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71127期
名詞解釋“傷寒”
講者/張慶軍 河南湯陰縣張慶軍内科診所
地點/《經方》作者微信群
整理/《經方》義工團
研究《傷寒論》,那麼,傷寒這個詞就必須得研究,這兩個字的含義搞不清楚,根本就無法研究《傷寒論》。
以《傷寒論》第177條為例,“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古人惜墨如金,如果傷寒兩字不重要,直接寫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不行嗎?為什麼非得加上“傷寒”二字呢?
原來,其中大有深意。第一個含義是病人感冒發熱以後,出現了脈結代,心動悸的,用炙甘草湯。病毒性心肌炎就屬于這種情況。這是發病史。第二個含義,病人遇感冒發熱就會複發,就會病情加重的,用炙甘草湯。這是誘因。第三個含義,病人遇寒就會病情加重,比如天氣寒冷,天氣轉冷,受涼,見了冷水,甚至吃了涼東西病情都會加重的,用炙甘草湯主之。這是怕冷,又叫惡寒。
具有上面三個特點的,同時又脈結代,心動悸的,才用炙甘草湯治療。而并不是所有的心動悸,脈結代病人都能用炙甘草湯治療。這一點必須心裡清楚才可以。這也就是為什麼第177條前面要冠以傷寒二字。同樣的道理,第260條茵陳蒿湯第261條栀子柏皮湯第262條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這三個前面也冠了傷寒二字,跟第177條是一個意思。這三個的身黃都叫傷寒身黃。
把“傷寒”二字理解清楚了,裡面的很多條文就會迎刃而解。第40條小青龍湯“傷寒表不解”,因此小青龍湯治的咳喘要麼是感冒後遺症要麼是感冒後複發或加重,要麼是冬天嚴重,要麼是遇寒誘發。總之,還是傷寒兩個字的本來含義的體現。而不符合傷寒含義的咳喘用小青龍湯是無效的。比如半夏厚樸湯前面沒有傷寒二字,所以半夏厚樸湯所治療的咳喘就不具有小青龍湯那樣的特點。半夏厚樸湯證咳喘是病人聞了香煙,聞了油煙,聞了辣椒油煙時咳喘厲害,但見了寒氣卻不加重。為了方便應用和講述,我把前面傷寒的三個含義統稱為三義。就是說條文前面冠了傷寒二字,那麼就是說的傷寒三義。
比如第73條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這裡有傷寒二字,就是指傷寒三義,然後加上汗出,口渴,用五苓散治療。如果沒有傷寒三義,僅僅隻有汗出而渴,是不可以也不能隻用五苓散治療的。因為第26條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這裡顯然也是汗出而渴,但用的卻是白虎加人參湯。就充分證明了第73條傷寒二字缺不得。第100條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顯然不可能是陽脈澀,陰脈弦,就會腹中急痛,必須符合傷寒三義的,才會有這種情況。第102條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更是明顯,見了心中悸而煩,我們并不能确定病人用小建中湯,但加上傷寒三義後,就一定是小建中湯了。既然有傷寒三義,則也會有中風三義,同樣包括了發病史,誘因,惡風三個含義。
在這裡強調一個概念:
(1)傷寒必惡寒,依據是第3條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2)中風必惡風。(又叫傷風)依據:第13條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3)陽明必惡熱。(又叫傷熱)依據第182條問曰:陽明病外證雲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實質上是傷熱證。
(4)另外還有傷濕必惡濕,傷暑必惡暑,傷燥必惡燥。這都是必有之義。
例如:風濕之病,則必然同時符合傷風三義和傷濕三義。簡單地說,必須同時惡風又惡濕才可以。比如有的關節炎病人,陰雨天加重,這隻能說明他是濕病,但如果又有刮風天加重,就可以确定他是風濕病了。
我曾聽好幾個病人說過,膝蓋疼,陰雨天就不必說了,天氣預報嘛,可怕的是,外面刮大風也不行。外面刮大風,病人關緊了門窗,蓋好被子,捂得嚴嚴實實的,照樣疼痛加重。這也充分說明了天氣對疾病的重要。
有了上述的認識後,現在來看第174條,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抟,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湯主之。
分析:第174條說得很清楚,病人傷寒,又風濕相抟,因此,病人必然是惡寒惡風又惡濕。所以,第174條是治療風寒濕的處方。
風寒濕的治療分兩種情況:
(1)大便硬,小便正常的,用去桂加白術湯。
(2)小便難,大便正常的用桂枝附子湯。
為什麼這樣來鑒别呢?第一是第174條方後注寫得很清楚,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當加桂。很顯然,這兩個處方的鑒别點是大便和小便。但它們都是治療風寒濕的處方。
臨床上骨質增生和風濕病必須鑒别。骨質增生的病人是不怕濕的,陰雨天不加重。而風濕病陰雨天必定加重。傷寒的三義搞清楚了,整部《傷寒論》就容易理解了。還有一些其他名詞,日後再專門解釋。
【微群經方】張慶軍《甘麥大棗湯的應用》
上一篇
秘傳 道家還童顔功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