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聽課同志的強烈要求,今天這節課專門講一下關于鈣的問題,主題是鈣與人體健康。現在好多報刊上說中國人必須全民補鈣,這句話并非危言聳聽,很對的。為什麼?現在說說人為什麼補鈣。先說說人為什麼缺鈣。現在咱們人口太多,地是有數的,問題就出來了,地有限,人越來越多,人得吃啊,怎麼來滿足人口不斷的膨脹呢?沒辦法,隻能讓糧食催生,縮短食物的生長周期。問題就出來了。過去魚長這麼大個需要一年時間,現在那魚呢,也長那麼大個,是多長時間?三、四個月就長這麼大了,要不然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啊。大家想想,任何物質都有它的生長周期,周期縮短了,裡面的結構是不是要變?這魚三、四個月就這麼大了,塊頭是夠了,可是裡面的成分肯定缺乏的,尤其是礦物質、微量營養元素都不足,這是根本問題。人過去吃一條魚,現在還吃一條魚,看着這量是夠了,可那裡面的東西呢?長此下去,人是不是缺鈣了?這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現代人為什麼缺鈣?因為現在人生活越來越好了,吃得太精緻了,現代的食物過多的追求美和色,你想想,能不卻鈣嗎?
個問題,現在人為什麼缺鈣,先看看人緻病的原因?一個脂肪過剩,脂肪進去後經過消化分解吸收,給人提供能量。脂肪吸收的基礎是什麼?就是需要鈣的,脂肪越多,鈣流失越大,鈣是促進脂肪燃燒的,由于現在人的生活好了,脂肪吃得太多了,都是大魚大肉,反過來鈣要促進它燃燒,就要丢失,鈣不足了。脂肪越來越多,胖子越來越多,鈣丢失越來越大。第四個原因,人為什麼缺鈣,現在人都愛喝飲料,特别是碳酸飲料。營養學公認,碳酸飲料喝得越多,鈣丢失越大。為什麼?鈣是堿性的,碳酸飲料是酸性的,喝得多,是不是要堿性的東西來彌補啊?這鈣丢失越大,所以現在人缺鈣的現象非常普遍。
鈣缺乏以後會出現什麼現象呢?從中醫角度來說,叫人老骨頭先老。為什麼?大家看,腎主骨,也就是人老,腎先老。為什麼呢?因為飲食結構不合理,吃的東西太好了,造成歲數越大,腎越虧,骨關節反應越強烈,人老骨先老,其實是人老腎先老,反映在骨頭上。骨關節是怎麼回事呢?症狀是什麼?這是人的骨頭,骨頭是怎麼組成的?裡面有好多的梁,用它來支撐骨頭。骨頭的營養從哪裡來?就是靠這些骨小梁生長的,但它需要血液來滋補。人越老,腎越虧,腎是氣,氣不足,血是不是就不足啊!血進去的就少了。骨頭是24小時支撐着人體啊,老是不給人家供血,骨小梁撐不住了,老了。慢慢就變細了,塌陷了,骨頭是不是就越來越小了?骨頭一小,人的個頭是不是越來越矮了?所以人上了歲數,個子不就越來越矮了嗎,就是腎主骨,出的問題。
課講的都跟鈣有很大的關系,那麼從西醫的角度來談,人老哪先老?血管先老,也就是咱們說的動脈硬化。為什麼硬化了呢?這是咱們的血管,這是血管壁,管壁是怎麼組成的呢,它裡面都是毛細血管,構成了管壁系統。由于毛細血管裡面循環不暢,造成毛細血管堵塞,時間長了是不是破了?破了以後,就在大血管上出現了垃圾,叫做斑塊,也叫做動脈硬化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毛細血管都堵了,是不是沒彈性了?血管壁彈性就減弱了,整個血管不就慢慢硬化了嗎?就是動脈硬化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西醫認為這跟鈉攝入量過多有很大關系,鈉就是鹽,如果你血管裡面鹽要是多了,血管就硬了。怎麼防止動脈硬化啊?一個是補鈣,一個是少吃鹽,道理在哪兒?要防止動脈硬化是不是要少吃鹽啊!過去不懂,吃了這麼多鹽。是不是要給它排出去啊?現在少吃不解決問題了,你得給它排出去啊。怎麼排啊?就是鈣,鈣是排鈉的。食物吸收都在不同的通道裡面,礦物質是在礦物質裡面。如果鈉多了,是不是這個鈣就少了?如果鈣多了是不是把鈉給排出去了?所以鈣是預防動脈硬化的。第一節課講高血壓時,也跟大家說了,鈣是軟化血管的,血管一軟化,是不是血壓就慢慢下來了?如果這裡堵了,怎麼把它打通了啊?就用鈣,因為鈣是促進血液循環的,把堵的這塊中間打通了,所以鈣是防止動脈硬化,讓腫瘤慢慢縮小的。
另外一個角度來談鈣。從中醫來講,黑豆是補腎的。從西醫來講礦物質是補腎的。無論中醫、西醫都認為礦物質缺乏會造成腎功能減弱。咱們再來談鈣為什麼是補腎的。上次給大家講的每個時辰對應着每個髒器工作,腎是十七點到十九點工作。人吃天然的東西,一、裡面維生素多,二、礦物質是最多的,再往下看,十七點到十九點是酉時,是雞,腎是雞,雞是不是經常吃點砂子啊?為什麼?它不就是補鈣嗎。古人講了,要補點礦物質,現在發現最主要的就是補鈣,所以從中醫的角度來講,補鈣是補腎的。補腎的目的就是強骨的。對吧?所以人老骨頭先老,多吃點鈣啊,是不是就延緩衰老了,就健康了。從西醫的角度來講,如果鈣足,血管運行通暢,得病的幾率就小多了,心腦血管病就很少了吧?鈣是多麼重要啊。舉個例子,過去有種病叫肺結核,醫學發展的非常好,把肺結核給控制住了。現在為什麼又上升了?原因就是在于飲食不合理,一個是辣椒吃的過多,再一個就是鈣的缺乏。很多人在檢查身體的時候,看見肺部有感染了,大家想一想,鈣是幹嘛的?如果鈣缺乏,它能鈣化嗎?如果鈣充足,它才有機會鈣化啊!想想以前得了肺結核怎麼治,第一個,要多曬太陽,就是要産生維生素D ,第二個,就是要喝牛奶,牛奶中鈣多呀。一邊讓你多補鈣,一邊又多曬太陽,多産生維生素D,讓肺裡面鈣化了,肺結核不就好了嗎。那是過去,現在不能用這方子了,因為現在的人肉吃的太多了,鈣丢失太大了,怎麼辦?從預防學角度來看,咱們隻有每天吃點鈣。如果出了問題的就要大量的補鈣,把它給調過來。據醫學統計,鈣缺乏跟106種病有關系,鈣對人體的健康非常重要,也就是我說的,要想身體棒,先把鈣吃上。因為鈣參加人體從頭到腳每一項生理活動,是一個重要的元素。
有的人說鈣補多了,容易得結石。這是一個典型的誤解。很簡單,你去問問,那些得結石的人有幾個是補過鈣的?不用争論。為什麼得結石?人是一個自穩的系統,當人體缺鈣了,人體有一個器官叫甲狀腺,它會從骨頭裡面調出鈣來,維持平衡,這叫惰性鈣,不是活性鈣,來彌補這個平衡。時間長了。最後會出現骨質疏松了。膽結石,腎結石是怎麼回事啊?先說膽結石,膽是儲存膽汁的,肝是分泌膽汁的,膽囊是儲存膽汁的,人吃了油以後,大腦通知膽,這個人吃油了,膽就把膽汁分泌出來,去消化脂肪,給人提供熱量,來完成生化過程。油吃多了,使肝的代謝異常了,肝分泌的膽汁就不對了,正常的是綠色透明的液體,脂肪過多時,分泌的就是渾濁的液體。膽汁在膽囊裡,幹淨的在上面,髒的是不是慢慢沉澱下來了,時間長了就形成了結石,就叫膽結石。不是吃鈣造成的,是肝膽代謝有毛病了。腎結石也是一個道理,腎是靠什麼活着,是不是也靠血活着,血是不是從肝上來的,這也是肝膽代謝不好了,帶來的腎結石,根本就不是由于補鈣造成的。從新的觀點來說,補鈣就還預防結石。甲狀腺從骨頭裡面調出來的是惰性鈣,咱們吃的是活性鈣,惰性鈣出來後肯定不參加生化過程了,它跟草酸結合,就形成了結石。如果補了活性鈣,甲狀腺就不用從骨頭裡面調鈣了,正好預防了結石。
還有人說補鈣多了骨頭脆,這也是個誤區。從1922年開始,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人類補鈣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因為補鈣而發病的例子。那為什麼有人說補鈣多了骨頭脆呢?很多病例發現,不是鈣多了,而是維生素D多了。為什麼?過去的人認為,補鈣就要補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是促進鈣吸收的,但是鈣,人體會缺,維生素D,人體并不缺。這是個很關鍵的問題。維生素D可以從食物中來,還有一個來源,即每天曬10分鐘太陽,就能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如果你再攝入進來,維生素D是不是就多了?多了後就慢慢儲存起來。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多了就中毒。大家看,肝是代謝脂肪的吧,多了就容易引起肝中毒、肝硬化。肝硬化了,是不是就缺血了?哪兒缺血了,哪兒就反應出來了。所以是維生素D中毒了,并不是鈣中毒了。
還有一個問題,喝骨頭湯補鈣,是個最典型的誤區。我們做了實驗,買了8公斤骨頭,熬了4個小時,最後濃縮到19毫升裡面,鈣隻有33毫升,鈣根本就不多,所以這是典型的誤解。喝骨頭湯的好處在哪?補充的是膠原蛋白,它是促進骨頭吸收鈣的。要把這些觀點調整過來。
鈣要補充多少呢?國家的标準是正常人每人每天補充800到1500毫克,這個标準是怎樣定的呢?參照過去美國FDA的标準定的,是針對正常人的。
如果人得病了,還能按正常量那樣去補嗎?絕對不行,你得加量啊,要與時俱進,不要老死套一個标準。有的人說,我的血鈣不缺。什麼人血鈣才會測出來?第一個,剛做完大手術的,第二個,卧床不起的。正常人沒有一個是低的。為什麼?人是一個自穩系統,會從骨頭裡面調出來,你不可能缺鈣,再有一個,血在人體占1%,鈣占99%,你能拿1%來測99%嗎?還有人說血鈣高,那是症狀,肯定有病了,你的病在哪裡,并不是你鈣多了,而是你鈣的吸收出現問題了。這樣的病例并不少見,不是鈣多的原因。認為鈣多,是過去的觀點,現在都知道是不對的了。衛生部王隆德副部長說:中國人必須進行膳食革命了!為什麼?一是因為現在人吃的太精緻了,二是食物内的營養缺乏的太厲害了,咱們吃飯的時候把鈣吃上不就解決了嗎!
應大家要求分析一下吃什麼鈣好。首先,什麼鈣不要吃,現在市場上的鈣,要我說,就是過時了。經過幾十年發展了,應該有新的标準了,現在外面的配方多是鈣加維生素D為主,這個配方用于不見陽光的人,或是剛出生的小孩。但是現在誰不見陽光啊,所以不适合現在人。還有一個問題,你要是有問題了,補鈣就要3000毫克,這是以女同志為例,現在市場上的鈣片,基本上是一片600毫克鈣加維生素D。以這個量補充5片,維生素D的量是不是也上去了?到現在為止,鈣多了沒有發現有中毒的,而維生素D多了,可就真中毒了,所以不适合現在人服用了。
還有其他配方,有的加鎂,我隻能問一句,這個有人體實驗過沒有?咱們中國人普遍缺乏的四大礦物質是:鈣、鐵、鋅、硒,鎂在植物中最多,中國人吃菜,以植物為主,缺鎂的很少,所以這些配方不适合中國人。很簡單,大家看,還是以這個為例,每天要補3000毫克鈣,鈣上去了,鎂是不是也多了,鎂是幹嗎的,鎂是控制心肌跳動的,過量服用鎂是要出事的,這在臨床上已經證實了,那麼到底什麼鈣好?大家思考一下,咱們中國中醫科學院是幹嘛的,他是世界上中醫最高的研究機構,他是根據中醫理論為中國人研制藥類、食物類的最高科研單位,他為我們中國人研制了一個鈣,叫蓋世骨葆。首先從配方來看,它是以袋裝為包裝标準的,第一個,每袋含鈣淨含量2000毫克,第二個,他配了鋅,鋅對調節胰島素分泌有重要作用,也就是對于防治糖尿病有很大幫助,鋅對于防治老年癡呆、更年期綜合症及促進兒童、青少年腦組織發育有重要作用。還有一個重要的配方是膠原蛋白,它能夠彌補骨小梁的缺乏,說白了,促進鈣吸收的,它能夠攜帶鈣往骨頭裡打。很多人吃很多種這樣那樣的鈣,可是發現自己的骨密度還是沒有提高,原因就是缺少膠原蛋白的協同作用。再有一個,放了酸棗面,他在中醫藥裡面屬于藥食同源的食物,具有補血、安神、養心的作用,也就是在中醫五千年裡,調心髒的。現代人很多因為生病而失眠,很多人因為失眠而生病,中醫講血足神才安。還有栗子粉,他也是中醫藥裡藥食同源的食物,對男女都有很好的補腎功效,同時栗子的模樣跟前列腺似的,中醫講以形補形,它能夠防治男性前列腺疾病。所謂有症狀治症狀,沒症狀防病。這個配方是中醫根據古代、現代人體的病症來給中國人配的方子,首先,它的好處在哪呢?剛才跟大家講了,第二是,它的粉劑不含有任何添加劑。市場上賣的鈣多是片劑為主,所以裡面有添加劑,不适合長期食用,尤其對于腸胃不好的人。蓋世骨葆使用起來非常方便,每天早上起來,喝粥的時候,剩一口了,倒進去一和了,一口就進去了,就随着飯一塊吃了,有這麼幾個優勢在這,所以大家去思考一下,您是中國人,要吃中國人的東西。好,今天“鈣與人體健康”這節課就講到這裡。因為鈣與人體健康、疾病的關系還有很多,我就不逐一給大家講解了,謝謝各位。
相對西醫來說,中醫離我們的生活最近,也最為密切!
人人都知道,如果風寒感冒,熬點“生姜紅糖湯”喝一喝,蓋厚被子出一身汗,睡一覺後就神清氣爽,感冒不治而愈。——其實,生姜、紅糖、大蒜、蔥白都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中藥。我們在吃生姜的時候,感覺味道溫辣,屬于“溫熱”型的中藥。
而“薄荷”(比如我們吃的薄荷糖、用的薄荷牙膏等)則感覺有些涼絲絲,其實,薄荷也是常用的中藥,屬于"“寒涼”型的中藥。
中醫為什麼能治病呢?如果你發熱屬于熱症,就用“寒涼”型中藥(比如薄荷),讓人體恢複正常值;如果你發冷屬于寒症,就用"溫熱"型中藥(比如生姜),讓人體恢複正常值,從而恢複健康。
以上,隻是最簡單的分類方法,也就是說,把疾病和中藥隻分為了兩類:熱型、寒型。
事實上,中醫的分類更加細密些,一般分成五類:風、熱、濕、燥、寒。--這種分法實際上是"五行"的體現。
春天(木月)容易起“風”;夏天(火月)就會炎“熱”;長夏淫雨霏霏産生“濕”氣;秋天(金月)容易幹“燥”;冬天就會“寒”。
下面,我們就說說日常生活中常見或者時常聽說的中藥:
祛風藥:能讓“風”型的疾病發散。
生姜(偏熱);薄荷(偏寒);菊花--這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你可能沒想到吧,吃個薄荷糖、喝碗菊花茶,都能夠達到“發散”病邪的作用。
祛熱藥(寒涼藥):能夠驅除“熱性疾病”。
大家都會記得,在非典期間,為了防止發燒症狀的非典,一時間,闆蘭根成為藥店裡最強手的藥物,那隻很長時間脫銷,那時候,要送禮,一大袋闆蘭根是最為貴重而有情誼的禮品。--非典的症狀是發燒,而闆蘭根的特點是“寒型藥”,能有驅散熱疾之效。
黃連,是大家最熟悉的中藥,“良藥苦口利于病”,說的就是黃連。
祛濕藥:能夠瀉利祛濕、化瘀活血、理氣化滞(注意:“濕”的概念很廣,包括痰、瘀、滞等)。
冬瓜皮,也是中藥,如果小便不通,冬瓜皮煮湯就能很快通暢水道。而巴豆,是大家在電影中常看到的,古人捉弄人和喜歡讓對方誤食巴豆,這樣就會讓人大瀉不止。
月季花,也是中藥;桃仁,也是中藥。你可以想象:武俠小說中,桃花島上的黃藥師,能用月季花、桃仁制造化瘀活血的妙藥,避免武打争鬥中的淤血之疾。
祛燥藥:能夠驅除“燥性疾病”。
杏仁能夠潤燥,秋天常喝杏仁茶,能夠起到潤燥通肺的作用(秋天屬金、肺)。
蜂蜜也是中藥,如果老年人大便幹燥不暢,蜂蜜具有潤華、宣洩的功效,喝點蜂蜜,很開能夠通瀉腸道,暢通大便。
祛寒藥(溫熱藥):能夠驅散“寒型疾病”。
花椒、胡椒,都能讓人吃得滿頭大汗(陳佩斯在春節晚會小品中就演過一個喜歡猛撒胡椒粉、吃面條大汗淋漓的人)。花椒、胡椒就是典型的熱型中藥。
這樣,我們對中藥有了簡單而直觀的認識。
其實,以上我們對中藥隻是說了一半,現在開始說剩下的另一半。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中藥包括兩大類,一大類是用于“祛邪”,即對病邪(具體指上節所說的“風、熱、濕、燥、寒”六邪)進行驅逐。——中醫上對這類疾病稱為“邪實”。
其實,“邪實”隻是外因,是因為有病邪侵入而造成;還有一類情況是:并非因病邪侵入造成,而是由于自身的虛弱而造成,中醫上對這類疾病稱為“正虛”。
“邪實”分為風、熱、瘀、寒、水五小類,“正虛”也分為五小類:陰、陽、氣、血、津液。
對于“正虛”,中醫采取的辦法是進行“補虛/扶正”。
“補陰”:鼈甲算是最常見的補陰中藥,吃個王八補一補。龜鼈在深水裡,屬于“陰”所以用來補陰,而不是補陽。
“補陽”:鹿茸是用來補陽的。讀過小說的人一定記得喝鹿血能夠激發男人欲望的故事,所以,鹿茸補陽就變得特别好理解了。
“補氣”:我們常聽說過,人參是大補。電影上,碰到快斷氣的病人,中醫大夫會用人參湯進行補氣。--你可能想不到的是,日常中我們吃的紅棗,也具有和人參一樣的補氣的作用。
“補血”:鮮紅的枸杞子,似乎在人們的印象裡,是滋陰壯陽的補品,其實,在中醫裡,是用來補血的良藥。同樣,送禮的阿膠,也是用來補血的中藥。
“補津液”:我國著名播音員宋世雄的嗓音之所以那麼好,據說是因為他聽從老中醫的遵囑,每日飲用石斛茶,石斛能生津潤嗓,讓宋世雄的播音更加洪亮淳厚。
這樣,可以讓你多神奇的中藥有着清晰地把握。盡管中藥有幾百種之多,但是,都離不開上述的清晰分類。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