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課标出台了,新課改也一直在路上。其實,作為一名教師和家長,我們應該清楚一個不争的事實:語文學科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立德樹人。
語文本身是工具,但又具備人文性,能夠培根固源。2022年出版的語文課标把立德樹人分解得非常詳細,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就語文新課标中的寫字模塊進行了解讀,今天,一塵老師和朋友們就語文的閱讀闆塊再次進行分解。希望通過不同的視野給孩子們、家長們或教育同行們帶來一些思考。如有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語文首先是一門語言,語言文字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文字的運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存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階段和各個領域。
語文新課标中,對語文課程的理念進行了更新:
1.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
2.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注重課程的階段性與發展性;
3.突出課程内容的時代性和典範性,加強課程内容整合;
4.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
5.倡導課程評價的過程性和整體性,重視評價的導向作用。
朱永新老師在《理想的德育》一文中指出:“理想的德育,應該重視讓學生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在人類優秀文化遺産中淨化自己的靈魂,升華自己的人格。”
在自然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德性,主要是側重從感性的角度讓學生感受和領悟道德的準則。而通過讀書來淨化學生的心靈,則是強調把道德的體驗、道德的感悟升華為道德的理性層次,并且上升到一種自覺的境界。換句話說,生活是學習和實踐道德的活課堂,而優秀的書籍則是讓道德内化的催化劑。
真、善、美是人類從古至今都孜孜以求的東西,從辨證的角度說,這三者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果按照這個思路,細想之下,我們還會驚奇地發現,德智體美勞其實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隻是我們為了論述的方便,才人為地對其進行了分離。真正的教育是整體的、和諧的、兼容的。
而這些内涵又完整地在語文課堂中次第呈現:一個漢字本身就有深遠的意義,一個詞也許有久遠的傳說,一句話或許就是人生的哲理。語言的廣博,不在于字詞數量的多寡,而在于字面背後給人的思考,那是精神的傳遞,那是人性的彰顯。而要理解這些由淺入深的文思,則需要通過閱讀來逐步感悟,加之生活中不斷加以印證、打磨,一個人的思想才會逐漸成形。
正因為如此,每個年齡階段,對于閱讀的要求也是完全不同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2022年版的語文課程标準中的閱讀闆塊,究竟如何重新定義閱讀的。
在新課程标準中,閱讀作為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的核心和拓展型學習任務群的基礎。在發展型學習任務群中,閱讀有三個層次:一為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二為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三為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在拓展型學習任務群中,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互相促進,互為動力,共同助推學生的快速成長。
實用性閱讀與交流
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傾聽、閱讀、觀察,獲取和整合有價值的信息,并根據具體交際情境和交流對象,清楚得體地表達、有效地傳遞信息,滿足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交流溝通的需要。
就學習内容而言,第一、二學段均是閱讀有關個人、家庭和學校等日常生活場景的短文,認識圖文中的漢字,學習與同學、老師文明溝通,感受親情和友情的美好,并學會分享家庭和學校生活中的見聞和感受,并且能夠把讀到、聽到和看到的故事講給他人聽。到第三學段後,不僅要能夠閱讀還要通過口頭表達與書面叙寫相結合,與他人交流身邊令人感動、難忘的人和事。
因此,在教學時,應緊扣“實用性”特點,結合日常說的真實情境進行教學。學習活動可以采用朗讀、複述、遊戲、表演、講故事、情景對話、現場報道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将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搜集處理信息等融為一體。
新課标中明确提出:”應加強對跨媒介閱讀與交流的指導,充分利用數字資源和信息化平台,引導學生提高語言理解與運用的能力,逐步增強語言表達的準确性和規範性。
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
在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任務群中,新課标明确指出教學主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整體感知、聯想想象,感受文學語言和形象的獨特魅力,獲得個性化的審美體驗;了解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欣賞和評價語言文字作品,提高審美品味;觀察和感受自然與社會,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思考,嘗試創作文學作品。
同樣是閱讀和表達,實用性閱讀和文學閱讀的方向和側重點明顯不同。實用性閱讀強調學會表達到準确表達,而文學閱讀更加強調個人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并且需要通過精神世界的内化去認識生命的價值、交流自己的情感體驗、甚至嘗試富有創意的表達,進而閱讀表現人與社會、人與他人的古今優秀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學習欣賞、品味各種作品中的語言和形象,交流審美感受,體會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根據學段學習的要求,圍繞多樣的學習主題創設閱讀情境,并開展與之對應的文學閱讀和創意表達活動,引導學生感受文學之美、表達自己獨特感受,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其次要注意整合聽說讀寫,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朗讀、默讀、誦讀、複述、評述等方法學習作品,重視古代詩文的的誦讀積累,提升審美能力和審美品味。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
而思辨性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閱讀、比較、推斷、質疑、讨論等方式,梳理觀點、事實與材料及其關系;辨析态度與立場,辨别是非、善惡、美醜,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培養學生負責任、有中心、有條理、重證據地表達,培養理性思維和理性精神。
思考和辨别,進而形成自己的判斷,形成理性的觀點并把它表達出來,這是個人閱讀的一個質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在不同學段創設适宜的學習主題和學習情境,将文本閱讀和自主探究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考、表達和交流空間。同時,應合理合理設計閱讀、讨論、探究、演講和寫作等多種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去學習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應注意不同學段的特點,避免操之過急和求之過深。
在教學手段方面,應鼓勵學生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自主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拓展思路,支持自己的思考和論說;應引導學生學習搜集和選擇信息的基本方法,關注信息的可靠性和權威性;能夠區分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學會注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整本書閱讀
整本書閱讀的規律也是有迹可循的,新課标中提出了基本任務:
一、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根據閱讀目的和興趣選擇合适的圖書,制定閱讀計劃,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
二、借助多種方式分享閱讀心得,交流研讨閱讀中的問題,積累整本書閱讀經驗,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提高整體認知能力,豐富精神世界。
當然,整本書的閱讀也需要循序漸進。1~2年級,閱讀有童趣的圖畫書等淺顯易懂的讀物比如連環畫、繪本和童話書,目的是體會讀書的快樂。3~4年級,可以閱讀表現英雄模範事迹的圖書和兒童文學名著(如《稻草人》了,感受作品傳達的真善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講述故事大意。5~6年級的閱讀範圍就更大了:反映革命傳統的作品、文學、科普、科幻等,學習梳理作品的基本内容,針對作品中感興趣的話題展開交流。7~9年級,要求能夠獨立閱讀古今中外詩歌集、中長篇小說、散文集等文學名著,并根據閱讀進度完成讀書筆記,針對作品的語言、形象和主題等方面的話題展開研讨。
其實,整本書閱讀是對閱讀方法、閱讀習慣的一次大檢驗,更是對閱讀反思、閱讀計劃的一次大檢驗。
跨學科閱讀
跨學科閱讀又是對整本書閱讀的一次質變,如果說整本書閱讀是内容和方法的擴展,那麼跨學科閱讀就是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的拓展。
跨學科閱讀聯結了課堂内外、學校内外、學科内外,它圍繞學科學習、社會生活中有意義的話題,開展閱讀、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動,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完整地梳理了一遍閱讀的脈絡之後,我對于閱讀的理解、閱讀教學的理解都有了一個整體的框架,邏輯關系也更加明确了。語言是工具,也是思想的載體,更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基礎。最後,我想說,閱讀能力的高低、閱讀效率的高低,更是學習能力高低的象征。
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
讓我們一起讀書吧: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