常理來說,倘若有人把你當作了nothing,你又怎能信任他們?”

是啊,這些時常挂在熱搜上讨罵的專家,要是真了解年輕人的生活,年輕人的經濟狀況,怎麼會說出“适當懲罰不生孩子的人”讓人血壓飙升的話?

難道他們以為,年輕人不願談戀愛,不願結婚,是因為壓力太小了,工資太高了,需要他們再添一把火?

這位廈大的趙燕菁教授後來出來澄清,說他的原話被一些人曲解了。

看完他的回應,網友更不淡定了。

哪裡是網友誤解了,分明是這位專家沒有自知之明。

趙燕菁解釋,“如果你不生小孩,你實際上是靠别人家的小孩在供養的。”

所以,為了保障多子家庭的“公平”,隻能懲罰那些不生孩子的人。

這腦回路,我着實看不明白。

網友懵了,向這位專家發出靈魂拷問:

“我父母每個月沒有養老金,我是不是白養一堆人?”

“難道我領的養老金不是我年輕的時候交的嗎?”

“那我要是多養孩子以後是不是等于給别人養老?”

建議這位專家再出來走兩步。

很顯然,解答這些問題,遠遠比他提出“建議”要有價值得多。

不知從何時起,“專家皆禍害”這一判斷已深入網友骨髓。

我們所看見的魔幻是,何不食肉糜的專家不需要擁有與其“地位”相匹配的能力,便能活躍在網絡的各個角落。

這是一個“劣币驅逐良币”的過程,會使那些真正的專家蒙塵。

如王小波所總結:

“這哲人王也不是誰想當就能當,他必須是品格高潔之士,而且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在此我舉中國古代的哲人王為例——這隻是為了舉例方便,毫無影射之意——孔子是聖人,也很有學問。”

從這個角度看,提出“賤議”的專家,辱沒了專家之名。

他們沽名釣譽,貪慕權勢,站在既得利益者那邊,站在金錢那邊,在網絡上發聲就是在為禍人間。

真信了他們的話,那些真正的“大多數”,将會被少數人給“平均”掉。

有專家說過如此脫離現實的話:

“中國人沒那麼窮,中國人現在平均家庭資産300萬。”

照這麼算,“普通家庭”資産都有300萬,專家的資産豈不是天文數字?

怪不得胡口亂謅的專家多如狗,他們在對人指手畫腳時,根本需要講證據。

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當然,聽到有人還買不起房,又有專家覺得,買房的壓力都是“自找”的,于是“針對性”提出建議:

“取消房貸,讓買不起房的人别買,省得壓力太大。”

這幾乎是在戳年輕人的脊梁骨了:

沒有全款買房能力的人,就等于無能,就不配結婚?

别問,問就是那些被稱為“停車場乞丐”的人是自找的。

為了保住工作,每天極限通勤來回6.5小時的人也是自找的。

難,是一種處境,可自帶優越感的專家沒眼看。

網友一聽專家的“賤言賤語”,紛紛拍案而起:

“專家一句話直接把我開除國籍了,我不配當中國人,我家沒有50萬。”

“不夠50萬,是不是專家給補齊。”

“經濟學家有,其他就不好說。”

原來,在專家的世界裡,“周公子”遍地,已沒有“二舅”的容身之地。

換句話說,如果你不是“周公子”,應該好好反思反思。

至于如何“反思”,專家沒說。

他們隻會認為,年輕人再窮也有閑置的房子可以出租,有車子可以拉活。

他們隻會說,“把錢花光,為國争光。”

當然,怎麼掙錢專家不會說。

這就是專家掌握流量密碼的秘訣:

永遠不說人話。

對付這種人,隻能用魔法打敗魔法。

正如網友提出的重磅建議:

“把專家的收入都降到低保水平,不出半年,就能提出很多切實可行的建議了。”

什麼時候,專家不在“神壇”之上,什麼時候,專家不再胡言亂語。

不論我們願不願意承認,“專家”二字自帶光環,大部分都是捧出,或罵出來的。

如教授、博士之流,不必“自證身份”,就讓人高看一等,或忍不住踩兩腳。

無他,這和學曆崇拜類似。

“專家”二字,為什麼屢試不爽?

因為他們被貼上了“權威”屬性,一開口,就有了傳播的土壤。

如早些年大行其道的“魯迅語錄”、“莫言語錄”一樣,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說。

潑婦罵街沒人看,但如果冠以“專家”的名号,熱搜就有了。

前陣子,儲殷說了一大段話,掐頭去尾,剩下一句極具“爹味”的話後,被罵慘了:

“專家建議30歲未經濟獨立女性盡早回老家。”

在網絡傳播中,越極端、越讨罵的言論,越有“市場”。

罵着罵着,“一不小心”就刷屏全網。

我不是為儲殷洗白,沒必要。

但我們應該看到的是,他講的其實是“北漂”女性普遍的困境。

罵他的人,也許在不知不覺中就代入其中,冷靜沒有了,隻剩下情緒,于是急着反駁:

“一個負責任的年輕人,是不會對他人的生活指指點點的。”

這話當然沒有毛病,但重要嗎?

好為人師是人的本性,沒有人“抹殺”得了。

最根本的是,我們應有自己的人生準則,并勇于“策劃”自己未來的藍圖。

活明白了,“專家”說得唾沫橫飛,也不去辯駁,而是一笑而過。

那時我們将會明白,為何參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