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之“美”與“崇高”:2022年珠海一模作文寫作指導與優秀範文欣賞

原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美”與“崇高”是交融的。2500多年前,偉大思想家孔子發出感歎:“盡美矣,又盡善也。”意思是說,真正的美不僅在于給人感官上的愉悅,更在于能讓人領會到崇高的力量。巍峨的山川、精湛的藝術,乃至高尚的人格無不體現這種交融與共生。

上述材料給人以啟示。請整體把握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新時代青年的思考與感悟。

要求:選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體,自拟标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題目解讀:

本題材料改編于《光明日報》(2021年9月26日)刊載的文章《讓崇高之美熔鑄我們的靈魂——“樹立正确的美醜觀”系列評論之三》。本道作文題依據《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一核”“四層”“四翼”架構,圍繞核心價值指标體系二級指标“健康情感”内涵,落實“五育”并舉全面發展要求,注重引導廣大考生樹立正确的美醜觀。在命題形式上跟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卷I卷大體一緻,既有材料的引導,也有引導語的限制,通過“啟示”引導考生“思考與感悟”,考查學生語文綜合能力。試題設計聚焦學科素養,堅持立德樹人導向,引導考生關注社會現實、樹立正确的審美取向及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該作文題由材料、寫作引導語、常規寫作要求三部分組成。

審題

1.材料的理解

作文材料由三句話構成。第一句話富有哲理性,指出在中國傳統文化裡,“美”與“崇高”是相互交融的。第二句話引用孔子的名言“盡美矣,又盡善也”印證以上觀點。為了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材料當中對這句名言作了闡釋,即真正的美不僅在于給人感官上的愉悅,更在于能讓人領會到崇高的力量,由此界定“美”的兩個層次:一是帶給人感官上的愉悅;二是讓人領會到崇高的力量。第三句話則是從三個角度闡釋這種交融與共生的關系:一是從外在感官的角度來體察“美”與“崇高”的交融關系,如巍峨的山川(崇高)帶來的壯美,強健的體魄(崇高)帶來的陽剛之美;二是從藝術的角度來看,如精湛的藝術(比如氣勢雄壯的豪放詞、蕩氣回腸的交響樂)帶來的心靈震撼;三是從道德的角度來看,如家國情懷等帶來内在的深層次的人格美。

2.引導語的理解

寫作引導語對學生寫作進行了提示與限制。“上述材料給人以啟示,請整體把握材料寫一篇文章”說明這是一則新材料作文,一定要整體把握材料内容及含義來審題立意,不能脫離開“美”與“崇高”兩者關系來立意。“反映你的認識與評價”可見一定要寫出你對“美”與“崇高”兩者關系的哲理性思考,要有一定的深度。“體現新時代青年的思考”提示寫作者要以青年的視角,結合我們這個時代的使命看待“美”與“崇高”兩者之間的交融與共生。要談到對這個關系的正确認識及其帶給青年個人及國家的影響,樹立一種正确的審美取向及價值觀。

3.角度把握

作文寫作“要求”部分,确定了材料的限制及常規的寫作要求。要求學生選好角度,考慮哪些立意角度是比較好的。比如外在美與内在美的關系,外表的漂亮固然是美的,但崇高的人格才更能襯托美,這無疑是最好的角度。談巍峨的山川(崇高)帶來的壯美、強健的體魄(崇高)帶來的陽剛之美、精湛的藝術帶來的心靈震撼也是合适的角度,但如果談這些角度時,不能結合青年學生的成長來談,就很難寫出一類文。

學生佳作欣賞

于美中滋養高尚人格,于崇高領會青春之美

某考生

(題目中含括了“美”“崇高”“人格”“青春”等關鍵詞,凸顯了文章的主旨且形式工整)

古之臻言映照現實(一句話由古至今,“映照”一詞體現考生對材料引用古語所含啟示意義的理解),“盡善盡美”氣韻猶存。以前人廣博放眼量風物:冬奧賽場上領略競技帶來感官之美的時候,閃耀高尚光輝的包容博愛展現崇高之美的再度共生。作為美的新人(明确新時代青年的主體身份),我認為:于美中滋養高尚人格,于崇高(此處應加一“中”字)領會青春之美。(開篇結合材料,緊扣“美與崇高”的關系,中心明确,入題幹脆利落)

于美中滋養高尚人格,不是鏡花水月的空談,而是交融共生的實踐。(以單獨成段的形式清晰呈現分論點,可借鑒)

真正的美并非表層感知的意會,而是直觸深層心靈、鑄就高尚人格的引擎。(信手拈來的比喻,闡釋美的内涵)“美”與“崇高”之所以交融,是對人格塑造的交織;“美”與“崇高”之所以共生,則來自美育的滋養和實踐。(圍繞美與崇高的關系,闡釋分論點。論點後有分析,分析後有事例,段落内有起承轉合,深谙議論文法)君可見餘秋雨杖行天下,以實聞灼見鍛造《文化苦旅》直擊心靈花園;君可見花滑選手羽生結弦于冰中作詩,身體力行譜寫花滑之美;君可見人大康瑜執念探尋心中真美,抛下城市優渥,撫慰大山詩意,終以崇高之美感化山川,滋養青年人格。(一組排比,以豐富事例證明論點,又可見考生駕馭語言的能力,結尾處扣題)

于崇高領會青春之美,體驗交融共生。(換個角度,繼續圍繞“美與崇高”的關系分而論之,不緊不慢,不急不躁)

山川、藝術乃至高尚人格(結合材料所提供的角度),無不蘊含崇高光輝。因為美與崇高的交融共生,在于教化人格、提升審美素質、鍛造高尚品質。美育之效,首要亦在人格。(警句!)反觀當今“内卷”當道之社會(聯系現實,對比論證),崇高與美的交融體驗被迅猛的信息時代呼嘯而過,仿佛知識與信息交融便可倚持現代社會之發展。由是山川褪色、由是藝術落灰、由是高尚決堤,(娴熟的小排比,照應本段開頭)隻留下古人沉默歎息。白岩松曾經說過,《感動中國》不是标榜名人,而是為人性築起高牆,不至于過快潰敗。(引用精當且扣題,有說服力)誠哉斯言,放眼如今“流量”誤讀真正之美、互聯網之冷漠無情牽動人格高牆,隻有讓崇高與美之交融重煥活力、重返神壇,才能真正培育美的新人、鑄就美的時代。(聯系社會現象,強調美與崇高交融共生的現實意義,相對前段更有升格,文章非此不深刻)

于美中滋養高尚人格,于崇高領會青春之美,為新時代青年擔當複興大任之要訣。(從體現新時代青年的思考與感悟入手,寫出對“美與崇高”的辯證思考,體現新青年應有的态度和擔當。邏輯思維嚴謹,層次分明,同時體現考生對寫作任務的準确把握)

真正之美,依托崇高人格,輻射社會效果,至今閃爍真理光輝。美育的重要性,于信息時代“娛樂至上”的風氣中愈顯重要。于國家,應引導社會尚美風氣、傳承傳統美學之尚美理念,發揮美育社會功能;于社會,理應淨化輿論環境,重視美育質量,調整育人方針,以美之教育樹美之新人;于青年,我們更應(應、理應、更應,用詞精當,語勢漸強,強調了踐行“美與崇高”的必要性)引領尚美風尚,提升審美素養,于社會奉獻中鍛造高尚人格,實現美與崇高交融共生。(段内有總有分,層次清晰,很好的作文習慣)

行如苔米微,覽物雲夢澤。讓我們攜手共心,以美之崇高為刃,共創真美社會!(結尾以呼籲的方式扣題,深刻且有格局。全篇結構清晰,思路嚴謹)

19.5+19.5+19=58分

點評:

本文是一篇優秀的考場作文,文風端正、文脈清晰、文辭順暢,其值得借鑒之處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切合題意,觀點鮮明,立論深刻。标題即是文章的中心論點,緊緊圍繞“美”與“崇高”的關系立論,全文既能從新時代青年的角度闡釋“美”“崇高”這兩個關鍵詞的内涵,又能清晰闡述二者的辯證關系——“于美中滋養高尚人格,于崇高中領會青春之美”,且能寫出踐行“美”與“崇高”的現實意義,不止于個人,也包含了國家、社會層面,拓寬了論述視野,充分體現了對材料和引導語的準确理解,很好地完成了寫作任務。

第二,結構清晰,層次分明,思維嚴謹。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構,開篇點題,繼以分而論之,結尾扣題。各段比例勻稱合理,段落内能緊密結合材料,以材料為出發點展開論述,點後有析、析後有結,段落内有起承轉合,且引用事例(餘秋雨、羽生結弦、康瑜)、言論(白岩松)豐富恰當,有說服力,體現了對議論文法的深刻理解,可以看出考生有很好的行文習慣。

第三,語言流暢,富有文采,卷面美觀。全文語言生動流暢,修辭(比喻、排比等)運用娴熟,富有感染力,體現出紮實的語言功底和豐富的積累。卷面整潔,書寫漂亮,在考場作文中優勢明顯。

但文章個别幾處有瑕疵,如“内卷”的出現稍顯突兀,如執念、優渥、倚持等詞或語法上不嚴謹,或略顯晦澀,但瑕不掩瑜,整體上仍不失為一篇優秀的考場作文。

(點評者:珠海市第一中學高三語文備課組長、市高三中心組成員徐大偉)

教師下水文:

清揚婉兮,邂逅相遇

珠海市廣東實驗中學金灣學校 吳戈

相遇,是一場恩澤。在人類曆史發展的長河中,以蜉蝣一瞬的生命,遇見兩個百年的交彙,我是如此有幸。漫步在蜿蜒的海岸線上,伴着習習微風,我的思緒也随之飄遠——泱泱中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我遇見了孔聖人“盡美矣,又盡善也”的慨歎。

《說文解字》有言:“美,甘也。”凡好皆謂之美,美與善同義。從我們的祖先開始,對“美”的定義就從未僅僅停留在外在樣貌和表象。每一種美的背後都有一種“崇高”的力量,而崇高又豐富了美的形式,深化了美的内涵。

“崇高”可以是飽讀詩書修煉成的素質,涵養着我們自身的氣質之美;也可以是急人之急、需人之需的熱情之美,溫暖着比鄰和路人;還可以是心系家國、胸懷天下的信念,築牢強國之本,共譜複興之美。我遇見美,便是邂逅了一場“美”與“崇高”的交融。

我遇見了山川巍峨靈動的美,遇見了大自然帶給我的不竭力量。看那五嶽獨尊的泰山,劈雲裂霧,傲然挺立在中原大地,看那黃河之水裹着滾滾泥沙從壺口奔湧而下……它們的恢弘磅礴,給我帶來了噴薄萬丈的豪情。可是,我還遇見了黃沙飛揚的窮山,遇見了寸草不生、顆粒無收的荒漠……但有幸,我還遇見了“綠了荒山,造福百姓”的楊善洲。他興辦林場,把荒山秃嶺變成了生機勃勃的綠色天地。我還遇見了“甘當愚公,開鑿天路”的毛相林,他帶領鄉親智鬥窮山惡水,鑄就了“下莊精神”。我還遇見了“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駐村幹部黃文秀,她為給貧困摘帽,始終奮戰在百色山區的脫貧攻堅戰疫的一線,她用生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多少“大荒”,變成了“大倉”,多少秃山野嶺,變成了綠水青山,又有多少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山川之美是自然的鬼斧神工,綠水青山則是初心和信念的崇高表達。我遇到了山川磅礴恢弘的美,更邂逅了公仆們的不忘初心和夜以繼日,以及中國幾千年為摘掉貧困帽子的偉大決心。

“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這是赤子之心的激情叙寫。山水間,我遇見了矢志不渝的信念之美,邂逅了心系祖國、服務人民的忠義表達。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身為時代兒女,我須秉持赤子之心,去尋找更多的美,去欣賞更全面的美,去踐行更崇高的美。我須努力讓自身擁有學識與技能之美,為身邊帶來關愛與互助之美,讓水更清,讓山更綠,讓人民更幸福,為家國大業貢獻畢生力量。我會将“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九字箴言銘刻于心,立民族複興的大志,擔富強家國的大任,做助力時代的新人。生逢其時,幸甚至哉。此生入華夏,必燦如夏花。

我遇見了奏響皮黃、暈開水墨、詩詞歌賦,傳統文化的積澱沁人心脾;我遇見了初春時節白色防護服與紅色志願衣的絢麗輝映;我遇見了放棄優渥待遇,投身祖國建設的一大批仁人志士……這便是我所遇見的中國的美與崇高——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适我願兮。

點評:

吳老師文章緊扣作文材料,對“美”與“崇高”兩個核心概念及兩者間的邏輯關系理解準确、解讀到位、論證嚴密、邏輯層次清晰,很好地完成了寫作任務。

文章标題引用詩經中的名言,引出自己所遇見的中國的美與崇高,有明确的身份意識。

文章主體段緊扣材料提供的巍峨的山川、精湛的藝術及崇高的人格三個角度來闡述“美與崇高交融與共生”。難能可貴的是,吳老師不是并列平鋪開,而是把山川之美與人格之崇高結合起來,由山川的恢弘磅礴,帶出噴薄萬丈的豪情;由自然山水帶出了人對自然的改造,再引出了對改造自然之人人格美的贊美,完善契合了兩者的交融與共生;而在結尾處以遇見傳統文化之美收束,也巧妙地點出了藝術美。

文章内容充實、材料豐富,語言更是流暢有文采,對排比、比喻及對偶等多種修辭的運用娴熟自然,名言及文言句式的使用也是信手拈來、文氣十足,給我們呈現了一篇真正的美文。

(點評教師:北京師範大學(珠海)附屬高級中學高三語文教師、市高三中心組成員鄒震宇)

以崇高之美涵養時代精神

珠海市實驗中學劉惠萍

什麼是美?有人以善為美,有人以和諧為美,還有人以媚俗為美、以奢華為美……不可否認,美具有多樣性和主觀性,也正因如此,一些高雅之美正被一些低俗之美擠壓,所以今天我們更需要一種崇高之美涵養時代精神。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有向往美、追求美的權利,但是追求什麼樣的美卻是我們青少年要謹慎面對的問題。盡管美有多樣性,但歸根結底美有兩種形态,一種是感官上的愉悅,這是低等級的美;還有一種是能給你心靈以震撼的崇高之美,看到江南之杏花春雨的柔美、塞外之駿馬西風的壯美、“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之靜美,内心會産生一種巨大的力量震撼你、感動你,陶冶你的情操,淨化你的心靈。

但是,我們相當一部分人隻停留在美的第一個階段,隻是一味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傳統文化的“盡美即盡善也”的教導早被人抛之腦後,小鮮肉霸屏、網紅臉盛行、大衆審美被粉絲經濟裹挾、偷漏稅的明星頻頻登上頭條……更有甚者為了追求這種低層次的感官愉悅而不擇手段。這不僅影響了當下的社會風氣,而且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極大,一定程度上造成孩子們精神世界的粗鄙和堕落。

那麼我們該怎樣改變這種現狀呢?我們要用崇高之美來涵養我們的時代精神。

走進大自然,看高山的巍峨,聽波濤的洶湧,感受大自然的遼闊與氣勢,内心就會升騰起一種奮發的力量,這就是崇高之美。走進藝術的殿堂,聽《黃河大合唱》,賞《蒙娜麗莎的微笑》,就會喚起心中的道德感,升華為實現人生理想的巨大精神力量,這也是崇高之美。

最為重要的是要走進生活時代,發現具有崇高之美的先進形象。學習“感動中國的人物”和“最美的人”以及“時代先鋒”“道德模範”的先進事迹,就會被他們崇高形象、優秀人格所折服,比如在大山裡堅守教育、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的張桂梅;在田間守望、以耕耘者的形象為世界繪就禾下乘涼夢想的袁隆平。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奮發之美和剛毅的深沉之美,都是我們國家的崇高氣質。

其實這種崇高的國家氣質,無論是戰争年代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楊靖宇,還是新中國成立後湧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如:雷鋒、焦裕祿、錢學森、黃大年等,都給予我們時代精神的滋養和激勵。

今天中華民族正處在偉大複興的新時期,我們更要用崇高之美涵養我們的精神世界,為實現中國夢續寫波瀾壯闊的華章。

點評:

劉老師的下水文章題目亮眼、觀點明确、審題精準、處處扣題、過渡自然、層次分明;語言方面,富有文采。

亮點一:理解材料準确,審題立意精準。準确理解材料是精準立意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不少考生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要麼隻談“美”,要麼隻談“崇高”,片面理解材料,而這篇文章從“什麼是美”問句入手,以“崇高之美”為重點,提出“我們更需要一種崇高之美涵養時代精神”,對材料的解讀十分準确,立意精準。

亮點二:層次分明,結構清晰。全文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三個層次展開論證,層層深入、清晰明了,值得學生學習模仿。文章開篇以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思考,自然地提出中心論點:“今天我們更需要一種崇高之美涵養時代精神”,接着解釋美的兩種模式并指出當下人們的審美誤區。然後,第四段承上啟下提出“我該怎樣改變這種現狀”,過渡自然、結構清晰。結尾照應文題,再次呼籲,首尾照應,結構嚴謹。另外,恰切的關聯詞語比如“不可否認”“正因如此”“盡管……但”等的運用,也促使本文邏輯更清晰、表述更嚴謹、觀點更辯證。

亮點三:内容豐富,語言優美。文章結合當下時代背景,直指不良社會風氣,富有時代氣息及針對性,比如“小鮮肉霸屏”“網紅臉盛行”“偷漏稅明星頻頻登上頭條”等素材豐富而新鮮。而後文援引的“感動中國人物”“最美的人”“時代先鋒”“道德模範”等素材又與前文形成鮮明對比,給讀者以正能量的同時也增強了文章說服力。另外,文章素材雖多,但叙議結合,毫無堆砌之感,加之多用排比、對偶的句式,骈散結合,達到靈活多變、簡潔有力的效果,給人以對稱美的感受。

(點評者:珠海市鬥門區第一中學語文科組長、市高三中心組成員鄧曉珊)

備考建議:

在後階段的寫作複習過程中,廣大考生在原有的要求上須強化六種寫作意識:

一、文風意識:提高政治站位、思想立場與理想信念,展現勇于奮鬥的精神狀态和樂觀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主題意識:近幾年高考作文呈現“命意唯一、角度多元”的樣态,要扣緊作文材料的主題來構思。

三、材料意識:做到論點從材料來、開頭引述材料來、分論點從材料來、論據使用材料。

四、任務意識:細讀作文題的“任務指令”,完成好每一項寫作任務。

五、結構意識:做到文章結構緊湊富有層次;說理議論富有條理。建議平時結合畫“思維導圖”來強化這一意識。

六、表達意識:結合文體特征,把話說清楚、道理講明白,明白曉暢。切忌半文半白、生澀怪癖的文字和語言。

(珠海市教育研究院高中語文教研員、正高級教師 黃平)

文章由超然客公衆号校編,分享旨在服務教學,轉載請注明出處。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