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6歲會解剖,8歲會8種語言,11歲保送哈佛的“神童”結局令人唏噓

文丨 優寶
在一個平平無奇的清晨,哈佛大學數百名學生和教授聚集在學校的演講廳。 他們今天要聽的,是一個11歲男孩關于第四維數學的研究彙報。 男孩名叫威廉·詹姆斯·塞德茲,隻見他完全沒有一般小孩子的害羞或怕生,在講台上對自己的理論侃侃而談。

所有圖片源自Google
而台下那些年紀比他大了1倍、2倍、乃至好幾倍的老教授們則聽得聚精會神。 他們并沒有感到震驚,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這個天才兒童帶給他們的奇迹。 這簡直就是現實版《生活大爆炸》裡的謝爾頓(或許該說這部劇的男主就是以威廉為原型創造的)。 哈佛的每一位高層無不對這個明日之星的未來成就充滿期待與驕傲,而最驕傲的當屬男孩的父親——鮑裡斯·塞德茲。 這個天才兒子可是他用了許多科學方法及實驗,親手打造出來的。

鮑裡斯的“育兒寶典”《塞德茲的天才教育》

塞德茲天才教育法 鮑裡斯·塞德茲是20世紀幼教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妻子薩拉是名醫學博士,在當時,能夠獲得醫學學位的女性寥寥無幾。 倆人都是烏克蘭猶太移民,由于政治和宗教迫害,他們逃離了烏克蘭,定居在紐約。 威廉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父母的基因都如此優秀,他們的孩子也一定天資聰穎。 不過按鮑裡斯的說法: “威廉在出生時隻能說是一般聰明,但經過我的實驗後,他逐漸能夠自我學習,并對各類知識産生了濃厚興趣。” 他們并不滿足于一個優秀的孩子,他們想要的,是一個真正的天才! 鮑裡斯認為,人腦和肌肉一樣,是可以培養和訓練的。 為了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震驚世人的天才型人物,夫婦倆在自己的兒子身上進行了一系列的“培養實驗”。 為此妻子甚至辭去了待遇優厚的醫生工作,一心一意照顧兒子。

他們一家的大部分積蓄都用來購買各類書籍、地圖以及其他學習工具上了。 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哪裡用得上這些?沒關系,夫妻倆顯然要先為孩子打造一個充滿學習氛圍的環境。 在威廉的嬰兒床四周挂滿了英文字母,别人家父母在寶寶身邊述說着愛意,他們卻在不斷拼讀着那些字母。 給威廉玩的也不是各種兒童玩具,而是各類教科書,包含幾何、地理、外語知識等等。 鮑裡斯會用自己的創新心理學技術,幫助才剛出生的兒子識别并讀出書本中的字母。 這樣的早教卓有成效,威廉在6個月大時就說出了第一個單詞“Aluminum”,這是金屬元素鋁的英文單詞。 一般的孩子學習語言都在1歲到1歲半,鮑裡斯将這個時間整整提前了一倍。 更不可思議的是在8個月大時,威廉指出了月球是地球的衛星這一事實。 2歲時,他開始坐在高腳凳上用英文和法語打字,給梅西百貨寫信,詢問自己想要的玩具到了沒,并且能夠自行閱讀《紐約時報》; 4歲時,他開始學習法語,德語,拉丁語,希伯來語等另外7門語言,并能夠用希臘文朗誦《荷馬史詩》,用拉丁文朗誦《高盧戰争》; 6歲時,他開始自學解剖學和亞裡士多德的邏輯學; 8歲時,他通過了麻省理工入學測試,但并沒有去,此時的他已經能熟練使用8種語言; 11歲時,威廉正式進入哈佛大學,成為該校曆史上最年輕的學生之一,可以說是真真正正的“天才兒童”。

威廉的童年簡直與美劇如出一轍,他永遠都在埋頭讀書,對交朋友或是單純的娛樂不感興趣,搞不懂同齡人的生活、 他的日常行為伴有嚴重的強迫症,例如: 他無法容忍餐廳侍者哪怕是晚一分鐘的上菜,如果不小心遲了,他就會雙腳亂蹬,并用叉子用力地敲打桌面,整個人充滿了焦躁不安...... 可這些在父母或者學校眼中,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問題”,哪個天才沒有一些怪癖呢? 然而威廉雖然智商超群,但在心理和情感上始終還是一個孩子,他無法融入到大學的環境中。 他的父母也并非普通人,不能放任他自由生長,父親更沒有放棄“培養計劃”,反而更加嚴格地要求兒子,繼續進行着冷漠的“實驗”。 5年後,威廉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畢業了,畢業那天,他看着聚集而來的記者說道: “我想要過上完美的生活,而實現完美生活的唯一途徑就是隐居,我讨厭群衆。”

從天才到精神病人 威廉的大學生活并不快樂,或者該說他從出生到現在,根本不知道什麼才是正常的快樂。 雖然他在學術方面有着驚人的表現,但他的各種怪異行為依舊讓他成為哈佛的笑柄。 比如時而發出長久且怪異的癡笑,比如他善于思考卻不善于與人溝通,更不會去察言觀色、表達情感。 在一次校園沖突中,威廉甚至被當成了精神病患者送去了醫院。 畢業後,哈佛為威廉提供了教授職位,負責教數學。 但不論是讨厭人群的性格還是不善溝通的情商,都注定威廉不會成為一個好老師。 他甚至一上講台就被講台下年齡遠大于自己的學生嘲笑和貶損,這令他感到很受傷。 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他跑到大街上去大喊自己是一戰的反對者,而當時美國主流觀點都認為一戰是一場正義戰争。 所以威廉的話觸怒了許多美國人,再加上他極高的名氣,由此引發了社會的熱烈争議和讨論。

父親知道這個消息後十分憤怒,他把兒子再次送進了一個類似精神病院的療養機構,并警告兒子,如果再這樣任性,就把他送進真正的精神病院。 在被父親關了幾年後,威廉被放了出來,父親以為他老實了,可以繼續任他擺布了。 然而威廉一得到自由,便馬上遠離了父母身邊。 此後漫長的人生裡,他隐姓埋名,寫了許多書,内容涉獵很廣,有多達1200頁的美國曆史,也有對于黑洞的闡述理論。 他的一生,至少使用了8個筆名,大部分書籍從來未被廣泛出版過,或者說,沒有人知道他到底默默無聞地進行了多少創作。 而在許多個人作品中,他也毫不掩飾自己對于父親的厭惡。 對他來說,父親這個充滿依靠和溫暖的名詞根本不存在,他擁有的隻是一個向他灌輸知識的機器,以及不斷施壓的獨裁者。 在一個和今天一樣炎熱的夏日,波士頓的一間小公寓裡,人們發現了死于腦中風的威廉。 他的家裡一貧如洗,連幾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

這不隻是一個關于父母不斷拔苗助長的故事,還是一個孩子始終想要逃離家庭束縛的故事。 父母費盡心血的育兒大計,卻在被忽視的親子關系中,成為孩子一生的夢魇。 孩子不斷逃離着父母的期待,社會的關注,以及那個被“天才”所綁架的自我。 而那種期待感,即便是普通人的我們也再熟悉不過。

期望值 vs 自尊心 每個孩子生來就是不同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脾氣、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做事方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 但父母往往會被成績和排名蒙蔽了雙眼,忽略了孩子的優點,隻是在反複強調孩子的不足之處。 久而久之,那些否定的話語就變成了一種可怕的心理暗示,孩子會覺得自己就是爸爸媽媽口中那種“這也不行,那也不好”的樣子。 逐漸地開始自卑,開始失去對周圍事物的熱情,自然也就對學習失去了最初的成就感。 父母過高的期望帶來的隻有巨大的心理壓力。 當孩子一直沒辦法達到父母的要求時,就會開始産生嚴重的挫敗感,甚至對本身能做好的事情都會産生懷疑。 而每一個對孩子期望過高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點——過分地關心孩子。 他們會按照自己的期望幫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和方案,并一直在旁監督或者不停幹涉。 導緻孩子養成了所有事情都要通過父母的習慣,逐漸地孩子就失去了獨立自主的意識,無法自己判斷是非對錯。 有些孩子能夠及早覺醒,并試圖反抗;有些孩子輕則陷入無盡的自我懷疑當中,重則失去對這個世界的興趣,自殺輕生。

2008年,一則名為《媽媽,我去天堂了,這裡太累了》的新聞引起了很強烈的社會轟動。 這則新聞讓一個家庭蒙上了喪女陰影,也讓更多父母陷入沉思。 女孩梁素素從小就在父母的期待中長大,他們用各種各樣的補腦保健品,各種各樣的方法脅迫孩子好好學習。 最終素素争氣,考入了知名高等學府。 她以為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了,結果父母又再次出現,将女兒逼進了大連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 所謂的前途似錦,卻讓無法勝任的女兒痛苦不已,用結束生命的方式,逃離了父母給予的高枕無憂,榮華富貴。 在遺書中素素寫下: 爸爸媽媽,我一直希望可以成為你們希望我成為的那種人,可是,我始終成不了那種人。 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屬于自己的圈子裡,别人的優秀都是用來突出我的愚笨。 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許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類,不聰明,但活得很快樂。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素素的母親含淚說: “我把家醜外揚,隻是想用女兒的生命換來其他家長的警醒。” 優家教育創始人吳臻老師 曾說:
彙豐銀行曾經做過一項全球調查結果顯示,51%的東亞家長認為,社會地位比子女的快樂幸福更重要。 然而有70%的美國家長認為,子女的快樂幸福比社會地位更重要。 如果有一天,孩子選擇去從事一個讓他快樂,但不一定能提供優越生活的職業,很多家長會覺得成就感不足。 我們可以試着問自己,讓我們感到失望的,是因為孩子真的處于一個潛在的“不利”環境嗎? 還是因為他們所做的選擇,不符合我們對他的人生期待呢? 孩子終将要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父母之愛就是要懂得,如何在孩子的人生裡逐漸退出。 這種“退出”并非不參與,而是換一種方式去愛,把過去類似聚光燈下的愛,逐漸轉變為觀賞他們在自己人生的舞台上表演。 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終究會平凡地度過一生,那些不幸福、不快樂的人并非因為平凡的人生,而是始終有顆不甘于平凡的心。 擁有從平凡生活中攫取幸福與快樂的能力,這樣的人生才真正不凡。 願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對待!
-課程購買-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