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優寶
自古以來,教育界和心理界就一直都在争論一個話題——
對于人的成長來說,是基因更重要,還是環境更重要?
為了破解這個曆史性難題,一群科學家做了一個大膽且瘋狂的發展心理學實驗。
這場悲劇的開始卻是源于一個驚喜。
圖片均源自:《孿生陌生人》截圖
孿生陌生人
在1980年美國,剛滿19歲的鮑比考上了當地一個社區大學。
然而當他懷着期待、激動的心情入學時,發現了一個很詭異的現象——
雖然他是第一次來到這裡,但是校園裡的每個人都對他微笑,就像老熟人那樣跟他打招呼,仿佛大家都與他認識已久。
甚至還有一個女孩主動過來親吻他。
隻不過大家都管他叫“艾迪”。
真相很快浮出水面,舍友們告訴他學校裡有一個跟他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就叫做艾迪。
鮑比是被領養的,但他從未聽養父母提起過他還有一個兄弟,難道世界上真有這麼巧的事?
他很快要到艾迪的電話,并激動地打了過去。
結果發現他們不僅同年同月同日生,還來自于同一個領養機構,再加上一樣的體貌和聲音,沒錯,他們是雙胞胎!
他們不但留着一樣的發型,就連身高、習慣、興趣愛好也都一樣。
這樣的事情從來隻聽過沒見過,他們成了小鎮裡的紅人,很快登上所有新聞的頭版頭條。
更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在美國另一個城市,一個叫大衛的19歲年輕人看到了這條新聞。
你沒有猜錯,大衛也和他們長得一模一樣。
再一查領養機構,他們竟然是三胞胎。
三人很快兄弟相認了,一開始他們非常新奇和開心,一起生活、一起分享前半生的經曆和趣事。
他們還合資開了一家餐館,那個時候,美國所有的新聞和節目都是關于他們的消息。
人們都很吃驚于遺傳基因的強大,比如:
他們都喜歡吃中餐;喜歡同一個牌子的香煙;喜歡同一個型号的汽車;都曾當過摔跤手;都喜歡同一種類型的女孩,甚至連采訪時回答的速度和動作都一緻。
随着他們的名氣越來越大,另一個真相也出現在他們面前——三胞胎的分離,根本不是意外!
當年為什麼三胞胎會失散?他們各自的養父母對此意見很大,找到當初的路易斯·懷斯領養機構想讨個說法。
領養機構給出的回答是:為了讓孩子的利益最大化,很難将3個孩子安置在同一個家庭。
這件事直到美國作家勞倫斯·賴特偶然間發現的一篇兒童精神分析論文才又一次掀起了波瀾。
文章中引用了一項秘密的社會實驗,即将多對被遺棄的同卵雙胞胎分離進行研究。
更巧合的是,這些孩子正是來自路易斯·懷斯領養機構。
實際上,科學界将對同卵或異卵雙胞胎的實驗稱為雙生子研究(Twin study),是行為遺傳學重要研究的工具。
它是通過比較同卵雙生子和異卵雙生子在心理發展特征上相似程度的差異,以此了解遺傳和環境因素對其心理發展特征的影響程度。
二戰期間,納粹曾在猶太人集中營進行過慘絕人寰的雙胞胎活體實驗。
除開納粹的殘暴外,科學家進行雙生子研究時,要求是雙胞胎在一起成長。
可一直以來,人們就不斷圍繞着
“先天基因與後天培養,到底哪個對人更重要?”
這個問題進行争論。
倘若能探究一出生時就被分離的同卵雙胞胎,或許能很好地解答這個問題。
三胞胎的出現簡直就像上天送給科學家們的禮物。
由一名叫做彼得·紐鮑爾的著名精神醫生主導,與路易斯·懷斯領養機構合作,将多對雙胞胎和三胞胎分配給不同的家庭領養,并有研究員進行秘密觀察。
他們的人生不過是一場實驗而已,都是被研究者安排好的,他們就是現實版《楚門的世界》。
而喜劇也很快變成了悲劇。
同樣的基因,不同的結局
鮑比被送養在一個高知富人家庭,從小衣食無憂。
養父母是醫生和律師,雖然忙碌,但十分注重孩子的培養和成長,盡力抽時間陪伴。
因此鮑比受過良好的教育,性格溫和,彬彬有禮,待人和善,他的人生也一直都很順利。
而被中産家庭收養的艾迪,養父是嚴厲的高校教師,他的教育方法非常粗暴,喜歡對子女進行軍事化管理。
父子間很少溝通交流,所以艾迪總是很情緒化,有時候還會非常激進。
大衛則是在一個快樂、開朗、溫暖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雖然物質環境比較貧乏,但童年充滿了陪伴和愛。
三胞胎都非常喜歡大衛的父親,他可愛又溫暖,因此每當三胞胎的餐館遇到困境時,大衛也都能保持樂觀的态度。
基因給了他們相同的起點,卻給不了相同的思維模式。
三胞胎的餐廳在開業第1年大獲成功,但随着三人熱度消退,餐廳的經營很快迎來了波折。
雖然他們彼此感情深厚,但并不懂得如何在困難中相處、溝通。
鮑比個性比較保守,很有自己的主見,面對經營不善的問題很快意識到之前的成功完全建立在名氣之上。
餐飲行業的水很深,作為門外漢的他們也并不擅長經營,因此他第一個退出了生意。
大衛是個樂天派,對得失看得并不重,總是過着随遇而安的日子,雖然一直都不富裕,但活得卻很快樂。
他們都很擔心艾迪,一次登門探訪時卻發現艾迪在家用槍自殺了。
原來從知道三兄弟被領養的騙局開始,艾迪就一直無法接受自己那“可笑”的人生。
他一直被狂躁抑郁症所困擾,做過一段時間的幹預治療,卻并沒起到任何效果。
他們的經曆在2018年被拍成了一部紀錄片——《孿生陌生人》。
片中最後得出結論是——
民主且充滿愛的家庭環境更容易培養性格好且抗挫折強的孩子。
也就是說,
環境要大于遺傳的影響
。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影片總會包含着導演的個人導向,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隻談故事不夠嚴謹,還需要更多數據和案例來支撐。
人生充滿變量
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和基因行為學的教授托馬斯·鮑查德 和戴維德·萊肯,用17年的時間收集調查了56對從小分開撫養的雙胞胎。
每對雙胞胎幾乎測試了所有我們能想到的維度,包括了4種人格特質,3種能力傾向和職業興趣問卷,兩項智力測試,以及評估他們的家庭背景、教養方式和生活類的訪談等等。
經過對數據的分析和對比,得出了一個在生物和行為科學領域的重大發現:
對于相當數量的人類特征而言,大多數的差異是遺傳因素引起的。
具有完全相同遺傳特征的人(也就是同卵雙胞胎),即便分開撫養,生活條件大相徑庭,他們長大成人以後,不僅外表上極為相似,基本心理和人格也驚人一緻。
也就是說,他們認為
相對于成長環境,遺傳基因的力量更大。
就像一些育兒大V和專家,當他們遇到同樣的育兒問題時,做得并不見得比我們更好。
當然兩位科學家也并不否認環境的影響,他們認為遺傳和環境不應該被分開對待。
比如在三胞胎的故事中,鮑比和大衛的很多性格特質都得益于他們的父母、家庭帶來的影響。
雖然在這種理論下,那些環境因素隻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但這些因素就像一個個小小的杠杆,讓人生不斷發生着微小的改變,最終形成一股蝴蝶效應,讓被基因既定的人生軌迹發生偏離。
優家教育創始人吳臻老師
也曾說過一個真實的故事:
主人公的名字叫克林特,他是一個十歲的小男孩,有着一個大家都無法忍受的壞毛病。
課堂上他會不由自主地用手敲打桌子,乒乒乓乓的聲音讓老師無法講課,同學也受到很大幹擾。
直到有一天,老師傑森先生下課後把克林特獨自留在了教室,但他卻沒有對克林特發火,而是說:
“克林特,你不是個壞孩子,你可能天生是個鼓手。”
傑森先生從辦公桌的抽屜拿出了一副鼓槌,也從此開啟了克林特嶄新的人生。
從那天起,克林特再也沒有放下過鼓槌,直到他成為了一名知名的鼓手去世界各地巡演。
克林特不僅靠敲鼓支付整個大學的學費,後來還成了一名勵志演講家。
每次演講他都會提到自己的這段經曆,他說:
“人生的轉機有時候就發生在幾秒鐘,而傑森先生那幾秒便改變了我的一生。”
看到此我不禁想說,作為老師家長,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用我們的眼睛和心靈去發現孩子身上獨特的光芒,也可以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貴人傑森先生。
人生百年,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每一次影響都可能改變孩子後面的人生方向。
那些最原始的性格特點,也并不妨礙孩子形成與之不同的人格、品性。
而這背後起很大作用的,就是教育的力量,以及生活的智慧。
遺傳基因是一顆樹苗,注定會長成與之相符的樹木種類。
但成長環境是在為樹苗施肥、澆灌、除蟲、松土、剪枝……
養育者的态度與方式,決定了這棵樹未來的高度。
願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對待!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