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是一門專業技術,很多人覺得這個東西太專業,是不是一定要學?我認為績效指标隻是一個概念,它其實反映出企業對結果的追求,比如說我要做考核才有指标,你的企業要管理就得有指标,指标的概念就是決定這個崗位結果的關鍵性的語言元素,我們也把它叫關鍵性的結果,隻是把它叫成指标更加的強化,指标不一定多,但它強調結果。
指标就是說每一個崗位他能給公司貢獻什麼樣的關鍵結果,這就叫指标的含義,對于績效考核來說,選對指标很重要,我經常講選對指标績效考核就成功了一半,如果你選錯了指标,你的績效考核就不太可能成功,哪怕你的激勵做得再好,你方向錯了,你再努力也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無論什麼績效考核的方式,提煉指标都是尤其重要的,那麼在提煉指标的時候,有哪些常見的問題?你無論做不做績效考核,其實都要面對指标,因為你必須面對關鍵結果,指标就等于關鍵結果。
企業不做考核沒有指标,隻能說明你的企業太弱,連關鍵結果都沒有,就像業務員有沒有關鍵指标?肯定有,業務員隻有一個關鍵指标,很多企業就是營業額,他的個人業績,底薪加上營業額或銷售額提成,我們也知道這肯定是不行的,一個崗位不可能隻有一個關鍵指标,因為隻有一個關鍵指标,那就會有很多問題。
選取績效指标常見問題,指标考核辦法不合理,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選對指标,沒有反應結果,指标過多或過細,指标本身不可控等等。
選指标教大家一個重要的方法叫排除法,排除意味着你不會犯這種錯誤,每個企業不一樣,每個崗位,每個企業,在每個不同的階段你選指标的思路,工具方法策略都不盡相同,但是排除法告訴你,無論你處在任何階段,你都要盡可能的排除以下錯誤的方式。
你首先知道這種東西它不可能成為關鍵指标,當然不是絕對不會,是不太可能成為考核指标,我們要把它排除掉。
比如我要從湖南開車去廣州,那麼我要排除一些錯誤方法,首先方向,導航不能選廣西對吧,要是導航方向都選錯了,一上高速我永遠去不了廣州,其次有些工具我不會選擇,我總不能騎自行車踩過去吧,這個效率就太低了,最後我可以選擇高鐵對吧,這叫排除法,無非就是你選對的概念。
我分享這5種情形下的指标,你堅決不能選;
第一、缺乏數據,沒有數據絕對不要成為關鍵指标,因為沒有意義,我去很多企業做服務的時候感受特别深,有一家企業寫了8個K指标,其中有兩個指标是沒有數據的,但是老闆覺得這兩個指标很重要,老闆對管理當中有自己的認知和見解,這很正常,他說這兩個指标很重要,但現在沒數據,老闆說先把它放上去,這叫占着茅坑不拉屎,這兩個指标沒有數據,咱就不要理他,當然我可以搜集數據,這個沒問題,但是它沒有數據是不能成為指标,這是則性的問題。
第二、主觀評價類的不能成為績效指标,比如:工作态度、工作質量、忠誠度這都基本都是偏主觀的東西。
第三、脫離現實,指标和目标是高度關聯的,重要的目标就會成為指标,我們所有的指标都是由戰略分解下來的,指标就是老闆要的,考核都是老闆要的,我未來把企業做成一個什麼程度,比如現在我的公司一年做5,000萬,我想5年之後做到5個億,做到5個億就要分切,分切到未來的4年才能實現,所以這是戰略的一個分解,但是你又要認清現實,你現在才做5,000萬,如果你訂目标到2個億,你就得好好評估一下,這個目标是不是定得太高,這個指标就會讓員工充滿了敵對和否定的情緒。
第四、不可控性,這個指标假如在考核我,但是跟我的關聯性不是很大,或跟我有關聯,但是我對他的影響非常有限,這就叫可控性比較差,比如說考核店長房租,這種就沒有意義,因為房租對于店長來講是不可控的費用。
過程類的指标不會列入到考核去,有的企業考核員工,直接從工作職責裡面拿出工作要求來考核。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