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張是公司的老員工了,跟着老闆的時間超過8年,職位也從普通員工晉升到經理級别;在同事的眼中,他屬于勤奮型的,經常加班加點工作,加上做了中層管理以後,變得更忙碌了。但别人對他的評價和他自己的體會是完全不同的,自從做了管理工作,他漸漸發現,自己越努力,越勤奮,反而變得越迷茫。
做了管理以後,他的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工作量也增加很多,這就要求他在原來的勤奮上,要更上一層樓,于是,他強迫自己加班,熬夜;強迫自己第一個到公司,強迫自己學習各種管理知識和理論;
但事與願違,大張逐漸發現,雖然自己非常努力,非常勤奮,但是,自己心裡清楚,他的提升好像碰到了一堵牆,再怎麼努力和勤奮都好像隻能原地踏步;更重要的是,工作結果經常無法得到老闆的認可,讓他非常苦惱,同時,生活方面也因為經常加班讓家裡也頗有怨言。
矛盾、糾結充盈着他的全部,迷茫和無措讓他找不到方向,他不知道,到底錯在哪裡?為什麼自己越勤奮,越失落?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我們大都相信'勤能補拙'這個樸素的道理,但是真正的現實生活或者工作中,勤奮雖然非常重要,但如果說僅僅通過勤奮一定能獲得大家想要的結果,恐怕會讓絕大多數人失望。
而往往大部分人之所以流于平常,大多數并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勤奮,而是錯在我們寄希望于勤奮能帶給我想要的結果這個事實。
勤奮最多讓你能原地踏步,但卻并不能讓你跟上時代的步伐,很多人的勤奮,其實和想要的結果之間,已經逐漸失去了必然的關聯性。
首先:我們需要對勤奮有一個重新的定義和認知,首先區别真勤奮和'僞勤奮'。
到底什麼才是勤奮?
能帶來我想要的結果的勤奮,才是真正的勤奮。
在正常人的理解中,勤奮的意思是認認真真,努力幹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實工作。
但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不能忽略另外一種勤奮,'僞勤奮',因為這個潛伏在很多人心中的認知,不僅僅會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目标達成,更重要的是會嚴重打擊個人的積極性。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我們并不怕付出努力和辛勞,更怕的是我們付出了努力。卻仍然得不到我們想要的結果,這才是讓人絕望的事情。
我們理解的勤奮。往往就意味着多付出了體力勞動,多付出了時間。但是,這種勤奮真的是我們自我提升或者成功需要的勤奮嗎?
這恐怕與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也有關系,我們都聽過'頭懸梁、錐刺骨'的勵志故事。為了努力上進,不惜以自殘來挑戰自己的極限,通過毅力來取得延長自己的學習時間。
通過加班加點來獲得對于工作的完結,但這種勤奮。換來的并不都是成功和認可。
畢竟,曆史上發憤圖強的例子總會讓我們忽略掉大部分通過這種方式卻失敗的大部分事實。
在中央電視台《赢在中國》的比賽現場。
評委史玉柱:'如果你是老闆,你有一個項目,分别由兩個團隊實施,年底的時候,第一個團隊完成了任務,拿到了事先約定的高額獎金,另一個團隊沒有完成任務,但他們很辛苦,大家都很拼,都盡了力了,隻是沒有完成任務,你會獎勵這個團隊嗎?'
一個選手說:'因為他們太辛苦了,我得鼓勵他們這種勤奮的精神,獎勵他們獎金的20%'。
一個選手說:'那我得看事先有沒有完不成項目怎麼獎勵這個約定,沒有約定就不給'。
還有一個選手說:'我得看具體是什麼原因導緻他們沒完成任務,再做獎不獎的決定'。
史玉柱說:'我不會給,但我會在發年終獎的當天請他們撮一頓。功勞對公司才有貢獻,苦勞對公司的貢獻是零,我隻獎勵功勞,不獎勵苦勞。'
其實這個很好理解,對每個人來說,在工作中我們首先強調成本和投入産出比。
你用一個小時做的工作,結果和别人用半個小時做的工作一樣,那麼你這種勤奮,不僅浪費了資源,無論是自己的資源,還是公司的資源,浪費資源就意味着成本增加。
那麼,怎麼可能獲得别人或者老闆的認可呢?
第二、大多數人會因為'道德許可效應',而陷入一種'走一步,退一步'原地徘徊的情境中,難以擺脫,這也是導緻我們的努力和目标漸行漸遠的原因。
所謂道德許可效應(moral licensing)就是當一個人對某事有一個明确認知道德标準之後,在作出與這個道德标準相關的行為與判斷時,往往會做出與這項道德标準背道而馳的行為;這就是道德許可效應。
道德許可效應幾乎是大多數人無法擺脫誘惑,難以自我提升最大的攔路虎,之所以這麼說,可以用一些例子來說明:
為了學習,大量的讀書,無論學到多少,反正書的數量讓自己感動不已,自我感覺學到了很多東西,其實,大部分書讀了後,連短期記憶都很少留下,做了筆記的,之後也會束之高閣。
正是因為感覺到自己'學到了',給了你道德許可,從而縱容自己浮光掠影的閱讀體驗,而不是真正的學習。
為了能夠健身,看了很多資料,學了很多視頻,買了幾千元裝備,去了幾次健身房,跑了幾次步,感覺自己非常努力,然後,開始因為這些難得的努力,獎勵自己放縱一下,隔幾天再健身,太累了,過幾天再跑,結果就是,慢慢的又恢複原樣。
自我對比、自我感動的道德許可往往是很多人僞勤奮的最重要的深層次原因,我們往往沒有深度學習,沒有全力拼搏的情況下,被道德許可綁架,從而自欺欺人的進行着大量的無效的學習,最終,時間和精力的付出,并沒有帶來你想要的回報。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正反饋,結果隻能是停止了努力,對努力懷疑,對自我能力質疑,陷入固定思維的怪圈。
你開始相信天賦的作用,擅長的東西就是擅長,要是沒那個天份怎麼學都學不會,否則自己怎麼會那麼努力,還是沒有學會自律、成長呢?
第三點:很多人一直在努力,卻從未改變,做事全都靠經驗。很多人之所以難以突破瓶頸,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通過過往經驗來解決問題,雖然問題可以解決,但是對自己的提升卻很少有幫助,付出了時間成本,卻沒有獲得提升的結果。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一位老員工在公司幹了15年會計工作,由于崗位的工作相對固定,他每天用同樣方法做着同樣的工作,跑銀行,做流水賬,歸類憑證,完成報銷等,而且薪水幾乎沒有波動。
剛開始還沒感覺,但時間一場,他發現很多新人的工資漲的遠比他高,一天,他終于忍不住,憤憤不平要求老闆給他加薪及晉升。他對老闆說:'畢竟,我已經有了15年的經驗。'
老闆歎氣說:'你不是有15年的經驗,你是一個經驗用了15年。
沒有學習與創新,人生必将波瀾不驚,很多人經常會将經曆當成經驗。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我們會經曆許許多多的的事情,在職場中,我們也會面臨各種問題需要解決;
但是,針對某個崗位來說,在一段時間内,它的工作往往都是固定的,這種情況下,你是無法避免工作的重複性,所以,很多人選擇将經曆總結出經驗,針對自己的崗位,開始重複利用自己的重複經驗來應對工作。在經曆過一段時期的緊張期後,通過經驗來應對工作中的要求,将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于是,我們的工作會變得越來越輕松。
由于固定套路和方法,我們僅僅通過下意識的行為,就能輕松面對工作,你會一邊慶幸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一邊逐步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不再謀求在工作中的學習和創新。
于是,你掉入了'經驗主義'的'繭房',很難掙脫,也注定你會走向平淡和波瀾不驚。
當然,有很多人并非一定會自甘平庸,人生終有夢想,希望嘗試着去改變。
在夢想的驅動之下,很多人就開始主動式學習,其中,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讀書和購買各種在線付費課程,如饑似渴的學習充電,讓學習成為充實自己的驅動力。
2017年,知識付費的浪潮開始席卷網絡,很多人進入了知識付費的賽道中,之所以說賽道,是因為網上很快出現了各種因為焦慮而努力學習的人,曬出的自己的成績單。
有挑戰年度閱讀100本書的;
有曬出自己在知識付費中的花費超過**萬元的;
有曬自己加入了多少付費群的;
也有定期分享自己學習了多少知識點的。
林林總總,很多人在知識付費的浪潮席卷下,掉入另外一個誤區,焦慮所帶來的'劇場效應'。
先用一個簡單形象的例子,來說明一下什麼是'劇場效應'。
比如在一個大劇場裡,大家都在看戲。每個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員的演出,相安無事。
忽然,第一排一個觀衆站起來看戲(可能是為了看的更清楚,也可能因為身高較矮),周圍的人勸他坐下,他置若罔聞,求助劇場管理員,管理員卻不在崗位。
于是,周圍的人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來看戲。最後全場的觀衆都從坐着看戲變成了站着看戲。
劇場效應随着社會競争的加劇,在教育領域表現在最為突出,大家都在為孩子的未來殚精竭慮,沒有人先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很容易的雨後春筍般出現了大量的培訓和輔導機構,而有些焦慮的家長甚至為孩子報了十門以上的課外培訓,全然不顧還在是否能消化。
職場中很多人也同樣陷入這場焦慮之中,會選擇不假思索的報很多的課程,看很多的書;
比如PPT能力不行,那就報個大神PPT班;
比如看到推廣信息說EXCEL有好多自己從未解鎖過的功能,那就報個班,多學學總沒有壞處;
比如表達能力不行,再報個結構化思維表達班,希望提高一下自己;
比如自己的知識面太窄,假如一個付費讀書群,督促自己多讀書,擴大知識面。
我們經常就是在焦慮中迷失,将過程當成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而全然忘記自己到底為什麼努力。
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能獲得回報和結果,但沒有正反饋的時候,你的'沉沒成本'将變得越來越高,反而讓你更難放棄這種難以獲得結果的近似無效的努力。
什麼是'沉沒成本'呢?
簡單的說,'沉沒成本'就是那些已經發生且無法收回的支出,如已經付出的金錢、時間、精力等都屬于沉沒成本。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下雨天的晚上叫滴滴回家,提示預計排隊20分鐘,結果等了半小時還沒叫到,正想放棄去坐地鐵,但轉念一想:
既然已經等了半小時,放棄豈不是可惜了,結果又等了半小時還是沒叫到,多等的半小時,就是我們額外付出的沉沒成本。
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有過這樣的經曆。而在學習中,這樣的例子也不勝枚舉,比如我們花了1萬元報了一個線上課程,結果學習過程中覺得和自己的預期不同,但由于已經學了一段時間了,就勉強自己繼續學,本來的信心滿滿變成了一種為了學習而學習的痛苦。
沉沒成本越高,我們的獲得感越差,雖然我們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勤奮。
第一、真正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規劃自己。
大部分對自己不是一無所知,而是沒有進行真正的'靈魂拷問',在'鏡中我'效應的潛意識認知中,我們往往會'随大流',避免自身難以融入社會,造成不被認同。解釋下'鏡中我'效應:
鏡中我理論是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在他的1902年出版的《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一書中提出的理論。
他認為,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通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
我們在對照别人對我們的态度和評價中認識自己,這種被動型的認知幾乎都源自于外部環境,就好像我們小時候一直活在父母的期待中一樣,由于長期養成的慣性,我們很難脫離這種引力。這無形中造成了,我們難以活出自我。
哲學中有三個曆久彌新的問題: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
人的一生其實是非常短暫的,你是誰,就是我們的自我定位問題,我們可以選擇平淡一生,也有權力選擇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決定權在你自己。
很多人在沒有具體的職業規劃,更多的人職業規劃有,但是中途放棄的卻數不勝數,清晰有效的職業規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最好以5-10年為界限固化,人們往往會高估短期的随時,而低估長期的收益。
沒有長期的清晰有效的規劃,那麼短期我們就會患得患失,往往就會急功近利。
認識和了解自己、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幾個基本的問題,這些問題你隻能以自己為主獨立思考,而不是以别人的觀點為主流于形式。
你在你的職業生涯中想要的都有哪些?如何排序?
家庭、公司對你的期待和你自我的理想有何差異,為什麼?
如果你已經實現了财富自由,你還會做現在的工作嗎?
或者你願意做哪項工作?
内心深處能長期吸引你的是什麼類型的工作?你願意為此廢寝忘食?
在未來五年裡,你希望自己的職業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标?
在未來十年中,你希望自己的職場高度是什麼,你希望做到那個職位?
你了解自己要達到這些目标,或者達到這個崗位高度,所需要的知識、經驗和技能儲備嗎?
你知道到達這個高度,正确的方法已經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嗎?
很多人在職場中,并不一定有非常明确的目标,甚至于因為外部環境變化太大,不願意設置清晰的願景目标,這就會導緻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工作,反而容易迷失自我。
也有人以自己的收入為主要目标,認為賺錢越多越好,最好能月薪10萬甚至更多,邁入高薪階層,卻很少想過,這些階層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沒有認清自己,你會很長時間活在迷霧中,不知道自己前進的方向,就像拉磨的驢子一樣,被蒙上眼睛,日複一日的圍着磨盤打轉,雖然很辛苦,卻依然在原地打轉。以始為終和以終為始。
在道德許可之下,很多人非常容易被自己的假勤奮所感動,滿滿的獲得感讓自己恍惚中以為自己學到很很多很多,殊不知,這種自我認知的欺騙才是我們時間真正的殺手。
不信,你看看自己的收藏夾,是不是存有幾年的辛苦積累,但你絕大部分複讀過嗎?
再不信,看看自己電腦中、手機中下載的大量的資料,除了電影大片之外,你看過幾個?
還不信,那就想想自己這幾年買了多少本書?你能說出你讀完之後,每本三個最重要體會嗎?很多人估計買了書連讀完都沒讀完。
我們很多人的勤奮,很多都會陷入以始為終的假勤奮。
往往就在學習中,将過程錯誤的認為是想要的勤奮,而把真正結果卻忽略掉了。真正的勤奮,都是以結果為導向的,沒有結果的勤奮,都是時間殺手,也稱為'假勤奮'。你讀書、學習、工作的目的是什麼?我們扪心自問,才能深刻的了解我們勤奮的意義所在。
比如: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這就話說了等于沒說,我們更應該拆解為:
1、 我想提升自己哪方面的能力?
2、我需要花費多少時間提升這方面能力?
3、能力的标準如何界定?我怎麼知道我提升到了這個層級?
4、 我通過現在的方法是否能獲取這個能力?
5、學習完後我如何驗證我已經達标?
6、獲得這個能力後我能解決什麼問題?與原來的能力有多大差距?
當然,我們遵照簡單的SMART原則,就很容易能想到這些,但是,這應該是在學習之前,而不是陷入為了學習而學習的怪圈。
不要嫌功利,學習和工作功利是首選的評價體系,如果沒有功利性,你的學習往往就流于形式。
即便是想通過學習擴大知識面,你也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你要擴大到那種程度,通過什麼樣的輸出形式來驗證?
學習和工作同樣,僅僅有輸入,沒有結果的輸出,都是'假勤奮'。
第二、正确的做法就是'以終為始'而不是'以始為終'。
'以終為始'思維是一種反向思維方式。就是從最終的結果出發,反向分析過程或原因,尋找關鍵因素或對策,采取相應策略,從而達成結果或解決問題。
要達到工作和學習總目标,如何将目标有效的分解為細化目标?
需要完成哪些細化目标?
這些細化目标要做到需要做什麼工作?
做這些工作要采用什麼可行方法和策略?
完成這一策略除了時間之外,需要什麼資源?
這些資源的獲取有和障礙,如何解決?
要通過追根究底的持續發問來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習和工作計劃,最終确保目标的完成。以倒推法來實現自己的想法,避免陷入過程的'道德獎賞'。
有時候,盡力和全力以赴隔着一道鴻溝。
第三、避開另外一種假勤奮-'勤動手'+'懶動腦'。
在知識社會中,人們的競争不是源于體力的競争,更重要的是腦力的競賽。
知識是未來突破自我的鑰匙。
在未來将是以'腦力競争'取代'體力競争'的新時代,知識、技能的累積速度将成為自我競争力的決勝因素。
在日益複雜的VUCA時代,我們光靠體力、時間來獲取競争優勢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随着時間的推移,年輕一代新銳輩出,他們比你的體力更佳,而且是呈上升趨勢,他們比你的時間更多,因為還沒有家庭負擔。他們比你的頭腦更靈活,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他們才是更擅長運用這個工具的人,而你卻需要從頭學起。
我們所需要的,就是停下來進行階段性的複盤,并重點思考一下的問題:
1、我的競争優勢體現在哪裡,在未來5年時間,這個優勢是否還能保持?
2、 更多:在具體工作中,我如何保證我在相同的時間,産出的有效提升?
3、 更快:在具體工作中,我如何保證同樣的工作,我的效率更高?
4、 剛好:我如何保證我的工作質量的有效提升?
5、 更省:我如何保證我的工作成本更低?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資源成本?
以上五個問題,是我們逐本溯源的根本,如果你僅僅是手勤、腳勤,而不是思考你勤快的方向,那麼,你離自己的目标,将越來越遠,失去自己的競争優勢隻是時間問題。
總結一下:
我們往往會在勤奮的道路上狂奔,卻望不到道路的盡頭,原因主要有:
1、我們對勤奮的理解,容易掉入僞勤奮的誤區。
2、 道德許可,讓我們誤以為做了,就是做到了。
3、 思維不改變,做事全部靠經驗。
如何破解勤奮卻沒法獲得有效結果的難題:1、真正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規劃自己。
2、以終為始而非以始為終。
3、避開另外一種假勤奮-'勤動手'+'懶動腦'。
你覺得呢?
上一篇
風濕性心髒病祖傳秘方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