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 > 正文

歐洲為什麼不敢反抗美國?

說起歐洲國家,很多人非常的納悶:為什麼經常被美國坑,歐洲國家還心甘情願跟在美國屁股後面,要麼不遺餘力的跟着美國制裁,要麼出兵出錢死心塌地的跟随打仗。

他們為什麼都不敢反抗美國?任勞任怨的跟随美國的腳步亦步亦趨,哪怕明知道自己會遭受巨大損失也會在所不惜?

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明白美歐之間究竟是什麼樣的關系。

美歐關系

我們經常聽到“美國領導的國際社會”、“美國為首的北約”和“擁有共同價值觀的盟友”等表達他們關系的稱謂,其實,美歐以及美英之間的關系千頭萬緒、錯綜複雜。

簡單來說,如果隻論美國和西歐各國的關系的話就是遠親加大哥與小弟的關系;美國和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則是昂撒親兄弟(五眼聯盟)關系。

美國相對于歐洲國家來說,無論經濟規模、軍事力量和科技實力,美國都是絕對的帶頭大哥,用我們中國人的話說就是:緊密團結在以美國為核心、昂撒為根本、歐洲遠親為兄弟的共同價值觀圈子周圍。

除了這些,北約締約之後加入的所有國家都不過是些毫無血緣的仆從小弟,不管在北約還是正式的西方國家俱樂部,這些小弟基本都沒有任何地位和發言權,最多算是他們圈子裡的人。(包括日本韓國)

但是,在所有的關系中,有兩個特别的例外,他們和美國沒有血緣關系卻超過血緣,那就是瑞士和以色列,他們就是與美國處于共生關系的猶太人。

以色列是猶太人國家的象征,瑞士和紐約華爾街才是猶太大佬的老窩。

世界其他國家根本就沒有被他們放在眼裡,當然,有幾大民族他們會特别留意關照,他們是斯拉夫人、中華民族、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其中斯拉夫人和中華是美國昂撒集團稱霸世界的最後阻礙)

無奈的歐洲

​歐洲經過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幾番争奪摧殘,曾經的老牌帝國英法徳西荷等逐漸日落西山,新的帝國已經在美洲異軍突起,對這個世界早就虎視眈眈。

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賺得盆滿缽滿、膘肥體壯,特别是二戰後直接以戰勝國的姿态陳兵歐洲;本就負債累累、苟延喘息的西歐諸國迫于現實,無奈接受美國的軍事占領和世界美元的領導地位。(東亞的日本也是如此)

接踵而來的美蘇争霸,進一步加劇了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布局(北約軍控)和政治、經濟控制(馬歇爾計劃)。特殊的冷戰時期,絕對的政治正确讓曾經的列強對紅色蘇聯風聲鶴唳、噤若寒蟬。從歐洲各國領導層推選到具體的意識形态輸出,無不以美國馬首是瞻。

再加上猶太大佬攜美國各大财團的金融蠶食,以及ABCD四大糧商糧食控制、國防軍工企業武器裝備捆綁和科技信息産業深度融合及輿論操控,讓歐洲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外交根本就無所遁形、動彈不得。

歐洲的掙紮

​毛委員說過,“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句話一點都不假。

歐洲國家也并非溫順的羔羊,為了國家民族的獨立與尊嚴,他們也努力嘗試過,其中法國退出北約和歐盟的成立就是實證。

1966年3月,高傲的高盧人以法國在北約地位不匹配為由,在總統戴高樂的帶領下,宣布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體系。然而,30年後的法國總統薩科齊,被老謀深算的美國以兩個軍事指揮機構司令官職位為條件,把法國重新拉入麾下。

歐盟的成立則蜿蜒曲折得多,1951年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在巴黎簽訂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1957年簽訂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及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1965年六國又簽訂了《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将三個共同體的機構合并,統稱歐洲共同體。

遺憾的是,1973年在吸納成員國時,昂撒兄弟之一的攪屎棍~英國也跟着跑了進來(1960年時就被戴高樂否決過),首次建立了關稅同盟和歐元體系;1993年命運多舛的《歐洲聯盟條約》才正式生效。

2016年,在歐盟專業攪屎43年後,英國在美國的授意下“公投”決定退出歐盟。至此,兩次世界大戰被打輸的日耳曼人和高傲的高盧人等歐洲諸國,企圖聯合擺脫美國控制的努力再次遭遇滑鐵盧,在女強人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全力斡旋統籌下,歐盟才最終逃過了分裂崩盤的危險。

後來,法國現任總統馬克龍提出過組建北約以外的歐洲軍團的倡議,也得到了德國的附和支持,但由于遭到美國的直接強烈反對,也隻是昙花一現,并沒有激起片刻的浪花而無疾而終。

美國需要的是一個松散而分裂的歐洲,一個依賴美國軍事力量和防務體系的歐洲;歐洲被昂撒深耕近百年,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經高度的融合,再加上種族的親緣關系,天然的存在親近感和共同價值觀,相對于其他民族統治這個世界,歐洲國家更願意維持現狀。

總 結

所以,歐洲并不是沒有絲毫的“反抗”掙紮,除了美國昂撒處處防範幹預,歐洲國家整體“反抗”意願不足,再加上地方不大國家衆多導緻人心渙散,“反抗”并沒有大家所期望的來得那麼激烈。

畢竟,在如今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裡面,歐洲國家還是所謂的一線發達國家,仍然高人一等般的存在。

最起碼,大哥美國吃肉的時候,他們還有一些湯可以喝,一點骨頭可以啃。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