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傷寒,脈浮滑,此以裡有熱,表無寒也,白虎湯主之。
【視頻編号:JT-Typhoid96-9-71-3】太陽篇再剩兩條了,接下來啊,這一條這個白虎湯啊。其實白虎湯這一條呢,因為我們讀桂林本嘛,所以就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就這樣就這樣了。他上面寫說,傷寒脈浮滑,我想我們一般啊,太陽感冒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脈是偏浮的嘛,對不對。可是無論是這個桂枝湯證還是麻黃湯證,所謂的這個标準的浮脈啊,那都是剛打到那個脈覺得它比較有力量,按到底下比較空一點對不對,所以這個是一般的太陽外感的浮脈。可是如果你這個浮脈呢,按下去發現裡面好像還有一坨東西你按不斷他,那這樣的一種脈是不是就可以說,這個人他雖然可能表面有邪氣,但是裡面還是有東西的。也就是他不是一個單純的太陽那種表層的病,可能牽涉到裡面了。
所以,當我們把到浮滑脈的時候呢,張仲景寫說呀,就告訴我們說,這個脈啊已經是裡面有熱,因為它裡面很熱,所以它的脈整個被撐上來。那這樣子的一個有底的浮脈,就并不是外表受寒的太陽脈,而是一個有裡熱的脈象了,那麼這樣的有裡熱的時候呢當然清裡熱,我們可以選擇一個白虎湯。當然我們平常要分辨白虎湯證并不是那麼難的,因為白虎湯的主症是很好抓的,就是人的主觀感覺會覺得比較熱對不對。那因為白虎湯到底是一個陽明病嘛啊,那陽明病的這個特征呢,什麼額頭這邊頭痛啦或怎麼樣的啊,這種東一點西一點的,還有很容易出汗啦,覺得燥熱出汗什麼的。就是加加減減我想是蠻容易看得出來要開白虎湯的。所以我覺得這一條即使同學沒有學的很好也沒有關系,因為《傷寒論》學過去,我想到最後開白虎湯或者白虎人參湯都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基本上如果你要說症狀的話,燥熱啦,發熱出大汗啦,這是白虎湯;那如果他是多一個口渴的證,那我們就白虎加人參湯,這是一個基本的說法啦啊。那如果你要說脈的話其實哦,如果你整本《傷寒論》總加起來說的話,白虎加人參湯的脈有的時候反而是偏滑的,白虎湯的脈是比較偏洪的。這個地方因為我們接下來就要講陽明篇了哦,在陽明病的分類裡面哦,有所謂的陽明經病跟陽明熱病之類的這種分類法。我這樣說是因為啊,我自己個人是喜歡把白虎湯稱之為陽明經病,因為我看過的白虎湯證剛好什麼這裡(手指額頭)也痛啦,陽明經那一條不對的感覺都出來了。所以我把白虎湯放到陽明經病,但是呢,其他研究傷寒的人哦不一定這樣分的。
我覺得其他研究傷寒的人,他們會把葛根湯那個太陽傳陽明的那個轉化階段稱之為陽明經病,那麼隻是說葛根湯的陽明經病,他的脈就是比較是什麼?浮脈但是勒成一條長長的對不對,這個就是陽明病剛剛形成的那個轉的那個狀态,這個太陽脈開始勒成一條長脈了啊。所以,你要說要辨别他是不是陽明病呢,你要說得嚴謹一點的話就是,白虎湯有白虎湯的脈,葛根湯有葛根湯的脈,但這兩種脈都是已經沾到陽明脈了。到最後都是洪而實的脈,但是在轉歸的方法來講的話有兩路。那所以在張仲景在談到白虎湯證的時候,其實那個脈啊,給的花樣還多一些些,那我覺得同學如果要留心的話,就是自己複習功課的時候可以再看一遍哦,就是大概有哪幾種脈象的可能性。
那這一條呢,我想既然從裡邊熱到外面,如果他其他的症狀都ok,你也确定他不是葛根證了哦,因為葛根證是太陽病的感覺偏燥熱,好像溫病感冒一樣那種感覺。不然的話就是啊,太陽陽明合病的話,會自下利對不對?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那是另外一路的主症框了。那白虎病的主症框是比較偏到陽明病那邊,發燒啦,燥渴啦,脈洪大啦,這一邊的。
那麼,這一條基本上我們這樣讀過來,其實好像沒有太多要理解的東西。但是呢,這一條在宋本啊,他這個“裡有熱,表無寒”這六個字,宋本是寫什麼?宋本是寫啊“表有熱,裡無寒”,哦,不,是“裡有寒”。所以那個就把人搞到頭昏腦脹了,這個表在熱,裡面在寒,那那是什麼病啊?那這為什麼要用白虎湯?所以這個即使是相當尊重宋本的這個傷寒研究者看到這一條啊,也尊重不下去了啦,所以這個一般研究宋本的人大概都是用幾個路數在處理這一條。有一派呢是說,這個表有熱呢、裡有寒這當然不可能。因為白虎湯一定是裡熱的,所以他是“表有熱”把它改成“裡無寒”,表熱而裡面也不寒,那這樣子的話用白虎湯勉強還說的過去,這是一種的改法。
那另外一種的改法呢,是說這個白虎湯啊其實有别的本子,好像是《千金翼》還是那個什麼《金匮玉函經》之類的書哦,他說别的本子啊說這個“表有熱,裡有寒”啊寫的湯是白通湯,所以這個白虎湯是個錯簡,那有這樣的說法。但是即使你說表熱而裡寒用白通湯啊,還是不對,為什麼呢?因為白通湯的脈也不會是浮滑的。所以就宋本的那幾種搞法到最後都是沒有辦法兜回來,所以我們既然用桂林本講了也算是平順,那我們就照桂林本的這個條文去辯證也就可以了。因為基本上照着桂林本,浮脈你想,诶,把到滑脈,你就要想白虎湯,有這樣一個記憶上面的連接就可以了。
不過話說回來了,這個白通湯的裡寒而外熱,我們說一個人的底子如果太冷了,會把人的陽氣都逼得浮越在表對不對,那白通湯、通脈四逆湯的那個下寒上熱,裡寒外熱那個狀況,它的那個主要症狀好像是臉這邊,兩個顴骨紅彤彤的,我們叫戴陽嘛,可是,前面那個哦,黃連湯那一條其實也是上熱下寒對不對。所以有的時候同學會覺得說,這個《傷寒論》其實是用什麼裡寒外熱、上熱下寒,其實講了很多耶,那如果你隻說一個上熱下寒,我哪裡知道要用什麼湯啊,是不是。但是我想哦,《傷寒論》這本書最重要的技術就是在于辨證嘛,同樣是上熱下寒,有的在三陰病裡頭可能會形成這個白通湯證、通脈四逆湯證;可是在太陽病裡頭可能形成心下痞啊,可能形成黃連湯證啊,之類之類的。也就是,當你抓了主症之後,這個藥就很好開。
你如果不抓主症隻看病機的話,其實病機這兩個字哦,除非你是調體質而已,就那個人沒生什麼病,你是看他五髒陰陽虛實調個體質,不然,光是從病機要開經方是幾乎不可能的事。你想,腎氣丸的糖尿病那個患者,那火不歸元呢也是上熱下寒對不對,可是那個是要用腎氣丸啊,也不是白通湯,也不是黃連湯了,所以,抓主症比較是傷寒學習上面一個比較有意義的事情。那這個,我想大陸那邊
怎麼叫沒有意義?像我們的太陽篇哦,從開始學到現在對不對,光是太陽這一層我們像剝洋蔥一樣已經剝出多少層不同的東西了對不對;光是一個頭上有汗,頭以下沒有汗,這個是少陽的邪氣壓到三焦,還是五苓散它本身的三焦不通,都有這個狀況對不對。就是光是一個三焦水道都剝兩層出來了,那更何況其他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
因此,至少我覺得在學《傷寒雜病論》,尤其是傷寒的部分,雜病還好一點。傷寒的部分我的想法是,的确是在學習的立場來講,必須跟八綱這個東西清楚的劃出一條界限,不要把《傷寒論》裡面的任何一個湯證去做一個什麼表裡陰陽虛實的辨證,不要!因為你做了會顯得很愚蠢。我随便說一個,五苓散證,你說它是表還是裡?有表也有裡耶。那是寒還是熱?都有可能耶。那是陰還是陽?也陽虛也陰虛,都有耶。那是虛還是實?也都有耶,對不對。就是你随便一個五苓散你放到八綱的那個框架裡面一分析,那八綱完全不知道要怎麼搞,這是不同的語言系統啊,對不對。
有的時候啊,因為過去有一些不是傷寒底的人哦,喜歡拿八綱來套這個傷寒,甚至有一本是那個好像是日本人翻譯來的書哦,就真的這些湯證每一個都給他分個陰陽虛實寒熱表裡哦。我看了就根本不知道他在搞什麼神經病,就覺得好好一本《傷寒論》被他寫成火星文了,就是那樣的一種感覺。我就是看那本書的時候,我在家裡面好像歎了一句哦,好像硬要一隻翻車魚去穿比基尼哦,第幾塊布遮第幾點都搞不清楚了哦,就是這樣的一種感受哦。就是人家沒有胸部的,拜托!就是兜不上就是兜不上啊。所以,雖然八綱辨證我們在處理這個五髒的陰陽虛實的時候可能有一些用,但是至少在《傷寒論》的部分是沒有辦法用的哦,所以這一點我們還是要知道一下哦。就在學習上面,我覺得《傷寒論》它适合用來處理《傷寒論》的工具,就在《傷寒論》這本書裡面。那你另外借來的工具,有的時候就是好像開不了那個鎖哦,至少我們就知道一下。
【8.53】 傷寒,脈結促,心動悸者,炙甘草湯主之。
那這個最後一條啊我們就不用教了吧,對不對。因為炙甘草湯咳嗽篇也教過一次,虛勞篇也教過一次了,那我們還有什麼好講的呢?如果要跟同學補充一下的話就是,我們因為炙甘草湯呢第一次出現其實是在這一條,我們是因為都先跳到後面去教雜病去了。那麼,一開始出現在這一條的時候,其實是給了我們某種提示意義,怎麼提示呢?他告訴我們說,這個人的心跳不規律啊是感冒造成的。那這個意思是什麼?就比如說有人他的那個心髒病,比如說我們一般稱之為這個風濕性心髒病之類的東西,那這種心髒病其實是外邪進來造成的心髒病。所以如果你的心髒病是感冒之後這個心跳變成不規律的狀況,有外邪幹擾的話,那這個時候當然用炙甘草湯比較适合。因為裡面有滋陰的藥,通血的藥,有祛風的藥,這樣一個框架。
那我們咳嗽篇的時候,在教炙甘草湯那時也說,你要用體質來說的話,那當然是陰虛的體質适合用炙甘草湯啦。如果不是陰虛的體質,這個心跳不規律你也不一定炙甘草湯能有什麼搞頭。那我們在虛勞篇的時候講到說,炙甘草湯在臨床上面我們一般覺得是,心跳不規律是可以用的,但是不是每一種。因為,心髒病有其他的症狀對不對,如果在别的湯證的主症框,那還是用到别的湯證。我們在虛勞篇的時候講說,最讓人覺得炙甘草湯不好用的心髒病是所謂的瓣膜病之類的。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如果這個人的心髒瓣膜病是,原來是風濕性心髒病,就是外感來的心髒病,然後慢慢惡化變成瓣膜也壞的,那那種炙甘草湯還是可能有用的啊。一般所謂的瓣膜病那還是胸痹篇裡面的那些方子好用,這個不一定要用到炙甘草湯的。
那麼炙甘草湯我們平常在用的時候呢,臨床上面,因為他到底是一個補虛勞的藥嘛,有時候天天喝一碗,天天喝一碗,用久了哦,炙甘草湯還是會有一點點副作用。有的人會因為它裡面的滋陰藥太重了,吃到後來就一直拉肚子,那如果你這樣子的話,你可能地黃要稍微調節一下,你酒要加夠,或者是加一點砂仁之類的幫忙消化哦,這都要做。那另外就是,他到底是一個甘草很大量的方劑,所以呢,吃炙甘草湯吃久了之後呢,變得有點月亮臉的,臉腫的還是有。那當然,你先決條件是你要搞清楚,你不要用生甘草,對不對?因為甘草的那個類固醇副作用是生甘草相當明顯的,炙甘草就好很多了。所以,這些這些事情稍微知道一下,在用的時候不要說已經把人家吃的天天在拉了,臉也圓了,你還在那邊繼續的給他開炙甘草湯哦,這樣子好像不太妙。
那麼還有就是炙甘草湯我們今天臨床呢,喜歡再加一味藥,就是把五味子加下去。因為它裡頭已經有人參麥冬了嘛,再加了五味子就生脈散結構就出來了,那這樣子連心氣都可以一起保護到哦。所以炙甘草湯加五味子倒是一個蠻常用的開法。再來呢就是,我們說的這個“脈結促,心動悸”哦,當然宋本是寫“脈結代,心動悸”了啊。這個“脈結促,心動悸”的狀況,用炙甘草湯固然是沒有錯,可是同學不要把炙甘草湯跟所謂的心髒衰竭這個事情攪到一起哦。如果你是心髒衰竭的話,那個是用回陽救逆的藥跟降水壓的藥,所以是什麼通脈四逆啦,四逆湯啦,真武湯啦,或者是前面這些湯還可以都加葶苈子哦。就是附子劑加葶苈子,葶苈子加到八錢以上,這個才是救心衰竭的藥物組合哦。這個炙甘草湯那個滋陰的藥來講的話,它雖然有陽藥幫助它通行,但是,對于心衰是沒用處的,這個也就知道一下。
宋本《傷寒論》條文178:脈按之來緩,而時一止,複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複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那麼,宋本呢,在這一條後面還多一小條,那這一小條我們講義上面也有哦,那我們就稍微看一下。因為有一些研究傷寒的人會說,這一小條哦沒有什麼真實性,可能是别的書挖來的。不過沒關系了,反正既然宋本有,我們就過一下。這個,宋本的178條哦,講義第8頁後面,他說,如果有一個人的脈呢,脈按之來緩,就是你按他的脈啊,他的脈比較跳得慢一點,比正常的脈要慢一些,而中間有少跳一下才回來,他說這個是結脈。那這些東西我們姑且不論這個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隻是說看一下那個時代的一些定義而已。那他後面有一個不同的說法,他說還有一種脈是這樣子哦,來的時候“動而中止”,就跳一跳跳一跳,那個動到底要不要拿那個傷寒脈法的動去講,我也不敢說。因為傷寒脈法的動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那個脈跳得像個小豆子一樣,一坨的。
那我們現在姑且不用那個定義的話,是看着它的小了一下之後哦,他接下來“更來小數”,什麼叫“更來小數”?就是好像它少跳了一下哦,它之後想要追回這個進度,所以還,少跳一下之後,那後來的幾下就跳得快一些。那他說這樣子的話呢,“中有還者反動”,就是回來那一下子好像還特用力一下,他說這個是結脈哦,是屬于陰證。然後他說,脈來呢,“動而中止,不能自還”,他說,跳一跳然後停了,然後停了一段時間才勉強又跳了回來,這個叫作代脈。那通常是代脈是最難治的哦,就是這樣子的一個說法。不過,我想這種書啊同學讀了也是頭大對不對,他自己這個促脈,這個結脈哦都有快有慢,亂七八糟了哦,所以,你也不知道他到底在說什麼是不是?然後呢,主要是說,這個什麼回來的時候哦,好像不太有力氣回來是代脈,是特别危險的。
【2.2】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若脈數見于關上,
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然動搖者,名曰動也;脈來緩,時一止複來者,名曰結;脈來數,
時一止複來者,名曰促。脈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
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複動者,名曰代,陰也。得
此脈者,必難治。脈陰陽俱促,當病血,為實;陰陽俱結,當亡血,為虛。假令促上寸口者,
當吐血,或衄;下尺中者,當下血;若乍促乍結,為難治。脈數者,久數不止,止則邪結,
正氣不能複,卻結于髒,故邪氣浮之,與皮毛相得。脈數者,不可下,下之必煩、利不止。
不過,我覺得宋本這一條雖然是因為它有,還是要跟同學講一下,可是非常的讓人不舒服哦,就是覺得你不但不讓我學到東西,反而讓我覺得更混亂了。那差不多的一條,我們桂林本平脈辨脈法也有耶。在卷二第二條,我們看一下桂林本。其實桂林本這條我還是讨厭,但是呢,沒有像宋本那一條那麼讨厭,我們稍微看一眼。這個卷二的第二條的這個中間哦,前面中間的地方。首先第一個他說哦,“脈來緩,時一止複來者,名曰結。”他說這個結脈呢,是比正常人的脈啊跳得慢而少跳一下的,這叫結脈。然後他就說,如果呢,“脈來數,時一止複來者,名曰促。”其實,這兩個是後代比較安穩的定義,就是比正常脈跳得慢而少一下的是結脈,比正常脈跳得快而少一下的是促脈。
那再來我們看後面講什麼?他說呀,陽盛則促,陰盛則結,這個定義也是很ok的。就是一個人,陽盛就是一個人陰虛啊,陰虛的體質陽氣太亢盛了,那這個時候就跳得特快,對不對。那快到好像人家也不需要那麼多血,你一個勁兒的打血幹嘛,被踢回來一下,那這樣子的脈象呢是促脈。他說陰盛,那就這個人陽氣根本不夠了,身體動力不足了,所以慢吞吞的,甚至慢得都跳不動了,那少一下了。他說,這個都是生病的脈哦。我覺得這個地方,這兩句定義倒是我們後代用得滿安心的。
然後呢,他另外又定義另外一種結脈,那這個他說,“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就是結脈也有可能是跳得蠻快,少一下之後它為了要補回進度,好像要拼命這樣子。那這樣子到底是陰虛還是陽虛?我說哦,通常陽虛的人會出現這種脈。因為哦,當然你說标準的陰虛脈是跳得快固然不錯,可是,陽虛的人因為心髒每打那一下哦血都不太夠哦,所以,陽虛的心髒呢通常心跳都是會比一般正常人快一點的啦。當然這都不是說絕對,隻是有這個狀況我們就認識一下好了。
那他說接下來是,“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複動。”就是好像沒有說特别快特别慢,然後少一下之後呢,好像它少掉了也不努力追趕了哦,那這樣一種淡淡然的脈呢是代脈。一般過去的中醫就會覺得說,那種少跳一下就随它咯哦,然後慢慢才爬回來,好像沒事一樣,那種看起來沒有事的那種少掉的那種反而是最危險的。就跳得特别快少一下的還好一點,跳得特别慢少一下,或者是少了之後它會想要努力找回進度的,就是代表它有一個想要正常的欲望哦。但是,到了那種完全沒有特别的特質,然後就少掉一下,然後好像,诶,回來沒?啊,回來了,這樣子。那這種感覺的話就是最不好的。
可是呢,我講這些脈來說的話,我是說中國人如果遇到代脈的話,都是會懷疑那個人裡面有死髒了。就是說這個人為什麼會有代脈,就會懷疑說他的肝已經死掉半個了,脾已經死掉三分之一個了,就是有一塊地方已經用不到血了才會出現代脈。所以中國人遇到代脈都會覺得,哦,這個人大概已經身體有大病了。可是,這個說法我們今天已經不需要在意了,為什麼呢?因為,現在有很多人哦是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大病,可是他心跳根本就是不規律的,現在也有這樣的人。
那他就是,就是體質上就是不太規律的脈,這樣的人還蠻多的。所以你如果今天把到什麼代脈就說,哦,不得了,你必死哦,這不一定哦。現在那個心跳不規律的,滿街都有啊,那活得好好也很多是不是。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想這個脈象雖然跟同學講一下,但是我還是要說這個炙甘草湯證我們盡量靠别的辨證點,像我們虛勞篇教虛裡診法對不對,就是盡量用别的辨證點去完成這個湯證的使用,這樣子就會比較精準哦。如果我們光是靠一個脈要搞炙甘草湯的話,那這個失望的可能就比較多了。
那麼,我們接下來就來上陽明篇了哦。陽明篇同學上了就不要緊張的哦,陽明篇其實上起來會覺得蠻輕松的,沒有什麼學習的成就感。其實我的想法是這樣子哦,陽明篇會讓人覺得學習起來沒有成就感,很可能是因為啊,我們今天的人的這個體質來講啊,跟漢代的人不太一樣了。陽明病要形成呢,基本上呢必須這個人是一個陰虛而陽不虛的體質,這樣子的話他才容易轉歸到陽明病。可是我們今天的人,世界其他地方我是不曉得啦,德國人我不知道,可是我們台灣人啊通常是陽虛而陰實的居多呀。所以你的疾病轉歸哦要轉到一個标準的陽明病哦,還需要你是個佼佼者才行耶。
我随便問一問哦,像陽明病的白虎湯證哦,你發燒啊,燒到39度那麼熱啊,嘴巴很渴,在床上滾來滾去,衣服都穿不住,哎呀,又燒又熱啊,然後掙紮了好幾天好不容易活着到今天來上課了,這十年内得過這個白虎湯證的舉手我看一下。十年内得過的,其實還有啦,但是你看人很少對不對。那這個全身出大汗,燒到39度,然後呢人渴得不得了,然後呢大便都大不出來,到最後需要用灌腸的方法才能解大便,好不容易感冒裡面撿回一條命,十年内有過這樣的人生體驗的舉手我看一下。也有哦。還不錯啦,還是有人有,但是隻有一個人舉手的樣子。
我倒覺得,陽明病是年輕人的特權啦,就是我十五六歲的時候還有得過,然後之後呢感冒就越來越不像陽明病了。那這些年的話,我啊,或者身邊同學好像,他們家小孩子感冒的時候白虎湯我還有機會開一開哦,但是我們自己好像就差不多在這裡就已經直陷三陰了,是不是。就是我們這些大人這些太陽病并病就什麼一直吐一直拉,就已經陷到太陰病去了對不對,這個常常有嘛,我們現在少陰都不叫内陷,叫直中了對不對。所以今天我們的體質哦爛到這個樣子的時候哦,陽明病哦這個戰場啊好像我們就自然而然的被排除在外了哦。就像是那個我看那個什麼電視卡通片,什麼《幽遊白書》啊,什麼打赢的人還能到哪個戰場上去做最後決鬥對不對,那我們在第一輪就下來了,就是那個偉大的戰場啊我們都沒有機會踩上去似的,就是這樣一個狀況。
所以我會覺得,張仲景在陽明篇其實很用力,把那裡面很多那個細微的變化哦,非常戲劇化的告訴你,陽明病這樣轉那樣轉,你要如何的小心怎麼樣。我們的話就是,好像是怎麼講,我們現在台灣呢也遇不到北極熊了,所以也不用去想遇到北極熊要怎麼防身了是不是。就是當你沒有這個東西的時候,你也,它那個遇到它的時候要怎麼樣逃過一劫,這個也不太有意義了。所以今天讀陽明病啊,我就覺得啊什麼東西知道個道理就好了。因為白虎湯也不會開錯,那承氣湯是這樣子,以我們今天現代人的體質哦,白虎湯開得好的話,一輩子也不用用到承氣湯了,就是白虎湯那邊大便就開始潤起來了。
但是呢,雖然說臨床上不見得就會用到這幾個湯,可是醫理藥理還是要順過一遍。因為,有的時候你遇到這個人他就是一個燥熱的體質哦,燥熱的這個大便不通,你至少要會承氣湯法,幫他處理他身體裡面不通暢,幫他瀉他的熱邪,那這些都是要會的。那至于說張仲景那些非常戲劇化的條文哦,我就覺得,到底是隔了一千七百多年了,沒什麼感覺,就是可能張仲景很有感覺的,但是我們現代人就不是處于那個狀态哦所以先知道一下。所以基本上陽明病的定義是什麼呀?就是這個人是發熱的,跟太陽病不一樣的,太陽病是怕冷的怕風的對不對,陽明病他整個感覺是反過來的。
然後呢,【視頻編号:JT-Typhoid96-9-71-4】陽明病的患者呢,我們先大概來歸類一下的話哦,我先跟同學做一個導覽,就是我們學這個陽明篇哦大概會學到哪些事情。那首先呢,陽明病的最淺的病我們稱之為陽明經病,那麼,陽明經病就是他還沒有入腑。我們說,張仲景的書哦,同一個區塊的病,有的還在能量的世界運作,有的會到實質的這個器官上面來。那當他還是經病的時候,典型的我就說,我是說白虎湯,白虎湯是陽明經的病,那有人說是那個太陽傳陽明那個葛根湯是陽明經病,就是那個時候它的邪氣很清楚就是在那條經上運作的。那麼,當然太陽傳陽明的那個葛根湯證是很短暫的了哦,所以我們在臨床上觀察都覺得葛根湯證是什麼樣的感覺?就是這個人是太陽病,可是太陽病的同時,雖然有一點怕風,可是他覺得開始有點燥熱燥熱的,好像是熱感冒一樣,對不對。
然後呢,這個感覺可能一下就過去了,就是你得了葛根湯證,如果是現在我們台灣人還可以多拖幾天,但是古時候人的話,可能那葛根湯證就是半天一天就過去,接着白虎湯證就出來,真的陽明的那個燒就上來了。不過我們今天,好像就反正就是什麼證哦,科學中藥也很方便,都遇得到就是了。那這個陽明經病在還沒有到腑病之間哦,其實還有一個區塊可以說,在《傷寒論》也讀的出來,我們研究傷寒的人會稱之為“陽明的熱證”。他是變成一個發熱的狀态,可是這個熱也不是專門就是說膠着在陽明經上面的熱。那麼,陽明熱證一般我們是分上中下三焦哦,上焦的陽明熱證是栀子湯,書裡頭有的;中焦的陽明熱證是白虎湯;然後下焦的陽明熱證是豬苓湯。所以,陽明之中的熱又包含了上中下三焦的熱證在裡頭。其實,從這一點來說的話哦,我會覺得陽明篇還是蠻有一學的價值。
雖然我是覺得陽明篇這個篇啊,同學啊回家自己讀就好了,不用來聽了,省學費啊。就是說,因為我的感覺是這樣子,如果你要學陽明病,我大概也會請助教印一下,下次來上課時候我讓他發給同學,就是說,中國在清朝中葉的時候有一個醫家叫作陸懋修,好像也叫陸九芝是吧,這個《世補齋醫學全書》嘛。那這個陸懋修啊,他有一本小小的著作是專門講《傷寒論》陽明病的。那麼,他這本書裡頭呢,他自己把《傷寒論》的陽明病哦分析了一遍之後,又把到他那個時代為止啊,就是清朝中葉後了,已經很靠近現代了嘛,之前所有的醫家關于陽明病的看法都收集在一起,就是一個很精簡而好讀的一個冊子。所以基本上我上課的時候我就覺得哦,陽明病有些條文因為張仲景這種拐法非常不好讀,可能上課我講過之後,你回家還是忘掉。但是沒有關系,我們到時候把陸懋修那本盜版一本來,然後就發一發,那你同學回家翻一翻,當床頭書看一看,陽明病的那個理論很熟悉了就好了。那這個陸懋修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啊,他就說,可能讀者會好奇,《傷寒論》啊照理說六經都好重要不是?為什麼我獨重陽明,特别要寫這一塊呢?他說,我之所以要特别把這個陽明提出來寫一本小書的理由呢,是因為現在的很多人在治溫病的時候啊,不會傷寒的陽明,因此把溫病治死了,所以呢,我希望我們的同業呢能夠學好《傷寒論》的陽明篇,這樣子的話你在治溫病的時候可以多幾分把握哦,不會把人弄死。而這一件事情是,如果你要我推銷陽明篇的話,這也會是我的廣告辭令。怎麼講呢?我們說傷寒之外還有一些傳染性疾病好像是傷寒不能全包的,我們把它稱之為溫病對不對。
但是,如果你學了《傷寒論》的太陽上中下篇啊,再學了這個陽明篇,其實溫病領域哦,你大概已經有很大一部分已經可以治得好了。像我們剛剛講到那個陽明上中下三焦熱證,其實就在溫病是很好用的,白虎湯用到溫病是很好用的,承氣湯用在溫病一樣是很好用的。溫病外感,你說用銀翹散,你說用桑菊飲,那都是溫病标準方對不對,你說《傷寒論》的葛根湯好不好用?好用啊,葛根湯的好用度完全不輸給銀翹散、桑菊飲的。所以呢,很多病哦如果你傷寒學得好,把他當作傷寒解決,其實是比較輕松啦。因為《傷寒論》張仲景寫得很細,他的臨床經驗是很誠懇的真實的,這個藥吃下去什麼反應,會怎麼樣你都清清楚楚,用起來是又有效又安心,整個人心情是穩穩的。
那《溫病條辨》之類的書是比較後期的著作,是那種實驗階段的醫術,那個感覺上好像你現在去看西醫,西醫說我們發明一種新藥,你吃吃看,那你有沒有想會不會有副作用啊,吃了會怎樣對不對?就溫病它到底曆史是比較短的,感覺是比較不安心,就是這個藥可能有人吃好,但你有沒有人會吃壞呢?就是這個問題還是一直會讓人煩惱的。因此,如果能夠借着傷寒的學習,把溫病的版圖先吃下來一塊,就這塊我們傷寒法就可以醫得很好了,那就最好嘛嘛,那剩下一點點再另外學溫病就好了。因為,當然是開傷寒方出手上比較輕松自在啦,溫病方開起來的時候比較耗腦力哦,我是這麼想。那這是陽明篇值得我們學的一點。
那至于說,陽明哦,關于陽明有一句江湖傳聞,這句江湖傳聞哦,我在想,我在想可能是因為陸懋修這個人才變成江湖傳聞的。就是我們陽明篇的這個這個第幾條來着,第六條吧,第六條他後面有一句話說,陽明是人的中央之土,所以各種病邪到了陽明之後呢,就被這個土拖住了,再也不能去别的地方了,這樣的一個說法。那這樣的一個說法到底是不是有道理,我們等一下再來論。隻是,或許是因為這個說法,也不知道還有什麼其他論點論點加到一起,陸懋修講過的一句話,現在很多人在網路上面好像在好像在流行。什麼話?說“陽明無死證”,你聽過這句話沒有?好像有同學點頭,對不對,說陽明病是不會死人的。
那你說這句話有這一回事嗎?這個發高燒是燒不死人的嗎?大便不通拖了三個月,不要說三個月這樣,半個月一個月不會死人的嗎?陽明病本身都都是怎麼樣怎麼樣,什麼人燒得幹枯了之後,人燒的幹枯了之後就死翹翹了,張仲景自己都寫人會死啦對不對?所以,為什麼網路上面要面要流行什麼什麼“陽明無死證”這句話呢?那我想我這個東西要做一個還原哦。因為,陸懋修寫他那一本書的這個序言的時候啊,有重重的講過這句話。但是如果如果你看到他的前言後語啊,就會知道這句話他講的時候,就是一種有情緒,但是也算是也算是沒什麼錯的話。他那個前言後語加起來的意思是說,現在的這些搞溫病的人,因為不會陽明篇,所以很多溫病哦該用陽明的方都不用,害人家死翹翹了。
他說“陽明無死證”,就是說就是說,這些人,得陽明病的人,照張仲景的方法醫方法,本來都不用死的,這都是有藥救的,是你不會才死掉啦,所以大家要來學陽明篇這樣子,哦這樣的一回事。但是,我覺得,我們有說,我有時候在一個一個文脈之中呢某種表述方法,可能到後來變成一個斷章取義的東西就沒有什麼意思了嘛。這個陽明病啊什麼病也會死人的啦,不生病人人也會死的,那這個知道一下哦。因為這句話好像好像已經講開了,所以說一下。因為這個東西你随便查一下就會知道沒有這一回事的,就是不要人雲亦雲。
那再來呢,我們陽明剛剛說了經證、熱證對不對,那還有呢就是實證了,這個實,紮紮實實有什麼東西了,那我們一般人稱為陽明腑證,就是這個腸子裡頭啊果真是有塞了硬掉的大便了。那當然這個硬掉的大便基本的方劑來講是承氣湯對不對。可是呢,我們在教小柴胡湯裡面也有一篇裡面曾經有一篇帶到陽明的,說這個人腸子幹掉啊,是因為這個三焦的水道不能灌溉,所以你用小柴胡湯通通水道,這個誰灌溉進來,這個水灌溉進來了,腸子就就潤了。所以也不是說一定都要用這個承氣湯對不對,那更何況這個腑實證還有麻子仁丸啊,還有這個蜂蜜跟豬膽汁的灌腸法呀,對不對,就是還有很多很多方法都是都是幫助這個潤大便的。
那麼,陽明病呢還有什麼證啊?陽明病還有濕證。當一個陽明的濕氣過旺的時候哦,濕跟熱交雜在一起呢,會形成一種哦挂在陽明病跟太陰病之間的狀态。其實陽明跟太陰兩種病兩種病加在一起,幾乎就是講我們消化軸之間的事情了。不過話說回來,我說,我們這個桂林本啊,把一些這個《金匮要略》裡面的那個雜病放回陽明篇,什麼嘔吐病啊什麼都放回陽明篇,然後把一些東西放回太陰篇,然後把一些東西放回厥陰篇。所以你會發現說,消化軸裡面的很多毛病哦,有些我們桂林本放在陽明篇裡面,有些放在厥陰篇裡面,之類之類的這樣的分布。其實這個分布會讓人覺得哦,不論這個桂林本是不是張仲景的原作,但是桂林本的确是非常凸顯了張仲景的一種那個思考的那個觀念,怎麼講呢?
你想想看,陽明濕病,這個挂在太陰跟陽明之間的那個濕病,其實換個說法叫什麼?叫作黃疸病。黃疸病我們到今天西醫解剖來講,來講都說說哦這個人膽管不通啊什麼,對不對,什麼膽結石啊造成膽汁出不來啊,怎麼樣怎麼樣整個人都黃掉了。那既然是膽管不通,你會不會想要從這中醫的角度去問,膽不是少陽嗎?為什麼不是放少陽篇?你會不會想要這樣子問?但是,如果你能夠認識到——像我們當初講少陽的時候,有提到張仲景的少陽區塊是什麼這件事情——如果你認得張仲景說的那個少陽區塊是什麼東西的話,你就會發現,黃疸病果然是不必放到少陽篇。因為它不太牽涉到張仲景說的那個三焦膜網的那個少陽。其實張仲景也沒有說三焦膜網,是我們後代推論的,就是少陽病所指向的那個三焦膜網,它沒有什麼關聯,它比較是消化軸本身的事。那這個算到消化軸本身的事情的膽管不通的話,那還是陽明,不是少陽。
那麼相對來講呢,有一些拉肚子什麼的狀況,為什麼放到厥陰?你說拉肚子不是消化軸嗎?不是。因為啊,厥陰病的那些拉肚子什麼什麼的東西啊,那是一個人的下腹部的免疫機能失調,下腹部的免疫機能那個是厥陰,不是消化軸的事。所以就是說,當你承認說,有可以這樣的分類法的時候,其實其實看東西我覺得是有一個更舒服的視野存在哦,所以我還蠻佩服這個書這樣的一個分類法的。
那麼,這個濕病黃病之外呢,陽明病還有什麼啊?還有蓄血證,當然隻有一點點條文哦,就是陽明也會有瘀血的。那麼,這個太陽區的瘀血哦,會讓人發狂對不對,從前抵當湯和承氣湯的這些都講了。那陽明區的瘀血會讓人怎麼樣啊?讓人健忘,對不對,這是張仲景對于人的精神疾病的另外一個看法。然後呢,另外陽明這個消化軸有沒有可能有虛寒的狀态啊?有啊,比如說胃寒的嘔吐啊,消化軸的寒的嘔吐什麼吳茱萸湯啊,什麼小半夏湯之類之類的。大概是這樣一整塊呢,就是我們這個陽明篇要介紹的内容。
而我覺得想一想啊,我說陽明篇讀起來有點乏味,看完了這個陽明篇的框架,其實覺得還是還是不錯的啦,并不是那麼乏味。首先第一個,溫病有一大塊的版圖可以靠陽明篇解決;第二個,是黃疸這個東西啊,你在家裡面吃陽明篇的藥哦,一碗一碗的喝啊,是一碗一碗的好啊。那你到西醫去總是要割掉一段什麼東西嘛對不對,那所以如果你不想被割一個什麼東西的話,那就在家看看《傷寒論》也不錯了哦。那至于說陽明的寒證,那種嘔吐證什麼吳茱萸湯證哦,那根本就已經已經是搞到,就就是說啊你去給西醫看,人家到時候說你是神經病啦對不對,就是你很痛苦,可是人家什麼毛病也驗不出來啊。那我們經方治這種病治這種病倒是很有機會是一劑知,二劑已的哦,所以,這些還是蠻值得學的。
【9.1】 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
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那麼,我們來看這個陽明病的第一條,陽明篇第一條。唉,其實第一條讀起來啊,就讓人覺得很不爽快啊,想我當年呐還在準備什麼中醫檢考的特考的時候啊,這一條都都是要背的呀,這個陽明病你要記得,陽明病有三種哦,一種叫太陽陽明,一種叫正陽陽明,一種叫少陽陽明。然後就問你說——哦,這是選擇題嘛。請問太陽陽明是什麼?那你就要選“太陽陽明是脾約”。他說請問,正陽陽明是什麼?正陽陽明是“胃家實”。那請問少陽陽明是什麼?少陽陽明是津液不足的大便難。我自己在那邊很努力的背下來,自己也覺得哇咧咧,這個胃家實跟大便難哪裡不一樣?就是大便塞在裡面的時候,胃家實,大便大不出來叫做大便難,就是你有必要這樣分嗎?就是到底你是哪根筋不對了,所以讀的時候就火大,為了考試讀它更火大。
那這個條文啊,我就說,我先跟你們講一般的這個傷寒研究者是怎麼處理這一條的。因為,通常我們研究傷寒第一步是什麼?盡可能把它拗得合理一點對不對。然後,之後有人讀《傷寒論》可能搞了三十年、四十年,忽然之間發現發現說不對,他不是在講這件事情,然後再做一個颠覆這樣子。那麼,一般的第一次讀《傷寒論》的人是怎麼去思考的啊,就是太陽陽明,就是太陽病變成陽明病嘛;那正陽陽明就是陽明區本身有病嘛;少陽陽明就是少陽之邪的傳成陽明病嘛,是不是這樣子思考。所以,一般的思考這一條的時候就說,你看哦,太陽病的狀态,就是太陽病這個疾病呢,因為太陽區是人的水氣所運行的區塊對不對,所以當一個人在得太陽病的時候,其實身體是要調度很多水氣去跟這個病邪作戰的。
而這個水氣要調度了,就像我們說,救火隊哦要澆水去救這個房子上面燒燒的火對不對,那消防車也載不了那麼多水啊是不是,所以需要附近有什麼消防栓是不是,總要找個地方去抽點水來繼續救火嘛。那他抽着抽着哦,在調度你的水氣的時候,抽到後來啊,好像水不夠了,就往消化軸這邊來要水。那消化軸呢覺得水不夠了就往大便要水,就是大便再多咂它兩口,吸一吸這樣子,從大便裡面再擠出兩滴水來用用。所以呢,因為太陽病使用太多的水的關系,所以他的大便變得黑黑的一坨一坨的,像羊大便一樣的東西就是脾約證的大便。他說這個脾啊,因為水被你抽的亂七八糟,所以它要節約了啊,所以脾在那邊做省水活動了,然後大便也要精簡化,大家都不要用水,馬桶沖一半就好,然後就這個樣子變成一個脾約病。他說因為太陽病常程要用水,所以到最後脾都被抽到都沒水用了哦,就叫脾約。
那這個正陽陽明呢就是邪氣直接到陽明區塊,陽明區塊是一個,我們說陽明是一個多氣多血之腑啊,就是很會發熱的哦。那換句話來講,我們現在這些人啊,大家都是少氣少血之人啊,陽明區塊就不見了哦,所以這陽明病得的人就少了。他這個發熱的時候,因為陽明區本身的病呢。他最直接就是用發燒來跟病毒抗争,因為發燒的溫度太高了,所以消化軸燒幹了,所以這是正陽陽明。那第三個少陽陽明呢,他就說,如果是一個開始是少陽病的話,少陽病本來就是不可以汗吐下、下利小便的嘛對不對。可是,少陽病你如果用了汗吐下跟利小便的話,這個人的三焦水道就被抽幹了,那就沒有東西灌溉你的消化軸了,于是就幹在那裡了,就是大便難哦。就是本來少陽病是不可以用到這種喪失水分的方法的,已經是有一點化熱的病了,于是最後“胃中燥煩實實”。
當然,這個地方哦,他說這個胃家也好,胃中也好哦,同學一定要記得,他都已經講到很多遍,同學大概不記得都記得了,就是《傷寒論》裡面這個胃哦,不是我們這個地方哦(手指肉體的胃部)。我們那個仲景時代解剖學,同學都有一點概念對不對,就是什麼都看不到,對不對。所以,心是這個地方(手指膻中處),這個地方有個在跳動的地方不叫心,那叫什麼?虛裡,對不對。那我們解剖說的胃,這個地方對不對,沒有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哪有胃?這地方哪有胃?這叫心下。那張仲景說胃的時候是哪裡呢?腸哦。就是美國人說肚子痛是不是也說stomachache啊?那也是肚子痛對不對?但是,肚子痛也可以說stomachache是不是?所以意思就是張仲景是美國人那一派了哦,就是胃也可以包括到下面一團一圈的一圈的部分了哦。所以,大概胃的地方就是一般我們現在摸的,是所謂所謂腸子的地方了。
那麼,不然的話他還可以說什麼?胃家實對不對,胃它一家子。那胃它一家那是反正就是消化軸全部了嘛,跟胃都是同一國的哦,所以大腸小腸都是胃的胃的一家了。那你也可以說嚴謹一點的一家的話呢,小腸比較是别家領養過來的孩子哦,胃的一家那全部屬于陽明家族的,那就是手陽明大腸經跟足陽明胃經哦,那那是标準的胃家。那小腸呢一直住在它家,那可以啦,戶籍也算了啊。就是加到一起,就是胃家就是這些這些加到一起哦,十二指腸、盲腸你加到一起也可以啦。所以,大概是這樣一個看法,就是這一條我們一般論的第層的第一層的看法。
啊,後來哦,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想要推翻這個看法,就是說,因為,我們《傷寒論》哦,讀來讀去都會漸漸看出一個輪廓,就是我從前講過很多遍的,就是這個張仲景的太陽、陽明、少陽是有一種好像跟天地之間陽氣的量相對應的關系,就是三陽 - 二陽 - 一陽這個事情。那麼,這一條的注釋呢到後來大家開始就開始做一些不同的思考,那我覺得最近比較定着的一個注解法是這樣子說,他說其實太陽就是陽氣最旺盛的三份的陽,正陽就是二陽,少陽就是一陽。他的現代的注解法是這樣子認為,說是哦,陽明病在發生的時候呢,這個人的抵抗力哦,它的他的抵抗力這個力道我們稱之為陽,就是就是抗邪的力道。如果這個人抗邪的力道非常強,,我們叫做三陽;如果抗邪的力道是普通強,叫做二陽;那麼,那麼如果抗邪的力道是蠻虛弱的,這樣叫做一陽。
他說,當一個人抵抗力也你分成三個不同的等,三個不同的等,上中下三等的時候哦,他說一個有上等的的抵抗力的人,就是三陽齊全的人,就是他的就是他的陽氣很夠的人,他的這個陽明病哦,不一定需要發燒這個動作。因為抵抗力最強的人是不一定需要發燒的,他發燒其實是抵抗力有點不夠的人,就是第第二等的才會才會用到發燒這一招。所以他就他就說,當一個人人,他的抵抗力很強,病邪進來他就直接調度抵抗力去攻擊那個病邪,隻是在調度抵抗力的這個過程裡面呢,會從消化軸抽水。所以,這樣子的狀況的狀況那個人呢發燒不一定會很嚴重,他不一定會呈現出這個這個陽明病患者的那個那個發高燒——像這樣哈,哈的狀況,不一定會有。但是呢,抵抗力他是有要消耗東西的,他會消耗你的的水氣。所以即使是是一個抵抗力強的人,他還是會弄到他還是會弄到缺水,所以會形成一個脾約證。
這個說法為什麼比前一個說法好?那是因為脾約麻子仁丸這個藥的結構是合乎第二個說法,而沒有那麼合乎第一個說法的。就是脾約麻子仁丸的的這個藥哦,它就是用裡頭放芍藥什麼的啊,好像就是說這個藥方本身沒有做太多的其他的事,隻是說,把這個水啊,這樣說,哎,诶,你不要這樣這樣子一将功成萬骨枯好不好,我知道你很厲害啦,那水還來一點,就是那樣子的一個感覺。所以所以因為那個那個麻子仁丸那個的做法上覺得好像是覺得好像有一個外面很強的這個這個運作的過程把水都抽光,所以它要一點水回來,他說這樣子叫做脾約,用的是麻子仁丸。
【視頻編号:JT-Typhoid96-9-71-5】正陽陽明呢就是這個人的體質上面,他的元氣并沒有那麼強,不能這麼超然地去跟病邪戰鬥,所以就跟病邪怎麼樣?約到一個地方,我們一決生死,不見不散,就開始這樣子一直發高燒,開始這樣子的打法。那這樣子能夠發高燒當然也代表這個人抵抗力不是很弱的。可是呢,這樣的一個狀況呢,就是燒啊燒,燒啊燒,最後燒到幹了,那這樣子叫做“胃家實”。
那麼,更次一等的抵抗力就是什麼呢?就是這個人結局來講是大不出大便,所以我們把它歸到陽明來對不對。可是其實這個人啊根本不是有什麼了不起的抵抗力,不是因為抵抗力夠、能量強,所以把他在燒幹掉,不是。他說這個人啊,他的陽明病哦不是來自于他的熱能,也不是來自于他的抗病能力用掉太多的水,而是他隻是被發汗了,被利小便了,他沒水了,然後人就幹掉了,于是大便就大不出來了。就是沒有經過任何轟轟烈烈的過程,他隻是太幹了,單純的津液損失,所以就大便幹掉。那這個當然是陽氣最少,抵抗力最少的人的狀況。因此遇到這個狀況你也不是要治陽明病了,就怎麼樣呢?就是用蜂蜜啊做成一條膏塞到肛門裡面,就是灌灌腸啊,潤一潤腸這樣子,就是你知道根本就是另外一路了。
所以,用這個第二種的解釋法當然是有一點跳脫,但是我覺得它邏輯上有它比較正當的地方。因為如果你用第一種解釋法哦,就好像一定要有一個少陽在那裡,然後要給你有一個誤治,就是隻是少陽還不行,還一定要醫壞,然後才會變這個少陽陽明。那其實這樣子講都有一點牽強哦,所以就這兩種都跟各位報告一下。
【9.2】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那這個第二條,“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他說陽明啊,就是胃家裡面都是塞滿了東西了。那有些人會說想要推擴一點講哦,說是胃家實是不是可以不要說大便,說“邪氣實”是不是也可以?這我不太敢說耶,我隻能說,依照張仲景的用字習慣,“實”這個東西通常就是真的有一個有形的東西在那裡了。所以,我們就姑且就說這是胃裡頭塞了什麼有形的東西,啊,是腸子裡面哦,不是胃裡頭。那這個消化軸啦啊,不要說腸或者胃了。那,但是你說除了這個肚子有大便之外,陽明有沒有一些其他的特征啊?其實還是有耶。其實陽明病的人他會頭痛的話大概會痛這裡(手指額頭),這是一點;另外有的人呢是右邊的大腿會痛,或者是右膝蓋的外側會痛,就是沿着一條陽明經的位置還是會有發痛的地方啊。所以這些都是還可以知道一下,就是到時候要變陽明病這幾個痛點還是可以參考一下啊。
【9.3】 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幹燥,因
轉屬陽明,不更衣,内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那這個接下來就是張仲景跟他的老師的問答題了,我在想說為什麼張仲景要問他老師這麼白癡的問題啊,就是有一點像是幼稚園課本的那種問答。他說,老師啊,請問為什麼人會得陽明病?然
那這個内實哦,裡面塞滿了大便大不出來,就是說基本上,他這一題的答案是說,基本上是人損失了津液之後會發生幹燥的現象,一個比較幹的人一經過熱,一旦那個抵抗力有這個熱度産生的時候就燒幹了啊,他說這樣就到陽明病了。那麼,當然如果我們要用張仲景的六經的區塊來說的話就是,一旦一個人津液不夠的時候啊,他的太陽這一層戰場就幾乎不能存在了。因為太陽就是水氣構成的一個區域,如果你的水氣已經被抽到這麼幹了,太陽這個舞台就稀薄掉了,所以大家隻好找别的地方去續打了,大概就是這個狀态。那這個的話就是,因為我們《傷寒論》已經讀了蠻久了,所以這一條可能我們不會覺得很重要,但其實是陽明病的很重要的提綱啊。
【9.4】問曰:陽明病外證雲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他說陽明病有什麼外證啊?那其實同學讀過太陽篇都知道外證是多重要的事情對不對,太陽病什麼頭痛項強惡寒,有汗或無汗對不對,就是太陽病。那陽明病的指征是什麼呢?他就說,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就是,當你還在太陽病的時候,你會怕冷怕風對不對,可是到了陽明病的時候,不但不怕冷怕風,反而覺得熱,出汗。所以你不要說脈浮有汗桂枝湯,如果你脈浮有汗不怕冷呢反而想脫衣服,那不是桂枝湯對不對,就是已經到陽明這邊來了哦。那這個,所以陽明的這個提綱就是,不但不怕冷,反而覺得燥熱,覺得發熱、怕熱了哦,這是陽明病存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這個主症啦。
那當然我們說陽明是多氣多血之腑哦,人體的這個,古經典說的人體的四個海哦,陽明是水谷之海哦,水跟這個稻米之海,這個腦為髓海,骨髓的海,人體的四海這個東西啊,陽明是其中一海哦,所以它的力道是很夠的。那麼,那當然這一條它是講它都是外證啦,那你說陽明病有沒有内證啊?内證有啊,就是裡面塞了大便嘛,什麼痞滿燥屎,轉矢氣、放屁什麼的啊,這個東西,那是内證。那這個以提綱來講,我想這前面幾條裡面這個第四條是最要緊的哦,因為是外證是一定要,誰也不能忘記的,這樣才分辨得出陽明病最大的特質。
【9.5】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将自罷,即自汗出
而惡熱也。
那第五條他又問了哦,他說,老師啊,你說陽明病的這個特征是不怕冷反而怕熱對不對,可是呢我就看過我們家隔壁那個誰啊,他得陽明病啊,還不是在那邊喊好冷好冷,所以你剛講的那個東西好像不太對哦,就是這樣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有人陽明病得了之後,那一天還在那邊怕冷怕冷的?那這個,
同學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冒過程,有吧?太陽轉陽明大家有沒有轉過?有,對不對。一開始是受寒流鼻涕咳嗽,然後在第二天家裡面第二天開始發高燒,這樣子有吧?還是有哦。這是多少年前的往事?十歲哦。現在你幾歲?二十六哦,已經十六年了哦。大家都身體衰老得很快啊,我上一次我也是覺得是我好像比較有記憶的好像是十幾歲的時候啊這樣子。那這個張仲景啊看來也是那種哦很會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人,就是張仲景下面又繼續問了。我想哦,當張
【9.6】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複傳,始雖惡寒,二日自
止,此為陽明病也。
他就說,張仲景就再問了,他說,為什麼這個人惡寒哪就會收掉,其實這句話等于在講說,哦,你在告訴我,他說你那個調調好像告訴我說,這個病邪從太陽轉到陽明了對不對,然後這就搬家就慢慢搬完了嘛,對不對,就是搬家也要搬搬弄行李上車搬到陽明。他又說,奇怪了,一個病邪又挂到陽明,又挂到太陽,那為什麼不是陽明搬到太陽,而是太陽搬到陽明?對不對。這個,你這個腳踏兩條船,誰規定一定要上這條船的啊?那但是,他又問說,那為什麼到最後都是到陽明來啊,他說為什麼最後是太陽跟陽明都沾到,為什麼都是陽明搶過來,怎麼都是它赢?就是有作弊嫌疑的料理東西軍啊。
那這個,結果這個他的這個老師就說,啊,陽明呢是中央屬土哦,土是人體這個好像一個最緩和的氣,所以什麼氣到了這邊呢,都不會再往别的地方去了,所以一開始呢雖然有點怕冷,但是過兩天之後呢就都會歸并在這個地方了。所以這一條好像在告訴讀者說,六經裡頭的哪一條病到了陽明之後都不太會傳經了。是這樣嗎?這個我覺得還是有例外可以存在的空間哦。就說這個說法我想可能你也隻能把他想成是張
因為陽明病哦,我覺得如果是我自己的感冒的記憶的話,有的時候陽明病的燒退了哦,還會再燒幾陣小燒,比如說什麼少陽的那種燒,或者是各半湯那種燒。所以既然之後還有,就是燒退了之後會呈現出這個太陽表的各半湯證,或者是少陽區的柴胡湯證,這就意味着其實陽明病好了,還是可能繼續有些病邪在别的地方散步嘛啊。所以,說這個病邪一定歸并于陽明呢我也不敢講,但是呢,話又說回來,這句話你也不要否定他,怎麼講呢?就是同學你有沒有那種印象,就是一旦你的這個感冒哦發燒哦,就是變成發高燒,就是真的陽明高燒對不對,有的時候你就那個燒也不太會往别的方向去發作,對不對。你就是燒燒燒,燒了幾天燒退下來,然後感冒就過去了對不對,就是燒完了感冒就差不多也就結束大半了,那這樣的一個經驗還是有的。所以,我們姑且也可以信任這件事情。
那像是,比如說我有幫我們同學小孩子哦開過藥,就那小孩子在我面前的時候,(一把脈)哦這是個少陰的脈,我開個真武湯。那真武湯他吃了一天之後,那他原來是發燒嘛,我說是真武湯的發燒,那吃了之後燒就退了,可是退了之後又過了一天又燒起來了,诶,再燒起來是白虎湯的脈了,所以就是從少陰被逼回這個陽明了。那後來那小孩子當然陽明病吃了白虎湯,再退了之後那就好了差不多了。所以,陽明好像大部分的病邪可以在這邊一起解決哦,這個征兆還是存在的啦啊,隻能說存在,不要說絕對。
那昨天我上了課之後啊,下課的時候就同學跟我講說什麼呀,同學說,老師呀,我們上課說“陽明無死證”,我們上課說“陽明不可複傳”,那我們現在更正成“陽明是有死證的”對不對。然後就說,他就跟我聊了,老師,我從前有一個朋友哦,她有一次哦,就是發現她有大腸癌,而她大腸癌的那個時候就是發高燒,然後大便大不出來,然後那個時候去檢查發現是大腸癌,所以她的發病是發在陽明。然後呢,後來就是一路醫啊,什麼化療啊手術啊什麼子宮卵巢什麼一路都割掉,人也快挖空了,最後還是死了。然後死的時候呢,是全身浮腫發黃的黃疸,就是發于陽明,死于陽明,果然是陽明有死證啊,陽明不外傳哦。我說已經全身都繞完了再回到陽明,這個你也不用再講了,對不對。但是我們不能拿這種很極端的例子來扯這種事情哦,我們隻能說陽明還是留不住所有的病邪的啦,這樣子。
【9.7】本太陽病,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
那接下來呢,他告訴你說,第七條哦,他說,”本太陽病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他說,陽明這個病啊一開始其實也是太陽病哦,隻是呢,太陽病發汗啊沒有發幹淨,因此呢還有邪氣走到下一個區塊去,那這個我們就知道一下了。那有人是喜歡把這個一條跟下一條放到一起在說啊,這個第七條是講說,這個太陽轉成太陽陽明,第八條有個嘔嘛,就是少陽轉成少陽陽明。但是我是覺得,現在那個太陽陽明是太陽經轉來,少陽陽明是少陽經轉來,這件事本身都已經遭到質疑了,所以我也不太想說,絕對支持他們的說法。我想簡單來講,第七條就是單純的告訴我們,發汗沒有發幹淨還有邪氣的話,有可能進入下一個區塊,這是一點。
【9.8】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那第八條呢,是“發熱無汗,嘔不能食”,其實你不要,在這裡你其實不要說是柴胡證。因為,發熱無汗的時候哦,麻黃湯證的可能性高點,而麻黃湯證是受寒哦,受寒也會讓人嘔心不想吃飯的,所以不一定是柴胡證才要嘔的。那他說,本來是一個,因為你看他的那個故事的情節,本來是發燒沒有汗的人,可是放着放着呢,反而開始怎麼樣啊?開始這個“汗出濈濈然”,那麼他說這是“轉屬陽明”。這是先要讀者去觀察一個事件,就是你家有一個人本來感冒是流不出汗的,可是漸漸你看見他,诶,過了兩天開始皮膚上面那種碎碎的汗珠開始出來了,然後他一滴一滴汗珠形成了。那你就要想說,哦,那感冒已經從A區塊轉到B區塊了,所以就要我們在臨床上要做到這個認識。
而這個“濈然”跟“濈濈然”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哦,這個陽明病的這個“濈濈然”哦,因為我們從前有講說什麼,什麼什麼湯證的瞑眩,什麼怎麼樣像要“濈然汗出而解”對不對。那個“濈然”是意思是好像濺起一個水花的意思哦,就是好像打翻一碗水一樣,所以“啪”出一陣汗,然後這人病就好,就叫“濈然”。那麼“濈濈然”不是哦,“濈濈然”古時候是在形容比如說有一個很大的草原,上面放牧了很多牛羊,你放眼望去啊,一堆毛茸茸的綿羊,綿羊的角不是往上翹,我也不知道古時候《詩經》是寫什麼羊,就是反正一堆羊群看到一根一根角這樣戳出來,那那個一群羊很多根角戳出來叫做“濈濈然”啊。那所以這個東西,濈濈然就是身上這裡那裡都是一小粒一小粒的汗珠這樣子戳出來,叫濈濈然了。所以,濈濈然比較是小而綿延不斷的出汗叫濈濈然,就是皮膚一直都是濕濕的,這樣的一個狀況。
那麼,所以呢,這樣的一個變化我想我們就要觀察到哦,就是說,并不是,因為我不曉得同學的《傷寒論》哦,你們學了之後你們開藥到底是争不争取時間的?我有的時候哦,這個跟你們也沒有關系,就有的時候聽到人家說什麼,感冒要吃藥啊對不對,我今天開的藥他到了明天了,還說還沒去抓,還說沒關系,我後天一定吃,你知道。我就覺得說,這個,這是感冒是不等人的呀,對不對,它是不斷在變化的東西啊。那但是好像我們這些,就不是我們,就是有些外行的人,他對于感冒的認識跟我們是不一樣的。那我們就是在看一個病人對不對,比如說他是麻黃湯證呢,你麻黃湯煮好了,發現他已經汗出濈濈然了,那麻黃湯倒掉改煮白虎湯了是不是。這個要知道一下的哦。
我們還有兩條,對不起,因為是想要跟昨天的那個進度切齊哦。那【9.11】條哦不用講了,【9.11】條是跟這個一樣啊,就是轉到陽明的汗是一小粒一小粒這樣冒出來的。
【9.9】傷寒三日,陽明脈大者,此為不傳也。
這個【9.9】條哦,“傷寒三日,陽明脈大者,此為不傳也。”這是這樣子,這一條呢宋本沒有那麼多字,宋本的講法就是“傷寒三日,陽明脈大”,就是說,傷寒啊大概到第二天第三天要傳陽明了,那個人脈就會變得,哇,特别的大條。那六經病裡頭陽明的脈是最洪大的嘛,所以如果你把到這個脈比你平常的脈要粗很多強很多,那陽明病嘛。這個是以感冒而言是這樣子沒有錯,那虛勞就另外算對不對。可是,如果是照桂林本的寫法,這個“陽明脈大者,此為不傳也”呵,那這個“大”就不能用洪大來解釋,就是寬寬扁扁那種脈。
也就是說,我們前面有講到太陽篇的上篇,我們講到傳與不傳對不對,那這個傳與不傳他就說,如果這個脈是好像很安靜的,維持原狀不改變的,就是這個病邪沒有在繼續蔓延。那當然這個傳我們說不可以用傳經來說哦,我們那時候有講過李克紹的觀點,就是說《傷寒論》這本書裡面傳經歸傳經,病邪發展歸發展,發展不見得叫做傳經,惡化就是發展,不是傳經。所以如果說一個陽明的脈,如果它是發展中的,那就非常地澎湃洶湧的哦,可是如果這個陽明脈就是這樣子寬寬扁扁的哦,沒有什麼特質的話,那可能他的病邪就是已經被擋下來了,沒有什麼發展的空間了哦,我們這樣子來理解也可以。當然,其實我不太想要說,桂林本寫得比較好,我不想。因為那個陽明脈大那個東西,在後面的條文還是有用的,所以宋本是在整本上面邏輯比較好的。
【9.10】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鞕者,為陽明病也。
這個,再來一條,這個“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這一條。這一條是這樣子,首先我們看那個陽明病是這樣,無論是陽明病或者是太陰病,手腳都有可能是溫暖的。也就是說,手腳溫暖這個前提呢,是可能陽明可能太陰的,因為太陰或者陽明他的病邪跟正氣的這個作用呢都是在消化軸這一塊。其實脾胃跟肌肉是相表裡的東西,所以通常消化軸在抗邪的時候手腳不會太冷。那這個手腳不會太冷是有可能是陽明,也可能是太陰。可是呢,他說,這個人他的脈啊是浮而緩,一般浮而緩這件事情呢,不要想的太玄哦,就是桂枝湯脈嘛。
這個桂枝湯脈的人,然後他的手腳是暖暖發熱的,張仲景提到一個提示是說,這個人的病接下來,這個人的病哦他是可能是處在一個狀況是什麼呢?沾到陽明,也沾到太陰了。那麼,一個人的病邪,因為其實如果以後我們學到太陰篇的時候,同學就會看到,其實太陽病的這個桂枝證哦,根本跟太陰是表裡關系的。就是桂枝湯證要陷到太陰病是非常容易的,他們是很靠近的,所以才會把桂枝湯稱之為腸胃感冒的,就是這傷風。那麼,這個病邪已經沾到太陰了,也沾到陽明的時候,這個人脈是浮緩的,手腳是有點暖,甚至有點發熱的,這個狀态之下,他接下來會怎麼樣?所以這個地方這一題哦,倒是那種哦标準的料理東西軍了。
就是說,這個病現在有兩個人在搶他,一個人端出來的牛排叫太陰,一個人端出來牛排叫陽明,那兩邊都說,請來我家坐哦,請給我一票,那到最後這個病邪到底要去住誰家呢?那麼這個地方就是說,太陰的料理的這個特征是濕,陽明的料理的這個特征是燥熱。所以呢,這個人的病邪同時在太陰跟陽明的時候,就要看,到底是這個人到最後是濕氣打赢了,還是熱氣打赢了。如果是濕氣赢了,這個病就歸并到太陰那一邊,如果是熱氣赢了就歸到陽明那一邊。那太陰那一邊就是什麼?就是黃疸病。陽明這一邊就是大便幹燥病。
那麼他就說,如果要歸并到太陰的話,他說,太陰者,身當發黃。他說如果是歸并到太陰的話,就是這個人濕氣很重,對不對,那濕氣很重到發黃之間需要一個什麼條件?小便不利。因為如果你小便利,他不斷的抽水出來,人也黃不了,也濕不了,對不對。所以如果這個人是小便不利的,代表他的濕氣把這個熱氣包住了,這個熱氣,濕熱之氣堆在這跑不掉,那這樣子的話就會歸并成一個太陰的黃病。那我們也可以說黃疸病是陽明篇裡面的太陰病了哦。
那他說,可是,如果這個人他是尿尿尿得很順的,那尿尿尿得很順的人,那就沒辦法發黃了,因為黃需要濕熱停留在裡面,那濕排得掉的話,那就不能黃,但是熱卻還在那裡。所以,到了七八天呢,大便發硬了,大便越抽越幹,越抽越幹,那個熱還在。于是,濕盛就變黃病,熱盛到最後變成幹燥,那那個幹燥的結果就變成形成了陽明病。就是大概這樣的一條,所以,讀來也還,我覺得還算容易理解啦。那麼之後就六月再回來了哦,那那個時候就教室有開冷氣了。
(記錄整理:婆婆巫 一校:坐看雲起 二校:xzh)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