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大腦為何要“删除”3歲前的記憶?為什麼大部分人都會記不起來?

人類的大腦是一個充滿神奇以及科學的結構,包含着1.3億個突觸、數萬個神經元,是有史以來最複雜的“計算機”。

而區别于真正的計算機來說,人的大腦會越用越聰明越用儲存空間越大。而截至到今天,人類對于大腦還有很多未知的秘密。比如關于記憶力的問題。

大腦的記憶力主要是由中樞神經來控制的,人腦的記憶分為瞬時記憶、短暫記憶和永久記憶。

那麼,相信大家也很想知道,記憶的原理是什麼?

大腦記憶的原理是什麼?

首先,先介紹一下大腦的構成。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是腦主要的部分,也是最高級的部分,分為左右2個腦半球,由胼胝體相連。

大腦皮層是一種被覆在大腦半球表面的灰質。皮層中含有大量的錐體形神經細胞和其它各種類型的神經細胞、神經纖維。

皮層深面是大腦髓質,髓裡包含神經纖維束、核團,其中灰質的核團,是大腦的基底神經節。

整個大腦半球的表面是由許多深淺不同的溝裂構成。其中有中央溝、大腦外側裂、頂枕裂。

随着人的不斷成長,大腦半球也在高度發展。一個正常成年人的大腦皮質,表面積可約達1/4m2,大約包含140億個神經元胞體。這些胞體之間有着複雜而廣泛的聯系,是大腦的高級神經活動中樞。

人的大腦大約有100億個神經細胞,每天這些細胞可以記錄人生活中8600多萬條信息。據估算,人在一生中,通過記憶儲存的信息可達100多萬億條。

如果把人類大腦的活動轉換成電能來計算的話,那麼,則約等于一隻20w燈泡的功率。

據世界神經學家的不完全測量,人類大腦的神經細胞回路要比現在全世界的電信網絡還要複雜,可達網絡線路的1400多倍。

每1秒鐘,大腦中可以産生10萬種不同的化學反應

在人體的五種感覺器官不斷接收信息時,隻有1%的信息會經過大腦的處理,而剩餘99%的信息均會被過濾掉。

腦細胞約有140—160億個左右,而被開發利用的僅占全部的1/10。大腦可以儲存各種信息,估算下來可以相當于5億本書的知識。

介紹到這裡,可能有人就要問了,既然大腦儲存信息的功能如此強大,那為什麼大多數人都記不起來小時候的事情呢?特别是3歲以前的記憶,幾乎沒有人可以記得。

(參考自2020年《記憶的形成與調節》期刊發表的論文——探索大腦的奧秘)

3歲以前的記憶為什麼消失了?

這種現象在心理醫學中有一個專業的名詞叫“童年失憶症”。這種症狀是指當人在回憶小時候的事情時,很多人幾乎無法想起任何清晰、完整的細節,心理學家們會把這種現象稱為“童年失憶症”。

這個概念最早是由100多年前的著名心理學家創始人弗洛伊德提出,後來根據數據統計,發現失憶的年齡階段大多在3~4歲之間,幾乎很少有人能記起3歲以前發生的事。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大腦并不是删掉了這些事,而是把這些早期的記憶儲存進了一個特别的地方,心理學稱這個地方為“潛意識”。

弗洛伊德認為,幼童時期的大腦對父母的性别記憶、幼童成長過程中天性中的侵略性性格被父母壓抑後,則會産生“童年失憶症”。成年後,在催眠等的方式下,可以喚醒人們潛意識中被壓抑的記憶。

伴随人類認知神經學的發展,“未成熟的大腦”理論逐漸成為主流。幼兒3歲前,大腦還處于發育的階段。尤其是孩子的海馬區和前額葉區,還不能充分地發揮情景記憶中的編碼、存儲和提取功能

幼兒的海馬體和内側颞葉是形成記憶的關鍵區,當大腦未發育成熟時,對于記憶形成或者記憶提取功能,都會存在着生理障礙。

此外,在人出生後,位于神經細胞上的突觸(記憶載體)會産生迅速增加再慢慢減少的過程。生活中,人類的學習和記憶需要通過神經元之間建立的連接來實現,人出生時大腦内約有1000億個神經元,到某個時期後,大腦會自發的對突觸進行調整,不常用的就會被大量淘汰掉,因此儲存在其中的記憶也會随之消失,這也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人很少會想起3歲之前的事情。

也有研究者認為,人之所以會“丢失”3歲前的記憶是因為随着腦神經細胞數量的增加,特别是海馬區的細胞增長尤其明顯。在剛出生的前幾年中,海馬區的細胞增長和生長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但這些細胞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不斷遞減,後期不斷生長的細胞替代了原始的細胞,所以人3歲前的記憶也就此消失了。

3歲以前的記憶和自我意識的關聯

在哲學中,意識是大腦對客觀世界的一種主觀的反映,簡單理解,就是個體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假設客觀事物不存在,那麼人就不會具備産生意識,更不可能有意識。這說明,人的意識與大腦的活動和外界環境的刺激是息息相關的。

那麼,3歲之前的故事和人的自我意識有關聯嗎?研究表明:3歲之前的事之所以被遺忘,可能是由于大腦中自我意識尚未形成的原因。

科學家通過實驗證明,嬰兒在出生的18個月之前不具備自我意識。得出這個結論,科學家們分别對動物幼崽和人類嬰兒進行了測試,被稱為“鏡子實驗”。

科學家們找來一些動物幼崽,把鏡子放在它們面前,測試它們是否能對鏡子裡的自己做出反應,如果做出了反應,則說明它們具備有一定的自我意識,實驗結果是隻有少部分動物具備。

然後科學家又将目标換成嬰兒,實驗者在嬰兒可以看到的地方做了一個記号,隔一天之後,把嬰兒再次放在鏡子前,觀察嬰兒是否可以根據鏡子裡的标記尋找自己身上的标記,結果,嬰兒并沒有去找,因此,這個實驗得出結論,18個月以前的嬰幼兒并不具備自我意識。

科學家認為,成人之所以可以擁有長期的記憶,主要是由于語言的形式編碼、記錄、儲存在大腦深處。而3歲前的幼兒并不會說話,也缺乏完整的語言表達方式,因此對于幼兒時期的記憶很難形成下,而記憶的形式也很難被提取。

簡單理解,早期人類沒有接受過系統鍛煉時,因此不具備完善的語言能力和時間觀念,對于周圍環境也不具備全面的認識,因此,對周圍環境也無法産生記憶。

(參考自2020年《科學24小時》出版的論文——你了解大腦的遺忘規律嗎?)

其實3歲以前的記憶并沒完全消失

雖然大多數人無法記起3歲之前的一些事情,但如果是重大的事件或是深刻的感受,其實有些人是會有一些印象的,比如遷居或者遭受了非常不好的事情、意外傷害等。此外,在幼兒還未識字或者說話之前,幼兒的大腦對圖片、顔色和氣味等更加敏感,因此可能會保留對顔色、圖片、氣味的相關記憶。

2016年,《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人類最初的回憶其實是有迹可循的。研究表明,大腦的記憶存儲并沒什麼問題,之所以會想不起來,主要是由于對那些記憶無法進行正确的提取,但隻要給予适當的刺激,其實是可以實現成功提取的。比如睡覺、走路、奔跑、吃飯、喝水這些程序化的動作,在記憶中一旦形成,就能夠自主進行,而無需意識的努力,且幾乎終生不忘。

對于孩子來說,感受性強烈的記憶比如溫暖、快樂、害怕、悲傷…等強烈性情緒起伏的事情,被記住的概率更大。

因此,初生的嬰幼兒家長需要建立起孩子對世界的信任和内在的安全感,需要對孩子的需求進行積極回應。在孩子出生的幾個月裡,需要父母用溫柔的聲音、肌膚觸摸的感覺來對孩子産生溫暖的記憶刺激,從而幫助孩子形成安全感和信任感。

盡管可能随着成長有些記憶會被遺忘,但無法被提取的内隐記憶卻可以一直留存在大腦中。孩子在懵懂時期通過父母給予的擁抱和安撫感受溫暖,而且外界的鼓勵和接納也會深刻地對孩子性格和人格的形成産生影響。這些影響會讓他們感受到這個世界是溫暖的、可探索的,父母是值得信賴的。

(參考自2018年《科學24小時》期刊出版的論文——記憶之謎)

嬰幼兒時期是人性格形成的一個關鍵時期,而感受到更多美好的孩子,也會保留童年時父母所給予溫暖的記憶,長大後,成為一個樂觀、堅韌的人。

由此,大家身上的穩重、好奇、樂觀、堅強并不是生來就如此。有一部分,其實要歸功于3歲以前所遺留下來的美好記憶。即使可能那段美好會被遺忘,但大腦的神經回路會一直儲存着這份記憶。而那段不被提取的記憶中,可能隐藏的是一段美好的被愛的時光。

參考文獻

【1】探索大腦的奧秘——記憶的形成與調節.[J].王玉田.教育家.2020(48)

【2】你了解大腦的遺忘規律嗎?.[J] 宋瑩.科學24小時.2021(4)

【3】記憶之謎.[J] 方陵生.科學24小時.2018,0(4)

我是認真科普的李博士,緻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分享健康知識,守護您的健康。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