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名家談風濕病的治療

柯與參治療風濕病5特點

柯與參(1903-1978年)是甘肅省著名的老中醫和中醫教育家,中醫學術造詣很深,臨床經驗豐富,自拟了許多至今在臨床上使用的驗方,他認為“萬卷雖多必擇要,一方有效即窮源。”著《柯與參醫療經驗荟萃》一書,書中記載有治療風濕病的醫方8首和病案1則,讀後頗受啟迪,臨床應用效果顯著,現将他治療風濕病的特點總結如下。

分型論治

柯與參認為“痹證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表現在患者身上的症狀是有差異,但不外風、寒、濕三邪侵入肌表,深入經絡,痹阻血脈所緻,甚者深入筋骨,留戀不去。故大多數患者病程纏綿,病情頑固,經久難愈,每因氣候變化而病症加重”。因此,治療宜辨證論治。他将風濕病分為“着痹”“痛痹”、“熱痹”和“腎痹”等進行治療。

着痹

着痹即濕痹,以“四肢關節經常疼痛,尤以氣候變化時為甚”為辨證要點,治宜“除風濕,活經絡”,方用“自拟利關節湯”,藥用:生地9克,熟地9克,當歸9克,炒白芍9克,川芎6克,桃仁9克,紅花6克,牛膝9克,威靈仙9克,蒼術9克,黃柏6克,乳香6克,沒藥6克,防己9克,羌活6克,防風6克,白芷6克,龍膽草4.5克,陳皮6克,茯苓9克,香附6克。水煎服,每日早、中、晚各服150毫升,連服5~10劑,以症狀消失為度。

痛痹

痛痹即風寒痹,或寒痹,他認為多由于“風寒偏盛,瘀血阻滞脈絡”所緻,在西北地區更為多見。

以“疼痛發生于腰部及股骨部,沿大腿及小腿之後面而至足蹠,夜間疼痛增劇”為辨證要點,柯氏之言“痛痹”,根據其症狀特點,相當于現代所說的坐骨神經痛和腰椎間盤突出症等腰腿痛病症。

治宜“溫通經絡,除濕止痛”,方用“自拟痛痹湯”,藥用:柴胡9克,桂枝9克,白芍9克,小茴香9克,茯苓9克,當歸15克,延胡索6克,澤瀉6克,川楝子6克,熟附片9克,甘草3克,生姜3克。開水煎服3次,每日早、中、晚各服100毫升,連服3~5劑。

熱痹

他認為“熱痹”從“痛痹”等發展而來,是“病久邪郁化熱”所緻,以“膝、肘關節腫脹、發熱、疼痛,不能行動”為辨證要點治宜“除風祛濕”,方用“自拟消腫鎮痛活絡湯”,藥用:淫羊藿9克,追地風9克,薏苡仁18克,桑枝15克,漢防己9克,知母6克,黃柏6克,澤瀉9克,懷牛膝9克,白茅根15克,槟榔片9克,紫蘇梗6克。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連服3~5劑。

腎痹

以“腰部經常疼痛,氣候轉變時更甚”為辨證要點,柯氏之言“腎痹”,即風濕腰痛。

治宜“通經絡,除風濕”,方用“自拟腎痹湯”,藥用:蔓荊子6克,藁本6克,羌活6克,防風6克,當歸9克,川芎6克,白芍9克,桃仁9克,紅花6克,牛膝9克,續斷9克,乳香6克,小茴香4.5克,鹿角9克,香附9克,木香4.5克,沉香2.4克,甘草3克,生姜3克。水煎服,每日早、中、晚各服150毫升,連服4~5劑。

按發病部位論治

根據他記載的醫方分析,他治風濕病不僅要辨證論治,而且要注重發病的部位,如發病在肩背、下肢、腰部、大腿及兩腳皮膚等都有不同的論治處方。

肩背疼痛

“肩胛及背部僵直疼痛,不能轉側”,相當于現代之肩周炎,治宜“行氣,祛風,通絡”,方用“自拟活絡止痛湯”,藥用:生黃芪15克,當歸9克,桂枝6克,白芍9克,葛根9克,柴胡6克,黃芩9克,天花粉12克,生牡蛎15克,甘草3克,生姜3克,大棗3枚。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連服5~6劑。

下肢痿軟

“兩腿軟弱無力,不能行動,食欲不振,面黃肌瘦,脈虛數無力,”即“痿痹”之證,相當于現代之重症肌無力、周期性麻痹等病,治宜“健脾補腎,強壯筋骨”,方用“自拟痿躄湯”,藥用:炙黃芪15克,白術9克,茯苓9克,黨參9克,熟地黃12克,白芍9克,當歸9克,懷牛膝9克,楊柳9克,山茱萸9克,山藥12克,麥冬9克,十大功勞葉9克,炙甘草3克,生姜3克,大棗2枚。水煎服,每日早、午、晚各服150毫升,連服5~7劑。

腎虛腰痛

“腰痛,按之疼痛加劇,俯仰不便,妨礙活動”治宜“補腎氣,強筋骨”,方用“自拟三膠補腎丸”,藥用:鹿角膠30克,龜闆膠30克,阿膠30克,巴戟天30克,骨碎補30克,川續斷30克,山茱萸30克,黨參45克,熟地黃45克,山藥30克,麥冬30克,生龍骨45克,生牡蛎45克,三七9克,懷牛膝30克,老松香(炒去油)21克。共研及細末,煉蜜為丸,每丸4.5克,每日早、午、晚各服2丸,白開水送下。

爛疔

“大腿以下及兩腳發紅腫,不能行走”,相當于中醫之“皮痹”,皮膚紅腫疼痛之症,治宜“解毒、清熱、除濕”,方用“自拟十味解毒消腫湯”藥用:金銀花9克,連翹9克,玄參9克,牛膝9克,木瓜9克,薏苡仁15克,白及9克,澤蘭15克,阿膠9克,冬瓜子15克。水煎服,每日早、午、晚各服100毫升,連服3~5劑。“此方治腱鞘炎、急性關節炎,有良效”。

先治标後治本

柯與參治一痹證患者,腿關節疼痛三年餘,痛有定處,時輕時重,曾在四川等醫院服祛風利濕藥多劑不效,又因生第二胎後感受風寒,病情加劇,周身關節疼痛,診斷為“風寒濕痹,邪留經絡之證”。他制定的治療原則是“初則疏風散寒,調和營衛;繼則活血通瘀,宣通經絡”,患者感受風寒緻痹痛為标,邪留經絡為本,急則治其标,緩則治其本,故柯氏先以疏風散寒方治标,後以身痛逐瘀湯治其本,服藥10劑,“痛減大半”,又加赤芍、延胡索、益母草、制馬錢子等進一步祛瘀止痛,加蒼術炭、炒黃柏加強利濕功效,連服5劑,諸症悉平而獲愈。

擅用身痛逐瘀湯

柯氏認為風濕痹證,以風寒侵骨,瘀血阻滞脈絡為多見,往往服一般祛風利濕藥不效,他根據西北地區特點和自己多年臨床經驗,采用“逐瘀”為主,“祛風濕”為輔的方法進行治療,每獲良效。

他認為王清任《醫林改錯》中之“身痛逐瘀湯”專對此症而設,臨證時可根據患者病情靈活掌握,如背痛者加鹿角霜、補骨脂;腰痛者去五靈脂、香附,加川續斷、蒼術炭、黃柏、澤瀉;肢體麻木沉重者加桂枝、熟地黃、龍骨、牡蛎;手足冰冷、血寒凝滞者加桂枝、熟附片。隻要在實際運用中抓住關鍵,善于權變,自然可使“氣血流暢,痹痛自愈”。

疏肝緩急止痛貫穿其中

柯氏治療風濕病喜用芍藥甘草湯,用其疏肝,緩急,止痛。還用到柴胡、陳皮、香附、木香、延胡索、老松香、木瓜等疏肝行氣而止痛藥物,以加強止痛效果。柯氏早已注意到肝氣郁滞在痹證中的重要性,這與現代内科治療過程中強調心理疏導貫穿其中不謀而合,值得學習。

此外柯氏治療風濕病方藥均劑量很小,最大劑量15克,最小劑量3克,大多為6~9克,一般要求水煎3次,早、午、晚各服1次,如果病久則服用丸藥,緩緩收功。

本文摘自2011年1月27日《中國中醫藥報》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