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某,女,1936年出生。2014年7月1日初診。
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緻神昏,經某醫院搶救後出院,攜氧氣瓶鼻導管吸氧,乘坐輪椅來門診就診。刻診:呼吸氣短,面目浮腫,不能平卧,需使用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納食可,吸氧狀态下指脈氧飽和度84%~90%,舌暗紅質嫩,無苔,脈浮大而數。
處方:生黃芪90克,紅參30克,山萸肉30克,生山藥60克,生代赭石90克(先煎),麥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龍牡各30克,蘇子15克,炒白術15克,牛蒡子15克,炙甘草6克。14劑水煎服。
按: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外感導緻急性發作,出現肺性腦病神昏,入急診搶救,生命體征平穩後出院。現因心肺功能未恢複來診,由慢阻肺而緻肺動脈高壓,進一步出現右心衰,體循環瘀血,臨床表現為喘息氣短、雙下肢水腫、夜間不能平卧。對于此類患者,劉清泉教授常選用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參赭鎮氣湯化裁之,其組成為:參類、生代赭石、生山藥、生龍牡、蘇子、牛蒡子。
二診(2014年7月15日):乘坐輪椅,鼻導管吸氧來門診就診,自覺喘促好轉,雙下肢仍腫,舌嫩紅,舌面潤而無苔,脈弦大而數。
處方:生黃芪90克,紅參30克,西洋參30克,山萸肉30克,生山藥60克,茯苓60克,生代赭石90克(先煎),麥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龍牡各30克,蘇子15克,炒白術15克,牛蒡子15克,炙甘草6克。14劑水煎服。
按:初診予參赭培氣湯合生脈飲加山萸肉益氣鎮攝固脫,喘促已好轉。脈弦大而數,氣機升散之勢仍未回斂,故守方再進。因腿腫未消,故加入茯苓以利水飲。
三診(2014年7月29日):喘促好轉,不吸氧狀态下可緩行30分鐘,雙下肢腫勢較前好轉,血壓:190/100mmHg,舌質嫩紅,少苔。
處方:西洋參30克,生黃芪90克,生代赭石60(先煎),生山藥30克,炒白術15克,牛蒡子15克,蘇子10克,生龍牡各30克,茯苓60克,澤瀉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14劑水煎服。
按:患者血壓升高,按中醫常理,不宜大劑甘溫益氣。但患者目前最需解決的是心肺功能不全,血壓高可予降壓西藥控制,不可因血壓而影響治療全局。患者病情較前平穩,故減去紅參,亦是出于減輕患者經濟負擔考慮。加入澤瀉與茯苓相配以利水,加入桂枝可助氣化,從而增強祛水飲之力量。
四診(2014年8月26日):乘坐輪椅,鼻導管吸氧來門診就診,白天可停吸氧2小時,适當活動鍛煉,不吸氧狀态下指脈氧飽和度80%,舌質紅,無苔。
處方:西洋參改為黨參30克,加麥冬15克,五味子10克。14劑水煎服。
五診(2014年10月14日):服藥後諸症好轉,雙下肢已不腫,可行走半小時,舌暗紅質嫩,苔薄白。
處方:生黃芪90克,黨參30克,生赭石60克(先煎),生山藥60克,炒白術15克,蘇子10克,生龍牡各30克,牛蒡子15克,茯苓30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14劑水煎服。
按:患者經治療後病情進一步好轉,活動量增大,指脈氧飽和度改善,水腫消退,夜間可平卧,此後仍間斷來門診調理而愈。(北京中醫藥大學 陳騰飛)
新媒體編輯:魯辰甫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