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中國水下考古及物質文化遺存

中國水下考古及物質文化遺存

2022年4月1日起,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開始施行,那麼,水下考古開始于何時,中國水下考古有哪些經典案例?日前,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文物報社聯合有關媒體平台共同推出“中國考古大講堂”系列公開課第二季水下考古系列。首場講座由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宋建忠主講《水下考古與中國行動》,他從學術視角和親曆者的切身體驗,介紹水下考古的産生過程及中國水下考古30多年的發展曆程。齊魯晚報記者與衆多考古愛好者一起聆聽了這場精彩的講座。

“最豐富的博物館在海底”

“水下考古其實是在關注我們生存的這顆星球上,人類在海洋裡留下的各種物質文化遺存。”宋建忠說,19世紀30年代,英國地質學家查爾斯·萊爾在他的《地質學原理》一書中最早講到了在人類曆史演進的過程中,海底聚集的人類藝術品和工業紀念物的數量可能比陸地上任何一個時期保存的都還要多。1925年,法國考古學家雷納克講到,古代世界最豐富的博物館坐落在地中海的海底。

水下考古學是考古學的組成部分,是陸地考古向水域的延伸。水下考古的對象是什麼呢?據介紹,在2001年11月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1屆大會上,正式通過了一個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公約。公約裡規定水下的文化遺産是至少100年以來周期性或者連續性地,部分或者全部位于水下的具有文化、曆史或者考古價值的所有人類生存的遺存。《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公約》中規定了水下考古的三大類對象,即:遺址、建築、房屋、工藝品和人的遺骸,及其有考古價值的環境和自然環境;船隻、飛行器、其他運輸工具或上述三類的任何部分,所載貨物或其他物品,及其有考古價值的環境和自然環境;具有史前意義的物品,比如說一些重要的生物化石等等。

唐朝沉船“黑石号”出水的瓷器

沉船,是水下考古遇到最多的,像唐朝時期的沉船“黑石号”,發現了6.7萬多件長沙窯的文物,還有其他地方的一些瓷器;再就是哥德堡号,這個船上承載着大約700噸的中國物品,主要包括茶葉、瓷器、絲綢和藤器。

宋建忠說,其實水下考古的遺址除了沉船,還包括港口、碼頭等,或者因為地震或者海嘯,或者其他的一些災害,才形成了今天沉沒在海底的這些遺址。比如埃及亞曆山大的水下古城,原來隻存在于文獻的記載中。上世紀90年代,水下考古學家在距離海岸6—7公裡處發現了文物和古城的位置,假如沒有水下考古,我們是無法去驗證文獻真僞的。

國内的水下遺址,像湖北丹江口的均州古城,這座城是上世紀60年代,由于丹江口水庫的建設被淹沒的。這座城在水下四十多米處,經過物理探測發現其水下的輪廓大概是三平方公裡。此外,還有大家熟知的四川“江口沉銀遺址”、海南海底村落遺址等。

早期水下考古源于好奇尋寶

應該說水下考古學從地中海開始,西方早期對水下遺存的關注,其實是從中世紀就有了。

宋建忠梳理了西方水下考古學産生的背景,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個是好奇尋寶。在古希臘時期的地中海地區就有水下采綿行為(采集海綿)。那時候人們通過潛水在海底采綿就發現了古沉船或者一些貨物,吸引了人們對它的探索或者尋寶。到15世紀意大利人在内米湖發現了一條古羅馬皇帝的沉船。所以說好奇尋寶是導緻水下考古早期的一個行為。

第二個因素就是近代考古學。19世紀中葉,近代考古學誕生以後,包括随着近代海洋科考的開始,從陸地的考古學延伸到了水下考古。

第三個背景就是潛水技術的發展。1943年法國海軍庫斯特小組發明輕潛技術,真正推動了水下考古學的發展。輕潛技術發明以後,考古人員可以直接穿着潛水服下潛到水裡,這就真正産生了現代水下考古。

據宋建忠介紹,在西方的水下考古學産生的過程中,有幾個重要的節點。第一個就是意大利的内米湖沉船,據史料記載,古羅馬皇帝卡裡古拉建造了兩艘70米的巨船,後來沉在了湖底。

1446年,一位建築師阿爾伯特确定了沉船的位置;1535年,德馬基撈起了一些磚石、青銅和鉛器;到了1827年有人曾經試圖打撈,但是失敗了;1895年,有文物商打撈出了青銅獅子等文物,但被政府叫停;1929年到1932年,意大利對這兩條船進行發掘,但是把船發掘出來以後,在1944年二戰的時候被德軍炸毀。從1446年發現到1944年被炸毀,大概500年的時間裡,曆史上一直有人對這兩條沉船不斷進行着探索。

第二個就是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史前湖岸木樁建築,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的100年多年間,在阿爾卑斯山區域包括有水的湖邊、濕地,發現了從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5000年一直到公元前500年的文化遺迹。到了2011年,瑞士牽頭聯合奧地利等六國,以“阿爾卑斯山地區史前湖岸木樁建築”111處遺迹,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産。

一場拍賣刺痛了中國考古學界

水下考古在中國的發展到今天,經曆了一個什麼樣的過程呢?

“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夏鼐這一代考古人已經産生了建立自己的水下考古學的願望。”據宋建忠介紹。1974年、1975年,出于要了解沿海島嶼上的古文化遺存情況,我國開展西沙群島主要島礁兩次文物調查,取得重要收獲,這在《夏鼐日記》中有關此事的記載有四條,這就是跟水下考古産生關聯的一些事情了。1974年發掘泉州後渚沉船,這是在海上絲綢之路從事貿易的宋代古船,在夏鼐的日記裡也提到了。

所以,著名考古學家俞偉超先生曾經指出,在我國,準備建立自己的水下考古學願望,就是開始于了解沿海島嶼上的文化遺存,上世紀70年代的西沙群島上的考古調查,即為具體事例。

宋建忠說:“中國水下考古學的發生,有一個直接的導火索,就是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冬)'歌德瓦爾森号’沉船。”當時,歌德瓦爾森号離開廣州前往阿姆斯特丹的途中沉沒于南海。1984年,英國商人米歇爾·哈徹進行了商業打撈。打撈出來以後,1986年的4到5月份,哈徹将打撈于南海的中國清代瓷器委托荷蘭的嘉士德公司在阿姆斯特丹大肆進行拍賣。當時拍賣大概15萬件瓷器、125塊金錠的文物,總價值大概是2000萬美元。此舉深深地刺痛了中國考古學界,引起了中國考古學、博物館學界的強烈不滿,也引起中國政府的高度關注。

3月2日,“長江口二号”古船整體遷移項目等比例試驗現場。

1987年3月,由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水下考古工作協調小組”成立,并召開第一次協調會議。同年8月,交通部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海上救撈公司聯合發現“南海一号”沉船。11月,組建中國曆史博物館水下考古學研究室,這三個事件标志着中國水下考古由此正式拉開大幕。“時任中國曆史博物館館長的俞偉超先生則當之無愧成為中國水下考古事業的開創者、中國水下考古學科的奠基人。”宋建忠說。

1989年,國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并開展了第一屆水下考古培訓班和“南海一号”首次調查。

中國水下考古30多年的曆程

宋建忠如數家珍一般講述了30多年來中國水下考古的發展曆程:

從1991年開始,對遼甯綏中的三道崗元代沉船進行了發掘;

1998—1999年對西沙群島進行了水下考古調查;本世紀初南海一号水下考古調查

2003年專門用于水下考古的陽江基地建成

2007年是南海一号整體的打撈;

2007—2008年,對西沙群島華光礁一号沉船進行發掘;

2010年開始,對南澳一号沉船進行考古發掘;

2015年對南沙群島的水下考古調查;

2014年到2020年,對北洋水師的甲午沉艦進行系列調查。

此外,2016年中國和沙特簽署協議,中沙合作塞林港遺址考古發掘等。

南澳一号出水的文物

遼甯綏中的三道崗元代沉船在1991—1997年,水下考古人員先後進行六次發掘,對研究我國古代北方地區的海上貿易史和陶瓷生産史都有重要學術意義。這次考古發現了大量瓷器和鐵器,瓷器主要是元代磁州窯的,應該是北方的海上絲綢之路,或者是面向東北亞區域的一條沉船。俞偉超先生評價這次考古:是我國首次全憑自己的力量來實現的一項正規的水下考古工作。這項考古榮獲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絲綢之路向外運送瓷器時失事沉沒的木質古沉船,從泉州港駛出在台山市海域沉沒,是國内發現的第一個沉船遺址,距今800多年。沉船裡共出水18萬餘件文物精品,對研究我國乃至整個東亞、東南亞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運史、貿易史等有着重要意義。

“長江口二号”古船部分出水文物

2010年到2012年,對“南澳一号”聯合進行考古發掘,共出水文物近3萬件,古沉船長27米,寬7.8米,共有25個艙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明代沉船裡艙位最多的,它的意義在哪兒?“南澳一号”處于明代萬曆時期,正好是大航海時代,與“馬尼拉大帆船”貿易有關,從中能窺到大航海時代的貿易形态。大航海時代的國際貿易是一個什麼背景呢?著名學者貢德·弗蘭克在《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一書中認為,公元1400到1800年,是以中國為中心的單一的世界貿易體系格局,當時中國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販賣到世界各地,而世界的白銀流向中國。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