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古人的治家智慧

中華民族視家與國為緊密聯系的整體,倡導修身齊家而後治國平天下,故而曆來重視治家,在數千年的實踐中,先賢在此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以家訓、家書、家譜、家禮等形式廣泛流傳。這些寶貴的治家理念與實踐凝聚着先賢的心血和智慧,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閃爍着永恒的光芒。

修身齊家謹嚴治家

《大學》提出:“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修身是治理好家庭、社會的前提和基礎。如何才能做到修身齊家,古人在家訓中談及一些具體的做法。

清代曾國藩曾提出修身要做到日課四條:一曰慎獨則心安;二曰主敬則身強;三曰求仁則人悅;四曰習勞則神欽。日課四條将慎獨擺在了首位,在人看不到的地方、聽不到的地方也唯恐自己言行有失,就是做到了慎獨。做到内心專一純淨,外表整齊嚴肅,做人做事認真恭敬,那麼身體必然強健;能夠做到仁愛,做到吃苦耐勞,則家業就有振興的氣象,家庭就會長治久安。

欲家庭治理成功,家長應該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南北朝時期的顔之推著有《顔氏家訓》,該書獲譽“古今家訓,以此為祖”。《顔氏家訓·治家第五》談到了許多治家的方法。在諸多治家經驗中,顔之推列于首位的是家長須為家人做出表率,“夫風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後者也,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在他看來,上行下效,一個家庭才會井然有序;以上率下,治家效果才會明顯。

敬老愛幼 以孝持家

敬老愛幼是中華優秀傳統,也是曆代家訓反複強調的要點。江西義門陳氏,是唐宋時期一個著名的同居共爨的大家族,宋太祖曾賜聯“三千餘口文章第,五百年來孝義家”。今天保存在《義門陳氏宗譜》中的《義門陳氏家訓十二條》,首條為“孝父母”:“春晖寸草,欲報良難。然使能竭其力,不儉其親,婉容愉色以承歡,砥行立名以養志,人子若此,或亦庶幾。”對父母的恩情,要有心報答,同時作為子女要磨砺德行、努力成才、樹立美名,這才是真正的孝。

清代張英的《聰訓齋語》在教育後代的方法上有獨到見解,在教育内容上主張:“教之孝友,教之謙讓,教之立品,教之讀書,教之擇友,教之養身,教之儉用,教之作家(指養家)”。至于教育的成效,張英的觀點是:“其成敗利鈍,父母不必過為萦心;聚散苦樂,父母不必憂念成疾。”他認為父母盡心盡力即可,不要操心過度,當順其自然。

志存高遠 報效國家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中國人曆來富有家國情懷。一個人在優良家風的熏染下成長,是為了報效國家,這是許多古代家訓的主旨。基于吳越王錢镠遺訓并參考傳統家訓精華而形成的《錢氏家訓》有言:“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利在一時固謀也,利在萬世者更謀之。”倡導不為一己之私而蠅營狗苟,而要為天下之大利、萬世之大利而充分謀劃,運用自己的知識與智慧。

元代大儒許衡要求兒子:“身居畎畝思緻君,身在朝廷思濟民。”《治家格言》強調:“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指明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并不僅為了科舉功名,為官要心系國家和百姓,不能隻考慮自己和家庭。林則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勉勵家人,以國家利益為重,處逆境而不餒,知禍害而不避,“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家訓是從人生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智慧,在潛移默化中規範着人們的思維和習慣。總結好家訓、孕育好家風是古代治家的好傳統。而中華傳統家訓,更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筆可貴遺産。将傳統家訓中的智慧提煉出來,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對于加強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治理高峰論壇精彩回顧

原文有删減

材料來源 | 中國紀檢監察報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