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财經 > 正文

工業和農業的複雜關系

工業和農業的複雜關系 原創 2022-03-29 08:30 ·

很多發展中國家,之所以經濟發展困難重重,就是因為沒有處理好工業農業之間的複雜關系。

01

現代農業,在很多方面依賴工業。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不過到底是怎麼依賴的,依賴到什麼程度,大家就不見得清楚了。

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大緻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農業對機械化的依賴。現代農業,需要各種各樣的農業機械,最出名的就是聯合收割機,也叫康拜因。那個大家夥是地地道道的工業産物,也是農業現代化最廣為人知的标志。此外還有諸如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灌溉設備等等各種各樣的農業機械。

如果沒有工業給農業提供的這些農業機械,就不可能有現代化農業。不過,這是農業依賴工業最外在、最明顯的表現。不過,并不是最重要的。

第二層次:工業産品更深一層對農業的支持,則大多表現在農田之外,比如現代化的農産品倉庫。強大的倉儲能力,可以幫助農業克服季節、産量方面的波動,大幅減小農業生産的風險。而且,現代化的倉儲設備,可不是古代那些糧倉能比的。現代化倉庫,技術含量很高,投資很大,同時,作用也很大。

此外,卡車、公路、包裝等等,也是農田之外的“農業機械”。和倉庫類似,這些工業産品的共同作用都是幫助農業在不同時間、空間内優化配置、調劑數量,從而實現風險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如果沒有這些來自工業的支持,農業的規模很難做大,也很難增加品種。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第三層次。

02

這個第三層次,說起來平淡無奇,那就是化肥和種子。不過,正是在這個層次,充分表現出工業對農業的決定性作用。

我們先說說化肥。

用了化肥,農田産量會增加。這事兒看上去很簡單,似乎沒什麼可說的。其實,這裡面的門道很多很深。

農業生産的過程,是人們從農田裡持續“拿走”東西的過程。具體來說,人們收獲農作物,“拿走”的主要是氮元素。氮元素是構成蛋白質的關鍵元素,人類須臾不可缺。

空氣中78%是氮氣。氮氣資源很豐富,但收集起來為人所用,很難。把空氣中的氮氣固化下來,大自然有兩個途徑。一是打雷閃電時,會固化一部分,但比例不高,隻有10%,固化到硝酸鹽等礦物中。另一個則是豆科植物把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含氮化合物。這占了90%。

雖然豆科植物能從空氣中提取出氮,但人把豆子給吃了。這些氮元素還是沒有留在土地中。至于其他作物,更是隻從農田中索取氮,而不補充。人收獲了這些農作物以後,農田中的氮元素就減少了。顯然,如果這樣隻拿走,不補充,金山銀山也有消失的那一天。

當然,人們一直都懂得“補充土壤肥力”的重要性。“莊稼一枝花,全憑糞當家”。在工業化之前,把人和動物的糞便施放到農田,就是為了補充土壤肥力。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人和動物的糞便,說到底還是來自農田的農作物,并且,隻是殘渣剩餘。從氮元素流動的角度看,農田還是入不敷出。

所以,農業的可持續生産,一直是農民面臨的一大難題。大部分地方隻能采取輪作制。一塊農田,種一年歇一年,甚至種一年歇兩三年;也有幾種作物輪換種植的。雖然如此,由于農田整體上的“入不敷出”,傳統農業的産量很低。

就我們中國來說,在化肥普及以前,種植小麥,正常的産量,隻有一畝幾十斤。即使是比較好的耕地,水土具備,産量也隻有一兩百斤。

03

20世紀初,一位德國化學家發明了工業化制氮的技術。人類第一次有了閃電-豆科以外的大規模生産氮元素的能力,也就是有了工業化生産氮肥的能力。

有了氮肥,農田氮元素“入不敷出”的大難題終于解決了。人們可以向農田中施放大量氮元素,要多少有多少。農田的可持續生産也就此解決。農作物的産量,因此大幅度增加。現在,一般情況下,小麥畝産量可以達到800-1000斤,甚至畝産超過千斤。

畝産幾十斤、一二百斤和千八百斤之間的區别,可不是産量多少那麼簡單。這種差别意味着,人們是否可以從農業生産中釋放出勞動力,用于其他領域,比如工業化。吃飯最重要,所以,畝産很低的情況下,大量勞動力必然被束縛在土地上,為了自己和家人能吃上飯——不見得吃飽——而終日勞作。

中國傳統農業,一向以精耕細作著稱。但精耕細作的另一面,是農業生産占用、消耗了大量勞動力。氮肥等化肥的最大作用,就是降低了農業生産占用勞動力的比例,讓國家有條件發展工業化。

對于化肥和工業化之間的這種重要作用,我國原來認識并不清楚。新中國建立以來,一段時間裡,仍然依靠精耕細作和合作化來提升農業産量。顯然,這方面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取得真正的突破。後來,有關部門認識到了化肥的決定性作用,于是下決心引進大型化肥生産線,這就是1970年代著名的“四三方案”。國家花了43億美元,引進了包括化肥在内的大型工業生産線,中國農業從此進入化肥時代。這是中國工業化得以深入展開的決定性條件之一。

說到“四三方案”,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情節。

04

43億美元,放到今天也是一筆巨款。1970年代前期的中國,财政很緊張,哪裡來的這樣一大筆外彙呢?

這就要說到黨内的一位奇人。他名叫李強。早年在特科工作。建國後在廣播、郵電等系統工作過。1973年被任命為外貿部部長。在外貿部工作期間,李強帶領一幫人在國際市場炒期貨,賺了不少錢。當時外貿部的财務統歸财政部管理,到底賺了多少錢,他們也不知道。

有一次李強遇到中央主管财政的李先念。李先念告訴他說:你們幹得不錯,賺了30多億美元。

看到這個材料時,我大吃一驚。那可是1970年代的30億美元啊。而且,30億美元放到今天,對哪個行業來說,也是巨額盈利啊。1970年中國一幫月收入頂多上百人民币的幹部,居然這麼能幹!

本來我想專門寫篇文章說說李強這個奇人。後來發現網上已經有人寫了。大家如果有興趣,去網上找找看。我就不重複勞動了。

“四三方案”讓中國農業進入化肥時代以後,雖然當時沒有很快擺脫貧窮落後,但後來才看清楚,從那時起,中國已經闖過了最困難的關口。這個關口就是工業-農業互相促進而又互相牽扯的複雜關系。

05

前文講到了化肥對農業現代化,對從農業中釋放勞動力的決定性作用,種子的作用與之類似。這充分體現了農業對工業的依賴性。

除此以外,這裡還有一個要點,那就是化肥生産和優良育種,都必須是大工業大科研才能滿足要求。作坊式的小工廠、小研究所,也能生産出化肥和種子,但遠遠不能滿足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的農業所需。所以,“四三方案”決定從國外引進大生産線,而不是繼續發展國内當時的小化肥廠。

也就是說,要想農業現代化,要想真正解放農民,就必須要工業化,而且還是那種現代的、大型的工業化。沒有這種大型工業化,農業就不可能真正發展起來。大量人口就隻能繼續被束縛在土地上辛勤勞作。

但是,發展工業化,又需要大量資金,而這些資金,對中國來說,隻能來自農業。也就是說,農業領域必須先付出,讓工業化發展起來,然後農業才現代化。農業現代化,以工業現代化為前提。工業現代化,又依靠農業提供的資源。工業和農業,就是這樣複雜地交錯在一起。

因為工農業之間這種複雜的關系,對于國家來說,就要努力保持工農業之間的平衡關系,一方面必須要從農業中汲取資源發展工業化,同時,工業化發展起來以後,必須及時支持農業,形成良性循環。隻有這樣,才能繼續獲得發展工業的資源,工農業才能攜手并進,共同走向現代化。

很多發展中國家,自然資源很豐富,但就是因為沒有處理好工農業之間的這種複雜關系,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很慢。這其中常見的錯誤包括這幾種:

一、國家無力從農業中提取資源支持工業化。工業化發展不起來。

二、因為缺乏資源,工業化發展不起來,農業就隻好停留在鐮刀鋤頭大糞老牛的低水平階段。

三、工業發展沒有攻克最難的重工業,而是以輕工業、簡單加工業為主。這種工業,可以稱之為“殖民地工業”,是很難用于支持農業的。比如,很多發展中國家,沒有重化工業,也就沒有大規模的化肥生産能力,而化肥是現代化農業繞不過去的一環。沒有大量化肥供應,即使土壤肥沃水熱充足,農業産量也難以根本性提高。

四、上述閉環,形成惡性循環。農業的落後,讓工業發展更是得不到必須的資源。

正确的做法,是必須保持農業和工業之間的平衡和協作,不可偏廢任何一方,不可片面犧牲一方,要抓住時機及時調整,确保工業農業的互相支持和協同發展。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而一部新中國的曆史,正是對這個大難題的高分答卷。

參考資料:

張笑宇:《技術與文明》,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5月。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