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科院老科協農業規劃委員會會長、聯合國工發組織全球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生态原産地委員會會長、77級智庫專家孫建)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小農經濟國家,農村貧窮,農業落後,生産力低下。新中國建立後,為了迅速提升農業發展水平,毛主席科學總結了農業生産的自然規律,1958年末及時提出了農業“八字憲法”:“土肥水種,密保管工”(現稱為農業老“八字憲法”),作為指導農業生産的八項措施。1979年,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劉瑞龍在他出版的《農業“八字憲法”淺說》指出:“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産率。”“農業八字憲法”的出現,迅速促進了我國農業的穩産增産,多年來,對維護我國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性作用。
(農業部辦公廳原副主任王文德多次參加“新時代農業八字憲法座談會”)
老“八字憲法”的前四個字是“土、肥、水、種”:
土:整平土地,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由于過去每年大量濫用化肥,土壤修複和改良已經是勢在必行。
肥:廣辟肥源,測土施肥、按需施肥、科學施肥,指合理施肥。現在國家一直在提倡有機肥替代化肥,就是希望能夠改變化學農業的施肥習慣。
水:興修蓄水和灌溉工程,合理用水,如今國家标準化農田建設,但是合理灌溉、節約用水标準逐步提高。
種:指選育和推廣農作物優良種子。培育、繁殖、推廣、普及農作物的優豐産良品種。
老“八字憲法”後四個字是“密、保、管、工”。
密:合理密植;保:植物保護,防治病蟲害;管:精耕細作,加強田間管理;工:改良、創新農業生産工具。
農業老八字憲法是一部完整的國家農業策略,幾十年來,中國的農業與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随着時間推移,“農業老八字憲法”也難免有曆史局限性,與時俱進調整是一種必然趨勢。60多年過去了,今天中國的部分農業區域面臨土地抛荒,水利設施損毀,濫用化肥農藥造成土地污染,老八字憲法逐漸式微。進入新時代後,國家鄉村振興與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政策,需要我們開放眼界,大膽創新,用新理念改變傳統理論,共同繼續探索生态農業産業發展道路。
目前,我國農業發展由傳統農業變成現代農業,并朝着生命農業、三生農業(生态、生物、生命)的方向發展,随着機械化、數字化、智能化等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深入應用,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生态農産品的需求更加旺盛。新時代呼喚社會提高更多的生态産品,保育土地、生态水肥、優質種源以及生物農藥、設施裝備等要素的配置,優化要素組合等,培育小農生産與現代農業産業協調新體系,帶動農産品質量安全、品質提升,縮小管理時空、增強應變能力和增加綜合效益,提升生态農業産業競争力。
(農業部辦公廳原副主任王文德多次參加“新時代農業八字憲法座談會”)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農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代農業”發展逐步融入了集約化、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術、新思維和新概念。為保護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以及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工信部、商務部等八部委發布的新時代品牌建設精神,有機質農業、生命農業、耕育農業發展催生了新的八字憲法“土、肥、水、種;智(質)、标、品、生(升)”。“農業新、老兩個八字憲法”一脈相承、并不沖突,隻是一種新時代下對生态農業的進步和提升。
新八字憲法,保持了老八字憲法“土肥水種”前四個字不變,因為土地是個萬歲資源,5000多年的農耕文化延續到目前的耕育農業,國土區域内的耕地幾乎沒有太大變化。但是要解決化學農業的遺留問題,“土肥水種”也要升級到生态型,即生态的土壤,生态的肥料,生态的水,生态的良種,生态的肥料包括有機肥、微生物菌肥、礦物質肥料等。
老八字憲法後邊密保管工四個字要随着現代化、自動化、信息化新時代生态農業的發展,相應調整成“智(質)标品生(升)” 新八字憲法。調整後的新時代八字憲法後四個字分别釋義為:
第一個“智(質)”:是智慧農業、智能農業、數字鄉村等,也是高質量農業、高科技農業。數智農業技術可以構建數字化監測與精準化管控體系,融合農藝等技術,構建生物病蟲害防控,加強全産業鍊、全生産過程、産品全生命周期的要素信息集成管理和統一調度,開展數據采集與分析,形成智能決策體系。
第二個“标”:是标準化農業、農業生态地标品牌。建立和完善以國家标準、行業标準、團體标準為主的生态産品标準,既适合國情又與國際的生态農産品标準體系接軌。中國生态地标品牌産品包括以中國生态原産地标志産品為主的農業、文化、旅遊、康養、教育、餐飲、體驗等農業多功能産業,通過實施“農業+”農文康旅教延伸産業,促進農業産業多業态跨界融合,發展中國生态康養,中國生态文旅地标,中國美食地标、曆史人文地标,生态文體地标等生态地标品牌。
第三個“品”:是品牌,也是品質、品格、品味。生态農産品品牌以農産品的産地、品種、質量等生态生産為基礎,以商标、生态标識、環保包裝、生态形象為主要表現形式。品格、品味是産品和文化的融合,文化是産品的根與魂,有文化的生态品牌,才站得住腳、走得遠,品牌力才會深厚持久。農産品的曆史文化,是中國耕育農業生活的再現。其中原産地的區域農産品文化,體現出地名、地理區域特色的人文曆史文化資源,例如名山大川生态地标、名人故裡人文地标等。提升消費者對生态農産品的感知、品牌符号體驗為核心,構建生态生産、品牌經營的價值與信用體系,提升生态産品的核心競争力,有力打造鄉村宜居宜業的生态鄉村産業綜合體。
第四個“生(升)”:“升”是生态農業、生态食材、生态農産品、大生态食物。以三生農業的生态、生物、生命農業為基礎,強化生态生産、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稭稈過腹還田,促進循環農業發展模式。這個“生”從始至終貫徹整個八字憲法,老八字憲法的前四個字,現在都有按照有機質農業耕育農法模式,新八字憲法的後四個字也要從始至終貫穿生态字,這是生态的智慧農業、生态标準、生态地标、生态品質,按照生态質量打造生态農産品和生态品牌。“生”的并列諧音字“升”(升),是質量的上升、生态産品價值提升。
用生态水肥,保育生态的土地和土壤,生産出生态産品,打造了生态原産地、生态食材品牌,實現生态産品的優質優價、增值增效及生态産品的價值提升。通過生态産品的橋梁、紐帶、路徑,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新時代農業八字憲法是農業的一個整體的、系統的、辯證的、綜合的一個最大概念,所遵循的生态農業準則,保護藍天、碧水、淨土、青山。也是現代農業與傳統耕育農業實踐的結合,新八字憲法既符合人多、耕地少,山區和丘陵多,又符合人類與自然核心的三生農業發展,走生态農業道路經營農村,從根本上提升生态農業生産條件,營造良好的農業生态環境,引領我國農業生态發展,促進我國農業的生态可持續健康發展。
近日,為落實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中國食品報社中食創學院等單位聯合發起了《全國鄉村振興生态産品價值實現百縣榜》“百縣千鄉萬企”示範工程,新時代農業八字憲法“土肥水種、智标品生”實施,可以加快形成以生态食材、美食地标為基礎的區域公用品牌、地方品牌,實施生态食材、生态地标産品品牌的提升,幫助地方政府挖掘生态産品背後的産業價值,加強生态品牌培育和保護,提升生态産品溢價、市場占有率及消費者信任度,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沙多生态系統打造農業生态全産業鍊,增加優質生态産品供給,保障生态安全,推動鄉村振興生态産品價值實現的高質量發展。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