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集錦!2022高考專用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集錦

一、古代女子的别稱

1、從婦女的容貌和服飾兩方面着眼的代稱:

粉黛:本指婦女塗在臉上的白粉和畫眉用的青黑色顔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

紅粉:本指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隐《馬嵬》:"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白成灰。"

紅顔:本指婦女美麗的容顔,也代指美女。如清代吳偉業《圓圓曲》:"痛哭六軍俱缟素,沖冠一怒為紅顔。"

紅袖:本指女子紅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對酒吟》:"今夜還先醉,應煩紅袖扶。"

紅裙:本指婦女穿的裙,也指婦女。如唐代韓愈《醉贈張秘書》:"長安衆富兒,盤馔羅膻葷;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

裙钗:因婦女著裙插钗,因此稱婦女為裙钗。如清代曹雪芹《紅樓夢》:"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钗。"

巾帼:本指婦女的頭巾和發飾,後成為婦女的代稱。如清代湘靈子《軒亭冤·賞花》:"新世界,舊乾坤,巾帼英雄叫九阍。"

蛾眉:本指女子細長而彎曲的眉毛,借為美人的代稱。如唐代高适《塞下曲》:"蕩子從軍事征戰,蛾眉蟬娟守空閨。"

2、其他有關美女的代稱:

驚鴻:陸遊《沈園》:"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碧玉:萬楚《五日觀妓》:"西施漫道浣春紗,碧玉今日鬥麗華。"    

傾國:白居易《長恨歌》:"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傾城:李商隐《北齊》:"巧笑知堪敵萬機,傾城最在著戎衣。"

佳人:《古詩十九首》:"燕趙多佳人,美者顔如玉。"  

麗人: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玉人:謝枋得《蠶婦吟》:"不信樓頭所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  

仙子:白居易《長恨歌》:"樓閣玲珑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嬌娘:李賀《唐兒歌》:"東家嬌娘求對值,濃笑書空作唐字。"  

妖娆:李商隐《碧瓦》:"他時未知意,重叠贈妖娆。"  

姝麗:柳永《玉女搖仙佩》:"有得許多姝麗,拟把名花比。"  

二、古代服飾的代稱

古代的服飾以其鮮明的特性,顯示了穿着者的貴賤尊卑或性别職業,因而不同特點的服飾就成了不同社會地位人的代稱: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錦繡,多穿布衣。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布衣之交,即指貧賤之交。

黔首: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頭,代指平民,具體而言指本業為農業與小手工業,末業為小商賈等各種不事生産的人。

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稱呼平民百姓。劉禹錫《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中的"白丁"可引申為沒有學識的人。

白袍:舊指未得功名的士人。唐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為入試士子的代稱。宋葉适《葉路分居思堂》詩:"白袍雖屢捷,黃榜未霑恩。"

青衿:亦作"青襟",周代讀書人常穿的服裝,泛指有學識的人。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明清科舉時代則專指秀才。

青衫:"青衫"指黑色的單衣,唐代官職低的服色為青黑色。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後人也常用"司馬青衫"形容悲傷凄切。

青衣:古時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裝。婢女亦多穿青衣,後因用為婢女的代稱。白居易《懶放》詩:"青衣報平旦,呼我起盥栉。"

蒼頭:原指戰國時主人戰旗下的軍隊,多以鄉黨的青年組成,因以青巾裹頭,故名。《史記·項羽本紀》:"少年欲立嬰,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至漢代,戰事減少,逐漸淪為奴隸,操持貴族邸宅的雜務。遭逢戰亂,仍不失主人近侍軍隊的性質。魏晉以後,則純為私家奴仆。

赭衣:《說文》:"赭,赤土也。"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赤褐色。古時囚犯乃服赭衣,因以褚衣代稱囚犯。赭衣塞路,比喻犯罪的人很多。

黃冠:古代指箬帽之類,蠟祭時戴之。《禮記·郊特牲》:"黃衣黃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黃冠;黃冠,草服也。"孔穎達疏:"黃冠是季秋之後草色之服。"後即借指農夫野老之服。

黃裳:黃色表示尊貴,穿黃裳意味着臣居尊位,因而黃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稱。盧照鄰《中和樂·歌儲宮》:"黃裳元吉,邦家以甯。"

缙紳:插笏于紳帶間,舊時官宦的裝束,亦借指士大夫。張溥《五人墓碑記》:"大閹之亂,缙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欤?"

簪纓:簪和纓,古時達官貴人的冠飾,杜甫《八哀詩·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空餘老賓客,身上愧簪纓。"舊時把它作為做官者之稱。如:簪纓世族(世代做高官之家)。

纨绔:纨绔是古代一種用細絹做成的褲子。古代富貴人家的子弟都穿細絹做的褲子,這很能反映出他們奢侈的特點,因此,人們常用纨绔來形容富家子弟。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纨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珠履:綴有明珠的鞋子。《史記·春申君列傳》:"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蹑珠履。"因而珠履成了豪門賓客的代稱。

袍澤:"袍"和"澤"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稱。《詩經·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在這裡用來形容戰士們互相友愛、同心同德的品質,因此"袍澤"就成了将士、戰友的代名詞。

三、古代年齡代稱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1、代指幼童

初度:小兒初生之時。

襁褓:"襁"本系背負嬰兒的背帶,"褓"本系包裹嬰兒用的小被,用"襁褓"比喻幼小的年齡、未滿周歲的嬰兒。《漢書·宜帝紀》:"曾孫雖在襁褓。"

黃童:幼童頭發黃色,故以"黃童"稱謂幼年兒童。韓愈《元和聖詩》:"黃童白叟,踴躍歡呀。"

垂髫:"髫"指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垂髫"代指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桃花源記》:"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總角:古代兒童頭上的兩個發髫向上分開,形同獸角,故以"總角"代稱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或兒童時代。《林黛玉進賈府》:"這院門上也有四個才總角的小厮。"

束發:古代男孩成童(十五歲)時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為髻,故以"束發"代稱成童。《項脊軒志》:"餘自束發讀書軒中。"《林黛玉進賈府》:"頭上戴着束發嵌寶紫金冠。"

雛:初生之鳥叫雛,用"雛"比喻幼兒。杜甫《徐卿二子歌》:"丈夫生兒有如此二雛者。" 黃口:雛鳥口角黃色,而幼童稚嫩如同雛鳥,故用"黃口"比喻幼兒。《淮南子·汜論》:"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不獲二毛。"

生齒:男孩出生後八個月,女孩七個月開始長出牙齒,故用"生齒"稱代七、八個月的嬰兒。《周禮·秋官·司民》:"自生齒以上皆書于版(戶籍)。" 龆龀(tiáochèn):男孩八歲、女孩七歲脫去乳齒,長出恒齒。"龆龀"是換牙,指七、八歲換牙期。《愚公移山》:"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龀(剛換牙),跳往助之。" 稚齒:幼童齒嫩,故以"稚齒"稱代兒童。《晉書·潘嶽傳》:"昆弟斑白,兒童稚齒。"

湯餅之期:古俗,嬰兒出生三日設宴招待親友,叫"湯餅筵"或"湯餅宴"、"湯餅會",後以

"湯餅之期"代稱嬰兒出生三日。成名:古俗,孩子出生三個月,父母為其取名,因稱嬰兒三月為"成名"。《周禮·地官·媒氏》:

"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焉。"

周晬(zuì):嬰兒滿一歲。《祭妹文》:"兩女牙牙,生汝死後,才周晬耳。"

孩提:2-3歲的兒童。

幼學:小孩10歲。生小:代指童年。《孔雀東南飛》:"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裡。"

2、代指青年

紅顔:青年人臉色紅潤有光澤,所以用"紅顔"代稱青年,又特指年輕美貌的女子。李白《贈孟浩然》:"紅顔棄軒冕,白首卧松雲。"

綠鬓:青少年頭發烏黑發亮,所以用"綠鬓"代稱青少年。唐代喬知之《從軍行》:"沉複落紅顔,

蟬聲摧綠鬓。"

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而加冠,行成人之禮,因以"冠"指男子二十歲。《送東陽馬生序》:"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冠者五六人。" 弱冠:《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時男子二十成人,初加冠,體還未壯,故稱弱,"弱冠"就是剛成年的男子,二十歲左右。

裹頭:男子成年後裹頭巾,"裹頭"表示成年。《兵車行》:"去時裡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笄(jī)年、及笄:笄是古代盤頭發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十五歲時舉行成年之禮,結發插笄。"笄年"就是女子初加笄之年,又叫"及笄",即十五歲。白居易《對酒示行簡》:"複有雙幼妹,笄年未結缡。" 豆蔻: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未成年的少年(特别是少女)時代為"豆蔻年華"。杜牧《贈别》:"娉娉袅袅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華年:像花一樣美妙的年齡,比喻青年。"華"通"花"。李商隐《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青春:本謂"綠色的春天"之意,用來比喻青年時代。西晉潘尼《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予涉素秋,子登青春。"

3、代指老年

蒼顔:灰白的臉色,代指老年。《醉翁亭記》:"蒼顔白發,頹然乎其間。"

頒白:頭發花白,"頒"通"斑",用"斑白"稱代老年。《寡人之于國也》:"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此外,"白首""皓首""華首""二毛""華發",也是以老人頭發花白而稱。蘇轼《念奴嬌·赤壁懷古》:"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黃發:老人頭發複黃,是長壽的象征,因以"黃發"稱謂老年。《桃花源記》:"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發秃:老人頭發光秃,故用來稱謂老年。《祭妹文》:"而齒危發秃,暗裡自知,知在人間尚複幾日!"

齒危:老人牙齒松落,因此用"齒危"謂老年人。《祭妹文》:"齒危發秃,暗裡自知,知在人間尚複幾日。"

垂胡:胡,獸颔下垂的肉,老人颔皮松弛下垂,故用"垂胡"比喻老年。陸遊《七十》:"身世蠶眠将作繭,形容牛老已垂胡。"

鲐背:老人皮膚枯燥,身上生出老人斑如鲐魚背,故用"鲐背"稱謂老年。

龜鶴:相傳龜鶴皆有千年之壽,因以比喻長壽。郭璞《遊仙》:"借問蜉蝣輩,甯知龜鶴年。"

素秋:本指秋季。古代五行說,以金配秋,其色白,故稱素秋。秋天景色凋零肅殺,因以素秋比喻晚年。例見"青春"條。

4、其他代稱

而立之年:指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之年:指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塗"之意)

  知命之年:指男子五十歲(又叫"知天命"、"半百"之年)

花甲之年:指六十歲(又叫"下壽"、"耳順"之年)

古稀之年:指七十歲(又叫"中壽"之年)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又叫"上壽"之年)

期頤之年:指一百歲

花甲重開:指一百二十歲

古稀雙慶:指一百四十歲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集錦!2022高考專用

四、古代科舉教育

1、科舉前選拔官員

薦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薦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察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内随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漢代避劉秀諱,稱秀才為茂才)等。《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陳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征辟:也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張衡傳》:"連辟公府不就。""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

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别居。"

2、考試制度及等級

科舉:指曆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起于隋代,隋炀帝大亞年間開始科舉考試,盛于明清,清光緒31年廢止,共實行了一幹三百多年。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内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注》為準。

院試:又叫"童試""童生試",縣級考試 ,各地童生參加縣、府的考試,由省的提督學政莅臨主持,考上為"生員",俗稱"秀才",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中的"操童子業"是說正準備參加童試。

鄉試:又叫"秋闱",省級考試,生員參加,明清兩代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三年一次,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試""秋闱"(闱,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發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考中者可參加第二年在京城舉行的會試。唐代投考進士的考生随地方貢品解送入京赴試,稱為"解"或"解送",故後世稱鄉試為"解試"。鄉試舉人可任知縣、教職學宮,算正式進入統治階級。八月桂花開放,對聯中的"八月桂"其實就是指鄉試得中。

會試:又叫"春闱",國家級考試,各省舉人參加,明清兩代在京城禮部舉行,三年一次,因在鄉試後第二年的春季舉行,故又稱"春試""春闱"。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杏花在二月開放,對聯中的"二月杏"其實指的是會試得中。

殿試:又叫"廷試",國家級考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别的考試,貢士參加,起初定為五月,後定為四月二十一日,皇帝在殿廷上主考,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皇帝也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并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号,第一名稱"狀元"(殿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幹名,賜"進士出身"的稱号;三甲若幹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胪",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3、科舉考試錄取制

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科舉考試的第一等稱甲第,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進士:參見"殿試"條。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即通過最後一級考試者,意為可以進授爵位者。《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讀書畢竟中進士是個了局。"貢士參加殿試錄為三甲都叫進士。據統計,在我國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史上,考中進士的總數至少是98749人。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如唐代的賀知章、王勃、宋之問、王昌齡、王維、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範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轼等。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古時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裡"披宮錦"即指中進士。《祭妹文》:"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雲爾。""登科"是及第的别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解元:參見"鄉試"條。生員(秀才)參加鄉試,第一名稱解元,其餘考中的稱舉人。

會元:參見"會試"條。舉人參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餘考中的稱貢士。

狀元:參見"殿試"條。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為科名中最高榮譽。曆史上獲狀元稱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參加殿試被錄取的大約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殿試而被賜狀元稱号的。

科考三元、連中三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科考三元"指的是鄉試、會試、殿試各自的第一名,即解元、會元和狀元。凡在鄉、會、殿三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據統計,曆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鼎甲: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稱鼎元。

生員:即秀才,參見"童生試"條。通過院試(童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如王安石《傷仲永》"傳一鄉秀才觀之"。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而稱秀才為茂才,《阿Q正傳》中稱趙少爺"茂才公",表示諷刺。

舉人:參見"鄉試"條。參加鄉試而被錄取的稱舉人。舉人可授知縣官職。《儒林外史》第三回寫範進中舉後,張鄉紳立即送賀儀銀和房屋,範的丈人胡屠戶也立時變了嘴臉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範得了消息,高興得發了瘋。說明古代中舉後便可升官發财。

貢士:參見"會試"條。參加會試而被錄取的稱貢士。

童生:科舉考試,凡考試未合格,沒被稱為秀才以前,無論年齡大小,都稱為童生,又稱文童、儒童。

八股文: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句數、句型也都有嚴格的限定。"破題"規定兩句,說破題目意義;"承題"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題"加以說明;"起講"概括全文,是議論的開始;"入手"引入文章主體;從"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為重心。在正式議論的這四個段落中,每段都有兩股相互排比對偶的文字,共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題目,出自《四書》、《五經》,八股文的内容,不許超出《四書》、《五經》範圍,要模拟聖賢的口氣,傳達聖賢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發揮。無論是内容還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縛思想、摧殘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後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布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

同年:科舉時代同榜錄取的人互稱同年。《訓儉示康》:"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

五、古代學校學官

1、學校别稱

校:夏代學校的名稱,主要功能是教授知識,還是舉行祭祀禮儀和教習射禦、傳授書數的場所。

  庠(xiáng):殷商時代學校的名稱,主要功能是養育、培養。《寡人之于國也》:"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序:周代學校的名稱,主要功能是學習"射"這門技藝。《孟子·滕文公》:"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稱地方學校,或泛指學校或教育事業。

國學:先秦學校分為兩大類:國學和鄉學。國學為天子或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太學、小學教學内容都是"六藝"(禮、樂、射、禦、書、數)為主,小學尤以書、數為主。明朝時指國子監,是朝廷在京城設立的官學,也是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

鄉學:與國學相對而言,泛指地方所設的學校。

太學、太學生、國子生: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魏晉至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監),或兩者同時設立,名稱不一,制度也有變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貴族子弟的最高學府,就學的生員皆稱太學生、國子生。《張衡傳》:"因入京師,觀太學。"《送東陽馬生序》:"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

國子監、監生:參見"太學"條。漢魏設太學,西晉改稱國子學,隋又稱國子監,從此國子監與太學互稱,都是最高學府兼有教育行政機構的職能。監生即國子監的學生。或由學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許,後來成為虛名,捐錢就能取得監生資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

諸生:明清時期經考試錄取而進入中央、府、州、縣各級學校,包括太學學習的生員。生員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統稱諸生。《送東陽馬生序》中的"今諸生學于太學",則是指在國子監學習的各類監生。

稷下學宮:戰國時期齊國的高等學府,因設于都城臨淄稷下而得名。當時的儒、法、墨、道、陰陽等各學派都彙集于此,他們興學論戰、評論時政和傳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師都曾來此講學,是戰國時期"百家争鳴"的重要園地。

書院:唐宋至明清出現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是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藏書、校書、收羅人才研究學問或聚徒講學的場所。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是: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湖南衡陽的石鼓書院和河南商丘的應天府書院。明代無錫有"東林書院",曾培養了楊漣、左光鬥這樣一批不畏閹黨權勢、正直剛硬廉潔的進步人士,他們被稱為"東林黨"。

私塾:古代私人設立的學校。一般僅有一位老師,施行個别教學,強調記憶背誦。學習人數、年齡、程度、所學内容和學習年限都沒有限定。

2、學官别稱

學官:古代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的統稱。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學、學政、教授和教習、教谕等。

學政:學官名。"提督學政"的簡稱,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試,并督察各地學官的官員。學政一般由翰林院或進士出身的京官擔任。《促織》:"又囑學使俾入邑庠。"學使即學政的别稱。《左忠毅公逸事》:"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指左光鬥任京城地區的學政。

祭酒:古代主管國子監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戰國時荀子曾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相當于現在的大學校長。唐代的韓愈也曾任過國子監祭酒。

司業:學官名。為國子監或太學副長官,相當于現在的副校長,協助祭酒主管教務訓導之職。

博士:古為官名,現為學位名稱。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後成為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送東陽馬生序》:"有司業、博士為之師。"

教授:原指傳授知識、講課授業,後成為學官名。漢唐以後各級學校均設教授,主管學校課試具體事務。

助教:學官名。是國子監或太學的學官,協助國子祭酒和國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稱國子助教。

3、一般老師别稱

師長:此尊稱含有視老師為尊長之義。《韓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谯之弗為動,師長教之弗為變。夫以父母之愛、鄉人之行、師長之智,三美加焉,而終不動,其胫毛不改。"

夫子:原為孔子門徒對孔子的尊稱,後來成為人們對教師的尊稱。《論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西席:也稱西賓,是對教師的一種尊稱。其來源為如下典故:漢明帝劉莊當太子時,曾拜桓榮為師,登皇位後,他對桓榮仍十分尊敬,常到桓榮住的太常府内,聽桓榮講經。漢代席地而坐,室内座次以靠西向東為尊。漢明帝雖貴為皇帝,仍給桓榮安排坐西面東的座席,表示對啟蒙老師的尊敬,此後,"西席"或"西賓"就成了對教師的尊稱。

山長:是曆代對山中書院的主講教師的稱謂,其出處源于《荊相近事》。五代十國時期,蔣維東隐居衡山講學,受業者衆多,蔣維東被尊稱為"山長"。此後,"山長"成為對教師的一種尊稱。

師保:原為古代輔弼帝王和教導王室子弟的官員,亦師亦保,統稱"師保"。《易·系辭下》:"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後來泛指老師。如清代龔自珍《抱小》:"小學者,子弟之學。學之以侍父兄師保之側,以待父兄師保之顧問者也。"

宗師:原為掌管宗室子弟訓導的官員。《漢書·平帝記》:"其為宗室自太上皇以來族親,各以世氏、郡國置宗師以糾之,緻教訓焉。"後逐漸演變為衆人所崇仰、堪稱師表的人。北宋孔平仲《談苑》卷三:"石介,字守道,徂徕山人也。文章學術,天下宗師,皆呼為徂徕先生。"

師傅:古時老師的通稱。"師傅"一詞原本是太師、太傅、少師、少傅等官職的合稱,因為這些職位負責教習太子,所以師傅也成為老師的代稱。《谷梁傳·昭公十九年》:"羁貫成童,不就師傅,父之罪也。"

師父:古代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所以也将老師尊稱為師父。《呂氏春秋·勸學》:"事師之猶事父也。"

學博:原為唐代府郡學官。唐代府郡置經學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經教授學生,後泛稱學官為學博。"

講郎:原為講授經書的官員。《後漢書·儒林傳》:"又诏高才生受《古文尚書》、《毛詩》、《谷梁》、《左氏春秋》,雖不立學官,然皆擢高第為講郎。"

教谕:原為宋代京師小學和武學中的學官名。明清時期,縣設"縣儒學"作為一縣之最高教育機構,内設教谕一人,另設訓導數人。訓導是指輔助教谕的助手。府學教谕多為進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

先生:"先生"一詞的最初含義是先出生的人,引申指長輩、知識豐富的人。《孟子》中的"先生何為出此言也"以及《國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其中的"先生"均是稱呼有學問、有德行的長輩。後來,"先生"一詞被引申為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禮記·曲禮上》:"從于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

六、古代官職名稱

1、統治者

皇帝:此稱号始于秦王嬴政。秦王嬴政統一六國之後,王绾、李斯等根據傳說中的三皇的名稱,上尊号為秦皇。嬴政決定兼采帝号,稱為"始皇帝",意思是他的功德可以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論。從此,曆代封建君主都稱皇帝,俗稱皇上。

太上皇:秦始皇追尊稱他的父親莊襄王為太上皇;漢高祖劉邦尊稱他的父親太公為"太上皇",也尊稱為"上皇"。曆代皇帝未死時即傳位于太子,也就自稱太上皇。

皇太子:皇帝指定的皇位繼承人稱為"皇太子"。一般為皇帝的嫡長子,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選定冊立。此制始于西漢,後曆代沿稱,亦稱"太子"。

驸馬:驸馬最早隻是一個官職,西漢武帝時始置,是驸馬都尉的簡稱,意思是掌管皇帝副車之馬,原為皇帝的近侍官的一種,多由宗室及外戚、諸公主的子孫充任。魏晉以後,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稱号,簡稱為驸馬,但已非實際的官職,清代時則稱為"額附"。

2、中央官職

三公、九卿:三公是中國古代朝廷最尊貴的三個官職的合稱,但朝代不同、時期不同,三公之官名稱不同,職掌也不同。三公,始于周朝,或指司馬、司徒、司空,或可指太師、太傅、太保。秦設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和禦史大夫(管監察和秘書工作,幫助丞相處理事務),組成中樞機構。漢代大體上沿襲秦制,稱丞相、太尉和禦史大夫為三公,下設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務,後世又演變為三省六部制。東漢稱大司馬為太尉。唐宋沿用此稱。明清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已無實權,隻用于大臣的最高榮譽。

宗主:掌管皇帝親族或外戚勳貴等有關事務的官員,為九卿之一。始于秦,漢沿置。多由皇族中的人充任,為皇族事務機關的長官,宗室、外戚有罪,須由其批準,才能處治。曆代職掌略同。

三省:為中書省(取旨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尚書省遂廢。明代内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内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即宰相)。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掌握政府大權。

六部:東漢始,尚書省成為行政的總負責機構,事務繁多,便分曹辦事,後變曹為部,至隋唐定為六部。是指吏部(官職任免升調等)、戶部(土地稅收戶口等)、禮部(典禮、迎賓、科舉學校等)、刑部(司法刑獄案件等)、兵部(軍事軍隊邊防等)和工部(工程營造水利等)。各部的正、副長官分别為尚書、侍郎。部下設司,司的正、副首長分别為郎中、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九寺: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漢以太常、光祿勳、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胪、宗正、大司農、少府謂之九寺大卿。曆代略有變動,迄于清皆因之。

  此外,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曆史、制定曆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高啟為翰林國史編修等。

3、地方官職

郡守、太守:秦漢主要行政區是郡。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為一郡的行政最高長官。秦分三十六郡,比縣大。相當于現在的省轄市市長。

刺史、長史:隋唐主要行政區是州,刺史原為朝廷所派巡察地方的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相當于省(市)長兼省(市)軍(分)區司令員。屬官有長史等。

總管:地方高級軍政長官、軍事長官或管理專門事務的行政長官的職稱。

節度使、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節度使在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隻設在邊境諸州;後内陸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屬官有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等。

持節:漢末與魏晉南北朝時,掌地方軍政的官員往往有使持節、持節、假節、假使節等稱号。使持節得誅殺中級以下官吏;持節得殺無官職的人;假節得殺犯軍令者。

知府、知州、知縣(縣令):知府為地方行政長官,總官州、縣事務,相當于省長;知州為地方行政長官,相當于市長;知縣為地方行政長官,相當于縣長。

4、其他常見官名

伯:是古代爵位稱呼,舊時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種。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

  宰相:封建時代對君主負責的人稱為宰相,其位置大緻相當于今天的"總理"或"首相"。宰是主持,相是輔助的意思。封建時代民間常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來描述其地位。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一般隻設一個丞相,俗稱大丞相,有時分為左右兩個丞相,右丞相專門管理國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顧問",不需要管理國事。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太醫:周官中設醫師,主管醫務政令。秦、漢兩代設太醫令丞。漢代初期屬太常寺,後來改屬少府。魏、晉南北朝時相沿設置。隋代設置太醫署,宋代改稱太醫局,元代又改為太醫院,明清兩代不變,職責沒有大變化。後世泛指皇帝的醫生為太醫或禦醫,把他"衛生部長"的職權反而忘記了。

太師:又名太宰。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

太傅: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太師教文,太傅教武,太保保護其安全。如賈誼曾先後任皇子長沙王、梁懷王的老師,故封為太傅。後逐漸成為虛銜,如曾國藩、曾國荃、左宗棠死後都被迫贈太傅。

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後逐漸成為虛銜。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後也逐漸成為虛銜。

  太子太師:太子太師屬"東宮三師"為名義上的太子老師。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稱"三孤",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确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後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内相"之稱。明清時奉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

博士:博士同樣是官名。專掌儒家經學的傳授,執教于太學,成為傳播孔孟學說的國家學官。其職責為議政、制禮、藏書、教授、試策、出使等。六國時諸子、詩賦、術數、方技都設有博士,秦、漢兩代都沿襲了這一官司職。西漢時屬太常,稱太常博士,漢武帝建元五年設五經博士,晉代設國子博士,唐代有太學國子諸博士和律學博士、算學博士等,都為教授官,與職掌禮儀的太常博士不同。明、清兩代有國子博士,太常博士,而以五經博士為孔孟及儒家諸族的世襲官,博士中不乏著名文學家和學者,如唐代的韓愈就是貨真價實的國子博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

大将軍:先秦、西漢時是将軍的最高稱号。魏晉以後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于戰争時才設大将軍官職,戰後即廢除。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雍正帝建造的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

軍機章京:參見"軍機大臣"條。是軍機處的辦事人員,軍機大臣的屬官,被稱為"小軍機"。

禦史:本為史官,秦以後置禦史大夫,職位僅次于丞相,主管糾察、彈劾朝廷、諸侯官吏過失諸事。延續至清朝。

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唐代宗時由宦官擔任,掌機密,其後掌權的宦官以樞密使的名義幹預朝政。所以唐昭宗時開始改為士人任職;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分宰相之權,掌兵權,稱為執政,權力地位僅次于宰相,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

經略使:也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并置。如範仲淹曾任陝西經略副使。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官位高于總督。

轉運使:主管運輸的中央或地方官職,宋時該職為一個地區實際上的最高行政長官。

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後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谏皇帝、舉薦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内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的要職。

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曆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後設太史令,其職掌範圍漸小,其地位漸低。

長史:秦時為丞相屬官,兩漢以後成為将軍屬官,是幕僚之長。

侍郎: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後成為尚書的屬官。初任稱郎中,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唐代始以侍郎為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

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後,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

參軍:"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晉以後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将軍的幕僚,隋唐以後逐漸成為地方官員。

尹:參見"令尹"條。戰國時楚國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鴻門宴》:"楚左尹項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為古代官的通稱,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縣尹等。

令尹:春秋戰國時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長官,相當于宰相,明清時指縣長。也泛稱縣、府等地方行政長官。

京兆尹:西漢京畿地方行政長官。相當于北京市市長。

巡撫: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級地方長官,總攬一省的軍事、吏治、刑獄等事,地位略次于總督,别稱"撫院"、"撫台"、"撫軍"。

校尉:兩漢時期次于将軍的官職。

都尉:職位次于将軍的武官。《陳涉世家》:"陳涉自立為将軍,吳廣為都尉。"《鴻門宴》:"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稱,掌管皇帝車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因之"是吳默的字。

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如《鴻門宴》:"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隋唐時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屬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白居易當時被貶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駕、長史之下。

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水浒傳》中的林沖就是京城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

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如《水浒傳》的魯提轄魯智深。

從事: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  

太尉:秦至宋均有設置,為全國軍政首腦,與丞相、禦史大夫并稱三公,相當于國防部部長。漢武帝時改稱大司馬。東漢時太尉與司徒、司空并稱三公。

廷尉:執掌法律、主審要案的大臣。管理天下刑獄,根據诏令,可以逮捕、囚禁和審判有罪的王或大臣,相當于最高法院院長。

吏部尚書:掌管全國文武官吏考核賞罰。相當于人事部部長。

光祿大夫:皇帝身邊顧問之臣。相當于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中書令:掌管皇帝命令發布,宣诏命。相當于"兩辦"秘書長。

尚書令:參議大政,綜觀政務,百官之長。相當于行政院長。

車騎大将軍:地位尊崇,相當于元帥軍銜。

都察院禦史:古代最高的監察機構。相當于監察部長。

通判:府之副職,地位略次于州府長官,相當于副省長。掌管糧運、農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對州府長官有監察之責。

縣丞:協助縣令治理一縣之事。相當于副縣長。

主薄:掌錢糧、戶籍。相當于糧食局長或戶籍局長。

教授:府掌訓導考核學生。相當于省教育廳廳長。

遊擊:位參将之下,掌率兵防禦。負責防禦工作的師級軍官。

侍郎:宿衛侍從皇帝的官員。中央警衛局官員(一說相當于現在的副部長)。

裡正:古代的鄉官,即一裡之長。

裡胥:管理鄉裡事務的公差。

中官:指宦官,是專供皇帝、君王及其家族成員役使的官員。先秦和西漢時并非全是閹人,又稱内官、内臣等。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集錦!2022高考專用

七、古代風俗禮儀

1、節日習俗(所列為較不為今人熟悉的部分,不含其他傳統節日)

社日:農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漢以前隻有春社,漢以後開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後,秋社在秋分前後。社日這天,鄉鄰們在土地廟集會,準備酒肉祭神,然後宴飲。王家《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後,這個節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們到水邊去遊玩采蘭,以驅除邪氣。後來,演變成水邊宴飲,郊外春遊的節日。杜甫有《麗人行》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寒食:此節日裡嚴禁煙火,隻能吃寒食。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國君後大封功臣,獨未賞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聞之甚愧,為逼他出山受賞,放火燒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燒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飯,追念子推,表示對自己過失的譴責。因寒食與清明相近,後人便将寒食的風俗視為清明習俗之一。元鎮《連昌宮詞》:"初過寒食一百六,店社無煙宮柳綠。"

乞巧:又稱少女節或七夕。相傳,天河東岸的織女嫁給河西的牛郎後,雲錦織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織女逐回,隻許兩人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夜晚在鵲鳥搭成的橋上相會。或說:天上的織女嫁給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織女抓回天庭,隻許兩人一年一度鵲橋相會。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繡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的談話,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宮詞》:"闌珊星鬥綴朱光,七夕宮嫔乞巧忙。"

臘日:這是古代歲末祭祀祖先、祭拜衆神、慶祝豐收的節日。臘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後——個月(臘月)舉行。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習俗。佛教的臘八粥後也滲入臘日習俗。杜甫有《臘日》詩:"臘日年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2、古代禮儀

伯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貴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後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構成男子字的全稱,如伯禽父、叔興父等。

犧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純為"犧",體全為"牲"。《左傳·曹刿論戰》中有:"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豬,後來也稱雞、魚、豬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犧牲的總稱。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所用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于牢,故這類犧牲稱為牢;牛、羊、豕(shǐ,豬)三牲全備為"太牢", 隻有羊、豕,沒有牛稱"少牢"。祭祀者和祭祀對象不同,所用犧牲的規格也不同: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廟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護神的禮儀。唐代即有專人制訂家祭禮儀,相沿施行。宋代陸遊《示兒》詩中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郊祭:猶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禮儀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衹、人鬼。

封禅:專指在泰山的祭天("封")、祭地("禅")的盛典。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給予特别的重視。

祖道:古代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漢書》載,西漢将領李廣利率軍隊出擊匈奴之前,"丞相為祖道,送至渭橋"。《荊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臨行祭路神,引申為餞行送别。

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獨居,戒其嗜欲,以示虔誠,這些活動叫"齋戒"。"齋"又稱"緻齋",緻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處、笑語、志意、所樂、所嗜),這是為使思想集中、統一。"戒"又稱"散齋",散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參加一切娛樂活動或哀吊喪禮,以防"失正""散思"。齋戒時忌葷,但所忌非食魚肉葷腥而是有辛味臭氣的食物如蔥、蒜等,這是為防祭祀時口中發出的臭氣,亵渎神靈、祖先。

朝儀:古代帝王臨朝的典禮。按規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東為上,孤面向東以北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為上,王族在路門右側,面向南以東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屬官在路門左側,面向南以西為上。朝儀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禮,禮畢退朝。後世也稱人臣朝君之禮儀為"朝儀"。

朝聘:古代賓禮之一。為諸侯定期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有三種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見天子稱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見天子為"大聘";每隔五年親自朝見天子為"朝"。

朝觐:古代賓禮之一。為周代諸侯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春見曰朝,秋見曰觐",此為定期朝見。春秋兩季朝見天子,合稱為朝觐。

拱:古代的一種相見禮,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論語·微子》中有:"子路拱而立。"

揖讓:一指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揖讓之禮按尊卑分為三種,稱為三揖:一為土揖,專用于沒有婚姻關系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微向下;二為時揖,專用于有婚姻關系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平而緻于前;三為天揖,專用于同姓賓客,行禮時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讓,即讓位于比自己更賢能的人。

長揖:這是古時不分尊卑的相見禮,拱手高舉,自上而下。

九拜:我國古代特有的向對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禮。《周禮》謂"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

頓首:古時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通常用于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書信、表奏中的起頭或末尾作為敬辭,如丘遲《與陳伯之書》:"遲頓首。陳将軍足下無恙,幸甚幸甚……丘遲頓首。"

稽首: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頭也緩緩至于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禮,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後來,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婦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廟拜師拜墓等,都用此大禮。

跪:兩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腳跟,以示莊重。如《廉頗蔺相如列傳》:"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時兩膝着地,臀部貼于腳跟。為了表示對人尊重,坐法頗有講究:"虛坐盡後,食坐盡前。""盡後"是盡量讓身體坐後一點,以表謙恭;"盡前"是盡量把身體往前挪,以免飲食污染坐席而對人不敬。

再拜:先後拜兩次,表示禮節之隆重。舊時書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禮。行禮時,兩手放在額上,長時間下跪叩頭。原專指禮拜神佛時的一種敬禮,後泛指表示極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禮方式。今人多用"頂禮膜拜"形容對某人崇拜得五體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晉書·陶潛傳》載:陶淵明曾為彭澤縣令,州郡派督郵巡視至縣,縣吏勸陶束帶迎見,他感歎地說:"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裡小人邪!"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

冠禮:古代男子成年時(二十歲)加冠的禮節。冠禮在宗廟中進行,由父親主持,并由指定的貴賓給行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後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為國出力、參加祭祀的權力。加冠後,由貴賓向冠者宣讀祝辭,并給起一個與俊士德行相當的美"字",使他成為受人尊敬的貴族成員。《禮記》曰:"幼名,冠字。"名是嬰兒出生幾個月由父親取的,字是男子二十歲成人舉行冠禮時取的,女子則在十五歲行笄禮而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自稱、長輩呼喚或用于介紹、作傳,又或稱所厭惡、輕視的人;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一般供平輩和晚輩稱呼。對平輩或尊輩稱字是出于禮貌和尊敬。号,與名和字有别。名和字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号由自己取定,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号也是敬稱。

笄禮:古代女子年滿十五歲加笄的禮節。結發加笄,取字,将頭發梳成發髻,盤在頭上,以區别童年時代。

婚冠禮:古代貴族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後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歲行笄禮後也可結婚。所以把婚禮、冠禮合稱為婚冠禮。

秦晉之好:春秋時,秦、晉兩國國君幾代都互相通婚,後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

舉案齊眉:古代妻子為丈夫捧膳食時要舉案于眉,表示相敬。

3、古代位次

座次:古時官場座次尊卑有别。官高為尊居上位,官低為卑處下位。古人以右為尊,右丞相比左丞相大;"左遷"即表貶官。《廉頗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古代建築通常是堂室結構,前堂後室。在堂上舉行的禮節活動是南向為尊。皇帝聚會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稱王稱帝叫做"南面",稱臣叫做"北面"。室東西長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東,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東面西。《鴻門宴》中有:"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項王座次最尊,張良座次最卑。

席次:古代宴會席次,尊卑很有講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門,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設兩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與散座的區别:上桌與單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則不分席次。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虛左:古代座次以左為尊,空着左邊的位置以待賓客稱"虛左"。《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于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足見信陵君對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虛左以待"一語。

4、古代諱稱

古人對"死"有許多諱稱,稱謂等級森嚴,主要的有:

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天子、太後、公卿王侯之死稱:薨、崩、百歲、千秋、晏駕、山陵崩等。

父母之死稱:見背、孤露、棄養等。

佛道徒之死稱:涅檠、圓寂、坐化、羽化、仙遊、仙逝等。"仙逝"現也用于稱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一般人的死稱:亡故、長眠、長逝、過世、謝世、逝世、壽終、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終等。

八、古代飲食器用

1、古代飲食

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種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别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産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無稻。

五味:指酸、鹹、甜(甘)、苦、辣(辛)五種味道。烹調上講究"五味調和"。

五牲:五種動物,具體所指說法不一:一種指牛、羊、豬、狗、雞;一種指麋、鹿、磨、狼、兔;還有一種指磨、鹿、熊、狼、野豬。第一種說法流傳較廣。

六畜:指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

羹:即肉汁。有兩種:一種是純肉汁,供食飲;另一種是肉羹,制成五味調和的濃肉湯,後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狀、糊狀、凍狀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的,貧苦百姓隻能用白水煮菜為羹,這就是所謂的菜羹。

脍炙:脍,切細的魚、肉;炙,烤肉。古代鮮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幹肉則用火烤。"食不厭精,脍不厭細",可見古代脍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脍炙,是人們所共同喜好的,後來把詩文為人所稱頌叫做"脍炙人口"。

2、古代食器

簋(guǐ):形似大碗,人們從甗(yǎn一種上可蒸、下可煮的瓦器)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

簠(fǔ):一種長方形的盛裝食物的器具,用途與簋相同,故有"簠簋對舉"的說法。

豆:像高腳盤,本用來盛黍稷,供祭祀用,後漸漸用來盛肉醬與肉羹了。

皿:盛飯食的用具,兩邊有耳。

盂(yú):盛飲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圓形之足。

盆盂:均為盛物之器。

案:又稱食案,是進食用的托盤,形體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進食時常"舉案齊眉",

以示敬意。

匕、俎: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後用刀割着吃。匕,是長柄湯匙;俎,是

長方形砧闆,兩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舉,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淩、任人宰割的境遇。《鴻門宴》中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說的就是這種境遇。

箸:夾食的用具,與"住"諧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諱故取反義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

加個"竹"字頭為"筷",沿用至今。

以上食器的質料均可選用竹、木、陶、青銅等。一般百姓大多用竹、木、陶制成,貴族的食器則

以青銅居多。古代統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銀或象牙制成。

3、古代炊具

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後始用青銅制作。鼎腹一般呈圓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說;上沿有兩耳,可穿進棍棒擡舉。可在鼎腹下面燒烤。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别較大。古代常将整個動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見其容積較大。夏禹時的九鼎,經殷代傳至周朝,象征國家最高權力,隻有得到九鼎才能成為天子,可見它是傳國之寶。

镬(huò):古代的一種大鍋,主要用來烹煮魚肉之類的食物;後來它又發展成對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

甑(zèng):是蒸飯的用具,與今之蒸籠、籠屜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後用青銅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許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裡裝上要蒸的食物,水煮開後,蒸氣透過孔眼将食物蒸熟。鬲與鼎相近,但足空,且與腹相通,這是為了更大範圍地接受傳熱,使食物盡快爛熟。

鬲(li):與甑合成一套使用稱為"甗"。鬲隻用作炊具,故體積比鼎小。炊具可分為陶制、青銅制兩大類。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銅炊具為貴族所用。

4、古代酒器

尊:古代酒器的通稱,作為專名是一種盛酒器,敞口,高頸,圈足。尊上常飾有動物形象。

爵:古代飲酒器的總稱,作為專名是用來溫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溫酒。

角:口呈兩尖角形的飲酒器。

彜、卣(yǒu)、罍(léi)、缶(fǒu):都是形狀不一的盛酒器。

卮(zhī):也是一種盛酒器,《鴻門宴》中有"卮酒安足辭"之句。

壺:一種長頸、大腹、圓足的盛酒器,不僅裝酒,還能裝水,故後代用"箪食壺漿"指犒勞軍旅。

觥(gōng):是一種盛酒、飲酒兼用的器具,像一隻橫放的牛角,長方圈足,有蓋,多作獸形,觥常被用作罰酒,歐陽修《醉翁亭記》中有:"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衆賓歡也。"

杯:用來盛羹湯、酒、水的橢圓形器物,質料有玉、銅、銀、瓷器,小杯為盞、盅。

九、古代地理常識

1、山川河流

崤:指崤山。如《崤之戰》:"崤有二陵焉。"

函:指函谷關。如《過秦論》:"秦孝公據崤函之固。"

岱:指泰山。如《望嶽》:"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如《夢遊天姥吟留别》:"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江:指長江。如《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河:指黃河。如《過秦論》:"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四渎:指長江、黃河、淮水、濟水。

五湖:指具區、兆(即太湖附近的洮湖和湖)、彭蠡、青草(在洞庭湖東南)、洞庭湖。

大澤:指雲夢(在今湖北省長江南北,本為兩澤,江北為雲,江南為夢。後來淤為陸地,今洪湖

等是其遺迹。)洞庭、彭蠡(今鄱陽湖)、具區(又名震澤,今太湖)。

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如《愚公移山》:"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其中的"漢陰"指漢水南面。又如《遊褒禅山記》:"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2、地區名

西河:又稱河西,黃河以西的地區。如《廉頗蔺相如列傳》:"會于西河外渑池。"又如《過秦論》:"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河北、河南:指黃河以北和黃河以南的地區。如《鴻門宴》:"将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江東:長江以東地區。《史記·項羽本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李清照詩雲:"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江左:即江東。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群英會蔣幹中計》:"即傳令悉召江左英傑與子翼相見。"

江表:長江以南地區。《赤壁之戰》:"江表英豪,鹹歸附之。"

江南:長江以南的總稱,所指區域因時而異。白居易詞雲:"江南好,風景舊曾谙。"王安石詩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淮左:淮水東面。《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揚州在淮水東面。

山東:顧名思義,在山的東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種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盡相同。有時也泛指戰國時秦國以外的六國領土。下面是以崤山為标準的"山東"。如《鴻門宴》:"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财貨。"又如《過秦論》:"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關内:指山海關以西或嘉峪關以東一帶地區。

關外:指山海關以東或嘉峪關以西或居庸關以北一帶地區。

關東:古代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近代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曹操《蒿裡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讨群兇。"指潼關以東地區。

關西: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赤壁之戰》:"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

關中:所指範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将函谷關以西、大散關以東、武關以北、蕭關以南,處四關之中的地區稱為關中。再加上陝北高原和秦嶺兩道天然屏障,使關中成為兵家必争之地。如《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又如《過秦論》:"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裡,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西域:古代稱我國新疆及其以西地區。《雁蕩山》:"按西域書,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

嶺峤:五嶺的别稱,指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等五嶺。《采草藥》:"嶺峤微草,淩冬不雕。"(這裡特指兩廣一帶)。

朔漠:原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單稱"朔",有時也泛指北方。如《木蘭詩》:"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朔氣指北方的風。又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仍舊迎着朔風回來",指北風。

百越:又作百粵、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統稱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區。《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

五嶽: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恒山、南嶽衡山。《夢遊天姥吟留别》:"勢拔五嶽掩赤城。"

兩都:漢代指長安、洛陽。又叫"兩京"。

京畿: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左忠毅公逸事》:"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

京師:古代京城的通稱,類似的稱呼有:都門、毂下、京都、京城、國都、都城。"京"字單用,舊時可指國都,"師"字不可。京城現代則稱為首都。

三輔: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後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張衡傳》:"衡少善屬文,遊于三輔。"

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項羽滅秦後曾将此地封給秦軍三位降将,故得名。其中,封章邯為雍王,轄鹹陽以西及甘肅東部地區;封司馬欣為塞王,轄鹹陽以東;封董翳為翟王,轄陝北。合稱"三秦"。鹹陽成了三秦的分界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三都:東漢的三都指東都洛陽、西都長安、南都宛;唐代三都指東都洛陽、北部晉陽和京都長安。

3、政區名

郡:行政區域。秦統一後,郡縣制正式形成。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縣内以十裡為一亭,十亭為一鄉。如《過秦論》:"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唐代縣以上的行政單位稱州或郡,稱州時長官是刺史,稱郡時長官是太守。另外,首都或陪都所在地的州叫府,長官叫尹或少尹。

國:漢代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區,也稱"諸侯王國",設官仿中央。國的區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國"連稱。如《張衡傳》:"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

道:唐代的道是臨察區,相當于漢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為十道,後又分為十五道。《閻典史傳》:"陳明選下騎搏戰,至兵備道前被殺。"

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賦稅轉運漕糧的,後來帶有行政區和軍區的性質。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省:本是官署名稱。元代以中書省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後來行省成為正式的行政名稱,簡稱省。

縣:地方基層行政區域。如《海瑞傳》:"欲開道置縣,以靖鄉土。"

鄉、闾:在古代各指一種行政區域名,合在一起還可以泛指家鄉故裡、父老鄉親。

中國:泛指中原地區。大緻範圍是:黃河以南,長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關以東的地區。如《赤壁之戰》:"若能以吳越之衆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從春秋戰國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權統轄範圍之内的地區稱為"中國"。

中華:上古時期華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黃河流域一帶,故稱"中華",後常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如《三國志》:"其地東接中華,西通西域。"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遊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是區别于邊疆的說法。如《出師表》:"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陸遊《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指整個黃河流域。

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毛澤東詞《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長夜難明赤縣天。"辛棄疾詞《南鄉子》:"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海内: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内為海内。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四海:參見"海内"條。指天下、全國。如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又如《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過秦論》:"履至尊而制六合"。  

八荒:四面八方遙遠的地方,猶稱"天下"。《過秦論》:"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八州:泛指中國。《過秦論》:"序八州而朝同列。"

九州、神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時期劃分的九個行政區域,州名分别為:冀、兖、青、徐、揚、荊、豫、梁、雍。後成為中國的别稱。後來又有十二州說,即從冀州分出并州,從青州分出營州,從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說,"九州"泛指中國。如陸遊詩雲:"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過秦論》:"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4、古城别稱

成都:稱錦官城。《春夜喜雨》:"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南京:稱建康、金陵、江甯、白下。《柳敬亭傳》:"嘗奉命至金陵。"《病梅館記》:"江甯之龍蟠……皆産梅。"《梅花嶺記》:"吳中孫公兆奎以起兵不克,執至白下。"

揚州:稱廣陵、維揚,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煙花三月下揚州。"姜夔《揚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

蘇州:稱姑蘇,《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杭州:稱臨安、武林,《柳敬亭傳》:"餘讀《

福州:稱三山,《<指南錄>後序》:"自海道至永嘉來三山,為一卷。"

十、與數字有關的文化常識

兩儀:陰、陽 三才:天、地、人 三伏:初伏(夏至節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的第一天)、中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第一天)、

末伏(立秋節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

三王:夏禹、商湯、周公

三公:周時為:司馬、司徒、司空;

西漢時為:丞相、太尉、禦史大夫;

明清時為:太師、太傅、太保

三性:祭祀用的牛羊豬(也叫太牢,無牛為少牢)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三皇:伏羲、女娲(燧人)、神農 五帝:東方太皞(昊)、南方炎帝、西方少皞(昊)、北方颛顼,中央黃帝

(另一說為:黃帝、颛瑣、帝喾、堯、舜)

六宗:古所尊祀的六神(另一說為:漢文帝(太宗)、漢武帝(世宗)、漢宣帝(中宗)、

漢元帝(高宗)、漢明帝(肅宗)、漢章帝(顯宗)) 三山:東海裡的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

(另一說為: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五嶽:東嶽山東泰山、西嶽陝西華山、南嶽湖南衡山、北嶽山西恒山、中嶽河南嵩山 五湖:江西鄱陽湖、湖南洞庭湖、江蘇太湖、江蘇洪澤湖、安徽巢湖 四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另一說為:四鄰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蠻)的居住區)

四京:我國古代四大城市:東京(汴梁)、西京(長安)、南京(金陵)、北京(順天)

四夷:即東夷、南蠻、北狄和西戎的合稱,對中國邊區文化較低各族的泛稱。

四象: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四部(四庫):經、史、子、集(我國圖書分類的統稱):

"經部"指儒家的經典;

"史部"即曆史,包括各種體裁的曆史著作;

"子部"包括政治、哲學、科技和藝術等類的書;

"集部"收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詩、詞、散曲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著作等。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詩》(《詩經》)、《書》(《尚書》)、《禮》(《禮記》)、《易》(《易經》)、《春秋》

六藝(經傳):《詩》(《詩經》)、《書》(《尚書》)、《禮》(《禮記》)、《易》(《易經》)、《樂》(《樂經》)、

《春秋》。

六藝(通五經貫六藝中的):禮 樂 書 數 射 禦

六義(詩經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六部:戶部、吏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更:古人以夜半(子時、三更)為中心,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一個時辰。夜半前後各有

兩更。與時鐘的對應是:一更(19-21點)、二更(21-23點)、三更(23-1點)、

四更(1-3點)、五更(3-5點)

五毒: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實指五種主治外傷的藥性猛烈的良藥)

五彩:青、黃、赤(紅)、白、黑五音:宮、商、角、徵、羽

五官:耳、目、口、鼻、身 五髒:心、肝、脾、肺、腎六腑:胃、膽、三焦、膀胱、大腸、小腸

五花:金菊花(賣花女)、木棉花(街上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樓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雜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

八門:巾(算命占卦的)、皮(賣草藥的)、彩(變戲法的)、挂(江湖賣藝的)、

平(說書評彈的)團(街頭賣唱的)洞(搭蓬紮紙的)聊(高台唱戲的)

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另一說為:品德、辭令、儀态、女工)

《三墳》《五典》:我國古代典籍,後又以"墳籍""墳典"為古代典籍通稱。

三綱:父為子綱、群為臣綱、夫為妻綱

五常:仁、義、禮、智、信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師婆(巫婆)、虔婆、藥婆、穩婆(接生婆)六親:父、母、兄、弟、妻、子

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另一說為:喜、怒、哀、懼、愛、惡、欲)

九屬(九族):玄孫、曾孫、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六禮:冠、婚、喪、祭、鄉飲酒、相見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六義:風、賦、比、興、雅、頌

六合:上、下、左、右、前、後(另一說為:天、地、東、西、南、北)

七星:天樞、天旋、天機、天權、玉衡、開陽、搖光

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瑪瑙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沼)

八旗: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正藍

九州:冀、兖、青、荊、揚、梁、雍、徐、豫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次序)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 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時間)

十二時辰制:

子時(23時至01時) 醜時(01時至03時) 寅時(03時至05時) 卯時(05時至07時)

辰時(07時至09時) 巳時(09時至11時) 午時(11時至13時) 未時(13時至15時)

申時(15時至17時) 酉時(17時至19時) 戌時(19時至21時) 亥時(21時至23時)

十惡(不赦):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内亂

十八層地獄:

[第一層]泥犁地獄、[第二層]刀山地獄、[第三層]沸沙地獄、[第四層]沸屎地獄、

[第五層]黑身地獄、[第六層]火車地獄、[第七層]镬湯地獄、[第八層]鐵床地獄、

[第九層]蓋山地獄、[第十層]寒冰地獄、[第十一層]剝皮地獄、[第十二層]畜生地獄、

[第十三層]刀兵地獄、[第十四層]鐵磨地獄、[第十五層]寒冰地獄、[第十六層]鐵冊地獄、

[第十七層]蛆蟲地獄、[第十八層]烊銅地獄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